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兽之亡(4)!最后的战列舰互拍——夜战苏里高(上)

巨兽之亡(4)!最后的战列舰互拍——夜战苏里高(上)

欢迎点击右上方红字关注“燃烧的岛群”,我们不做他人文章的搬运工,只提供准确的历史依据和独到的见解分析,用地缘学、心理学和社会学来讲述历史和旅行的精彩!

巨兽之亡(4)!最后的战列舰互拍——夜战苏里高(上)

本文是“燃烧的岛群”自媒体第131篇原创文章。

直到1944年10月24日日落时分,西村祥治海军中将的运气还是非常的好!

两天前,当他率领下的这支舰队从文莱斯里巴加湾出发时,西村知道此去肯定是一条不归路。按照分工,很明显栗田健男海军中将率领的那支舰队才是绝对主力:拥有最新最大的两艘大和级战列舰,一艘装备16英寸巨炮并长期担任联合舰队旗舰的长门号,以及两艘金刚级快速战列舰,还有12艘巡洋舰、15艘驱逐舰,整个舰队编入的快速新锐战舰多达32艘,几乎是除演习和检阅之外,日军曾出动过的单支最大规模的水面舰队。

巨兽之亡(4)!最后的战列舰互拍——夜战苏里高(上)

图1. 1944年状态的扶桑号战列舰,六座主炮塔

而西村带领的这支舰队,只有两艘最老旧的战列舰扶桑号和山城号、重巡洋舰最上号(已航空化改造,只剩下3座前主炮塔),以及4艘驱逐舰(“满潮”、“朝云”、“山云”、“时雨”)。两艘各装备有6座双联14英寸主炮塔的战列舰在纸面上貌似强大,可他们都是1911年下水的老舰了,巧合的是西村祥治也正是在这一年从海军兵学校毕业,从一个毛头小子变成统帅舰队的海军中将他走过了33年,这两艘老舰也同样经历了33年的风雨,无论是设计还是武备都早已过时。

巨兽之亡(4)!最后的战列舰互拍——夜战苏里高(上)

图2. 金刚级四舰和扶桑级两舰的结局

然而这一次的联合舰队的倾巢而出需要每一艘战舰的参与,两艘老舰也必须披挂上阵,他们在9月份才来到文莱集结。从文莱斯里巴加湾到莱特湾美军登陆地点的航线有南北两路,北路需要先进入吕宋大岛以南的锡布延海,突破圣贝纳迪诺海峡,在萨马岛东岸南下后直指莱特湾,主力栗田舰队(5BB12CA15DD)即选择了北路航线,他们寄希望于北方的小泽机动部队和南方的西村舰队能够吸引主要的美军火力,给栗田舰队的最终突破创造条件。

巨兽之亡(4)!最后的战列舰互拍——夜战苏里高(上)

图3. 莱特湾海战舰队航线图,注意栗田、西村和志摩舰队的不同路线

南路航线只需要横穿巴拉望岛与棉兰老岛之间开阔的苏禄海,进入棉兰老岛与内格罗斯岛、宿务岛、保和岛(薄荷岛)之间的保和海,接着从南往北突破苏里高海峡,全程约为815里。由于西村舰队航速较慢(这应该是托辞,栗田舰队的长门号也只是快了2节而已),所以选择这条航线。

巨兽之亡(4)!最后的战列舰互拍——夜战苏里高(上)

图4. 西村舰队取道的南部航线,经过苏禄海和保和海,最终抵达苏里高海峡入口处

在北方,还有小泽治三郎中将率领下的机动部队。虽然继承了从南云时代就一直使用的机动部队这个名号,但此时的机动部队实力已经下降到只配充当诱饵,除了瑞鹤号和三艘轻型航空母舰外,还编入了后甲板被改造为飞行甲板的两艘日向级战列舰充数。然而这支机动部队的全部舰载机也只有区区116架。

巨兽之亡(4)!最后的战列舰互拍——夜战苏里高(上)

图5. 1944年状态的伊势号战列舰,注意后部加装的巨大的飞行甲板

实际上,伊势和日向号两艘战列舰根本没有必要改造为航空战列舰,而是应该统一编入南方舰队,以四艘同级舰的形式统一参加作战。从日本人的赌性来说,南北这两路的舰队其实都只是充当着栗田舰队的肉盾,以自我曝光和自爆来吸引美军的眼球,换取栗田舰队能够有机会冲锋到莱特岛的美军登陆场,这是一个极其疯狂和荒唐的计划!

