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爲什麼一定要殺竇嬰呢?

竇嬰的被殺是不知變通,不識時務,非要同漢武帝的舅舅過招。同時,交了一個專門“坑友”的好友,把自己牽連進去,最關鍵的是,直到最後時刻才拿出一個先皇的遺詔出來。想想吧,換作哪個皇帝能承認你這個遺詔是真的?所以,最終被殺身亡。

1、為漢景帝不惜得罪竇太后

漢文帝的皇后姓竇,她堂兄的兒子就是竇嬰。漢文帝即位後,竇嬰曾任吳國的國相,後困生病免職,隨後任詹事。這個職位主要負責皇后、太子的日常生活管理等。

後來漢景帝即位,梁王劉武是漢景帝的弟弟,很得母親竇太后寵愛。有一年梁王入朝,漢景帝以兄弟之禮和他喝酒吃飯,當時漢景帝沒有冊立太子。幾杯酒下肚漢景帝說起酒話,兄弟,我死了就把帝位傳給你。

自古“君王無戲言”,在場的竇太后聽了非常高興。這時,宴席上的竇嬰端起一杯酒獻給漢景帝說,天下是高祖(指劉邦)打下來的,帝位應當父子相傳,怎麼能擅自傳給梁王?此事讓竇太后十分憎恨竇嬰,竇嬰也嫌官太小,藉口生病辭職了。

漢武帝為什麼一定要殺竇嬰呢?

2、參與平叛七國之亂被封侯

七國之亂時,漢景帝經過考察發現皇族、竇姓皇親裡竇嬰聲名很好,就召他當官。但竇嬰藉口有病,不想當官。漢景帝說:“天下正有難事,你怎麼能推辭?”就任命竇嬰為大將軍,賞給他黃金千斤。

當時袁盎、欒布等人都閒居在家,竇嬰就推薦起用他們,把賞賜給他的黃金擺列在走廊裡,軍隊的官吏經過時,讓他們自己取用,被賞的千金黃金自己一點也沒要。

平叛七國之亂中,竇嬰駐守滎陽立下戰功,平叛後被封為魏其侯,在朝堂上可與周亞夫平起平坐。

3、被漢景帝認為不適合當丞相

竇太后曾多次推薦竇嬰當丞相。漢景帝說,難道我是吝嗇那個位子,不想讓魏其侯當丞相?竇嬰有傲氣,容易自我欣賞,做事草率,難以勝任丞相重任,任命衛綰當了丞相。

4、再次得罪竇太后被貶

田蚡是漢景帝皇后的弟弟,在竇嬰當大將軍時只是郎官,常去竇嬰家陪酒陪客,跪著侍候竇嬰,如同子孫輩那樣。漢景帝死後漢武帝即位,他的生母叫王娡,王娡的弟弟就是田蚡。隨後,田蚡和弟弟田勝被封為武安侯、周陽侯。

建元元年,衛綰免職,漢武帝分別任命竇嬰和田蚡擔任了丞相、太尉。竇嬰和田蚡都喜好儒學,推薦趙綰當御史大夫,設立明堂,佈道儒家學說,命令皇城內的諸侯都回到自己的封地去。而外戚中的列侯多娶公主為妻,都不想回到封地去,就毀謗竇嬰等人。

竇太后喜歡黃老學說,因此不喜歡竇嬰。建元二年,趙綰請漢武帝不要把政事稟奏給太后。竇太后得知後大怒,罷免驅逐了趙綰等人,解除竇嬰和田蚡職務。

漢武帝為什麼一定要殺竇嬰呢?

5、只有門客灌夫與他交往

竇嬰失去權利後門客都離去了,只有將軍灌夫一如往常與他來往。灌夫在七國之亂中與父親一起從軍。其父戰死,按當時規定,灌夫可護送靈柩回家,離開戰場。

但灌夫不肯回家,說:“我要斬敵軍的頭,替父報仇。”帶著十多個騎兵衝入敵陣,一直殺到將旗下,飛馬返回營地,跟隨去的人全都戰死,只他一人回來。灌夫身受重傷十多處,傷稍好轉又請求作戰……此戰後灌夫名聞天下。

6、灌夫竟打了竇太后兄弟

漢武帝時灌夫任淮陽太守,後調為太僕。建元二年,灌夫與衛尉竇甫喝酒,喝醉後打了竇甫,而竇甫是竇太后兄弟。漢武帝擔心竇太后會殺灌夫,就派他擔任燕國的國相。沒幾年因犯法丟官,閒居在長安。

史載,灌夫剛強直爽,常發酒瘋。對皇親國戚等人從不表示尊敬,總想凌辱他們;對地位在自己之下的,越是貧困之人越是恭敬。而且愛打抱不平,答應別人的事一定辦到。他家中職累的資產有數千萬,宗族和賓客很有權勢,成為潁川一霸。潁川童謠唱道:“潁水清清,灌氏安寧;潁水渾濁,灌氏滅族。”

7、因不捨得一塊田地被田蚡怨恨

灌夫閒居後門客也漸漸離去。由此與竇嬰同病相憐,兩個人情同父子。田蚡曾派門客籍福索取竇嬰在城南的田地。竇嬰怨恨:“我雖然被棄用,怎麼可仗勢硬奪我的田地!”灌夫聽後很生氣,大罵籍福。

籍福就編造理由給田蚡說:“竇嬰年事已高,快死了,再忍耐下,等等吧!”但後來,田蚡聽說竇嬰和灌夫是因為憤怒而不肯讓給他田地,說:“竇嬰的兒子曾殺人,我救了他的命。我服事竇嬰時都聽從他的,現在竟捨不得幾頃田地?灌夫又為什麼干預呢?”從此怨恨灌夫。

漢武帝為什麼一定要殺竇嬰呢?

