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術語中接六輪一傳是什麼意思?

七彩神聊

我來說一說女排比賽場上接一傳的事情,以及中國女排各個隊員都是接幾輪一傳,還有什麼是六輪一傳。



先說什麼叫“六輪一傳”,就是女排比賽的發球以六輪為一組,正好對應著場上的六個發球人,每場比賽首發七人,兩主攻,兩副攻,一接應,一二傳,一自由人,自由人不發球,剩餘六人依次發完一遍就叫六輪,而六輪一傳則是指對方接完這六人全部的發球,說的簡單一點就是接對方六個人的發球,往更大了講,六輪一傳也就是接滿全場的意思。


現在中國女排接一傳是怎樣分配的呢?

自由人王夢潔和林莉必須是六輪,接滿全場,這才是一個標準的自由人。

其次主攻手要主接一傳,對方也是基本上摁著主攻手這個位置發球。朱婷目前是要接六輪一傳,以前朱婷只接三輪甚至更少,畢竟強攻實力放在那,以前許多時候都是張常寧和惠若琪給朱婷頂一傳保護朱婷強攻。

現在劉曉彤如果在場上,那麼她就接六輪,朱婷只接三輪。李盈瑩目前只接一輪一傳,所以說李盈瑩要走的路還很長,朱婷只能保護一時,關鍵時刻只有可以保護朱婷的人才可以留下。

其次就是接應,我們中國女排的三個接應都是三輪一傳,目前中國女排都是三人接一傳的框架,自由人和一個主攻接六輪,剩下的一個六輪一傳則是由接應和另外一名主攻各承擔三輪,像李盈瑩只接輪的話,那麼接應基本上就要去承擔五輪一傳,所以有些時候看到龔翔宇被追發就是這個原因。


土土女排


上圖朱婷的動作就是接一傳,下圖中的1至6個數字代表的是場上的六個位置。

運動員在球場上是進行輪轉的,六個位置都會輪轉到,運動員不論在場上哪個位置都參與接一傳,就是所謂的六輪一傳。

現代排球比賽中,大多數採用三人並排接一傳體系,少數隊伍也會採用兩人並排接一傳,但兩並排接一傳體系的穩定性和質量都遠不如三人接一傳體系。

歐美國家的一傳體系通常是由雙主攻和自由人三人各接滿六輪,後排副攻被自由人換下,前排副攻因為要進行快球進攻,也是不參與一傳,接應在歐美球隊中通常都是專注進攻也不參與一傳體系。個別歐美球隊會讓接應參與接一傳,但不是主流體系。

亞洲女排的一傳體系比較多樣,中國女排的一傳體系比較多變,04一代的一傳體系為周蘇紅接六輪,張娜接五輪,劉亞男後排接三輪,楊昊接三輪,王麗娜接一輪。黃金一代的一傳穩定性非常高,隊中的一傳黃金三角周蘇紅,張娜,劉亞男功不可沒。08和12週期經過演變,採用接應接和小主攻以及自由人三人各接六輪一傳,大主攻王一梅在兩個週期都不接一傳。

13年郎平指導上任後,開始改造一傳體系,當時的王一梅也參與到一傳體系當中,但多年不接一傳,讓王一梅不太適應接一傳,由於朱婷的橫空出世,在強攻上表現出來的實力,不亞於王一梅,而朱婷還是初出茅廬,潛力無限。王一梅很快被排除在國家隊大門外。14年世錦賽,中國隊的一傳體系比較成熟了,當時惠若琪和自由人接六輪一傳,朱婷和曾春蕾各接三輪一傳,而當時的朱婷和曾春蕾的一傳能力都一般,處於保護她們一傳的目的,都不讓她們兩個在六號位的主接位置接一傳。

15年世界盃,惠若琪臨時病退,張常寧頂替惠若琪首發,但她的一傳防守以及小球串聯都遠不如惠若琪,在一傳上,張常寧和朱婷,以及曾春蕾共同分擔12輪次一傳任務,初出茅廬的張常寧還是很好的頂住了這個位置。

16年奧運會,中國女排在小組賽使用朱婷和張常寧和自由人各接六輪一傳,接應龔翔宇不參與一傳,而龔翔宇在進攻端的優勢並沒有發揮出來,淘汰賽階段,中國女排使用張常寧和楊方旭首發,一傳體系重新變為四人一傳體系。有人分擔朱婷的一傳壓力,朱婷的進攻也變得更加得心應手。