巨兽之亡(4)!最后的战列舰互拍——夜战苏里高(上)

图6. 扶桑级夸张的上层建筑也成为被恶搞的对象

在这个疯狂计划的驱使下,1944年10月22日下午3点半,在栗田主力舰队出发约8小时后,西村祥治也带着他这支仅有7舰组成的肉盾队出发,取道菲律宾南部的苏禄海,向着最危险重重的苏里高海峡驶去。与此同时,另外一支从日本本土南下的舰队(日军命名为第二游击部队),由志摩清英海军中将指挥,正取道菲律宾西部沿海南下。这支舰队的实力更加弱小,只有两艘重巡洋舰——那智号和足柄号,以及轻巡洋舰阿武隈号和4艘驱逐舰(曙、潮、不知火、霞)。

巨兽之亡(4)!最后的战列舰互拍——夜战苏里高(上)

图7. 妙高级那智号重巡洋舰,为十门主炮的重火力舰

志摩清英的舰队在太平洋战争的大多数时候都被部署在北太平洋海域,经历的战事较少,直到捷一号作战之前才被联合舰队司令部直接调往菲律宾海域。志摩清英带领舰队南下的过程中,并不清楚即将面临的是怎样一场战斗。

巨兽之亡(4)!最后的战列舰互拍——夜战苏里高(上)

图8. 1937年5月访问德国基尔港的妙高级足柄号,背景是一艘德国袖珍战列舰

直到10月21日,即栗田和西村两支舰队出发前一天,志摩清英才得知他们的作战计划,此时志摩舰队刚刚抵达菲律宾西北部的科隆岛(又一个旅游胜地)海域补充油料。志摩的参战意愿非常强烈,22日夜半,他向已出发半天多的西村发去机密222020(代表22日20时20分)号电报,称正赶来协同作战。

巨兽之亡(4)!最后的战列舰互拍——夜战苏里高(上)

图9. 今天的科隆岛(布桑加岛)已经是旅游胜地,又有多少人知道志摩清英舰队曾在此加油呢?

同时,志摩又向自己的上司三川军一海军中将提出参加莱特湾海战的请求,三川担心指挥体系将会出现的混乱,直到23日正午才回复:“第二游击部队本队将根据指挥官所定之计划,于25日黎明突破苏里高海峡突入莱特湾,策应第一游击部队(即栗田舰队)的作战,将同方面所在的敌攻击部队击灭。”并同意第五舰队脱离,在名义上直属联合舰队司令部的指挥。

巨兽之亡(4)!最后的战列舰互拍——夜战苏里高(上)

图10. 科隆岛最著名的景点:镜湖

根据这道命令,志摩向麾下舰队发出命令:“第二游击部队一旦补给完毕,即于25日0600通过苏里高海峡突入泊地消灭敌军。”

巨兽之亡(4)!最后的战列舰互拍——夜战苏里高(上)

图11. 24日下午14时,西村给栗田发报联络时,正忙着应付空袭的栗田舰队,图为被围攻的武藏号

回到西村舰队,一路上西村幸运地没有遭遇美军的潜艇攻击(而主力栗田舰队早早的被潜艇击沉2艘重巡,重创1艘)。美军侦察机在24日上午9时左右发现了西村舰队。9时40分,美机临空,扶桑号舰尾被命中1弹,两架舰载侦察机起火。最上号遭到机枪扫射,死伤8人。时雨号1号炮塔中弹破损。除此这次空袭之外,美军已经集中力量围歼栗田和小泽舰队而不再空袭西村。

巨兽之亡(4)!最后的战列舰互拍——夜战苏里高(上)

图12. 扶桑号战列舰的主炮齐射

24日下午14时,西村舰队抵达苏禄海东端的预定海域。14时10分,西村向栗田和志摩发出了机密241410号电报,通报了自己的方位、航速和航向。此时栗田舰队正处在被美军空袭的高峰期,无暇理会,直到16时,栗田才把自己一直遭到空袭并一度折返的战况通报出来,然而,西村舰队并没有收到这份电报的记录(也有可能是战后仅存的时雨舰并非旗舰无从得知)。

巨兽之亡(4)!最后的战列舰互拍——夜战苏里高(上)

