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知道必死無疑,暗中將兒子送臣子養,讓其隱姓埋名,逃過一死

古代的皇帝的孩子也有流落民間的,原因各不相同。有的是因為皇帝在外出巡時的一時風流,回宮後便將之忘諸腦後,然後十幾年後,便有孩子前來認祖歸宗,眾所周知的《還珠格格》就是由女兒來京城認親的情節來展開的。有的是因為後宮中形勢艱險,為了保護自己的孩子,只能將他送往民間,以保全性命,例如漢宣帝劉病已。也有的是因為國家動亂,風雨飄搖,皇帝知道自己必死無疑,為了保護自己的孩子,暗中將孩子交到臣子手中來養,隱姓埋名,以求逃過一死。

皇帝知道必死無疑,暗中將兒子送臣子養,讓其隱姓埋名,逃過一死

唐代的唐昭宗李曄就是上面所說的第三種,李曄繼位時,地方藩鎮割據的局面已是很嚴重,大唐已經處在分崩離析的階段。當時宦官專權,控制朝政,李曄在宦官楊復恭的支持下繼承皇位。但是李曄登基後,仍然受到楊復恭的控制,這引起了唐昭宗李曄的不滿,後來楊的謀反正好給了唐昭宗機會,將其剷除。

宦官問題解決後,藩鎮割據問題越來越大,唐昭宗大量招兵買馬,擴充軍隊,但是軍隊還未訓練好,心急的唐昭宗便讓他們上了戰場,討伐西川李克用,結果兵敗,只能聯合其他藩鎮勢力。後來接連失敗,唐軍也損傷的所剩無幾,昭宗的威望也一落千丈,接連受到李茂貞和朱溫的控制,被其幽禁。

皇帝知道必死無疑,暗中將兒子送臣子養,讓其隱姓埋名,逃過一死

此時朱溫對大唐江山覬覦已久,挾持唐昭宗和他的皇后到洛陽。在路上的時候,皇后臨產,生下了一個男孩。看著出生的孩子,昭宗是既悲傷又高興,自知自己難逃朱溫的虎口。於是,昭宗與皇后商量說,將孩子送往民間,或許還能保住性命。他們將孩子託付給了心腹胡三,說:“孩子託付給卿,讓他跟著你姓,以後他就是你的兒子。”胡三臨危受命,不懼危險將孩子帶回了婺源考川,撫養長大。同年,唐昭宗就被朱溫殺了。

皇帝知道必死無疑,暗中將兒子送臣子養,讓其隱姓埋名,逃過一死

唐昭宗託付的孩子跟著胡三姓胡,叫胡昌翼。胡昌翼從小就很聰明,後來了考了明經科。胡昌翼本來想從政,後來胡三夫婦將他的身世告訴他,胡昌翼非常悲痛,從此再也無意於科舉,專心從事經學研究。後來因為學問高深,被後人尊稱為“明經公”。

皇帝知道必死無疑,暗中將兒子送臣子養,讓其隱姓埋名,逃過一死

可憐天下父母心,即使是皇帝也不例外。唐昭宗自知必死無疑,將兒子託付他人撫養,讓其隱姓埋名,逃過一死,也使自己的得以血脈延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