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对越反击战,解读电影《芳华》的6分钟战斗场面

2017年12月15日,冯小刚新作《芳华》终于在全国公映。影片演到1小时15分钟的时候,时间拉回到了1979年的中国西南边境。在10分钟左右的时间里,银幕上血光飞溅,一批批解放军伤员的残肢断体,浑身沾满血迹的医护人员,我军运输驮队遭到越军袭击,四面飞射乱窜的弹迹,战士纷纷中弹倒下,撕裂的肉体,迸溅的鲜血,凄厉的哀号,愤怒的喊叫,勇敢的冲锋,猛烈的对射,喷飞的火龙,横冲的坦克,立时让人有了一种呼吸发紧大脑眩晕的感觉。

影片中的战争场面有6分钟,而且是一个镜头到底,花费人民币700万,在冯小刚的导演生涯中又创造了一个新高度。沈版主认为,仅凭此6分钟的战争戏,就将给一大批对那场战争知之不多的年青人以强烈震撼,使这段久违的历史再次掀起波澜,对于加强国家记忆是一件难得的好事。

6分钟的战斗过程是这样的:身为副连长的刘峰和副指导员带领一个排护送骡马驮队,为前线输送弹药物资。经过一片高茅草地时,突然遭到埋伏在此处的越军伏击。由于事发非常,运输队猝不及防,短时间内便伤亡惨重。危难时刻,刘峰表现出了大胆果断的精神,身先士卒带领战士们冲锋,人自为战,勇敢顽强,坚决歼击敌人。后来在坦克支援下粉碎了越军的伏击,打通了道路。战斗结束时,运输队37人中有16人阵亡,5人重伤,只剩16人还能战斗。刘峰在救援滑入泥沼的战友时右臂中弹,动脉被打断,血流不止。他让副指导员带领运输队继续完成前送物资的任务,自己不肯随坦克去救护所治伤,而是留在原地守护那些牺牲了的战友……

忆对越反击战,解读电影《芳华》的6分钟战斗场面

影片中的这段战斗场面,在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发生过很多次,我军有胜有败,成为了那场战争中特殊的血色残酷。这6分钟里的战争元素有很多比较典型之处,由于历史信息的闭塞,有些东西还广为坊间所误读,至今在网络上的闻风说事屡见不鲜。利用本文,沈版主对6分钟战争场面试作分析,主要解读历史元素,不贪求全,点到为止。

首先说一下道具问题。

影片中出现了大量佩戴GK80钢盔的我军士兵,这个和历史是有些相异之处的。从很多老兵回忆、影像和照片中可以看到,参加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我军士兵大多数还是戴着解放帽,并不是人人都戴钢盔。而且GK80钢盔正如其名,是80年代才研制定型的。那么很多人就会得出结论,影片中的80钢盔纯属穿越!可是呢,并不尽然。80钢盔实际上是有前身的,就是我国在60年代研制定型的60钢盔,同80钢盔的盔型大同小异,主要是下边的荷叶边略大,因此也被称为“大耳钢盔”。但是60钢盔并没有全面列装部队,只是少量装备给了炮兵,大多数是援助给了阿尔巴尼亚(达到26万顶),这种钢盔便以援阿盔而闻名。80钢盔正是在援阿盔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才于1982年生产定型,大量列装了我军。

在1979年战争初期,我军炮兵都装备了援阿盔,步兵则还是解放帽。由于作战中士兵非常容易被弹片击伤头部,有些部队就把库存的援阿钢盔和历次战争中缴获的外军钢盔拿出来混用,于是既有援阿钢盔,又有美式M1钢盔、德式M35钢盔,还有日式90钢盔,一时间五花八门齐上阵。从上述意义而言,影片中我军士兵大量佩戴钢盔(就算是援阿盔吧),虽说是小概率事件,但其可能性是存在的,并不违背艺术真实。

