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隊到底做錯什麼?

巴西隊到底做錯什麼?

如果客觀來看,以差點拖入加時僅落後一球輸給曾經登頂過排名榜首的世界第三而且進攻冠軍級犀利並打法相對剋制還在戰術上取得壓制的比利時,巴西並不冤枉。再考慮他們的老競爭對手德國西班牙阿根廷們早已經回家,根據魔咒,巴西能撐到現在已經非常“幸運”。然而,世界盃最後連巴西都出局,豪強們基本都走光,這從某種程度上是對視覺觀感的一種巨大傷害。不過只要公平,這也是世界盃發展內涵的一部分。但在情感上,我現在仍然無法接受巴西隊被淘汰的結果。

巴西隊出局,到底為什麼呢?

從戰術上,防守缺員造成的被動實在無奈,主教練搞出一套替換方案並按照習慣提前公佈則要承擔更多風險。而在風格上,比利時防守雖然不太理想,身體優勢和位置選擇卻儘量恰當,同時進攻上的流暢和比分創造出來的合適節奏,可以全面改變巴西人的心態和傳統,完美彌補太多弱項,誰敢試試他們惡魔一樣的極致反擊。還有最重要的臨場現狀,世界盃註定偶然性太強,如果開場巴西后衛席爾瓦那個打鐵能命中的話,場面肯定不一樣,屆時說不定被幹掉的就是比利時隊。其他因素如裁判、烏龍球、門將發揮等綜合起來,導致巴西和內馬爾止步四分之一決賽的殘酷現實。

比利時至少本場冠軍相十足,儘管所有球隊每場都可能是隨機的不同模式,但他們的資本十分匹配。要知道,這支國家隊十多年前排名只比中國男足高出5位,他們此前最後的成就是四強,還在1986年,如今卻要爭奪大力神杯。關於這個神話,已經有太多文章講過,這裡只簡單提及,無非就是戰略上的改革:青訓體系規劃、先進足球理念引入和實踐,發掘和培養頂級人才。這是良性循環,科學使用天賦,接著入駐歐洲孵化器,最終得到一度世界第一的比利時國家隊。而當“每逢大賽必定內訌”的壞習慣被嚴謹作風和集體主義所取代時,戰勝巴西或者任何奪冠大熱門,都不是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事情。

巴西隊輸球,當然會打破外界此前賦予他們的無數積極推測,於是“危機理論”捲土重來,這是必然的趨勢,一場輪在世界盃上也是大道理。巴西隊已經不再平民,然而問題看起來依舊嚴重,跟不上世界以歐洲為主的足球潮流,陣容深度上不復當年是上帝的選擇沒辦法(表面缺少一個卡塞米羅,實際上應該看出巴西后防線依賴症嚴重),關於底蘊的錯誤使用,以及核心內馬爾缺乏真領袖氣場的表現。巴西男足還要怎麼做才能贏球呢?如果內馬爾這個級別都算不上救世主,那使命(六星黃袍)也太不可思議吧?然而,事實如此。

這是足球層面上的分析,但別忘記國內環境。我們已經知道,巴西現在很混亂,他們甚至不太熱衷足球。當經濟不行的時候,足球通常可以作為精神寄託和命運轉折,但當經濟真的不行的時候,足球還能做出多少貢獻呢?於是,一個非常震撼的假設出來:巴西人不再能踢好球。孩子們為生計奔波,不願意相信足球能夠創造價值,那麼用愛好的情緒搞出來的技術,能夠匹配巴西足球接下來的偉大征程嗎?我不太確定,也無法洞察巴西人的選擇,只能相信,足球對於這個國度非常重要——巴西男足國家隊,不是隨便叫的。

既然巴西被幹掉,包括西班牙、阿根廷和德國們,那我只能支持俄羅斯和瑞典這樣的Underdog奪冠。現在豪強們都沒了,本屆世界盃索性就爆冷到底吧。

更多原創文章,請關注公眾號:氧氣是個地鐵(linfanity199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