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知的國學常識(篇幅短小易於記誦)之考古篇

1.元謀人

不可不知的國學常識(篇幅短小易於記誦)之考古篇

元謀人又稱為“元謀直立人”。元謀人化石是在1965年5月發現幹雲南元謀縣。元謀人化石包括兩枚上內側門齒,這兩枚牙齒一左一右,屬於同一成年人個體。齒冠保存完整,齒根末梢殘缺,表面有碎小

裂紋,裂紋中填有褐色黏土。這兩枚牙齒很粗壯,唇面比較平坦,舌面的模式非常複雜,具有明顯的原始性質。1 976年,我國科學家根據古地磁學方法測定,元謀人的生存年代為距今170萬年前左右。

不可不知的國學常識(篇幅短小易於記誦)之考古篇

與牙齒一起出土的還有7塊石器,它們和人牙雖不居於同一水平面上,但層位大致相同,距離也不遠,應該是元謀人打製而成的。人們後來在發現牙齒的同一地層又發現石器和炭屑,這證明了元謀人是能制

造工具和使用火的原始人類,從而把人類用火的歷史大大提前。元謀人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存在的最早的人類。

2.藍田人

不可不知的國學常識(篇幅短小易於記誦)之考古篇

藍田人指的是20世紀60年代在中國陝西省藍田縣發現的人類化石所代表的人群。其化石是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於1963年在藍田縣西北處發現的。一年後他們又在城東發現另一處遺址。

前一處的藍田人化石有下頷骨,屬於一個老年女性距今約53萬年。後一處的有頭蓋骨、鼻骨、右上頜骨和3顆臼齒,同屬於一個成年人,可能是女性。頭蓋骨低平,額部明顯傾斜,眉脊骨粗壯,骨壁厚,

腦量小(估計為780毫升),吻部向前突出,表現出較為原始的形態。距今約70多萬年。

此外,在藍田人化石的層位中還發現有大量尖狀器、砍砸器、刮削器、石球等簡單石器和包括大熊貓在內的諸多動物化石。

3.北京人

不可不知的國學常識(篇幅短小易於記誦)之考古篇

北京人遺址是在1921年8月由瑞典的地質學家安特生和美國、奧地利的古生物學家師丹斯基發現的,1927年起進行發掘。它是世界上出土古人類遺骨和遺址最豐富的遺址,先後發現5個比較完整的

北京人頭蓋骨化石和一些其他部位的化石,還有大量的石器和石片,共10萬件以上。

北京人生活在距今大約五六十萬年之前。其形體特徵是身材粗短,男性高約1 56釐米,女性約144釐米,前額低平,眉骨粗大,顴骨高突,鼻子寬扁,嘴巴突出,頭部微微前傾,腦量較藍田人有稍稍擴大,

大概在1 000多毫升左右。北京人的壽命很短,平均只有十幾年。

4.山頂洞人

不可不知的國學常識(篇幅短小易於記誦)之考古篇

山頂洞人因發現於北京市周口店龍骨山北京人遺址頂部的山頂洞而得名。山頂洞的人類化石共代表8個男女老少不同的個體。由頭骨縫的癒合程度和牙齒的生長情況看,其中5個是成年人,包括男女壯年和

超過60歲的老人,1個是少年,1個是5歲的小孩,1個為嬰兒。山頂洞人生活的年代為距今約3萬年,他們的體質已有了明顯的進步。其男性身高約為1’74米,女性為1.59米。牙齒較小,齒冠較高,下頷前內

曲極為明顯,下頦突出,腦量已達L300 -1500毫升。這些特徵和現代人相一致。

不可不知的國學常識(篇幅短小易於記誦)之考古篇

除了生命體質進步外,從出土的其他化石來看,他們的生活質量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山頂洞人仍用打製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鑽孔技術。他們已會人工取火,靠採集、狩獵為生,還會捕魚。山頂洞人已

用骨針縫製衣服,還配有些裝飾品,這說明他們在滿足基本生活後有了基本的審美需求。他們還實行了我國迄今所知最早的埋葬。

5.河姆渡文化

不可不知的國學常識(篇幅短小易於記誦)之考古篇

不可不知的國學常識(篇幅短小易於記誦)之考古篇

河姆渡文化指的是生活在公元前5 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間大量群居生活的人群所創造的人類文明。1973年,其遺址被發現於浙江餘姚河姆渡,故名。

