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其庸——新时期红学发展的主要推动者——在“冯其庸学术研讨会暨冯其庸研究中心揭牌仪式”上的发言

冯其庸——新时期红学发展的主要推动者——在“冯其庸学术研讨会暨冯其庸研究中心揭牌仪式”上的发言

冯其庸——新时期红学发展的主要推动者——在“冯其庸学术研讨会暨冯其庸研究中心揭牌仪式”上的发言

张庆善先生作主题报告

刚才我们举行了一个俭朴而庄重的揭牌仪式,宣告“冯其庸研究中心”正式成立。这个研究中心是由中国红楼梦学会和通州区张家湾镇人民政府共同建立的。冯其庸先生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红楼梦学会和张家湾镇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冯其庸先生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第一任所长,曾长期担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及终身研究员。冯其庸先生是中国红楼梦学会的主要创建者,曾担任中国红楼梦学会第二任会长和第一位名誉会长。冯其庸先生最后的二十年则是在张家湾度过的,他对张家湾有着深深的感情,他为张家湾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

为什么要建“冯其庸研究中心”,当然是为了更好地学习继承冯老留给我们丰厚的遗产。冯其庸先生是我们这个时代少有的大学者,他具有远大的视野,开阔的胸怀,渊博的知识,不懈的奋斗精神,所以他才能做出卓越的贡献,才能对一个时代的文化艺术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冯先生虽以红学名世,但他的事业、他的研究领域、他的多方面的才华和艺术成就,是一个“红学”所无法包含的。他的“大国学”理念的提出,他对西夏学研究的推动,他的书法、绘画、摄影等等,都是非常了不起的。毫无疑问,冯其庸值得研究,值得成立一个“冯其庸研究中心”,研究冯其庸对推动学术事业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限于我的学识,今天我只能从“冯其庸——新时期红学发展的主要推动者”一个方面,谈谈冯其庸先生的贡献,谈谈我们应该怎样研究冯其庸先生,怎样建设好“冯其庸研究中心”。

去年在冯其庸先生逝世以后,我在怀念文章中提出冯其庸先生是新时期红学第一人。或许有人会质疑,这个评价合适吗?的确,当代与冯其庸先生比肩的红学大家有好几位,如俞平伯先生、周汝昌先生、何其芳先生、李希凡先生等等,他们都在当代红学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我认为,从推动新时期红学发展来讲,冯其庸先生的作用和贡献无人能比,这是实事求是的评价,是公正的评价。

冯老对新红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丰富的红学成果。四十多年来,冯其庸先生写了大量的有关曹雪芹和《红楼梦》研究的著作和文章,其中《曹学叙论》、《论庚辰本》、《〈石头记〉脂本研究》、《论红楼梦思想》、《曹雪芹家世新考》、《曹雪芹家世·红楼梦文物图录》、《瓜饭楼重校评批〈红楼梦〉》等等,都是新时期红学发展标志性的成果。《瓜饭楼重校评批〈红楼梦〉》,是冯老花费五年时间完成的一部学术巨著,融合了他对曹雪芹家世、《红楼梦》早期抄本、《红楼梦》思想艺术研究以及人物研究的全部成果,还吸收了红学评点派的精华和其他的红学家研究成果,用冯老自己的话说,这部《瓜饭楼重校评批〈红楼梦〉》“可以说是我全部红学研究的总汇,也是我自己的四十年研红心血所聚”。

冯其庸先生与《红楼梦》结缘,首先是从研究曹雪芹家世与《红楼梦》版本入手的,他在这两方面的成就尤其巨大。冯先生认为,研究文学作品,离不开“知人论世”。《红楼梦》不是曹雪芹的自叙传,但《红楼梦》的创作包含着作者对自己家庭往事的回忆、哀伤和思考,所以他认为要真正理解《红楼梦》,明白曹雪芹的苦心,第一就是要弄清楚曹雪芹家世的大起大落,要弄清楚曹家的巨额亏空,实际上是因为康熙南巡而造成的,所以《红楼梦》中不时流露出悲凉之雾,流露出一种‘怨愤’的情绪;第二是要对明清之际,直到曹雪芹时代的社会、经济、思想、风俗、制度等等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因为《红楼梦》是康、雍、乾时代社会思想风俗的大综合,它具有的思想深度和社会生活的广度都不是别书可比的;第三必须深研《红楼梦》早期抄本,因为这些早期抄本还没有被后人篡改。他认为只有对这三个方面作深入研究,才能正确地认识《红楼梦》。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认识,冯其庸先生始终对曹雪芹及其家世、《红楼梦》早期抄本十分关注,下的功夫也最大。

