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對越反擊戰,解讀電影《芳華》的6分鐘戰鬥場面

2017年12月15日,馮小剛新作《芳華》終於在全國公映。影片演到1小時15分鐘的時候,時間拉回到了1979年的中國西南邊境。在10分鐘左右的時間裡,銀幕上血光飛濺,一批批解放軍傷員的殘肢斷體,渾身沾滿血跡的醫護人員,我軍運輸馱隊遭到越軍襲擊,四面飛射亂竄的彈跡,戰士紛紛中彈倒下,撕裂的肉體,迸濺的鮮血,淒厲的哀號,憤怒的喊叫,勇敢的衝鋒,猛烈的對射,噴飛的火龍,橫衝的坦克,立時讓人有了一種呼吸發緊大腦眩暈的感覺。

影片中的戰爭場面有6分鐘,而且是一個鏡頭到底,花費人民幣700萬,在馮小剛的導演生涯中又創造了一個新高度。沈版主認為,僅憑此6分鐘的戰爭戲,就將給一大批對那場戰爭知之不多的年青人以強烈震撼,使這段久違的歷史再次掀起波瀾,對於加強國家記憶是一件難得的好事。

6分鐘的戰鬥過程是這樣的:身為副連長的劉峰和副指導員帶領一個排護送騾馬馱隊,為前線輸送彈藥物資。經過一片高茅草地時,突然遭到埋伏在此處的越軍伏擊。由於事發非常,運輸隊猝不及防,短時間內便傷亡慘重。危難時刻,劉峰表現出了大膽果斷的精神,身先士卒帶領戰士們衝鋒,人自為戰,勇敢頑強,堅決殲擊敵人。後來在坦克支援下粉碎了越軍的伏擊,打通了道路。戰鬥結束時,運輸隊37人中有16人陣亡,5人重傷,只剩16人還能戰鬥。劉峰在救援滑入泥沼的戰友時右臂中彈,動脈被打斷,血流不止。他讓副指導員帶領運輸隊繼續完成前送物資的任務,自己不肯隨坦克去救護所治傷,而是留在原地守護那些犧牲了的戰友……

憶對越反擊戰,解讀電影《芳華》的6分鐘戰鬥場面

影片中的這段戰鬥場面,在1979年對越自衛還擊作戰中發生過很多次,我軍有勝有敗,成為了那場戰爭中特殊的血色殘酷。這6分鐘裡的戰爭元素有很多比較典型之處,由於歷史信息的閉塞,有些東西還廣為坊間所誤讀,至今在網絡上的聞風說事屢見不鮮。利用本文,沈版主對6分鐘戰爭場面試作分析,主要解讀歷史元素,不貪求全,點到為止。

首先說一下道具問題。

影片中出現了大量佩戴GK80鋼盔的我軍士兵,這個和歷史是有些相異之處的。從很多老兵回憶、影像和照片中可以看到,參加1979年對越自衛還擊作戰的我軍士兵大多數還是戴著解放帽,並不是人人都戴鋼盔。而且GK80鋼盔正如其名,是80年代才研製定型的。那麼很多人就會得出結論,影片中的80鋼盔純屬穿越!可是呢,並不盡然。80鋼盔實際上是有前身的,就是我國在60年代研製定型的60鋼盔,同80鋼盔的盔型大同小異,主要是下邊的荷葉邊略大,因此也被稱為“大耳鋼盔”。但是60鋼盔並沒有全面列裝部隊,只是少量裝備給了炮兵,大多數是援助給了阿爾巴尼亞(達到26萬頂),這種鋼盔便以援阿盔而聞名。80鋼盔正是在援阿盔的基礎上進行改進,才於1982年生產定型,大量列裝了我軍。

在1979年戰爭初期,我軍炮兵都裝備了援阿盔,步兵則還是解放帽。由於作戰中士兵非常容易被彈片擊傷頭部,有些部隊就把庫存的援阿鋼盔和歷次戰爭中繳獲的外軍鋼盔拿出來混用,於是既有援阿鋼盔,又有美式M1鋼盔、德式M35鋼盔,還有日式90鋼盔,一時間五花八門齊上陣。從上述意義而言,影片中我軍士兵大量佩戴鋼盔(就算是援阿盔吧),雖說是小概率事件,但其可能性是存在的,並不違背藝術真實。

