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苏57之黑色幽默-一款精装版苏35PRO, 百架大单变12架


世界五代机家族里面,中美争霸,美国有F22和F35,中国有歼20,FC-31,与之一一对应,虽然后者还暂时没有户口,俄罗斯苏57战斗机,虽然俄号称隐身五代机,隐身和超音速巡航,超机动,高度信息化,只有他们自己这么认为。

俄苏57之黑色幽默-一款精装版苏35PRO, 百架大单变12架

五代机谁主沉浮,苏57提前出局

虽然俄罗斯人嘴硬,但是苏57战斗机到了最近才定型,而总设计师,在2014年就提前走人,进入莫斯科航空学院教书,将自己的失败经验传授给学生,或许是最好的结局。

当然,最大的重击来自俄高官的发言:

俄罗斯副总理尤里·鲍里索夫重申Su-57战斗机目前无需大批量生产,俄军现在装备的Su-35已经是世界上最强战机之一,大批量生产Su-57战斗机没有任何意义。Su-57战斗机作为俄军王牌,当俄军现役战斗机落后于其他国家相应战斗机随时可以生产

这个申明很神奇,难道苏35比美国F22,F35还先进??

俄苏57之黑色幽默-一款精装版苏35PRO, 百架大单变12架

俄罗斯人现在终于醒过来了,苏35就是现阶段最佳选择,物美价廉,完美版苏27

实际上来说,俄罗斯人设计了2款苏35,一款是是不带弹仓的廉价版本,一款是带弹仓的高价拍扁版本。

苏57号称最强三代机是有道理的,除了弹仓之外,所有苏57有的技术特征几乎都有。

比如武器外挂,发动机,机头大型相控阵火控雷达,襟翼雷达,遍布机身的光电探测系统几乎都一模一样。

俄苏57之黑色幽默-一款精装版苏35PRO, 百架大单变12架

俄罗斯人用苏57的航电设备和发动机升级了一下苏27,这就是苏35

苏57战斗机由于航电总师费多索夫的隐身无用论,使得苏霍伊设计局一下走到了绝境,美国声称0.01-0.001平米的机头隐身截面积,俄罗斯人毛手毛脚做实验后确认美国吹牛,认为最多就是0.1平方米,他们认为的苏57只需要0.5平米就足够应对局面,保持苏27良好的高速性能,更大功率的机头火控雷达,配合地面远程雷达和地面干扰站,可以让来犯之敌,不管是F22还是F35,直接晕头转向,不辨东西。

俄苏57之黑色幽默-一款精装版苏35PRO, 百架大单变12架

苏57掉坑的罪魁祸首-航电院士费多索夫,俄三代机的巨大成就造就满身的勋章,也变成狂妄自大的根源

苏57隐身技术全盘失败,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后果,苏57原定的首批百架大单,现在缩水为仅仅12架,或许就作为飞行技术试验机,为下一款真正的隐身战斗机做技术准备。

俄苏57之黑色幽默-一款精装版苏35PRO, 百架大单变12架

作为和美国F22抗衡的新一代战斗机,苏57隐身设计失败,弹仓设计也失败,无法高速投射空空导弹

实际上来说,隐身战斗机设计除了航电设备要先进外,最大的的要点就是隐身要过关,而且弹仓要方便投射武器,尤其是一线主流机型,必须要在1.5马赫以上速度投射能安全投射远程空空导弹,俄苏57弹仓设计,前弹仓高速分离困难,容易和两个高耸的发动机舱相撞,这就是接近无解的难题,而且机身过度扁平,也造成了前后纵列安置两个弹仓后,机身强度严重不足,需要大幅度加强。

俄苏57之黑色幽默-一款精装版苏35PRO, 百架大单变12架

F22弹仓设计很优秀,可以在1.6马赫高速投射空空导弹

俄苏57之黑色幽默-一款精装版苏35PRO, 百架大单变12架

而且F22弹仓设计的精要还在于,弹药可以乱序发射,任意一发导弹都可以发射出去,不受顺序干扰

前些年,有航空界专业人士和俄方交流,意外的发现是,俄方设计人员基本功很扎实,数理逻辑水平非常高,对于基础的气动总体性能有很深刻的认识,但是谈及隐身飞机的某些话题时,就明显发现底气不足。

最终的解释就是:苏联解体后,航空科研经费直线下滑,像苏27那样,利用一个型号的名义,几乎把所有三代机基础技术实验全部补充做了个遍,这种好日子一去不返了。

隐身飞机相对三代机来说,难度和广度远远不止二代机到三代机的跨越,需要更多烧钱,俄罗斯苏霍伊设计局依靠中国大量购买苏27家族技术和飞机的千亿大单勉强活了下来,但是仅此而已,深层的科研,还是无能为力,俄政府拨款就是杯水车薪,对于隐身和超音速弹仓设计就有意无意的糊弄过关,也在情理之中。

俄苏57之黑色幽默-一款精装版苏35PRO, 百架大单变12架

F22项目烧了500亿美元,从F117,B2开始算,上千亿美元,加上F35,接近万亿

实际上,隐身战斗机研发,比传统战斗机研发,就多了个隐身,设计实验费用几乎就成指数级别增长,烧不起钱,一切免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