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史」这位统治者竟因为吃不到臭豆腐而大发雷霆

清康熙八年,安徽省仙源县举子王致和进京考试名落孙山,欲归故里,又苦于路费无着,只好留京等下科再考。幼时曾在家做过豆腐的王致和为维持生计,便用手推的小拐磨,每天磨上几升豆子做成豆腐沿街销售。有一次,豆腐卖不出去,剩下较多,又时值夏季,怎么办?猛然他想起家乡有用豆腐制成酱豆腐的,但具体不知怎样做法。于是他试着将豆腐切成小块,加盐及花椒封在坛里,一直没管它。到秋凉之后,他才想起这些豆腐块来。这天,他刚打开坛盖,一股奥气便扑鼻而来;再一仔细看,豆腐已呈绿色了。他好奇地入口试尝,味道却很美。送邻里人品尝,也一致称赞。结果“臭”名远扬,从此靠王致和臭豆腐”生意越来越兴隆。

「每日文史」这位统治者竟因为吃不到臭豆腐而大发雷霆

魏筛王致和官运不通,屡试不中。到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他索性在延寿寺街路西建作坊,立招牌“王致和南酱园”。雇师招徒,专做起臭豆腐的买卖来。

「每日文史」这位统治者竟因为吃不到臭豆腐而大发雷霆

到了清末,王致和的臭豆腐竟成了慈禧太后的御膳珍品。那时,御膳房每天要为慈禧准备一碟用炸好的花椒油浇过的臭豆腐,而且必须是当天新从“王致和南酱园”买来的。但有时去晚了或赶上“王致和”停业盘底,买不到新的,太监们就只好用剩下的顶替。慈禧为考验侍奉她的太监,有一次在进膳时,把一粒花椒暗藏在臭豆腐中,到了第二天进膳时,慈禧拨开碟中的臭豆腐一看,那粒花椒果然还在,于是她严厉处罚了主管太监。

「每日文史」这位统治者竟因为吃不到臭豆腐而大发雷霆

从此,太监们只好到“王致和南酱园”去求方便,以保证不误,“上用”。请臭豆腐一经“上用”,身价更高。“王致和”门前的三块立匾,均彩绘龙头,以示“大内上用”。“王致和南酱园”六个字,分做两块匾,分别由状元孙家猬、鲁琪光书写。孙家和还为其写了两副门对,一副为“致君美味传千里,和我天机养寸心”;另一副为“酱配龙播调芍药,园开鸡趾钟芙蓉”。两副门联四句的头一个字合起来就是:“致和酱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