憶對越反擊戰,解讀電影《芳華》的6分鐘戰鬥場面

影片中我軍運輸隊大多手持56式衝鋒槍,這又引起了不少人的反對。因為坊間流傳,那一時期我軍步兵班只有正副班長才配發56式衝鋒槍,其餘士兵除了班用機槍外都是56式半自動步槍,哪像影片中那麼表現呢?實際上,前述說法屬於out型理解。應該說,我軍戰前步兵班的編制確是如坊間流傳那樣。但在進行臨戰準備時,為加強步兵班火力,上級從各大軍區儲備和兵工廠調撥了數萬支56式衝鋒槍及從倉庫中擇優選出部分63式自動步槍發往參戰部隊,換下了一批56式半自動步槍。經過調整後,多數參戰的野戰軍步兵班增配了1支56式衝鋒槍給戰鬥小組長,形成正副班長和小組長各帶一組的戰鬥編組。還有的部隊於臨戰前夕敞開庫存讓大家多領衝鋒槍,使得步兵班中的自動武器達到甚至超過半數,大大加強了班組火力。而且,開戰後繳獲了大量越軍使用的衝鋒槍,由於中越的主要武器同源,彈藥通用,因此還使用56式半自動步槍的士兵也樂不得的換用了繳獲的衝鋒槍。這樣一來,影片中運輸隊差不多人手一支衝鋒槍的場面出現,也是極有可能的。

影片中我軍運輸隊人員都打著綁腿,這裡邊就有了兩層含義。首先在山嶽叢林地帶行軍作戰打綁腿的好處有很多。除了能夠有效緩解血液下積引起小腿痠脹影響行軍外,還可以防止山蟲鑽進褲管,防止被荊棘樹枝刺掛,負傷時可以做繃帶用,遇到山崖陡坡需要攀爬降落時還可以將幾根綁腿連接成繩索用。其次綁腿的出現也明確了影片中的作戰地域。1979年戰爭分為東線廣西和西線雲南兩個戰場。普遍而言,我軍東線部隊大多數是放著褲腿行軍戰鬥的,而西線部隊則大多數打著綁腿上陣。這主要因為西線雲南是高原山區地形,西線參戰部隊有叢林山地練兵傳統,經驗較多,知道打綁腿行軍作戰的好處。而東線部隊多來自兩廣和中原,對山嶽叢林作戰就沒有這麼深的認識。至於說到劉峰帶領的運輸隊到底屬於哪支部隊,在影片結尾也給出了答案。劉鋒與何小萍到雲南蒙自烈士陵園去祭奠犧牲的戰友,那蒙自烈士陵園安葬的都是什麼人呢?主要是1979年參戰的成都軍區陸軍第13軍犧牲的烈士和部分民兵烈士。也就是說,劉峰所在部隊屬於第13軍。當時第13軍奉命歸昆明軍區指揮,在雲南河口邊境的紅河西岸參加進攻作戰。

影片中出現了我軍62式輕型坦克,用高射機槍壓制敵人發揮了重要作用。歷史上參加西線作戰的我軍裝甲兵是昆明軍區獨立坦克團,裝備的正是62式輕型坦克。該團分別以連營為單位在老街、柑塘、孟康、沙巴、封土等方向參戰,猛打猛衝,攻難渡險,支援步兵發展突擊,為戰鬥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值得注意的是,影片中出現的是62式原型坦克,沒有加裝高射機槍防盾和外置激光測距儀,這是符合歷史真實的,體現了劇組的細緻精神。

影片中我軍士兵用火焰噴射器狂掃敵軍,顯示了巨大的威力。在1979年戰爭時,火焰噴射器主要配備在陸軍師的防化連。戰爭期間經常以班組為單位(每班3組,每組1具74式火焰噴射器)加強給一線步兵連,在實戰中表現出色。影片中用火焰噴射器近距離噴燒隱藏在草叢中的敵人,但這並不是該武器的強項。在越南北部的山嶽叢林地帶,山洞和石縫眾多,有時一個山頭就有上百個洞,而且洞裡還有洞,一個套一個,有些洞又互相串通,要在洞裡搜索殘敵,非常麻煩而且危險。一個洞,明知有越軍,要進去卻不那麼容易。因為你在明處,他在暗處,你一進洞一探頭越軍就能發現,立即有火力打來。很多洞又常常不是直洞,是“Z”字型的,轉彎處還有擋牆,越軍躲在中間,直瞄火器就不好打。而火焰噴射器的優勢是噴出的油柱火焰可以跳躍和拐彎殺傷,能沿著塹壕、坑道內壁拐彎、漫流、飛濺,粘到哪便燒到哪,管他是直洞還是彎洞,一槍噴進去就全招呼了。同時由於火焰燃燒會消耗大量氧氣,從而使地下工事內的敵人窒息死亡。對於喜歡鑽洞和進行坑道作戰的越軍來說,這實在是一種再好不過的剋制武器了。在1979年28天作戰中,我軍噴火分隊共消滅越軍的暗堡、坑道、洞穴、掩蔽工事等各種火力點1000多個,有力支援了步兵戰鬥,火焰噴射器也成為了功勳武器。