河姆渡人生活的主要特點包括:居住方式上,河姆渡文化時期人們的居住地已形成大小各異的村落。社會經方面,他們以稻作農業為主,兼營畜牧、採集和漁獵。在使用工具上,大量使用的末耜是最

具有代表性的農具,而漁獵工具則有漂、鏃、哨、匕、錐等器物。它們絕大多數都是骨制的,而且還有裝飾性的花紋刻在上面。這些現象都無可爭議地說明河姆渡文化是長江流域也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

之一。

6.仰韶文化

不可不知的國學常識(篇幅短小易於記誦)之考古篇

仰韶文化遺址於1921年在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仰韶村被發現,所以被稱為仰韶文化。它的持續時間大約在公元前5 000年至前3000年(一說為7000年前),這與河姆渡文化時期相同,只是一個位於長

江流域,一個是分佈於黃河中下游一帶。它以陝西渭河流域、河南西部和山西西南的狹長地帶為中心,東至河北中部,南達漢水中上游,西及甘肅洮河流域,北抵內蒙古河套地區,共包括9個省份,其中陝西是仰韶文化的中心。

不可不知的國學常識(篇幅短小易於記誦)之考古篇

仰韶文化的基本特徵有:生產工具以較發達的磨製石器為主,常見的有刀、斧、錛、鑿、箭頭等;骨器也相當精緻,但比河姆渡使用的範圍要小很多。社會經濟上,農業較發達,作物為粟和黍,飼養家

畜主要是豬,並有狗,另也從事狩獵、捕魚和採集。仰韶文化的製陶工藝相當成熟,器物規整精美,裝飾以彩繪為主。仰韶文化是黃河流域影響最大的一種原始文化。

7.甲骨文

不可不知的國學常識(篇幅短小易於記誦)之考古篇

甲骨文就是指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它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人類使用最早的、具有一定系統性的文字。 甲骨文又稱為“殷墟文字”,於19世紀末年在殷代都城遺址首先被發現,至今已收集十幾萬片,共

有四千多不同的文字圖形,其中已經識別的約有2500字。這其中既有大量指事字、象形字、會意字,也有很多形聲字,可見當時的造字手法已經很成熟了。這些甲骨文所記載的內容極為豐富,涉及到商代社

會生活的諸多方面,不僅包括政治、軍事、文化、社會習俗等內容,而且涉及天文、曆法、醫藥等科學技術,為我們瞭解當時的社會生活特點提供了彌足珍貴的資料。

8.司母戊鼎(現改名後母戊鼎

不可不知的國學常識(篇幅短小易於記誦)之考古篇

司母戊大方鼎也稱司母戊鼎,因其腹部鑄有“司母戌”三字而得名,應為商王祭祀母親而制。它於1939年3月在河南安陽被一農民在田地裡發現,現存於中國歷史博物館。

鼎本來是日常用的飲食容器,後來發展成祭祀天帝和祖先的“神器”,並被籠罩上一層神秘而威嚴的色彩,因而有了“一言九鼎”、“問鼎中原”等成語。 司母戊鼎是迄今為止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銅器。此鼎形制

雄偉,重達832.84千克,高133釐米,口長110釐米,口寬79釐米。鼎身為長方形,上豎兩隻直耳(發現時僅剩一耳,另一耳是後來複製補上),下有四根圓柱形鼎足,在鼎身四周以饕餮作為主要紋飾;

鼎耳外廓有兩隻猛虎,虎口相對,口中含人頭,耳側以魚紋為飾;柱身上同樣繪有野獸。可見,無論是整體的雄偉壯觀,還是在細節上的精工細作,司母戌鼎都無愧是商代青銅器的傑出代表。

9.侯馬盟書

不可不知的國學常識(篇幅短小易於記誦)之考古篇

不可不知的國學常識(篇幅短小易於記誦)之考古篇

侯馬盟書是春秋晚期晉定公十五年到二十三年(前497 -前489) 晉國世卿趙鞅同卿大夫間舉行盟誓的約信文書。它於1965年由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員會在山西侯馬晉城發現。

