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粟山下

在金粟山下

深秋一日,獨自駕車到了富平縣城。那些很早年以前也常路過這個老城,卻不屑於下車吃碗麵。現在不同了,富平縣城罩上了一層神秘而耀眼的光環,所有的路人到此都會心留神注視。而我這個閒人,更是想再去轉轉。

其實這裡好多地方我已經去過了,就開著車在街道上遛彎,左瞅右瞧,似曾相識,但縣是城非,富平的變化不是一般的快。到底去哪兒呢,一時也沒了主意,後面的車還在滴滴的叫。抬頭髮現路邊有一個大牌子----金粟山。

我打了一把方向盤,車向直北的山根底而去。過了一個村又一個莊,七拐八轉一溜煙,就到了金粟山風景區的大門。

金粟山是因“山有碎石若金粟然”而得名,可我看見山上是青青的色,綠綠的草,沒有發現那金粟般的碎石。大門有一副對聯“且廣覽秦川遙臨太華尤能放眼拓襟懷,仰飛天鴻雁送子高媒惟於登山求福壽”,可以領略山的氣勢。我坐在半山上,點燃一根菸,遙望灰濛濛的秦嶺,俯視秦川平原的田野,藉著這金粟山,似乎覺得自己高大起來了。

據介紹,金粟山素有"渭北小華山"之稱,且融華山天險與翠華山蒼碧於一體。其山以架子梁為主峰,東、西、中諸峰依其形勢,各逞異秀雄奇,正如當地民謠所說:"中峰雄雞東峰鷹,西峰好象萬花叢。"山之東側與石疊山緊連,與萬斛山依依相望。其西側則為縣境內最高峰頻山(1439米),亦名明月山,俯對玉鏡山,其狀若欲攬"玉鏡"而顧盼自雄耳。金粟山腹之溝黑鷹溝,上世紀70年代末,因曾有一直升機於此隕毀而愈添神秘色彩。

有一條小道可達山頂,其實山也不算高,而小道卻很陡,實想爬上去,看看算了,心還是當年那顆心,而腿已不是當年那雙腿了。

看看天還早,也不急著回家。所以,我不走往返路,也不想抄近道,只為了在沿途看山下村莊風情,我順著山根的鄉道,穿插著一個個小村莊,朝著回家的大方向慢悠悠的顛簸著。

到了一個村莊,村子裡修路,擋住了我的前行。我就繞了個道,又轉到了這個村子,轉來轉去,就是出不了這個小村子。無奈,我下車想去問問路,總不能把我困在這裡呀。一個婦女從家裡出來,我趕緊走上前去問路,那婦女告訴我“你從這噠往兀噠走,過了兀噠就端端的走”,我說“好,好”,好什麼呀,一頭霧水。

下了車,路邊有一個水泥做的村牌,上面是“尹家村”,這不奇了怪了,這怎麼就到我老家的村子了。仔細一看,這是“尹家村”,不是“尹莊村”。雖然一字之差,卻相差百里,但我總覺得這個村子很親近。我趕緊拿出手機拍了照,做個紀念。

我一直在探尋我老家尹莊村的來歷,村上的老人們都說不清為啥就叫個尹莊村。我從網上進行查詢,全國叫尹莊村的還真不少,而且是很有來頭的。據說,尹莊村是伊尹的故里。伊尹為商朝初年的一個丞相,也是有名的政治家,還是中華廚祖,中原菜系創始人。尹是右相之意,約公元前1600年,他輔助商湯滅夏朝,為商朝建立立下汗馬功勞。他任丞相期間,整頓吏治,洞察民情,使商朝初年經濟比較繁榮,政治比較清明,商朝國力迅速強盛。我們尹莊村既沒有姓伊的,也沒有姓尹的,不知道與這個伊尹沾邊不沾邊,但我總想能夠沾點邊。

現在這個尹家村對我來了興趣,不知道與伊尹是否能扯上關係,我在村子轉了一圈,看看就是咱關中村莊的模樣,並無二致。想找個人聊聊,打聽打聽,也沒見到個閒人,就索性離開上開啟程,順著山根繼續朝前行駛。我的腦海裡浮現著西漢太上皇劉邦的父親陵墓,西魏文帝元寶炬永陵,北周文帝成陵,唐中宗李顯得定陵,唐代宗李豫的元陵,唐順宗李誦豐陵,唐文宗李昂章陵等。

富平城裡有人傑,金粟山下有靈氣。

在金粟山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