影片中還有一個場面也引起了不少人的非議,即運輸隊戰鬥期間上空飛過了三架我軍飛機,這可叫很多人火冒三丈。明明那場戰爭中我們的空軍並沒有越境作戰,你馮小剛竟然拍出三架飛機來,可也真是胡扯六拉!應該說,上邊這些人的認識既有道理,也不盡然。在1979年的戰爭中,我方確實有規定,空軍戰機一般情況下不進入越南境內作戰。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是“一般情況下不進入越南境內作戰”,可沒說不進入越南境內偵察、不進入越南境內救援、不進入越南境內運輸。實際上,作戰期間我空軍先後出動了幾百架次偵察機和直升機,到越南境內執行偵察和運輸任務,有力配合了地面部隊的作戰行動。因此,影片中在戰區上空出現我軍飛機,是很正常的事,不必大驚小怪。非議的起源,不過是信息不對稱罷了,重要的是加強學習。

下面說一下影片中的越軍。

出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影片中沒有出現清晰的越軍形象,而是隻有幾個模糊的身影。就戰鬥過程而言,這是越軍慣長運用的一種典型戰術,即在有利地形下的伏擊作戰。在長期的抗法、抗美戰爭中,越軍鍛煉出了比較出色的步兵分隊戰術,強調貫徹積極進攻、消滅敵人、以少勝多、速戰殲敵的思想。越軍善於利用有利地形和夜暗廣泛實施襲擊、伏擊,其排以上分隊一般都制定了設伏計劃,重點打擊敵方沿公路前進和迂迴穿插之部隊,以及自衛能力弱的機關、炮兵、後勤等單位。越軍通常利用夜暗或叢林為掩護,在隘口、峽谷、主要道路兩側的險要地形上預先隱蔽構築袋形陣地,進行嚴密偽裝。當敵方進入伏擊圈後,越軍會攔頭截尾,在近距離上突然開火,往往給敵方造成一定殺傷後就迅速撤退。在1979年的戰爭中,越軍有效運用了上述伏擊戰法,在魁剝山谷、宗梅、棟替、吞片公路、班姆南側、那嘎至班姆間公路、那嘎、朗莊、387高地山埡口、4號橋等地給我軍造成了多次的較大損失。

影片中的戰場長滿了越北地區常見的高茅草,唯一的土路從草叢中間通過,這種地形給設置伏擊線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掩護。越軍在草叢中分層設置火力,並派觀察哨上樹偽裝俯瞰戰場,從而牢牢盯住了這條唯一的土路交通線。從戰鬥過程看,設伏越軍的兵力不多,大約是兩個班到一個排的規模。越軍排級單位的武器配備一般為自動步槍/衝鋒槍18支、班用輕機槍3挺、美式M79型40榴彈發射器3具、B40 (RPG-2)/B41 (RPG-7)火箭筒3具。對於封鎖一條窄小的土路而言,這些武器的威力已經足夠了。劉峰率領的運輸隊是成兩路縱隊沿著土路前進的,兩邊一人多深的高茅草遮蔽了他們的視線。而越軍有潛伏在樹上的觀察哨指引,選擇運輸隊尖兵不慎跌倒而令全隊停下的有利時機,突然開火,以猛烈的火力攔頭截尾,打了運輸隊一個措手不及,短時間內便給其以嚴重殺傷,從而掌握了戰場主動權。越軍的伏擊戰術運用得乾脆利落,震攝效果驚人,連觀看影片的觀眾都不禁內心打顫,足見其嫻熟的戰術能力。

憶對越反擊戰,解讀電影《芳華》的6分鐘戰鬥場面

再看看我軍的應對。

在1979年的戰爭中,我軍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對作戰困難程度的嚴重低估。敵情不明、地形陌生、民情難測、後勤落後,加上統帥部的輕敵,極大制約了我軍戰鬥效能的發揮。對於這場戰爭的感受,中央首長說“這是一場特殊戰爭的特殊戰爭”,參戰老紅軍說“從來沒打過這樣的仗”,參戰老八路也說“從來沒打過這樣的仗”,各級指揮員都說“沒有打過這樣的仗”。上面如此,下面的部隊也就可想而知。

