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口碑炸裂,真实催泪:我有病,想活下去有罪吗?

一部口碑炸裂的电影横空出世,《我不是药神》 仅仅是小规模的点映,但几乎是两个小时之内,朋友圈里就刷满了对它的赞誉之词,其评价之高,泪点之多,大有登顶今年国产片口碑榜之势。

《我不是药神》口碑炸裂,真实催泪:我有病,想活下去有罪吗?

少见一部国产电影,在正式上映之前就能成为大流量话题。《我不是药神》定档日期是7月6日,但从上周末开始,关于它的赞美以及随之而来的探讨已经充斥了人们的视野。尚在点映阶段,便轻松破亿,7月6日凌晨,票房超3.5亿元。这是现实主义题材长期缺位爆出的强大势能。

《我不是药神》口碑炸裂,真实催泪:我有病,想活下去有罪吗?

单纯的伤心、感动都不会有这么强、这么持久的催泪效果,《我不是药神》带给观众的是五味杂陈的感受,每一重观感都是超强的催泪剂。很多观众看完电影之后觉得非常震撼,甚至有很多观众是哭着回来的。

《我不是药神》,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之作,讲述小人物面对金钱和大爱之间的取舍。直面当下社会环境中这一领域较为尖锐的话题,几乎是近些年来的第一部。

《我不是药神》口碑炸裂,真实催泪:我有病,想活下去有罪吗?

《我不是药神》,一部用心去讲故事的好电影,影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了一个关于“药”的故事。

《我不是药神》之所以如此感人,除了主创团队扎实的功底,还在于源自一个真实而催泪的人物原型——有“代购印度抗癌药第一人”之称的“陆勇”。

《我不是药神》口碑炸裂,真实催泪:我有病,想活下去有罪吗?

中国“药神”陆勇的故事曾轰动一时,他在34岁时患上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但两万多一盒的正版药物,不是一般家庭可以承受得住的。而价格低廉的仿制药,一直是印度的支柱产业。但因为不合法,并不能拿到内地出售。于是他开始到印度,去购买这类违禁药物,并且把它推荐给其他病友。

《我不是药神》口碑炸裂,真实催泪:我有病,想活下去有罪吗?

陆勇的违法代购行为,最终因“销售假药罪”而被捕,但他的遭遇也得到了上千名绝症患者同情,一封由超过千人签字的联名信递交了法院,“自救与救人者”的陆勇,因此被检察院撤回起诉,重获自由。

谁家还没有个病人,贫穷和疾病本不是原罪,每一个向死而生的善良灵魂,都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尊敬!

《我不是药神》口碑炸裂,真实催泪:我有病,想活下去有罪吗?

《我不是药神》让观众对白血病患者有了深刻的认知,道出了白血病群体的生存现状。癌症能夺走一个人的生命、摧毁一个家庭,以此为题材创作电影本身就有了沉甸甸的重量。《我不是药神》没有浪费这个题材,而是给予充分的尊重,甚至尽可能的减少艺术加工。于是,在肩扛摄影微微晃动的画面下,呈现出了略带冷酷的质感,以及贫与富、生与死的强烈反差。

《我不是药神》口碑炸裂,真实催泪:我有病,想活下去有罪吗?

如开头那句台词,程勇无意中卷入一群等着药救命的病患之中,千千万万的吕受益们因病致贫,因贫买不起药,然后只能睁着空洞的眼睛等死-----这不是电影,是当下中国社会同步进行的故事。

影迷和业内人士在看片时表示:影片能过审,本身就是一个进步!

《我不是药神》口碑炸裂,真实催泪:我有病,想活下去有罪吗?

影片的现实主义意味十分感人,主人公面对法律和“人情”的冲突时,一句:他只是想活着也有错吗——催人泪下也引发观众思考:社会发展和个人生存产生冲突时,我们该何去何从?

《我不是药神》口碑炸裂,真实催泪:我有病,想活下去有罪吗?

这个世界的残忍就是如此绝望的人群,也会有苟延残喘。那种温情一丝不苟地处理伤口,补充营养。让无力的又有了振作的希望,让走投无路的人似乎顶开了生活的缝隙。

生活里不会只有抗议,生活中还是会有钞票和啤酒;生活里也不都是仓皇逃离,生活中还是会有心软和觊觎;生活就是电影,电影即是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