8、因打酒官司灌夫被抓

有一年夏天,田蚡娶燕王的女兒做夫人,太后下詔讓列侯和皇族去祝賀。原來不想去的灌夫在竇嬰勸說下赴宴。喝到一半時田蚡起身敬酒,賓客都離開席位,表示不敢當。等竇嬰敬酒時,多數人照常坐著,視若不見。灌夫不高興了,也起身敬酒,敬到田蚡時,田蚡稍欠了一下上身說:“不能喝滿杯。”灌夫說:“你是貴人,這杯得喝!”田蚡不肯答應。

沒有如願的灌夫敬酒到臨汝侯,臨汝侯正和程不識附耳說話,沒離開席位。灌夫無處發洩怒氣,便罵臨汝侯,你小子平時詆譭程不識不值錢,今天長輩給你敬酒,你和女孩一樣和程不識咬耳根說話。

田蚡對灌夫說:“程將軍和李將軍都是衛尉,你當眾侮辱程將軍,難道不給你尊敬的李將軍留有餘地嗎?”灌夫說:“今天殺我的頭,穿我的胸,我都不在乎,還顧什麼程將軍、李將軍!”

大家見狀紛紛離去,竇嬰也離去了,揮手讓灌夫出去。籍福起身替灌夫道歉,按著灌夫的脖子讓他也道歉。灌夫越發生氣,不肯道歉。田蚡指揮騎士捆綁灌夫,叫來長史說:“今天請宗室賓客參加宴會,是有太后詔令的。”彈劾灌夫在宴席上辱罵賓客,侮辱詔令,犯“不敬”罪,把他囚禁監獄裡,追查他以前的事,追捕灌氏親屬,都判決為殺頭示眾。

漢武帝為什麼一定要殺竇嬰呢?

9、為搭救好友挺身而出

竇嬰只好挺身而出搭救灌夫。他夫人勸他:“灌將軍得罪丞相,和太后作對,怎麼能營救了?”竇嬰說:“爵位是我掙來的,現在把它丟掉,沒什麼遺憾的。我不能讓灌將軍去死,而我獨活。”就瞞著家人上書漢武帝。見到漢武帝,把灌夫喝醉失言的情況說了一遍,認為不足以判死刑。漢武帝認為說得對,和竇嬰一同進餐並說:“到東宮去公開說說這件事”。

竇嬰到了東宮極力誇讚灌夫,為他解脫罪名,田蚡卻竭力詆譭灌夫。本來重點在灌夫身上,但竇嬰苦於沒有招數對付田蚡,也為了發洩怨氣,竟攻擊田蚡。史載,能言善辯田蚡說了下面一席話:

如今天下太平無事,我才得以做皇上心腹,我這人是有低級趣味的,愛好音樂、狗馬和田宅。但所愛不過是歌伎藝人,不像魏其侯和灌夫,招集天下豪傑,不分白天黑夜商量討論,誹謗朝廷,不是觀天象,就是地上謀劃,窺測於東西兩宮,希望天下發生變故,好讓他們立功成事。我不明白魏其侯他們要幹些什麼?

漢武帝就問大臣他倆誰的話對?御史大夫韓安國為竇嬰和灌夫作辯解,同時又說田蚡的話也有道理。都尉汲黯等人也認為認為竇嬰是對的,又不敢堅持意見。漢武帝怒斥內史:“你平日多次說竇嬰、田蚡壞話,今天當廷辯論,畏首畏尾,我一併殺掉你們。”就起身罷朝。此時,太后派人在朝廷上探聽到消息,發火不吃飯:“我還活著,別人竟敢作踐我弟弟,我要死了,大家要像宰割魚肉那樣對待他了。幸虧皇帝還在,這班人隨聲附合,如果皇帝死了,這些人還能信任嗎?”

漢武帝為什麼一定要殺竇嬰呢?

10、免死遺詔被判定偽造而被殺

漢武帝隨後派御史對灌夫進行追查,發現確實竇嬰在袒護灌夫,犯了欺君之罪,彈劾後拘禁在監獄裡。但是,漢景帝臨死前曾賜給竇嬰一封詔書,可用詔書免除死罪。此時,竇嬰看情況緊急,就讓侄子上書漢武帝報告自己有免死遺詔。但奏書呈送上去後,查閱尚書保管的檔案,沒有漢景帝這份遺詔。而且,詔書只封藏在竇嬰家,由竇嬰家臣蓋印加封。於是有人彈劾他偽造先帝詔書,應斬首示眾。

隨後,灌夫和族人被處決。竇嬰聽到消息後患中風病,準備絕食而死。後來有人聽說漢武帝沒有殺他意思,他又開始吃飯,醫治疾病。但是最終有許多流言蜚語和誹謗他的話讓漢武帝聽到,最終在當年12月最後一天把他斬首示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