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1979年時我軍訓練水平不高,軍制建設不合理,臨戰擴編補入了大量新兵,臨戰訓練也是急就章,導致開戰後就面臨了被動形勢。

戰爭初期,我軍步兵普遍缺乏戰鬥經驗,懼怕越軍的冷槍、冷炮、地雷、竹籤,不敢走大路兩側。加上地形不熟,識圖能力也不強,部隊願意擠在一起行軍。還有當時的通信聯絡不佳,連以下分隊主要以軍號、小喇叭、旗語、手勢進行指揮和聯絡,就更強調互相靠攏,以便及時傳達命令。這樣一來,攻擊隊形就過於密集,戰術上受到了限制,也不善於利用地形地物隱蔽自己。遇到越軍火力襲擊時,往往傷亡一大片,部隊發生混亂,緊急散開時又容易遭到路邊兩側的地雷殺傷,加大了傷亡。攻擊公路兩側的越軍防守要點時,部隊往往只從正面進攻,越軍就能集中火力進行封鎖,以致攻擊經常受挫,傷亡不小。由於缺乏戰鬥經驗,地形複雜,部隊不願意也不敢進行大膽的夜戰,一般都是在白天進行戰鬥。這樣,受地形限制,兵力不易展開,難以發揮兵力優勢。越軍藏在山洞、草叢裡,以突然襲擊和冷槍、冷炮殺傷我軍。情況不利時,越軍就利用地形迅速逃跑,我軍也不易將其追殲。

隨著戰鬥的進行,參戰部隊及時總結經驗,改進了戰法:前進時注意組織進行掃雷,開闢道路;進攻山頭要點時,步兵實行正面牽制,兩翼迂迴,從三面向敵發起攻擊;沿公路攻擊前進時,步兵同時沿山頭兩側拔點,保障公路的暢通。坦克則以火炮和高射機槍支援步兵戰鬥,打擊山腰、山頂的敵人重機槍、高射機槍、無坐力炮,摧毀敵火力點。步坦協同動作,共同推進;在攻擊前進時,步兵必須邊打邊搜索、肅清殘敵,打掉一處,控制一處,防止遭到越軍的火力逆襲;遇敵伏擊時,組織各種火器協同壓制敵人,採取勇猛動作多路衝擊,迂迴分割敵人,以快打快,掌握主動,扭轉局勢,消滅敵人;大膽地採用夜間接敵、滲透、進攻的戰法,隱蔽進攻意圖,加快進攻速度。這樣打下來,部隊的推進速度大大加快,傷亡也大大減少。

憶對越反擊戰,解讀電影《芳華》的6分鐘戰鬥場面

影片中就出現了上述情況的典型反映。戰鬥伊始,運輸隊猝然遭到敵人火力襲擊,既沒有障礙物可遮蔽,又看不到敵人,多數士兵一下就懵了,沿土路兩側排隊端槍亂打,一時不知所措。如果這種態勢延續下去,運輸隊勢必束手捱打,將被隱蔽實施攻擊的越軍逐一消滅。關鍵時刻,劉峰發揮了幹部應有的作用,大膽果斷,身先士卒帶領大家衝入草叢,發揚英勇頑強的精神,人自為戰,近戰殲敵,哪裡有槍聲向哪裡打,哪裡有敵人向哪裡衝,在氣勢上壓倒越軍。同時注意觀察戰場態勢,積極打掉樹上的敵人觀察哨,指揮戰士們多路衝擊,向敵人翼側迂迴,打亂敵人陣形,又發揮火焰噴射器的威力,噴燒敵人,燒掉茅草,讓敵人驚慌失措,首尾難顧。這樣運輸隊和敵人攪在一起,消除掉其擁有的優勢,很快就奪回了主動,扭轉了局面。當我軍坦克殺上來後,在火力上也壓倒了越軍,這股敵人自知無法取勝,遂主動撤出戰鬥(這是越軍的作戰傳統,死戰不退當場全滅不是越軍打伏擊戰的套路)。因此,影片中這場6分鐘戰鬥不失為我軍一次成功的反伏擊戰鬥。黃軒飾演的劉峰,也成為了我軍優秀基層軍事幹部的代表。正如戰後中央軍委首長評價的那樣,這場戰爭“中國人民解放軍打出了軍威,打出了國威,解放軍還是解放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