忆对越反击战,解读电影《芳华》的6分钟战斗场面

影片中我军运输队大多手持56式冲锋枪,这又引起了不少人的反对。因为坊间流传,那一时期我军步兵班只有正副班长才配发56式冲锋枪,其余士兵除了班用机枪外都是56式半自动步枪,哪像影片中那么表现呢?实际上,前述说法属于out型理解。应该说,我军战前步兵班的编制确是如坊间流传那样。但在进行临战准备时,为加强步兵班火力,上级从各大军区储备和兵工厂调拨了数万支56式冲锋枪及从仓库中择优选出部分63式自动步枪发往参战部队,换下了一批56式半自动步枪。经过调整后,多数参战的野战军步兵班增配了1支56式冲锋枪给战斗小组长,形成正副班长和小组长各带一组的战斗编组。还有的部队于临战前夕敞开库存让大家多领冲锋枪,使得步兵班中的自动武器达到甚至超过半数,大大加强了班组火力。而且,开战后缴获了大量越军使用的冲锋枪,由于中越的主要武器同源,弹药通用,因此还使用56式半自动步枪的士兵也乐不得的换用了缴获的冲锋枪。这样一来,影片中运输队差不多人手一支冲锋枪的场面出现,也是极有可能的。

影片中我军运输队人员都打着绑腿,这里边就有了两层含义。首先在山岳丛林地带行军作战打绑腿的好处有很多。除了能够有效缓解血液下积引起小腿酸胀影响行军外,还可以防止山虫钻进裤管,防止被荆棘树枝刺挂,负伤时可以做绷带用,遇到山崖陡坡需要攀爬降落时还可以将几根绑腿连接成绳索用。其次绑腿的出现也明确了影片中的作战地域。1979年战争分为东线广西和西线云南两个战场。普遍而言,我军东线部队大多数是放着裤腿行军战斗的,而西线部队则大多数打着绑腿上阵。这主要因为西线云南是高原山区地形,西线参战部队有丛林山地练兵传统,经验较多,知道打绑腿行军作战的好处。而东线部队多来自两广和中原,对山岳丛林作战就没有这么深的认识。至于说到刘峰带领的运输队到底属于哪支部队,在影片结尾也给出了答案。刘锋与何小萍到云南蒙自烈士陵园去祭奠牺牲的战友,那蒙自烈士陵园安葬的都是什么人呢?主要是1979年参战的成都军区陆军第13军牺牲的烈士和部分民兵烈士。也就是说,刘峰所在部队属于第13军。当时第13军奉命归昆明军区指挥,在云南河口边境的红河西岸参加进攻作战。

影片中出现了我军62式轻型坦克,用高射机枪压制敌人发挥了重要作用。历史上参加西线作战的我军装甲兵是昆明军区独立坦克团,装备的正是62式轻型坦克。该团分别以连营为单位在老街、柑塘、孟康、沙巴、封土等方向参战,猛打猛冲,攻难渡险,支援步兵发展突击,为战斗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值得注意的是,影片中出现的是62式原型坦克,没有加装高射机枪防盾和外置激光测距仪,这是符合历史真实的,体现了剧组的细致精神。

影片中我军士兵用火焰喷射器狂扫敌军,显示了巨大的威力。在1979年战争时,火焰喷射器主要配备在陆军师的防化连。战争期间经常以班组为单位(每班3组,每组1具74式火焰喷射器)加强给一线步兵连,在实战中表现出色。影片中用火焰喷射器近距离喷烧隐藏在草丛中的敌人,但这并不是该武器的强项。在越南北部的山岳丛林地带,山洞和石缝众多,有时一个山头就有上百个洞,而且洞里还有洞,一个套一个,有些洞又互相串通,要在洞里搜索残敌,非常麻烦而且危险。一个洞,明知有越军,要进去却不那么容易。因为你在明处,他在暗处,你一进洞一探头越军就能发现,立即有火力打来。很多洞又常常不是直洞,是“Z”字型的,转弯处还有挡墙,越军躲在中间,直瞄火器就不好打。而火焰喷射器的优势是喷出的油柱火焰可以跳跃和拐弯杀伤,能沿着堑壕、坑道内壁拐弯、漫流、飞溅,粘到哪便烧到哪,管他是直洞还是弯洞,一枪喷进去就全招呼了。同时由于火焰燃烧会消耗大量氧气,从而使地下工事内的敌人窒息死亡。对于喜欢钻洞和进行坑道作战的越军来说,这实在是一种再好不过的克制武器了。在1979年28天作战中,我军喷火分队共消灭越军的暗堡、坑道、洞穴、掩蔽工事等各种火力点1000多个,有力支援了步兵战斗,火焰喷射器也成为了功勋武器。

