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南方每個村都有宗祠,而北方幾乎就沒有呢?

竹影清風10406217

宗祠,聚族而居的產物,有緬懷先祖,團結族人,商議家族大事的作用,宗祠是中國姓氏文化的一大特色,尤以南方最多,以江西,福建,廣東,浙江,臺灣五省密度最高,基本上是村村都建有宗祠。

那麼為什麼南方多宗祠而北方卻很少看到呢?其實這要牽涉到我們古代的移民史,讓我以中國古代移民大省福建為例,大家就能很好的明白為什麼南方多宗祠而北方很少了。

在上古中國夏商周春秋戰國時期,北方一直是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南方山林密佈瘴氣洶洶乃不毛之地,人煙稀少人跡罕至,兩廣閩浙贛一帶更是百里無人煙,至東晉永嘉年間八王之亂,中原板淡西晉滅亡,有八姓衣冠入閩 ,為陳,林,黃鄭詹等八姓,這八姓是最早進入福建的一批移民,這些人進入福建後在當地落地生根開支散葉,到了唐中葉河南光州固始人陳政陳元光入閩開發閩南,唐末王潮,王審之兄弟入閩主政,這兩撥人都從河南帶來了大批移民,慢慢的又擴散開去,不僅融合了本土人又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發展,此後又以福建為起點繼續向臺灣,兩廣遷移,這些原籍北方的南渡移民每到一地必聚族而居興建宗祠宗廟,慢慢的形成了許多世家大族,比如九牧林氏,穎川陳氏,江夏黃氏,而且家族傳承有序,族譜記載清晰,字輩排行無差,這是南方姓氏在千百年來的遷徙中所形成的共同特點。

宗祠文化是一個長期被忽視的文化,實際上宗祠文化正符合中國人團結自強追源朔宗凝聚家族力量的傳統美德,而且宗祠也是寶貴的建築財富,是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代表。




大國布衣

作為一個南方人,在宗祠這個問題我還真跟北方朋友有過討論,原因如下:

1.遷徙:南方人大多是以前各個朝代從北方從中原因為戰亂災慌等原因遷徙過來的,歷史上有關的大遷徙有:永嘉之亂、安史之亂、靖康之亂,南遷的人就保留了很多以前的傳統,舉家遷徙,到新地方落代生子,怕後代子孫以後不團結,本就是被迫遷徙,怕後代又再度遷徙(粵閩人下南洋)怕他們忘祖忘根,建宗祠是個團結後代子孫的好辦法

2.經濟:原因是一環扣一環的,由於戰亂遷徙,很多有文化的,家底蔭實的都遷徙到南方,他們比起落難困苦的人更願意去建宗祠,在古代,宗祠越大,建的越好,越多精美木雕,越能彰顯家族實力

3.人口混合:北方地區由於歷史上中原多次與北方遊牧民族發生戰亂,很多建築被毀壞,與當時的遊牧民族人口混合,能保留下來的以前的東西就沒南方多了,因由北至南,有很多山川阻隔,南方因此避開了不少戰亂,以及被動人口混合,特別是福建廣東這邊宗祠特多,拿廣東來說,粵北是山區,在那個交通不便利的時代,自然阻隔南北商貿甚至戰亂,保留了很多傳統的東西,當中就包括了宗祠

4.文革:由於你懂的原因,很多傳統的東西被毀壞了,而本就保留少的北方在這個時期就真的受重傷了,雖然後來平反,但復建的少,再加上經濟發展,很多傳統老建築都難保留下來

抽取我以上說的總結,南方多宗祠而北方少主要就是因為:戰亂、人口遷徙、經濟、特定時期的政策影響


紙上青春年華



過去北方山東、河南等地稱之為中原,土地肥沃、地域廣袤,物產豐富,常常為各種勢力所爭奪,最近民國還有“中原大戰”,所以當地土生土長的居民多受到傷害,目前許多村落姓氏眾多,就是最有力的證據,當地居民大部分都是從外省遷居而來,特別是比較封閉的山西 ,所以祠堂這個民族文化在北方基本沒有沉澱。