17年的一系列比賽,龔翔宇都開始參與接一傳了,四人輪換體系還是比較有優勢,一是被追發快崩潰的隊員可以隱蔽站位,二是不接滿六輪一傳,心理壓力也沒有那麼大。大冠軍盃的奪冠,也離不開曾春蕾的保障能力。18年世錦賽就要來了,自由人肯定是承擔六輪一傳任務的,中國隊的攻手裡,不太可能會接滿六輪,希望女排的姑娘們能頂住一傳,儘量打出速度,取得好成績。


耀哥說球

為有源頭活水來。

首先,一傳概念?指對壘雙方中的一方,比如AB兩隊,A隊的後排隊員,即6號位的發球隊員,發出球后,B隊的隊員第一下的接發球,一般是墊球,傳到本方的二傳,導致其組織最後一下的進攻,通常都由後排的三位隊員接一發球。

一傳的功能?穩定接球,給二傳手一最舒服的位置,即有利於後者傳出最舒服,最有利於本方進攻的球,俗稱,喂球。所以接發,喂球,進攻是三位一體的集體技戰術,一傳的成功率,特別是傳到二傳的球的質量,就構成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辯證關係。

一傳的站位?以袁偉民,其之後的郎平時代,隊員的角色分工裡,一傳,即接發球的一方的第一下觸球,主要是後排的仨隊員,無論是主攻,副攻還是接應。唯一例外的,絕大多數時候,除了特殊情況下,二傳手是不接一傳的。所以,要求每個選手必須具備全面紮實的基本功,即發,接發,傳球,攻擊,防守(含攔網,救球)技術都要熟練。楊希孫晉芳周曉蘭陳招娣陳亞瓊張蓉芳郎平她們那一代,一傳技術,根本不是問題。作為主帥的袁頭,即袁偉民的指揮中心,主要在打出什麼樣,多少樣的防反技戰術組合來而已。有興趣的年輕盆友們,可以看看三連冠時期的比賽錄像。一句話,上世紀80年代的男女拍,並沒有專職的一傳分工,充其量個頭稍矮的,非主攻的,接一發球的略為多些,或者相對一傳技術突出的隊員多一些。即,後排隊員會有分工,微調,對手球一出手,可能會更主動去接,這個默契十分重要。

自由人與接一發?排球進步了,與高大化潮流不無關聯,為了比賽的精彩程度,國際排練增設了後排的,第四人,按照規則,隨時可以進出的,叫自由人,角色作用,接發球,主要在後排仨位置,機動防守,位置不限,加固,突出防守乃至反擊的保障作用。自由人的一傳功夫,接著,接穩,接好尤其關鍵。

六輪一傳?簡而言之,排球高大上上快變的潮流下,運動員隊員越來越厲害。角色越來越錯綜複雜。對身材高大,主要司職進攻的邊攻手而言,接一發,相對而言,無論在前排後排,比值其他的隊員,比較困難點吧。另一個角色是接應,一傳球要求,理論上也是苛刻的。彼此對弈模式是,柿子,撿軟的捏。主要針對的就是一傳略為水平低點的,此外,邊攻手,特別是全對核心的主攻,既要下球率,擔當主要的得分點,也要有一定的接發球穩定基礎。比賽膠粘了,疲勞了,對手仍會追著,盯著主攻手發球,破壞對方的績效成功率。

具體點說,倆類型,一般來說,對方發球區域,多在後排,或者中線附近,即三米線與六米線附近的部分空間裡。第二,後排為主的接發球區域。也就是說,無論在什麼位置,都得準備隨時接一傳球,目前實戰裡,大家會看到,主要還是在後排區域。像大名鼎鼎的朱(郎導專用語)朱婷,時不時的後撤,下撤到三米線後去接一發。這類輪轉六個位置,主力球員,有固定接,,臨時接,每個位置接。她們的師姐一代,周蘇紅,劉亞男,都是攻守兼備,一傳很穩定的優秀球員,也往往是對手眼中的報復對頭,就發你,找你發,企圖打死你,起碼擾亂你。

