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英雄—黄巢最美的三首诗,美入骨髓,值得收藏

唐末英雄—黄巢最美的三首诗,美入骨髓,值得收藏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鼎盛的朝代之一,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和文化,在当时都是空前发达的。可是这样的局面并没有维持多久,安史之乱以后,唐朝开始走下坡路了。到了唐朝末年,社会动乱,许多农民纷纷揭竿起义,其中最有影响的一个人物就是黄巢了。

黄巢,山东人,唐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出身于盐商家庭,家庭条件应该还可以,所以把他培养的也不错,善于骑马射箭,会点武功。而且他才情也不错,相传他五岁的时候就可以与人对诗了,这在当时也算是神童了。黄巢会写诗,而且写的诗也不错,也算是唐代诗人中我最喜欢的一个了。

今天先撇开黄巢的起义领袖身份不说,来聊聊他的诗词,看看好在哪里。

唐末英雄—黄巢最美的三首诗,美入骨髓,值得收藏

黄巢留下的诗并不多,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题菊花》了,全诗是这样的: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这首诗我喜欢的是后两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青帝本来指的是司春之神,黄巢在这里借青帝来自比,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就一番事业。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是非常豪壮的,但是他又不是一般的粗俗放荡,而是在其中表达了自己的胸襟抱负。

唐末英雄—黄巢最美的三首诗,美入骨髓,值得收藏

周杰伦、巩俐他们曾经演过一部电影,叫做《满城尽带黄金甲》,这个电影的名字很有诗意,其实这就是来自黄巢的一首唐诗,叫《不第后赋菊》,全诗是这样的: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在参加起义军之前,曾经参加过科举考试,可是没有考上。可能是考试失败让他加深了对社会的不满,于是写下了这首诗,将自己的不满情绪都注入在这首诗里面。菊花本来是象征隐逸情趣的,可是黄巢在这首诗里反其意而用之,却赋予了菊花不一样的气质,气魄恢弘,笔势刚劲。

唐末英雄—黄巢最美的三首诗,美入骨髓,值得收藏

黄巢在起义失败后,在洛阳遁入空门,做起了和尚。在这种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他写了一首《自题像》:

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著尽著僧衣。

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栏干看落晖。

这首诗比起前面两首诗来,名气就没有那么大了,但是他表达出来的情感也是苍凉的。从草上飞的戎马倥偬到现在著僧衣的四大皆空,生动地描述了那种英雄迟暮的无可奈何和悲凉。

唐末英雄—黄巢最美的三首诗,美入骨髓,值得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