在北方許多村落,目前都有幾百年以上的國槐,乃是祖上所栽植,留示後人自己的來源。



更多精彩回答,請關注耕讀先生。


耕讀先生

相對來說,南方一則兵火較少,二則地形複雜,或是山地,或是水網,即使遭遇戰爭,也會有不少村莊躲過災難。加上南方氣候溫暖潮溼,那種滅絕性的自然災害也比北方要少。因此,就保存下了宗祠等傳統文化。


巴山夜雨涮鍋

首先要說的是,提問者說的未免太泛,哪裡算南方?哪裡算北方?都沒說清楚。如果按一般所理解的長江以南算南方,其實一些省份祠堂並不不多,比如湖北、江蘇、湖南,據我所知,祠堂多的主要集中於以下幾個省,廣東、福建、江西、臺灣和安徽,即使這些地方,也不是像提問者說的,每個村都有祠堂。不過,祠堂相對其他地方,的確是多很多,而且像廣東潮汕地區,常常一個村子就有好幾個祠堂。但提問者觀察的大體不錯,總體而言,北方几乎很少見祠堂,南方確實很多。

為什麼會這樣?最直接的原因大概是南方宗族力量強大,在鄉村地區人們從歷史上就是習慣於聚族而居,而且中國人的信仰核心實際上是祖先崇拜,聚族而居有利於強化祖先信仰,所以人們重視宗族關係,無論是族譜、家譜、祠堂、墓地,都非常重視。

我祖籍河南南陽,我們那個村大概兩千人,絕大部分都是一個姓,這樣的村莊在周邊來說,都是非常大的村子了。總體來看,北方村落都比較小,大村不多,人口也不多。而南方很多地區則不同,山區小村也很多,但平原或丘陵地區大村就很多了,特別是廣東潮汕地區,動輒就是就萬人以上甚至數萬人的村子聚族而居。

之所以南北有如此大的差別,大概與以下原因有關:北方自古發展比較早,地勢相對平坦,歷史上無數次戰爭、流亡和民族融合,導致北方家族勢力不容易形成,村落也多為雜姓村和小村;南方後來發展起來,廣東和福建更晚,所以大規模戰爭不易波及,北方民族南下避禍,要對抗各種不同可能有敵意的環境,而且南方多山區,交通不便,所以容易形成聚族而居的大村落。

到了宋以後,其實唐代就已經開始,北方的環境和資源經過數千年的開發,開始不斷惡化,所以中國的經濟重心逐漸南移。環境和資源條件的惡化,也是造成北方村莊比較小的一個因素,因為環境對人口的承載量是有限的。

所以到現在,南方的家族力量都還是不容忽視的,而北方則不同。這裡簡要談談個人看法,實則這個問題非常複雜,不但涉及到發展早晚、戰爭、環境、資源,還涉及到信仰、傳統和教育等等問題,就不囉嗦了。


考貳拉

南方人注重宗族觀念,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祠堂,祖墓,修有族譜,知道自己的祖先,像我就知道我的祖先來自哪裡,從宋代的祖墓都沒有荒廢,每年都有子孫前去掃墓,而北方人較少,北方比較注重家庭,很多都是以家族居住在某個地方。


而且北方的漢民,長期受北邊遊牧民族侵擾,原來一姓一處的村子早就被摧毀,雜居起來,形成不了宗族的力量,故沒紀念宗族的祠堂。

有宗祠的村基本是很團結的村,大家都是一個祖宗下來,有了宗祠,族人更有歸屬感,凝聚力也更強,以前南方村跟村之間一遇到械鬥,基本同族人都會出來幫,包括外地的族人也是出人出錢。南方宗族觀念強,維繫宗族最重要的關係就是孝道。所以南方人很講究輩分禮儀和孝敬長輩,沒教養的傢伙在圈子裡沒得混的。

有些地方之所以能夠這麼發達,主要是傳統文化的價值觀在那裡,有錢大家賺,團結鄰里,家族傳承,光宗耀祖,這些都是從幾千年保留下來的文化。

我感覺無所謂南方北方,何必將自己劃分個三六九等呢,哪都有真漢子,也不乏真小人。也不要總拿著先輩的事蹟給自己貼金,那是先輩用生命鑄就的豐碑,是為了國家而犧牲的,不是為了讓我們這些後代有個誇耀的資本。