侯馬盟書共發現5000餘件,是用毛筆將盟書寫在玉石片上。這些玉石片絕大多數呈圭形,但大小不一,最大的長32釐米,寬近4釐米,小的長18釐米,寬不到2釐米。所書字跡一般為硃紅色,少數為黑色。

字體近似於春秋晚期的銅器銘文。這些盟書上的內容反映了晉國末期上層政要的爭權奪利、爾虞我詐的鬥爭。

侯馬盟書的發現為研究中國古代盟誓制度、古文字以及中國先秦時期春秋戰國之交的歷史,特別是晉國末期的歷史,增添了新鮮材料,有重大意義。

10.秦始皇兵馬俑

不可不知的國學常識(篇幅短小易於記誦)之考古篇

秦始皇兵馬俑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軍事博物館,於1974被陝西臨潼縣村民發現。迄今已經發現了3個俑坑,呈品字形分佈,其中以一號的規模最大。秦始皇一號俑坑,呈長方形,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

米,深約5米,總面積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門道。俑坑中最多的是武士俑,身高1.7米左右,最高的1.9米。這些兵士服裝相似,形態卻各有特點,顯示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法。另外,俑坑內也有很

多戰馬、戰車和多種多樣的兵器。

不可不知的國學常識(篇幅短小易於記誦)之考古篇

秦始皇兵馬俑中的人和物多用陶冶結合的方法制成,即先用陶模做出初胎,再覆蓋一層細泥進行加工刻畫,這使得它們歷經兩千多年而基本上保持完好。在俑身上我們還可以看到各種顏色的彩繪的

殘留。

總之,秦始皇兵馬俑無論是從規模之宏大、工藝之複雜還是作工之精巧、技藝之卓越來看,都是超出人的想象的,因而它也被視為“世界第八大奇蹟”。

11.馬王堆漢墓

不可不知的國學常識(篇幅短小易於記誦)之考古篇

不可不知的國學常識(篇幅短小易於記誦)之考古篇

馬王堆漢墓位於在長沙市區東郊四千米處的瀏陽河旁的馬王堆鄉,由1 972年至1974年挖掘出土。它共包括3座漢墓,其中二號墓是漢初長沙承相利蒼,一號墓是利蒼妻,三號基是利蒼之子。

在這座漢墓裡出土出來的諸多文物均具有很大的價值。在一號墓裡的利蒼妻子的屍體,距今約2100年,卻依然形體完整,全身潤澤,部分關節可以活動,軟結蒂組織尚有彈性,幾乎與新鮮屍體相似。這一

奇蹟,震驚世界。這座墓裡還出士一件素紗禪衣,輕若煙霧,薄如雌翼。該衣長1.28米,重量僅49克,織造技巧之高超,真是天工巧奪。從三號墓中出土的帛書《五十二病方》,書中記載了52種疾病,

還提到了100多種疾病的名稱,共載方280多個,所用藥物計240多個,可見我國當時的醫學水平已經很發達了。墓裡還有很多意義重大的文物,它們都為人們瞭解當時的歷史、文化和社會生活等方面,

提供了極為重要的實物資料。

12.馬踏飛燕

不可不知的國學常識(篇幅短小易於記誦)之考古篇

馬踏飛燕為東漢時期的青銅器。它在1969年10月出土於甘肅武成一座東漢靈帝時期的張掖將軍墓。

馬踏飛燕非常小巧精緻。奔馬身高34.5釐米,身長45釐米,寬13釐米,形象矯健俊美,別具風姿。馬昂首嘶鳴,軀幹壯實而四肢修長,三足騰空、飛馳向前,一足踏飛燕著地。一匹軀體龐大的馬踏在

一隻正疾馳的龍雀背上,小龍雀吃驚地回過頭來觀望,似乎對奔馬鳳馳電掣的速度感到不可思議。

馬踏飛燕雖為靜態的藝術品,卻傳神地表現了駿馬凌空飛騰、奔跑疾速的雄姿。奔馬雖三足騰空,卻依然能保持其平衡性。藝術家以其巧妙的構思、浪漫的手法,將奔馬的奔騰不羈之勢與平實穩定的力學

結構凝為一體。它所具有的蓬勃的生命力和一往無前的氣勢,更是中華民族的象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