從新日鐵住金更名看日本鋼鐵工業的變化趨勢

(一)按程序推進更名

據日本共同社5月17日報道,日本新日鐵住金株式會社16日稱,當日召開的董事會決定將公司名稱變更為“日本製鐵株式會社”(英文:NIPPON STEEL CORPORATION),相關上市子公司的名稱也將做相應的調整。

改名一事在6月26日舉行的股東大會上通過後,將做出正式決定並確認。這些變更預定於2019年4月1日實施。如能實現,這將是改回約70年前的名稱。

以前的“日本製鐵”是1934年作為明治時期產業發展政策象徵而聞名的前八幡制鐵所等合併後成立的。舊的日本製鐵在1950年被解散,後又重組建立“新日本製鐵”公司。

從新日鐵住金更名看日本鋼鐵工業的變化趨勢

(二)近年來的整合併購

來,隨著“特鋼100秒”的腳步,看一看新日鐵近年來的併購步伐:

新日本製鐵株式會社和住友金屬工業株式會社於2012年10月1日進行了合併,成立的新企業名稱為“新日鐵住金株式會社”。

2017年3月,新日鐵住金成功使日新制鋼株式會社成為其持股51%的控股子公司,公司還宣佈將把日新制鋼轉化為全資子公司,力爭在2019年4月前後對不鏽鋼鋼板業務進行整合。新日鐵住金社長進藤孝生進藤孝生強調稱,“應對供給過剩等極其嚴峻的業務環境,認為有必要儘早強化競爭力。”

在完成全資子公司轉化的2019年4月前後,新日鐵住金的集團公司將完全接管日新制鐵衣浦製造所(愛知縣碧南市)和周南制鋼所(山口縣周南市)的不鏽鋼鋼板業務。日新制鋼的吳制鐵所(廣島縣吳市)將被保留。

目前,新日鐵住金正在研究將山陽特殊制鋼株式會社子公司化。進藤孝生強調說:“有新的DNA融入進來。需要更具包容性的名稱。”

從新日鐵住金更名看日本鋼鐵工業的變化趨勢

(三)必然走上整合道路的日本鋼鐵工業

看完以上整合,“特鋼100秒”認為有必要回顧下日本鋼鐵工業發展歷史。

日本鋼鐵工業的發展主要經歷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1900—1945年,日本國內產業政策向包括鋼鐵工業在內的軍事工業傾斜,從而使鋼鐵工業有了急速發展。

第二階段為1946—1973年,隨著日本在“二戰”中戰敗,戰時經濟體系受到了沉重打擊,戰後鋼鐵工業幾近癱瘓。“二戰”後日本初步確立了“貿易立國”的發展方針,採取“傾斜生產方式”政策,引進美國鋼鐵技術,鋼鐵工業奇蹟般地實現了復興。1973年日本粗鋼產量達到創紀錄的1.19億噸。

第三階段為1974年至今,第一次石油危機造成的世界經濟不景氣,給鋼鐵工業的發展也帶來影響,從此日本鋼產量在低速下降過程中進入平穩波動態勢。受三次石油危機、“廣場協議”以及兩次金融危機的影響,日本鋼產量出現明顯回落。日本產業結構政策向高附加價值的高加工度產業傾斜,貫徹“技術立國”戰略,以科技進步帶動日本鋼鐵工業的發展。

(四)整合集團化:日本鋼鐵工業的主要特徵

日本鋼鐵工業經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高速發展,鋼產量大幅度上升,從1960年產鋼2200萬噸,上升到1973年的1.19億噸,創造了歷史最高水平。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機發生後,鋼產量開始下降,20多年來,一直在1億噸左右。但是,總體上來看,日本鋼鐵工業在世界鋼鐵領域仍然處於領先地位。

作為一個年產1億噸鋼的鋼鐵大國,日本普通鋼鐵廠的數量較少, 而鋼鐵企業的規模較大。據初步統計,日本長流程鋼鐵企業共有20個,合計最大生產能力近1.3億噸,平均每個企業的生產規模為650萬噸,其中年產鋼600萬噸以上的鋼鐵企業有11個,合計最大粗鋼生產能力1億噸,佔總生產能力的77%。