笑搞

宗祠即俗稱的祠堂。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賢的場所。祠堂有多種用途。除了“崇宗祀祖”之用外,各房子孫平時有辦理婚、喪、壽、喜等事時,便利用這些寬廣的祠堂以作為活動之用。另外,族親們有時為了商議族內的重要事務,也利用祠堂作為會聚場所。它也可以說是封建道德的法庭;祠堂也可以作為家族的社交場所;有的宗祠附設學校,族人子弟就在這裡上學。

祠堂最早出現於漢代,據《漢書·循吏傳》記載,“文翁終於蜀,吏民為立祠堂。及時(指誕辰和忌日)祭禮不絕。”東漢末,社會上興起建祠抬高家族門望。 《禮記·祭義》裡說——“眾生必死,死必歸土,此謂之鬼。”《禮記·祭法》說——“庶人庶士無廟者,死曰鬼。”孔子死後魯哀公為其在故宅修建廟,後來隨著孔子的地位不斷的上升,祭祀場所的不斷擴建,孔廟就逐漸從家廟變成了國家祭祀的國廟了。

到了唐代,形成了一定的家廟制度,一、二、三品官員必須有家廟,唐初四大名相之一的王珪“貞觀六年,侍中王珪通貴漸久而不營私廟,四時烝嘗,猶祭於寢,為法司所劾。太宗優容之,因官為立廟,以愧其心”不修廟在自己家裡祭祀是要被彈劾的!這裡有一點注意,唐朝的科舉制度考生的才能只侯補到三品以下官員,想官做到三品以上,還要考你族譜,是否出身名問望族,聖賢之後。如筆者家譜中就有唐朝時期官至二品的戴胄公寫給皇帝看的自家出處源自宋戴公之後的文章,文章自然說宋戴公如何聖賢云云。

《朱子家禮》中說——“ 然古之廟制不見於經,且今士庶人之賤亦有所不得為者,故特以祠堂名之,而其制度亦多用俗禮雲。”意思就是:家廟的設置呢?古代沒有記載也沒有規定,朱熹闡述和頒佈了自己的創造的方式,把家廟改為祠堂,讓普通階層可以以修祠堂的名義修建家廟了。

綜上所述,祠堂源於家廟,最早皇室及聖賢忠烈可以修家廟。普通人家是不可以的。封建等級制度將人死後仍分等級:死後有家廟祭祀的是神,庶士無廟者,死曰鬼。那麼唐朝的家廟,三品官員以上必須有,直到明朝才允許普通階層修祠堂。但這裡是允許你修,不是出錢給你修,願不願意花錢修還是你自己決定。

南方魚米之鄉,自古經濟條件優於北方,也崇尚讀書科舉以出人頭地。如徽州地區被譽為狀元之鄉,但是請記住,出身名門才是科舉考試的基礎,出身卑賤書讀的再好怕考試的資格都沒有。所以民間崇尚興祠著譜之風,一些失去祖先資料的族群,還會尋找同姓不同宗但有家譜的人家去靠譜。而祠堂除了每年兩次祭祀,更重要的是記錄族群中人當年生人和死人的時間地點信息,以備下次續譜備案。

北方並不是沒有祠堂,在古代普不普遍不清楚,但肯定有,如太極之鄉陳家溝就有。南方祠堂多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有設立分祠堂,小祠堂的習慣。如我們村源自三十里外的戴家城,總祠堂在戴家城,有大事如續譜,重建,我們村的人都去。每年祭祀則在自己村上的分祠堂進行。然後我們村第三房人丁興旺,一說出過舉人,所以三房還有自己的小祠堂。

據說北方村莊姓氏較雜,一個村有十幾二十個姓,如建十幾二十個祠堂不現實,但不代表北方人沒有祠堂,可能他家祠堂在幾十幾百公里外的另一個村莊~發源地。這樣北方祠堂看起來就少了。

文革時期不管南方北方,祠堂小廟被毀了個乾乾淨淨,有保存的也被改成學校,公社倉庫等等。再後來,政策不支持也就年久失修倒塌了。隨著政策的放開,首先是被列入文物遺址的重修,從大到小,最後南方農村祠堂,土地廟都復原了,而北方是否被政策放開及民間是否有這方面意向不得而知。





鋰電池組裝愛好者

為什麼南方每個村都有宗祠?而北方几乎沒有了?