图13. 菲律宾南部保和海及周边岛屿地图,保和岛现常称为薄荷岛,是著名的潜水圣地

18时15分,太阳下山,西村舰队已到达内格罗斯(Negros)大岛南端,此处已进入南北都有大岛的较狭窄海域。19时,反倒是联合舰队司令部发来催命符,要求他们“确信天佑神助,全军突击”。仍然没有接到任何来自栗田的指示,从西村掌握的情况来看,栗田应该很难在约定的25日突入莱特湾美军滩头阵地了。

巨兽之亡(4)!最后的战列舰互拍——夜战苏里高(上)

图14. 西村舰队的旗舰山城号战列舰,貌似威武实则非常脆弱

20时,不能再等了!已经站在了鬼门关,前后都是死,西村眼一闭心一横,管他三七二十一,20时13分,他向栗田发出电报:“预计25日凌晨4点突入滩头阵地。”然后,他驱使着自己麾下这支小小的舰队,向北方重兵埋伏的苏里高海峡冲去!

巨兽之亡(4)!最后的战列舰互拍——夜战苏里高(上)

图15. 在菲律宾以北恩加诺角海域参战的航空战列舰日向号,如编入南部编队更加能发挥作用

在苏里高等待着日本人的美军舰队的规模非常庞大,包括有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和大量的鱼雷艇。西村舰队遇到的第一关就是这些小而灵活的鱼雷艇们。为了应付美军的PT-Boat,西村命令由最上号和4艘驱逐舰组成“扫讨队”,在两艘主力舰前方20公里提前进入海峡。

巨兽之亡(4)!最后的战列舰互拍——夜战苏里高(上)

图16. 今天的菲律宾薄荷岛风光,海水清澈透底

22时36分,正在保和岛(Bohol,即今天的薄荷岛,菲律宾南部潜水胜地,参见 )附近巡逻的美军鱼雷艇第1分队的PT-131艇,首先用雷达发现了西村的两艘主力舰,第1分队立即加速接敌。22时52分,双方接近到仅仅相距3海里时,时雨号终于发现了左前方的岛影中闪出的鱼雷艇并立即开火,PT-152被命中,1死3伤。PT-130也被命中,炮弹没有爆炸但无线电遭到损坏。PT-131被击中并导致无线电损坏,美鱼雷艇见偷袭不成也自行退去。

巨兽之亡(4)!最后的战列舰互拍——夜战苏里高(上)

图17. 西村舰队在薄荷岛东南遭到美军鱼雷艇攻击示意图

半夜0时10分,1分队的PT-130通过附近2分队的PT-127,将敌情通知了沃彻普里格号鱼雷艇母舰,00时26分,敌情报告被转达到美军最高指挥官奥登多夫的手中,这是他当晚得到的第一份确切的敌情报告。

巨兽之亡(4)!最后的战列舰互拍——夜战苏里高(上)

图18. 战斗准备中的美军鱼雷艇

0时18分,西村派出先行的扫讨队也遭到美军鱼雷艇第3分队的攻击,PT-151和PT-146各向最上号发射一条鱼雷,由于日军用炫目的探照灯照射美军,鱼雷无一命中,双方的火炮轻武器对射也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战果。

0时28分,西村认为驱逐美方鱼雷艇的任务基本达成,于是命令扫讨队归复建制——是时候集中力量对付后面的大舰了。然而搞笑的是,最上号回归时却被山城号误伤,炮弹击中病员室并造成三人死亡。

巨兽之亡(4)!最后的战列舰互拍——夜战苏里高(上)

图19. 最上号重巡洋舰,此时尚未改造为航空巡洋舰,舰体后部仍为2座主炮塔

1时30分,西村舰队完成了合流,随后以满潮、朝云在4公里以前先导,再以山城、扶桑、最上三舰各间隔1公里排成一字长列,山城左右各1.5公里处,由时雨号和山云号分别担任侧翼掩护,开始以20节的航速驶向海峡口。

巨兽之亡(4)!最后的战列舰互拍——夜战苏里高(上)

图20. 西村舰队的扶桑号和山城号战列舰编队

2时02分,编队到达帕纳翁(Panaon)岛南端后开始转舵而转向正北,开始正式扣响苏里高海峡之门。

就在帕纳翁岛的背影之下,又连续闪出了美军第6和第9两个分队的鱼雷艇。西村舰队立即右转回避雷击,同时以猛烈的炮火反击。鱼雷艇在弹雨和探照灯的强光之下蛇行,努力发射鱼雷,但没有命中。

