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老子的:“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这句话?

智慧慈光

先说答案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这段话是从反面来告诉治理天下的圣王,应弃人道守天道,它的意思是: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君王持人道,积人德之满,不如绝弃人道,去人德,积天德。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尊奉人道,以人道为贵,则以物为贵,物壮则锐,以物为贵,则有极,有极则有生死,故而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金玉,乃难得之货,人之道,所积非天之德,君王以财货为贵,则天道亡,天道亡则必失天下,故曰莫之能守。

接下来还有一句:“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说的是:君主以己身为贵,以财货为富。便是重那些不顺应天道的妄人之道,如此,天道沦丧,君王自失天下,是为“

自遗其咎”。

什么是《道德经》

《道德经》所讲述的,是以道易思想为核心的三皇之道。

《道德经》的前三十七章,道经部分,主要说的是的是自然而然的万物之理。

三十八章之后的德经部分,主要论述的是人类社会生活管理的方方面面。

通过正面反面对“道”的反复论述,来告诉圣王,应该按照自然之道来管理人类社会,才可以生生不息,长治久安。

具体的章节简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阐述了《道德经》“道”的宇宙观。

第二章,万物作焉而不辞,阐明了圣王应该效法天道生化万物,而不据为己有的道理,来治理国家、教化百姓。

第三章,为无为则无不治,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了,圣人应该让百姓从不必要的、过度的、戕害自身的欲望中解脱出来,安乐与朴素自然健康地生活,如此“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从具体细节上,讲述了在《道德经》看来,“道”是怎么生出宇宙万物的。

第五章,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承接上一章,从道生息天地万物,只是顺应道而运转;圣人治理天下,只是顺应道的规律出发,指出面对复杂而纷纭的万事万物,“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承接上面几章,继续讲“道”是如何创生万物的。

第七章,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由天地生万物而“不自生,故能长生”的道理,递推到圣人治天下,因“后身”、“外身”故能天下治的道理。从义理的高度上,讲述了圣人治天下的理念。

第八章,上善若水,从正面论述了圣人治理天下的具体方法,这便是“上善若水”。

第九章,从反面来论述,以相争来治人事天,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指出“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第十章,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讲了摄生修真的具体的方法,表明“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第十一章,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通过讲万物之间的“利”、“用”关系,阐述圣人治国的道理以及“道”与万物的关系,这便是“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第十二章,圣人为腹不为目,进一步论述了老子“圣人为腹不为目”之道。

第十三章,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论述了圣人、身、天下三者的关系,以表明什么样的人才能有德行成为治理天下的圣人。

第十四章,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从“道”的“夷、希、微”三种不同特征出发,论述了若要通天彻地,须要“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阐明自然万物的总根源,都可以追溯到道,能体察大道,就可以掌握万物。

第十五章,微妙玄通,深不可识,讲的是上古得道之人合于大道,“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只有这样的人,才称得上是得道之人。

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讲的是,有道圣王“致虚极,守静笃”,归根复命,倚着造化之门观万物生生不息,守常不妄,故能使万化定安,天下太平。

第十七章,百姓皆谓我自然,从正面阐述了,有道圣王应该如何效法天道,顺应自然地去对待天下百姓。如此便会天下太平,百姓安乐,生生不息,无有终时,一派幸福祥和的社会景象,而“百姓皆谓:我自然”。

第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从反面阐明了,如果不以“道”治天下,天下又会是什么样子。那就是,如此一来,天下将先失其“道”,后失其锚,再失其序,终至不救。

第十九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阐明了要想挽回天下无道的局面,就要绝弃一切世间的伪诈智巧,要做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从而使得天下复归于道,百姓复归于朴。

第二十章,我独异于人,而贵求食于母,讲的是,有道之人,“我独异于人,而贵求食于母”,那么他行走在现实生活中,是怎样的情景呢?