他的重要学术著作《曹雪芹家世新考》以大量史料雄辨地论证了《五庆堂重修辽东曹氏宗谱》的可靠性,进一步确立了曹雪芹祖籍辽阳说。他与著名清史专家李华先生发现了康熙二十三年未刊稿本《江宁府志》中的《曹玺传》和康熙六十年刊《上元县志》中的《曹玺传》,为曹雪芹家世研究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史料,解决了曹雪芹家世研究中许多重要问题。他再进一步深入研究《清太宗实录》时发现了曹雪芹高祖曹振彦原为正白旗旗主多尔衮属下旗鼓牛录章京等文献资料,并据此深刻地研究了曹雪芹上世的旗籍、军职等情况。他在河北省涞水县发现了五庆堂曹氏茔地,进一步证实了五庆堂曹谱的可靠性。他通过对康熙甘氏家谱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五庆堂曹谱中三房与四房同出一源的关系,有力地论证了曹雪芹祖籍确为辽阳而不是丰润。他通过对现存辽宁省辽阳市博物馆中有曹雪芹高祖记载的三块石碑的研究,为曹雪芹祖籍在辽阳找到了重要的文物证据。冯其庸先生是曹雪芹祖籍辽阳说的主要代表,他的观点已被绝大多数红学研究者所接受。

冯其庸先生在《红楼梦》早期抄本的研究上所取得的成果也是十分引人注目的。早在1975年3月,他与著名红学家吴恩裕先生合作研究新发现的三回又两个半回的《红楼梦》抄本,发现这就是己卯本的散佚部分,并从此抄本(包括未散佚部分)中避“祥”字、“晓”字的讳,因而考证出此抄本原是清怡亲王允祥、弘晓家的原抄本,而怡亲王又与曹雪芹家有着重要的联系,所以它的底本有可能直接来自曹家,这一惊人的发现对《红楼梦》早期抄本的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1977年7月,冯其庸先生完成了《论庚辰本》一书,这是最早的一本系统研究己卯本与庚辰本关系的学术专著。在书中他论证了现存庚辰本不是由四个本子拼凑而成的,而是据己卯本过录的,这样庚辰本就与己卯本一样,是仅次于作者手稿的一个抄本,具有无可估量的价值,从而确立了庚辰本特殊珍贵的地位。当然,对己卯本与庚辰的关系,是“兄弟关系”还是“父子关系”,学术界有不同观点,但《论庚辰本》作为红学史上第一本研究早期脂本的专著,其历史性贡献是毋庸置疑的。冯其庸先生还先后研究了甲戌本、甲辰本、列宁格勒藏抄本、程甲本等等。他还充分地肯定了程本的历史功绩。这一系列研究成果,都有力地推动了《红楼梦》版本研究的深入开展。

冯其庸先生十分注重对曹雪芹创作思想和《红楼梦》思想艺术的研究,先后发表了《千古文章未尽才》、《曹雪芹的世界观和他的创作》、《曹雪芹与红楼梦》、《红楼梦的时代及其他》、《关于当前红楼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等重要论文,出版了《论红楼梦思想》等学术专著,对曹雪芹的思想和《红楼梦》的思想艺术作了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他指出,曹雪芹是一位超前的思想家,他的批判是属于他自己的时代,他的理想却是属于未来的时代。冯先生高度评价了《红楼梦》的思想艺术成就,他认为《红楼梦》是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经济因素的新的民主思想,《红楼梦》在思想上起到了启蒙的作用。冯先生对《红楼梦》思想倾向的定性,在新时期红学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冯其庸先生不仅以其丰富的著述确定了他在红学史上的地位,更在于他是新时期红学发展的主要推动者。新红学奠基者之一的俞平伯先生一生有两大心愿,一是希望能办一个研究《红楼梦》的专刊,一是整理一个脂本。前一个愿望俞老没有实现,后一个愿望俞老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在王佩璋先生的协助下,搞出了一个《〈红楼梦〉八十回校本》,但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当时有几个珍贵的早期抄本还没有被发现),这个本子并不很完善,而且还只限于学术领域供专家学者研究之用,并没有普及到广大读者中。俞老这两个愿望,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由冯其庸先生带领一批专家学者实现了,这就是《红楼梦学刊》的创建和《红楼梦》新校注本的出版。1982年将《红楼梦》新校注本交付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是红学史上第一次以庚辰本为底本的校注本,从此广大读者有了一部更接近曹雪芹原著并详加校注的《红楼梦》读本,受到学术界高度评价,至今这部新校注本发行量已达500万套,成为当今最具影响的《红楼梦》通行本。后来冯老还与李希凡先生共同主编了《红楼梦大辞典》,这也是红学史上第一部关于《红楼梦》及其研究的辞典。他还整理出版了《〈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汇校汇评》,十三种《红楼梦》早期抄本的汇校汇评,历时十年完成,是一项巨大的学术工程,也是新时期红学总结性的成果。这些奠基性的学术工程,对红学发展产生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三)冯其庸先生不仅在个人的学术研究和主持奠基性大型学术工程上成就突出,他还是中国红楼梦学会、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和《红楼梦学刊》的主要创立者。1979年,冯其庸先生与一些红学研究者创办了大型学术专刊《红楼梦学刊》,冯其庸与王朝闻先生任主编,后又与李希凡先生共同担任主编,冯其庸先生为学刊的生存与发展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红楼梦学刊》创刊至今已有近四十年,发表红学文章数千万字,在培养红学队伍,团结红学研究者,繁荣红学事业诸方面,起到了纽带和推动作用。1980年8月,冯其庸先生与其他红学前辈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红楼梦学会,他任副会长兼秘书长,冯先生实际上是建立中国红楼梦学会的主要推动者和组织者,1985年在贵阳全国红楼梦学术研讨会上冯先生当选为会长。在冯其庸先生的领导下,中国红楼梦学会参与组织了数十次全国性的红楼梦学术研讨会和三次国际红楼梦学术研讨会,对红学的普及和红学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冯其庸先生还曾两次赴美讲学,参加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举办的国际红楼梦学术研讨会,率团赴新加坡举办红楼梦文化艺术展,带领专家组赴前苏联鉴定列宁格勒藏本《红楼梦》,他为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为把《红楼梦》和红学推向世界做了大量的工作。可以说,新时期红学发展几乎所有重大的活动都与冯其庸先生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红学事业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冯其庸的名字已与《红楼梦》、与新时期红学紧紧地联在一起。