最後歸納,一位隊員,或者固定,或者機動,按教練意圖,隨場上局勢變化,和全隊一起,,完成包括一傳的技術組合,有時需要,打了前排的攻防球,馬上可能到後排去接下個球。嚴格的說,既是基本功,也是迫於無奈,或者局勢需要。與有些隊員一傳短板,需要保護有關,也有槍打出頭鳥有關,發你主力,就想忽悠你,干擾你,使你心慌意亂,。。。這是被逼的。

女拍超級聯賽開始了,大家多從賽事裡觀摩各類技戰術的作用,欣賞優秀球員的技術發揮,包括接一傳的。。。


宋培林71578079

就是指前排主攻或者接應後撤下來,和後排的2人(前排主攻的對角和自由人)一起接一傳(二傳在後排不接一傳)……這樣加上其本來在後排的3輪一傳,理論上最多可以接6輪一傳……前排隊員後撤主要是為了加強一傳保障,後排人越多,相對來說兩人結合部就小了,這樣可以降低對手發球的破壞力……

具體到實戰來說,比如俄羅斯隊,由於剛察不接一傳,而科舍的一傳很差,這樣就經常是隻有兩人接一傳,這樣一傳的壓力就會非常大,如果剛察或者科舍的進攻狀態不佳,就會很容易造成嚴重卡輪,這也是現在俄羅斯主教練最頭疼的難題……

同理,歐洲球隊通常都是靠強力接應這一點來突破得分,所以很多時候接應都不參與接一傳,那麼為了加強一傳的保障,也只好讓主攻下撤,三人來接一傳……而後撤的主攻如果一傳能力堪憂,那麼也會成為對手發球的重點照顧對象……通過發主攻,破壞一傳,限制對方快攻的戰術球,主要去攔防對方的另一個進攻點,這也就是現在女排最常說的發球帶攔防戰術……

同樣回到中國隊,中國隊一般都是三人負責接一傳,即自由人加兩個邊攻手;之所以郎導為什麼一直強調要鍛鍊朱婷或者所有進攻點的一傳保障能力,除了要完成自保,還要強調後場串聯,同時隊員技術越全面,隊伍沒有明顯短板,對於現代的整體排球來說更重要

在實戰中,你可以看到如果對手發球造成中國卡輪,教練可以有多種應付手段:比如前排主攻下撤,接應隱形站位,還是維持三人接一傳,通過接應的跑動,與副攻打戰術球;比如接應下撤,前排主攻不撤,這時候主要就靠主攻這一點來實現強攻渡輪;極端情況,你還會看見前排主攻,接應都後撤,此時四人在後排負責接一傳,這種情況一般就是對手發球強輪已經造成我方一傳連續被破的情況下發生……


年輕呵呵呵

六輪一傳就是不管你在前排還是後排都要接一傳 三輪一傳是你在後排的時候接一傳 不接一傳的主攻如王一梅 不管在前排還是後排都不接一傳

兩點換三點:當前排是主攻 副功 二傳在前排時候 此時是兩點功(二傳一般不進攻 只給攻手傳球) 用替補接應換下前排二傳 替補二傳換下後排接應此時前排就有主攻 副功 接應三個進攻點了


小小黑7

首先“一傳”是排球運動的專業技術名詞,通常說的是比賽中雙方在本方半場的第一次接球,或者是本方攔網出手後的接球,其中雙手墊球運用得最多。一傳是排球比賽中由守轉攻的最終的環節,也是能否組織成戰術的基礎,如果一傳到位,很容易就能組織起一次有效的進攻,如果一傳不到位,那麼給二傳調整的空間就會減小,如果失誤,那麼很有可能就會造成失分或者難以組織起有效的進攻。

再來簡單介紹一下排球場上的站位,排球場上最多有6名隊員,分為1、2、3、4、5、6六個位置,其中1、5、6號位置為後排位置,主要承擔的是一傳、防守等保障性工作,當然在現代排球的發展之下,也經常會有後排進攻,這也要求著後排隊員要承擔更多的進攻任務。那麼2、3、4號位置都是前排位置,他們需要承擔更多的進攻以及攔網職責,每當交換髮球輪次,得分那方便要以順時針的方式輪轉到下一個位置,除了自由人每名球員都有著去前排的機會。六輪接一傳,指的就是無論在哪個位置,有一名隊員都要主要負責接一傳。