第二十一章,孔德之容,惟道是从,详细阐述了“道”创生万物的根本原理和具体过程,论述了万物无论怎么变变幻演化,其背后的造化原理和流程,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象,物,精,信四要素,也就是“孔德之容,惟道是从”。从而表明,有道之人只要掌握了这个造化生万物的本质和规律,就可以对纷纭并作的万物了如指掌,做到知常达变。

第二十二章,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从曲、枉、洼、敝四个方面讲了“圣人抱一为天下式”虚于应物的道理。指出上古圣人这些真实不虚的道理、对天地万物的描述,是完备的。

第二十三章,希言自然,讲的是淫僻之德,从反面阐述了如果不能虚以应物,不能抱一守道,失于大道,不随顺万物自然,而施以人为智巧的话,又会怎样?强调圣人要“希言自然”,知常守正。

第二十四章,跂者不立,跨者不行,讲的是什么样的德行是淫僻之行,表明有道之人,不会操使这样的德行。

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说的是,“道”才是天下唯一的,恒常的,终极的判准和锚定。有道之人,能掌握这种“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天地恒常的规律和变化,并用来教化天下,使天下有常不妄,就可以有天下,可以做天下主,也就是王。

第二十六章,轻则失根,躁则失君,说的是,天下之主应该以道莅天下,守而勿失,阐述了天下之主不能“以道莅天下,守而勿失”的原因是“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第二十七章,不贵其师,不爱其资,从行,言,知,用,统等几个方面具体而又全面地阐述了,治理天下的圣人如何才能不至于因为离奇大道、轻举妄动而失天下,也就是“不贵其师,不爱其资”的道理。

第二十八章,大制不割,从正面阐述,圣人治理天下,应该常德充于内,外物应于外。体尽无穷,能随机应变,德合于道,顺物自然而不无容私。以天道、自然的法度治天下,才可以实现天下大治。这就是“大制不割”的道理。

第二十九章,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从反面阐述了,人力强为,最终也敌不过造化的推动力,所以,“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天下是天地造化的结果,圣人不会替代天地演物,而是与万物胜而不伤,藏而不害。也就是“天下神器,不可为也”的道理。

第三十章,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说的是,如果真的要代替天地造化,以人演物,又会怎么样的一副图景。借以表明若要天下出现一个良好的局面,只能是顺物自然,以天演物的结果。指出了“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的道理。

第三十一章,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从战争的各个方面,阐述了《道德经》为了以战止战,用以克敌制胜的军事思想的基本原则,告诉圣王如何以战止战。

第三十二章,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宾,主要讲述了王道思想,指出“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宾”。

第三十三章,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分别从“我是谁?我和世界的关系是什么样的?我该度过怎样的一生?”三个问题出发,给出了无道之人和有道之人的不同回答,从而阐述了欲兴王道的圣人,如何从这三个方面来着手修养己身。强调既行王道,就要须臾不离才行,即所谓“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第三十四章,是以圣人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阐述了,若天下失王道久矣,圣人又该如何复兴王道呢?那就是要效法“道”,既能从“无”中生出万物,又能长养万物而不息,还能虚容万物而不役,能为此者,唯有虚静合道。这就是“圣人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第三十五章,执大象,天下往,论述了,圣人兴王道天下皆归附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表明只有遵循天道之常,天下人才都会前来归附,才可以有天下,这便是“执大象,天下往”。

第三十六章,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讲述了柔弱之用,具体应该如何去用。阐述了以王道治天下,不可以执有极,而应该执道之无极为国之利器。无极者,不可见,不可听,不可用,故曰不可示人的道理。

第三十七章,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对以上道经部分进行了总结。本章指出,王道之治,其难就难在,人天然地会倾力于妄为而甚于守常,阐述了“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的道理。

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阐述了道、德,仁,义,礼依次递失的关系。表明“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因而有道之人,去薄、去乱、去华,而取厚、取治、取实。

第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阐述了,如果社会治理模式已经非常低下,如何从更低的社会治理模型,复归于更高的社会模型呢?并且给出了“得一”的答案。

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讲述了礼、义、 仁、德、道,这个道依次复得的得道过程,以及得道了之后,如何的经世致用,也就是“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第四十一章,夫唯道,善贷且成,说的是,给出了得道指南,大家又会怎么做呢?真的复归于“道”,又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呢?进而指出“夫唯道,善贷且成”,表明圣人治理天下,也应该效法天道,用道之弱,用德之谷。

第四十二章,

强梁者不得其死,描述了“道”如何进行运转,从而生养、造化、成就万物。这里主要讲的是“道”主生的一部分,不讲道主杀的一部分,对于主杀的那一部分,只是指出“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提醒人要规避。

第四十三章,天下之至柔,阐述了圣王治理天下应该如何运用道之柔弱。

第四十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阐述了“知止”的问题,表明“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第四十五章,清静为天下正,阐述了在《道德经》看来,什么是“正”呢?“清静为天下正”的道理。