影片中还有一个场面也引起了不少人的非议,即运输队战斗期间上空飞过了三架我军飞机,这可叫很多人火冒三丈。明明那场战争中我们的空军并没有越境作战,你冯小刚竟然拍出三架飞机来,可也真是胡扯六拉!应该说,上边这些人的认识既有道理,也不尽然。在1979年的战争中,我方确实有规定,空军战机一般情况下不进入越南境内作战。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是“一般情况下不进入越南境内作战”,可没说不进入越南境内侦察、不进入越南境内救援、不进入越南境内运输。实际上,作战期间我空军先后出动了几百架次侦察机和直升机,到越南境内执行侦察和运输任务,有力配合了地面部队的作战行动。因此,影片中在战区上空出现我军飞机,是很正常的事,不必大惊小怪。非议的起源,不过是信息不对称罢了,重要的是加强学习。

下面说一下影片中的越军。

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影片中没有出现清晰的越军形象,而是只有几个模糊的身影。就战斗过程而言,这是越军惯长运用的一种典型战术,即在有利地形下的伏击作战。在长期的抗法、抗美战争中,越军锻炼出了比较出色的步兵分队战术,强调贯彻积极进攻、消灭敌人、以少胜多、速战歼敌的思想。越军善于利用有利地形和夜暗广泛实施袭击、伏击,其排以上分队一般都制定了设伏计划,重点打击敌方沿公路前进和迂回穿插之部队,以及自卫能力弱的机关、炮兵、后勤等单位。越军通常利用夜暗或丛林为掩护,在隘口、峡谷、主要道路两侧的险要地形上预先隐蔽构筑袋形阵地,进行严密伪装。当敌方进入伏击圈后,越军会拦头截尾,在近距离上突然开火,往往给敌方造成一定杀伤后就迅速撤退。在1979年的战争中,越军有效运用了上述伏击战法,在魁剥山谷、宗梅、栋替、吞片公路、班姆南侧、那嘎至班姆间公路、那嘎、朗庄、387高地山垭口、4号桥等地给我军造成了多次的较大损失。

影片中的战场长满了越北地区常见的高茅草,唯一的土路从草丛中间通过,这种地形给设置伏击线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掩护。越军在草丛中分层设置火力,并派观察哨上树伪装俯瞰战场,从而牢牢盯住了这条唯一的土路交通线。从战斗过程看,设伏越军的兵力不多,大约是两个班到一个排的规模。越军排级单位的武器配备一般为自动步枪/冲锋枪18支、班用轻机枪3挺、美式M79型40榴弹发射器3具、B40 (RPG-2)/B41 (RPG-7)火箭筒3具。对于封锁一条窄小的土路而言,这些武器的威力已经足够了。刘峰率领的运输队是成两路纵队沿着土路前进的,两边一人多深的高茅草遮蔽了他们的视线。而越军有潜伏在树上的观察哨指引,选择运输队尖兵不慎跌倒而令全队停下的有利时机,突然开火,以猛烈的火力拦头截尾,打了运输队一个措手不及,短时间内便给其以严重杀伤,从而掌握了战场主动权。越军的伏击战术运用得干脆利落,震摄效果惊人,连观看影片的观众都不禁内心打颤,足见其娴熟的战术能力。

忆对越反击战,解读电影《芳华》的6分钟战斗场面

再看看我军的应对。

在1979年的战争中,我军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对作战困难程度的严重低估。敌情不明、地形陌生、民情难测、后勤落后,加上统帅部的轻敌,极大制约了我军战斗效能的发挥。对于这场战争的感受,中央首长说“这是一场特殊战争的特殊战争”,参战老红军说“从来没打过这样的仗”,参战老八路也说“从来没打过这样的仗”,各级指挥员都说“没有打过这样的仗”。上面如此,下面的部队也就可想而知。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1979年时我军训练水平不高,军制建设不合理,临战扩编补入了大量新兵,临战训练也是急就章,导致开战后就面临了被动形势。