中國女排目前的戰術就是由主攻、自由人接一傳,然後進攻中兩邊拉開,中間施壓。那麼很多人就提出了疑問為什麼中國女排不能培養接應的時候就培養出一個六輪接一傳的隊員呢?這其實和目前國際排壇的風格有關,現在更多了流行的是高舉高打,拼網口硬實力,扣球力量更大、速度更快,如今不只是中國女排,很多球員面對重扣自身都難保,更不要說頻頻幫人救球了。


今體育

我給你簡單解釋一下吧。


首先在排球比賽中,在比賽進行中,每邊只允許有六名隊員在場上。而排球比賽中發球是整個比賽環節中必有的第一環節。那麼有了發球,發球隊的另一邊肯定就要有運動員進行接發球,接發球還有一個名字就是接一傳。


其次還要分清場上六名隊員的位置以及他們的職能。這六名隊員分別是二傳手一名、自由人一名、主攻手兩名、副攻手一名、接應二傳一名。在比賽中隊伍的二傳手的作用就是吧別人接起來的發球傳給自己方的攻手進攻,所以二傳手是不用接一傳的,副攻的主要作用是進攻各種戰術攻以及攔網,所以也不用接一傳,目前各個隊伍中的接應二傳一般是隊伍中的主要進攻與得分手,一般也不需要參與接一傳。那麼還剩下兩個主攻和一個自由人就承擔起了全隊的一傳任務了。


最後再說一下為什麼是六輪。在排球比賽中,因為每邊都是六個人在場上,因此場上分為了1、2、3、4、5、6這六個固定的位置,並且每個人佔據一個位置。但是要記住,場上六名隊員所對應的位置並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比賽每進行一個來回就要輪換一個位置。所以每一個完整的輪次都要進行六輪發球。


排球術語中的接六輪一傳的意思就是要接對方的六名隊員的每一個人的發球。簡單的理解就是,無論怎麼比,只要對方發球,你都要接對方的發球。這就是接六輪一傳。


最後我建議你去觀看一場排球比賽,以中國女排為例。主攻張常寧和自由人林莉都需要接六輪一傳。


qzuser1560279

排球中接六輪一傳就是說,無論在輪換到哪個位置,都需要接一傳,輪到前排是2,3,4號位,就下撤接三次,輪到後排是1,5,6號位,(其中1號位在2號位後面,5號位在4號位後面,6號在3號位後面)也要接三次,也就是一個輪換共計是六輪,每輪都有需要接一傳!其中六號接一傳的難度最大,站在六號位,控制接一傳的面積最大,也是最容易失誤的位置,自由人也保護不了六號位那個人,五號位那個人如果是前排的,她需要接好一傳再進攻,(任務過重,她需要自保才能保證進攻),所以也保護不了六號位,如果一傳水平不行的,往往在六號位被追發,就會丟很多分,當然了,也要看個人習慣,有些人正,左右手接得好的,那就不怕,一般來說,練接一傳,都會主練六號位的接法,保證主接的時候不會出問題!


知事淵博


在目前中國女排隊伍中,除了自由人承擔一傳外,接應二傳和主攻都要相應承擔一直兩輪一傳任務,所以根據目前中國女排的發展情況看,在隊長惠若琪退役之後,誰與朱婷打對角,後排保障能力是重中之重,張常寧沙排出身,保障能力突出,已與朱婷搭檔打過對角,在東京奧運會週期也許會一主攻的身份參加各類比賽。在目前聯賽中看,小將李盈瑩的表現尤為突出,但由於天津女排在進攻端對李盈瑩過分的依賴,所以李盈瑩在球隊當中沒有接一傳的任務,但是國家隊她將享受不到這種待遇,所以苦練一傳才是敲開國家隊大門的重要武器。

雖然現在的發展趨勢是高舉高打,但中國曆來的快速多變也不能全盤拋棄,對一傳質量的需求也不應減弱,一個隊伍的整體實力才是走上巔峰的保障!


v尬聊

排球場一隊一共6名隊員6個位置,比賽進行過程中隊員的位置是要輪換的具體點前排從左到右分別為4,3,2號位,後排從右到左分別為1,6,5號位,朱婷接6輪一傳說的是無論朱婷輪換到哪個位置都要接一傳,當朱婷輪換到後排也就是1,6,5號位時她當然要接一傳,接完一傳也有可能會參與到後攻,當輪換到前排4,3,2號位時朱婷在接發球時是要下撤到後排1,6,5號位去接一傳的,接完一傳朱婷還要歸位參與進攻由此可見朱婷作為一名主攻手技術是非常全面過硬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