我认为对冯其庸先生的最好纪念,就是学习继承他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而要学习继承好,就要研究冯其庸,这包括他丰富的学术成果、严谨的治学方法、玄奘般的不屈不挠的治学精神。冯老不懈的追求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胸怀若谷的大师风范,同他的著述一样,是留给我们的巨大精神财富。

建立冯其庸研究中心,其主要任务就是研究冯其庸先生丰富的学术成果和学术精神,沿着冯老的学术道路研究相关的学术问题,为红学、为文化艺术和学术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当然,鉴于我们这种合作模式,要求冯其庸研究中心,无论是在组织架构上,还是在运作机制上,都要从实际出发,好好研究和设计。首先,我们要建立一支学术队伍,特别是要重视青年一代学者的培养,建立一支具有良好学术品质和学术实力的红学队伍。要设计学术课题,制定研究和发展规划。冯其庸研究中心

要倡导科学的研究精神,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树立良好的学术形象。

冯老非常关注曹雪芹生平家世及其与《红楼梦》创作的关系,这应该是冯其庸研究中心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和重要课题。从曹雪芹生平及其家世研究的实际出发,我认为应该重视曹寅的研究,因为曹寅在曹家兴衰中至关重要,对曹寅的研究、对曹寅与曹雪芹关系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推动对曹雪芹及其家世的研究。另外,在有关曹雪芹生平史料非常少的情况下,要重视与曹雪芹有交游关系的人物的研究,或许能有新的发现。

冯老非常重视《红楼梦》版本的研究,特别是早期抄本的研究,这方面研究的空间仍然很大,大家关心的各种早期抄本的流传脉络,对论证本子的真伪具有重要意义,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当然,版本研究的核心,还是在于本子本身的研究,以及彼此相互关系的研究,这当然是一个很辛苦很见功夫的工作,吃快餐不行,要有当年搞新校本时的工作精神,一字一句,历经七年完成。没有这样下功夫,版本研究是搞不好的。我们还要重视程甲本与程乙本关系的研究,重视后四十回的研究,重视清代各种《红楼梦》刻本的研究。

冯老非常重视《红楼梦》的当代传播,他提出,把对《红楼梦》了解不了解熟悉不熟悉,作为衡量一个中国人人文素养的标志之一。我们要树立民族的文化自信,这与伟大的文化经典的当代传播有着紧密的关系,我们应该把《红楼梦》的当代传播作为一个重要的课题研究,让更多的人喜欢《红楼梦》、熟悉《红楼梦》,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冯其庸与张家湾也应该成为研究中心的重要课题,把冯其庸故居的保护与建设也应列入中心的研究课题。冯其庸研究中心的建设要与首都副中心的文化发展融为一体,使之成为通州、张家湾一张文化名片。

说到底《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文学经典,我们还是要重视对《红楼梦》思想艺术的研究。冯老提出曹雪芹是一个超前的思想家,曹雪芹的美学思想、《红楼梦》中体现的人文精神以及《红楼梦》诗意般的艺术表现,应该成为我们研究的中心内容。

明年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成立四十周年,是红楼梦学刊创建四十周年。后年即2020年是中国红楼梦学会成立四十周年,我希望

冯其庸研究中心的成立,应该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做好纪念活动,推动新红学的发展,以新的学术成就和新时期红学更大的发展告慰冯其庸先生的在天之灵。。

谢谢大家!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文艺研究

《文艺研究》杂志创办于1979年5月,由文化部主管、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是大型综合性文艺理论月刊。《文艺研究》以“引领学术潮流,把握学术走向,加强学术交流,扩大学术影响”为办刊总方针,强调现实性与学术性、前沿性与基础性、学理与批评的有机统一,提倡中国视野、中国问题、中国气派,广泛容纳文学、艺术各领域不同观点、不同方法的优秀研究成果。

媒介之变

从移动互联网世界的剧烈媒介迭变,观察未来世界的面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