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的「天命觀」是什麼樣子的?

早在遠古時代,由於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很低,人們在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人與人的關係以及人與自然的關係十分狹隘,很受侷限,而無知的領域卻相當廣闊。

相對來說,宗教信仰對人們的生活顯得尤為重要。殷商的天命觀,就是緊緊依附於那個時期人們的宗教信仰的。《禮記·表記》說:“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後禮。”殷人自身的確創造了很多鬼神。

殷商的“天命觀”是什麼樣子的?

根據陳夢家先生的研究,殷人的神靈可分為三類:

一、天神:上帝;日,東母,西母,雲,風,雨

二、地示:社;四方,四弋,四巫;山,川

三、人鬼:先王,先公,先妣,諸子,諸母,舊臣

第一、第二類可概括為自然神,第三類可稱為祖先神。

其中天神中的上帝的職能是怎樣的呢?陳夢家通過卜辭中記載的有關帝的諸事,總結道:“殷人的上帝或帝,是掌管自然天象的主宰,有一個以日月風雨為其臣工使者的帝廷。

上帝之令風雨、降福禍是以天象示其恩威,而天象中風雨之調順實為農業生產的條件。所以殷人的上帝雖也保佑戰爭,而其主要的實質是農業生產的神。

先公先王可上賓於天,上帝對於時王可以降禍福、示諾否,但上帝與人王並無血緣關係。人王通過了先公先王或其他諸神而向上帝求雨祈年,或禱告戰役的勝利。”

殷商的“天命觀”是什麼樣子的?

從陳夢家對帝的職能的解讀中,我們發現,帝有令風雨、降禍福的神威,但它不與人直接發生關係,真正能與帝溝通的是祖先神,而能與祖先神溝通的又是人王。

因此,死去的祖先在他們心裡佔有極其重要的位置,具備著給人以禍福的神力。從卜辭的記載中可以得知,商王和貴族們在日常生活中,事無大小,都要求神問卜,“甚至疾病的輕重,婦人的生育無不問之於鬼神。”

無事不卜,無日不祭,正是商人“先鬼而後禮”的寫照。為了祈福避禍,商王和貴族們就要經常通過祭祀來賄賂鬼神,以求得鬼神的賜福來報答他們。可見商人對自己命運的把握,完全寄託於對自然神和祖先神的信仰之中。

可見,在殷商的思想中,無論是個人的命運,還是人王的權命,都與自己的行為無關,歸根結底要由天來決定,這就是殷商時期的天命觀。

殷商的“天命觀”是什麼樣子的?

這種思維下的天命觀與當時的社會文化發展程度有關。商王朝的歷史階段正處於從原始社會過渡到階級社會的時代,當時的人們還繼承著原始社會宗教迷信的若干傳統。在他們看來,自然界中充滿了神秘和恐怖,人力是無法與之抗衡的。

為此“一般人常常是在恐怖絕望中感到自己過分的渺小,而放棄自己的責任,一憑外在的神為自己作決定。在憑外在的神為自己作決定後的行動,對人的自身來說,是脫離了自己的意志主動、理智導引的行動;這種行動是沒有道德評價可言,因而這實際是在觀念的幽暗世界中的行動。”

殷商的“天命觀”是什麼樣子的?

​能夠代表商王朝的人們在“觀念的幽暗世界”中的最好例證是殷代的世系稱號。侯外廬先生認為:“殷代的世系稱號,可以說是意識生產中的最具特徵的符號”但是“殷代諸王的名稱,沒有道德字義的生產,即沒有文明社會的權利義務的關係”,因此商人的信仰“總體上還不能達到倫理宗教的水平。”

當然也就不會有道德意義的行為與命運之間關係的認識,更不會有君子人格思想的產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