紧接着,在另一侧的苏米隆(Sumilon)岛南侧,第8分队也加速袭来射出6枚鱼雷,由于螺旋桨翻腾起海水,海中夜光虫受到波动的刺激而勾画出清晰的雷迹,日军轻易地躲开了鱼雷。

巨兽之亡(4)!最后的战列舰互拍——夜战苏里高(上)

图21. 二战时期的鱼雷艇已经被美军大量而广泛的使用

被昵称为“卡罗尔宝贝(Carole Baby)”的PT-493号在掩护PT-470撤退时,被日方驱逐舰的探照灯照亮,紧接着被山城号的副炮击中,受损严重,2死5伤。艇长布朗(Richard W. Brown)中尉努力将小艇抢滩帕纳翁岛,使幸存的艇员脱险,而艇身却被潮水撞上礁石而沉没,这是当晚唯一沉没的鱼雷艇。

就在美日两军已经交火的这一刻,志摩清英在干什么呢?他倒也没闲着,一刻不停地在往苏里高海峡南口赶路。实际上,就在美军鱼雷艇对西村舰队发起冲击之后不到3小时,志摩舰队也抵达了这一区域,并且也遭到了鱼雷艇的攻击。

巨兽之亡(4)!最后的战列舰互拍——夜战苏里高(上)

图22. 已改为航空巡洋舰状态的最上号重巡洋舰,后部甲板的水上飞机主要提供侦察

那么,这里就出现了本次海战中最有争议的一幕:两支日本舰队向着同一个目标前进,而且时间上又几乎是同时到达,但是完全没有看到协同作战的影子。

战后,战史学家们质问了幸存下来的日军指挥官,并做了大量的分析研究,得出的大致结论是:协同作战这个事压根就没人主动提出来!

巨兽之亡(4)!最后的战列舰互拍——夜战苏里高(上)

图23. 西村祥治海军中将,海兵39期

西村没有主动提出,他忙着指挥他的小舰队准备绝命突击苏里高,本就没指望志摩清英的舰队有什么帮助。

巨兽之亡(4)!最后的战列舰互拍——夜战苏里高(上)

图24. 志摩清英海军中将,海兵39期

志摩没有主动提出,作为最后加入作战的一支力量,他出面要求改变原来的计划似乎不妥。

巨兽之亡(4)!最后的战列舰互拍——夜战苏里高(上)

图25. 三川军一海军中将,海兵38期,他曾在瓜岛夜战成名,在苏里高却成了背锅侠

三川没有主动提出,名义上他还是志摩清英那支紧急南下的舰队的上级,实际上对志摩的行动已经失去了控制权。

巨兽之亡(4)!最后的战列舰互拍——夜战苏里高(上)

图26. 栗田健男海军中将,海兵38期

栗田没有主动提出,原来菲律宾南部的西村舰队只要扮演好肉盾角色已经足够了,至于志摩舰队与其合流压根在当时没被考虑过。

巨兽之亡(4)!最后的战列舰互拍——夜战苏里高(上)

图27. 小泽治三郎海军中将,海兵37期第45名

远在北方的小泽治三郎、联合舰队丰田副武和海军军令部的一众高官们对战斗的过程都难以及时了解,更无从去遥控。

巨兽之亡(4)!最后的战列舰互拍——夜战苏里高(上)

图28. 丰田副武海军大将,海兵33期第26名

兴许正因为整个方案都是围绕着自杀式突击和肉盾作战,因此几个日方指挥官的思维都有点不正常。或许各位大佬们觉得两只舰队分别突进也没什么问题,反正都是肉盾,让美国人打得慢一点也好。

巨兽之亡(4)!最后的战列舰互拍——夜战苏里高(上)

图29. 参加苏里高夜战的西村舰队扶桑和山城号两艘姐妹舰

于是,西村舰队和志摩舰队就这样一前一后相隔仅仅40海里,在暗夜里朝着未知的苏里高海峡猪突过去。。。

未完待续,敬请关注“燃烧的岛群”,搜索订阅同名公众号,内容更精彩!


巨兽之亡(4)!最后的战列舰互拍——夜战苏里高(上)

往下拉一拉,高能评论区更精彩。如需转载,请点击

https://rightknights.com/material/author?key=3A272829FC8C700FA7CC8B1FDEBECD5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