第四十六章,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讲了“知足之足,常足矣”的道理,表明“能做到知足之足,那么天下就会恒常有道。唯常足,天下方能常正”。

第四十七章,不出户,知天下,表述了圣王治理天下,由于与道相合,达到“不出户,知天下”的状态。

第四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承接上一章,更加深入具体的阐述“道不为而成”的道理,那就是“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第四十九章,圣人无常心,阐述了“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的道理,以说明圣人衣养天下百姓,在圣人心里,百姓都是他的孩子。

第五十章,出生入死,阐述了天地万物,皆有生死,知生死之所出,知死生之所去,知生生死死之所由,才能成为一个善摄生者的道理。

第五十一章,尊道而贵德,阐述了最高境界和层次的“德”,就是“玄德”,从而告诉我们,活着的终极意义,在我们的根本之中,这便是尊道而贵德。

第五十二章,天下有始,阐述了人生成败的法则,那就是,因袭大道,天地万物的常理,就可以做到,天人合发,不为而成。不知常,妄为,则大凶至。

第五十三章,大道甚夷,而人好径,从反面论述了,如果不复守其母,不行于大道,以一己之妄,以社会上各种不道的异端邪说来治理国家,来治身治事,就会导致不救而亡的下场。

第五十四章,善建者不拔,从正面阐述了,生命是美好的,修身以合道,返璞以归真,抱道不离,以道正身、正家、正乡、正邦、正天下,其德就会依次广大普远,就越发地会觉得,生命原来是这么的美好。从而回答了如果脱离了大道,丧其道而行其径,失其母执其子,到了一个危险的境地,怎样才是救治之措?的问题,也回答了“道德经是帝王之学,那普通人学了有什么意义和价值?”的问题。

第五十五章,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进一步阐述,一个人有德了,会是什么样的,那就是“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第五十六章,知者不言,讲述了如果一个人道纯德真,以德为贵,以道德统御天下,那天下都会自动的归附尊崇他,这才是真正的天下至尊至贵,才是真正的王者。

第五十七章,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具体的讲,一个内圣外王之人,应该会怎样治国用兵平天下。

第五十八章,其政闷闷,继续阐述以正治国的道理。

第五十九章,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各句环环相扣,道理逐次递进,论述了统治者怎么样才够资格去统治一个国家,那就是“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第六十章,治大国,若烹小鲜,讲的是,成为一个大国之后,要怎么治理大国,才能保持长久的昌盛,那就是“治大国,若烹小鲜”,也就是国家的内政问题。

第六十一章,牝常以静胜牡,以静為下,从有无之辩出发,阐述了国与国之间的外交之道,那就是“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这也是中国朝贡体系的理论根源。

第六十二章,

道者万物之奥,进一步阐述了治理天下,进行全球统治,“唯有善用道者”的道理,因为,“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

第六十三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从难易之辨和大小之辨的道理着手,回答了要想治理好天下、进行全球统治,“具体”怎么做的问题,那就是要做到“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第六十四章,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讲的是,当一个国家已经处于太平的状态,应该怎么长久的保持这种状态。

第六十五章,常知稽式,是谓玄德,进一步阐述了,要想让天下长久得安而不乱,就要“常知稽式,是谓玄德。”进而合于天地,同于大通,百姓德备而善,则天下至安至福。

第六十六章,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进一步从君民关系方面,继续阐述玄德之德。

第六十七章,我有三宝,持而保之,阐述了华夏之道中,真正的圣王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

第六十八章,善用人者,為之下,阐述了用兵与用人,进而用天下的道理,表明治国需要帝王无为,而让臣民有为。

第六十九章,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承老子“恬淡为上,生杀皆不入于心”的用兵总方针,进一步阐述了用兵之道,提出“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第七十章,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陈述了《道德经》中所论的,古之圣人用以取天下之道,并不是平常人用来保身自存的,故而“圣人被褐而怀玉”。

第七十一章,圣人不病,以其病病,阐述了天人两道,人天相知的“认知论”。指出“圣人不病,以其病病”,表明只有认识到“不正常”的事物,都是“不正常”的,才能明白,什么是“正常”。

第七十二章,民不畏威,则大威至,展现了如果天下都是正常人,都是没病的人,那么社会将会呈现一种怎样的图景,并指明为了实现这样的社会图景,需要去人之道,复其天之道,使得“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第七十三章,天之道,不争而善胜,阐述了天生天杀之理,表明天道是把一切都设计好的,完备而永恒,借以说明为什么治国应该效法天道。