战争初期,我军步兵普遍缺乏战斗经验,惧怕越军的冷枪、冷炮、地雷、竹签,不敢走大路两侧。加上地形不熟,识图能力也不强,部队愿意挤在一起行军。还有当时的通信联络不佳,连以下分队主要以军号、小喇叭、旗语、手势进行指挥和联络,就更强调互相靠拢,以便及时传达命令。这样一来,攻击队形就过于密集,战术上受到了限制,也不善于利用地形地物隐蔽自己。遇到越军火力袭击时,往往伤亡一大片,部队发生混乱,紧急散开时又容易遭到路边两侧的地雷杀伤,加大了伤亡。攻击公路两侧的越军防守要点时,部队往往只从正面进攻,越军就能集中火力进行封锁,以致攻击经常受挫,伤亡不小。由于缺乏战斗经验,地形复杂,部队不愿意也不敢进行大胆的夜战,一般都是在白天进行战斗。这样,受地形限制,兵力不易展开,难以发挥兵力优势。越军藏在山洞、草丛里,以突然袭击和冷枪、冷炮杀伤我军。情况不利时,越军就利用地形迅速逃跑,我军也不易将其追歼。

随着战斗的进行,参战部队及时总结经验,改进了战法:前进时注意组织进行扫雷,开辟道路;进攻山头要点时,步兵实行正面牵制,两翼迂回,从三面向敌发起攻击;沿公路攻击前进时,步兵同时沿山头两侧拔点,保障公路的畅通。坦克则以火炮和高射机枪支援步兵战斗,打击山腰、山顶的敌人重机枪、高射机枪、无坐力炮,摧毁敌火力点。步坦协同动作,共同推进;在攻击前进时,步兵必须边打边搜索、肃清残敌,打掉一处,控制一处,防止遭到越军的火力逆袭;遇敌伏击时,组织各种火器协同压制敌人,采取勇猛动作多路冲击,迂回分割敌人,以快打快,掌握主动,扭转局势,消灭敌人;大胆地采用夜间接敌、渗透、进攻的战法,隐蔽进攻意图,加快进攻速度。这样打下来,部队的推进速度大大加快,伤亡也大大减少。

忆对越反击战,解读电影《芳华》的6分钟战斗场面

影片中就出现了上述情况的典型反映。战斗伊始,运输队猝然遭到敌人火力袭击,既没有障碍物可遮蔽,又看不到敌人,多数士兵一下就懵了,沿土路两侧排队端枪乱打,一时不知所措。如果这种态势延续下去,运输队势必束手挨打,将被隐蔽实施攻击的越军逐一消灭。关键时刻,刘峰发挥了干部应有的作用,大胆果断,身先士卒带领大家冲入草丛,发扬英勇顽强的精神,人自为战,近战歼敌,哪里有枪声向哪里打,哪里有敌人向哪里冲,在气势上压倒越军。同时注意观察战场态势,积极打掉树上的敌人观察哨,指挥战士们多路冲击,向敌人翼侧迂回,打乱敌人阵形,又发挥火焰喷射器的威力,喷烧敌人,烧掉茅草,让敌人惊慌失措,首尾难顾。这样运输队和敌人搅在一起,消除掉其拥有的优势,很快就夺回了主动,扭转了局面。当我军坦克杀上来后,在火力上也压倒了越军,这股敌人自知无法取胜,遂主动撤出战斗(这是越军的作战传统,死战不退当场全灭不是越军打伏击战的套路)。因此,影片中这场6分钟战斗不失为我军一次成功的反伏击战斗。黄轩饰演的刘峰,也成为了我军优秀基层军事干部的代表。正如战后中央军委首长评价的那样,这场战争“中国人民解放军打出了军威,打出了国威,解放军还是解放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