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菌季,马龙野生菌等您品尝

到马龙,有一样东西您不得不吃——野生菌。每年的六、七月份是野生菌大量上市的季节,也是品尝野生菌的最佳时节。野生菌已经成为马龙美食的一张靓丽名片。

“马龙野生菌”美名在外,却植根于“森林马龙”的沃土

吃菌季,马龙野生菌等您品尝

吃菌季,马龙野生菌等您品尝

吃菌季,马龙野生菌等您品尝

马龙区地处云南省东部,立体气候明显,植被茂密,被誉为“绿色天然氧吧”,被中华环保联合会授予首批中国“绿色名县”荣誉称号。“马龙野生菌”美名在外,却树植于“森林马龙”的沃土,得益于马龙丰富的森林植被资源、良好的气候条件。“这几年森林植被越来越好,这个季节上山拾菌的人很多,我基本每天都上山去拾菌,每天可以拾四五公斤,”正提着一篮野生菌赶往集镇出售的鸣乡新田村村民李慧说。马龙境内的野生菌以青头菌、鸡枞、牛肝菌、干巴菌、鸡油菌等为主,其品质高,口感好,进入6月下旬以后,随着降雨增多,野生菌逐步进入盛产期,广大农民朋友纷纷上山采摘野生菌,经过简单的分类梳理后,拿到乡镇集市或县城出售赚取外快。据了解,该区每年的野生菌产量达3200余吨,实现产值8100余万元。

在马龙,一到野生菌生长的季节,不论是哪个家庭,都可以享受到各种野生菌的美味。放牛的老人背箩里,下边厚厚的一层都是野生菌;山里干活归来的妇女,篮子里满满的野生菌;连三五岁的小孩子,跟在妈妈的身后,脚步蹒跚,可手里拿的也是野生菌;甚至是饱餐归来的牛羊,它们的脚上都沾着被踩碎的野生菌。这是大自然专门赐给人们的美味佳肴。不过,城里的人们无须嫉妒,开着车经过乡村,经过树林的时候,只要你愿意停下来,钻进树林,你就会尖叫,就会兴奋,就会激动,就会有收获。

有吃的,有玩的,野生菌给力全域旅游发展

吃菌季,马龙野生菌等您品尝

吃菌季,马龙野生菌等您品尝

吃菌季,马龙野生菌等您品尝

野生菌富含多种维生素、优质蛋白、无机盐、氨基酸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及其他有益于人体的成分,其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可以达到健脑、提高免疫力、抗辐射等诸多保健功效。近年来,马龙干巴菌、牛肝菌、鸡枞菌等野生菌的知名度越来越高,许多外地游客都慕名而来。如果说捡菌是一种过程享受,那么吃菌就是一种结果享受。各种菌子都有不同的做法,可以煮来吃,也可以炒来吃,放的作料不同,味道也会不同。青头菌的清甜香滑,牛肝菌的浓香爽口,鸡油菌的肉感香腻,干巴菌的醇香鲜美,鸡枞菌的肉香清爽,奶浆菌的乳甜芳香……吃过的人难以形容各种菌的美味,没有吃过的人就更难体会了。

马龙野生菌要跑得更快、飞得更高,就一定要搭上乡村旅游的快车。为此,该区以野生食用菌餐饮为切入口,将乡村旅游和野生菌美食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支持金发酒楼、悦来明酒店、文河山庄等县内知名餐饮企业做足野生菌文章,打造集鲜菇餐饮、观光旅游、交易为一体的野生菌餐饮文化,助推乡村旅游、特色餐饮快速发展。

为引导群众科学、安全食用野生菌,该区利用电视、广播、会议、标语、宣传资料等形式,广泛宣传野生菌的品种、特性及食用方法,让群众了解野生菌的识别、加工、食用方法,引导群众安全、科学食用野生菌。区市场监管、卫计等部门进一步加大野生菌交易市场监管力度,适时组织对野生菌交易市场、餐馆、酒店、单位职工食堂等进行明查暗访,严禁学校、单位职工食堂、婚丧宴请及大型会议加工食用野生菌,严禁有毒野生菌上市交易或进入餐饮服务行业,确保安全食用野生菌。

开发与保护并重,“保育扩繁”让马龙野生菌长得更好

吃菌季,马龙野生菌等您品尝

野生菌是上苍赐给我们的一份珍贵礼物,是马龙美食的一张靓丽名片。“我们根据各地的气候、降水、野生菌产量等,在全区建立了5个野生菌保育扩繁基地,每个扩繁基地都明确专人看护,禁止外来人员进入基地采摘野生菌,基地技术人员每天通过测量地表温湿度、降雨量来分析野生菌产量及分布情况,找出野生菌的生长习性及出菇规律,指导农户应用木器或竹片轻挑轻摘”区供销社党支部书记何志祥说。为扩大马龙野生菌的品牌效益,该区在野生菌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上坚持走“适度采摘、重点保护、提升品质”的路子,在马鸣乡、大庄乡、纳章镇、月望乡建成5个野生菌保育扩繁基地,探索野外驯化人工食用菌种植模式。通过建设野生菌保育扩繁基地,探索野外驯化人工食用菌技术,既保护了山林资源,又促进了野生菌资源的合理开发,为农民开辟了增收新路子。

走进马龙区野生菌交易市场,前来交售、采购野生菌的农民、商贩络绎不绝,各种摊位上、农民背篓里放满了不同品种的野生菌,农民与商贩经过一阵讨价还价后,一筐筐野生菌装上了货车,源源不断的运送到昆明、曲靖等地的农贸市场。为规范野生菌交易,该区投资1500万元,建成了占地14.8亩的马龙区野生菌交易市场,内设固定摊位490个,商铺44间。先后投资300余万元在通泉、马鸣、旧县、马过河等乡镇建起野生菌交易市场,每天上市交易的野生菌达700余公斤。同时,该区进一步加大马龙加顺工贸有限公司等野生菌生产、加工龙头企业扶持力度,在项目、技术服务、市场营销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指导其对野生菌进行分类、装袋后统一出售到曲靖、昆明等地,销路不好的野生菌则进行烘干,制作成菌油、菌片等附属产品。

多少年来,年年如此,享受过野生菌美味的人,是世界上最有口福的人。伴随着夏日的激情,享受着捡菌的快乐,让我们一起品尝美味的马龙野生菌吧。(柳发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