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讲的是人生人杀的现象,指出天生天杀,道之理。人生人杀,道之亡。亡道,必失天下。

第七十五章,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於贵生,从物质生活、社会秩序、生死轻重等三方面,阐述了国君以人之道治国,统治者以己为天,会造成社会贫困,国家昏乱,人们轻死而重利,无所不为的后果,指出“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第七十六章,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再次阐述了生死之道,通过指出强大的会死得快,柔弱的会活得久这一现象,提出了“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强大处下,柔弱处上”的道理。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回答了“为什么强大的会死的快,柔弱的会活的久?”这一问题,指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餘。”

第七十八章,受国不祥,是為天下王,从正面阐述了柔弱胜刚强之理,以表明“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為天下王。”的道理。

第七十九章,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从反面阐述,如果不以柔胜刚,就会积不善成怨的道理,进一步表明,以柔弱胜刚强,方能为社稷主、天下王。

第八十章,至治之极,阐述了,配天之德之圣人治理天下,会出现“至治之极”的社会图景是什么样的。

第八十一章,总结全文,进一步阐述人主应该谨守天道,绝弃人道,才能长久的维系天下太平之治。指出“人道私而好争,天道公而无争。以人之道治国,则国灭。以天之道治国,则国昌。”所以,“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这就是《道德经》,上古道术集大成之著作。


平凡2850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尹喜问:“持是把持。盈是满盈。‘持而盈之’将这两个字写在一块儿,从何说起呢?”老子画了一个天水卦,

说:“这个是《周易·讼》卦,六个爻中有五个爻阳居阴位,阴居阳位,属于反向而行;只有九五阳居阳位,位正而不可动摇。说明国君虽然正,但君臣有隔阂,臣属势盛欺君。这个卦的卦名为‘讼’,就是臣属和国君争讼。‘持’是臣属把持朝政,‘盈’是权势过盛,这是从反爻人多势众而引申出来的。”

尹喜:“‘已’为止。‘不如其已’,不如停止自己的欺上行为。这是从君臣道义上说的吗?”

“岂止是道义,九五之君是正统之君,不是下面人所能动摇的了的。既然动摇不了君位,又要和国君作对,还能善终吗?所以还是趁早收敛自己的行为,或许有个好的结果。”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尹喜:“‘揣’为抓住;‘锐’为尖利。‘揣而锐之’又是从哪个角度说的呢?”

老子:“作为权臣,既然敢跟国君作对,对其他臣僚肯定也是骄横跋扈,处处显示自己的权势。他抓住别人的错处就横加指责,说话刻薄,不依不饶,逼得同僚与国君联手来消灭他,所以说他的富贵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咎也。

尹喜:“作为臣属如果家里金银财宝积存太多,那就到了被抄家的时候了,没有谁能守得住它。如果因为富贵了就变得骄横,是因自己的过失而丢掉了富贵。这是什么原理呢?”

老子:“财富是有数的,你获得多了,别人必然就少得,这就打破了财富的均衡规则。因富贵变得骄横了,原本挺胸走路的见了你都低下头去,这就打破了人和人之间的平衡度。度是稳定社会安定的水平仪,为什么周公要制定周礼,就在于制定度的社会标准,谁破坏了这个度,谁就会因此而葬送自己。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就是这个意思。”

(注:通行本为“自遗其咎”,据竹简本和汉帛本改为“自遗咎也”。)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尹喜又问:“有了功业,正应该享受富贵,为什么要退出去呢?退到哪里去呢?为什么这是天之道呢?”

老子高兴地说:“问得好!我又不是老天爷,凭什么说是‘天之道’呀!如果说打下天下了,不坐天下是自然规律,岂不违背了社会规律?自然规律怎么可能违背社会规律呢!提溜着脑袋跟随国君打天下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图个荣华富贵吗!