日本鋼鐵工業在結構調整中,以實現市場佔有和資本增值為目的,實行強強聯合,組建企業集團。日本1950前後原有近50家鋼鐵企業,經過多次聯合、重組,目前已形成以新日鐵住友金屬(新日鐵、住友金屬合併)、日本JFE(日本鋼管、川崎合併)和神戶制鋼三大鋼鐵公司為主的格局。

可以說,日本鋼鐵企業已經實現了集團化。例鋼產量佔世界第二位的新日鐵,1998年鋼產量2407萬噸,但是新日鐵是由10個鋼鐵廠組成的鋼鐵集團公司,包括君津、大分、八蟠、名古屋、釜石、室蘭、光、摒、廣煙等鋼鐵廠和東京製造所。同時,還有設計院(設備技術本部)、設備製造(工作事業本部)等。

從2012年度開始的整合住友金屬,2015年整合日新制鋼,以及規劃中的對山陽的整合,一方面避免重複化競爭集團化對外,另一方面揚長避短,讓各個子產品線優化走專精路線,位居日本國內第一位置的新日鐵住金走的整合併購之路,代表了日本鋼鐵工業的發展之路。

從新日鐵住金更名看日本鋼鐵工業的變化趨勢

(五)產業集聚明顯,有利於整合併購

日本鋼鐵產業佈局的第一個特點是大廠均建在沿海地區,絕大部分鋼鐵聯合企業集中在由京濱、阪神、中京、瀨戶內海、北九洲五大工業區形成的太平洋帶狀區域。

1976年,該區域鋼鐵生產量佔全日本的87.3%,消費量佔83.9%。之所以選擇沿海地區建設鋼鐵廠,一是受資源條件限制,日本國內缺少鐵礦、煤炭、石油資源,生產鋼鐵所需的鐵礦石、焦煤、動力煤等幾乎全部從國外進口,因此,建設鋼鐵廠必須具備深水港口,解決原料進口的運輸問題。二是日本國土狹小,呈長條狀,海岸線比較長,在沿海建設鋼鐵廠,大部分產品可以通過海運直接送到用戶,同時,也便於鋼材海運出口。三是日本水運費用特別便宜,與鐵路運輸相比,運費相差若干倍。

日本鋼鐵產業佈局的第二個特點是中小鋼廠分散建廠,遍佈全國但也相對集中。這些特徵為集團化併購提供了較大便利,也為各個工廠之間的快速協作和整合提供了先天地利條件。

從新日鐵住金更名看日本鋼鐵工業的變化趨勢

(六)整合的背後

日本鋼鐵巨頭變更名稱的背後,一方面是該公司對國內鋼鐵產業已經並正在開展一些併購,發展變化不少,特別是對業務重複的集團公司進行重組整合;另一方面,作為一個發祥於日本的公司,新日鐵住金正在大力推進在美國、歐洲、中國、東南亞、印度等世界各地的全球化發展。

新日鐵住金進藤孝生社長在東京舉行記者會,就更名理由介紹稱:“希望在進軍全球之際能表明這是發源於日本的制鐵公司。”公司認為以新的名稱加速發展戰略,提高國際競爭力,需要一個新的相匹配的名稱。這也能解讀出一個以世界為目標消費市場的企業,在整合國內鋼廠的同時,絕不安於現有的排位。

“特鋼100秒”還想說的是,如此次更名實施後,“住友金屬”將從名稱中消失,這家起源於1901年創辦的住友制鋼所,甚至更早的1897年創立的住友伸銅管企業歷史,在日本鋼鐵業新的整合併購和變革中走到盡頭。像住友這樣的鋼鐵企業尚如此,其它日本中小企業的未來更是順應時代。

正是這些企業使命的代謝和更迭,吐故納新,才有了日本鋼鐵業在世界框架內的座次。而名字的變更,不過是其在時間幀進刻度上的一個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