其实这个‘道’是从卦象中来的。讼卦的‘讼’是意见不一致。上卦为天,国君居尊而坐,但九四、上九反居其位,说明国君同周围的大臣意见并不一致;下卦为水,九二管辖着周围的小人,是领主。在国君身边发表不同意见,难免惹上杀身之祸;而领主远离国君,做个一方之长,则可保全身家性命和富贵。这个‘功遂’是立了大功,应该享受富贵;‘退’是从国君身边退下去做领主。

由此说,这个‘道’是筮卦之道,这个‘天’是筮卦之天。从筮卦得出来的道理是天之道,而不是我打着上天的旗号宣扬我的道。如果你不知道‘天之道’的由来,而把它按到我的头上,我可承受不起。”

(陈鼓应:“天之道也,指自然的规律。”)


杨吉德

凡事不能"盈",不能"锐",不能"满"。这就是老子《道德经》里面反复强调的为人处世之道;否则的话:富贵而骄,必将"自遗其咎"。

凡事都要适可而止,不能过;凡事过了头,过了分,就会走向它的反面。这就是老子在《道德经》中向我们讲述的辩证法。

盛必有衰,自然常理。日中至盛,过中则昃;月满则盈,过盈则食。这就是常言道的:盛极必衰的道理;也是"得理要饶人"的智慧。

这是《道德经》第九章中的句子。其实这一章的核心是最后两句,即"富贵而骄,必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孟子也说过,富贵不能淫。"骄"然后必"淫";由"骄"而"淫",必然会导致判断失误最后不是殃及旁人,就是加害于自己。

功遂身退,更是保全自己的秘诀。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范蠡与文种。两人都是谋士,都立下了汗马功劳,一个功成身退,浪迹江湖;另一个则项上人头不保。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不听老子的功遂身退的智慧,凡事追求十足,不留日后余地,这不是天道,往往会送了卿卿性命。


闲看秋风999

《道德经》第九章全文是“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群之,不可长保。金玉盈室,莫能守也。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译文:“累积到满溢,不如适可而止。磨得尖尖的,锐利难保长久。金玉满堂,不可能长期守住。因为富贵而自傲,容易带来灾难。成功了就功成名退,这才符合自然之道”

道家哲学的出发点,是“全生避害”。而老子认为,要在人世间好好活着的大智慧,就藏在身边一草一木的枯荣中。例如“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人生于天地宇宙之间,自然是“天人相应”。顺应自然的规律,并将自己的行为对应,才能“利己”。

所谓的“知易行难”就是因为,人性的缺陷,让人心不足蛇吞象。总想得到更多的,所以招致人祸。其实,无论庶民还是王侯,吃不过一日三餐,睡不过一枕一床。老子正是看到了太多的乱世的人心丑恶,人心贪念带来的种种灾难,才提醒世人,要效仿自然。要“低调”要谦虚。


当年青山

要理解老子的【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这段话,直接解释,就可以了。

老子说:拿个器皿总想装满它,不如在未满之前就不装了。身上揣着器械保护自己,即使打造的再锋利,也不可能长久保护自己。满屋子都是贵重的金玉,也没人可以长久的守护好。

老子这么说是有道理的。

我们设想,比如一个杯子,装满了水,会溢出来的,所以差不多七八分满是最好的,不仅有水了而且不容易溢出来,是不是?

当一个人身上总是带着凶器的时候,其实恰恰证明他很不安全,怎么会平安呢?

当一个人家里东西都很贵重,很惹人眼的时候,岂不是自找苦吃,惹他人惦记呢?怎么守啊?明抢也不容易躲,暗箭更难防啊。

所以,老子说这段话,其实就是在为人们敲警钟啊。道理也非常的简单,肯听的人不会吃亏啦。


命理师陈一宏

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久,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这是老子道德经中的一段。

个人观点这一段话主要是讲人性的,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久,这里讲的是名利。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正所谓水满则溢,月满则亏。太过看重利了,会适得其反。刀子磨得锋拉好使,但刀刃也容易奔断。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富可敌国容易招惹祸事,为富不仁自有其报应!功成身退才符合自然规律。


无常的小跟班

1.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拥有再多的金银财富高贵得意,并不比平凡俗人那样轻松。

2. 揣而锐之,不长保。打磨得再锋利的刀刃,保不住永久的锋利。

3. 尽管是钱财万贯,人强马壮,钱权齐备,完美齐全。如不保持平凡人的心态行为对待社会,是很难牢守发达家园江山的命运 。

4. 俺无怀权大志,只有一心俗意,请教大师们高悟智慧的指导 👍



愚钝凡人

老子告诫那个年代的人们,

1、在满足中还要追求进一步的盈满,最后终归得不偿失,不如保持自己,已经得到的东西就可以了。

2、如果一个人手里已经有一把锋利的利器,显露锋芒,还不满意,最后连属于自己的东西都难于保住。

3、贪婪的人,往往得寸进尺,总是耀人眼目,纵使金玉满堂也无法守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