說到宗祠,江西的祠堂是全國最多的。這個我想大家都沒有意見吧!

那我們先來說說宗祠幹什麼用的!

祠堂是祭祀祖先牌位的場所。 祠堂有很多用途,主要用於祭祀祖先,此外作為各房子孫辦理婚、喪、壽、喜等的場所。

家族商議族內的重要事務都在祠堂。

這是林子老家的宗祠!

林子沒有那些人的狹隘的民族主義,對於南方人來說祠堂就是放祖宗牌位的地方。

是一個大族在本地團結族眾的寄託。


說的在難聽點就是為了不受別的姓欺負的聚眾場所!

南方在古代有著各大家族之間的械鬥。

如果你將來去世了是不進祠堂的外姓。在被別人欺負的時候家族是不會出面幫助你的。


相反你是族內人,如果在外被欺負了。大家會聚集到祠堂議事,幫你擺平這件事!

現在的宗祠的重修和改建是對中華文化的傳承!

林子老家的宗祠改建大門的對聯和大廳的堂聯還沒著落!

各位幫忙寫個對聯吧!


一點少年郎

這個問題問得好!中國人行孝道,敬天法祖。中國社會是農耕文明,以種田讀書為榮。到一個地方落地生根,繁衍生息幾代人以後,只要安居樂業,不再顛沛流離,一定會建個宗祠,教育後代,遵從祖先,爭取光宗耀祖。南方几省多見宗祠,是因為南方比北方相對戰亂少,和平間隙足夠家族安定興旺幾代,夠建宗祠的時間環境。北方戰亂太頻繁,顛沛流離成常態,大都沒有心思建宗祠,所以少。再一個原因是南方的蠻族也是農耕民族,與外來人矛盾衝突只有利益衝突,主要集中在爭奪土地的擁有權,外來人一旦確保了佔有的土地安全後,立宗祠為標杆,也有確保子孫後代權益的意義。北方的蠻族是遊牧民族,對土地沒有眷念只喜歡掠奪,他們與漢民族的矛盾衝突不僅在利益上,價值觀思維邏輯都有衝突,衝突主要內涵是奪命!不要你的地,要你的命。要麼不見,見面取命。這種衝突下建什麼宗祠?光宗耀祖個屁!先保命要緊,有大錢建武裝,有小錢留細軟方便逃命,沒錢就給人當僱工打手,姓張姓李管他娘,能活是第一要務。


呂齊白

這個沒有系統研究過,不過可以分析。

第一、南方建立宗祠是有現實需求的。南方雖然戰亂不多,但由於不斷有民系流入。族群民系之間矛盾很大,又因為遠離政治中心,族群自治度很高,宗族之間械鬥、搶奪生存資源的發生頻率很大。這種民間的爭鬥必然會導致家族更加抱團。抱團就需要有聯繫群體的宗祠存在。所以福建、廣東這些民系多且爭鬥多的地區宗祠文化就更突出。

第二、北方距離政治中心很近,統治者對於家族門閥本身就是很警惕的。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家族太大在北方是很危險。政治中心的百姓與山高皇帝遠地區的百姓是兩種形態。建立宗祠,一方面可以團結,另一方面也容易惹禍。現在建立宗祠都會導致家族之間出現嚴重衝突。統治者就算不擔心你,也不會容你在其眼前這麼幹。

第三、北方是政治中心,政治中心的百姓看慣世態炎涼,眼見著起高樓,眼見著宴賓客,眼見著樓塌了。這種地方社會複雜、人心渙散,對於家族而言也同樣如此。北方對於外族入侵為什麼很少激烈反抗,就是因為更是一盤散沙,無法形成合力。南方有現實需求,需要抱團,自然宗族內部成員會自律。宗祠才能很好維繫。

第四、戰亂、饑荒、遷移受外族統治、居住地交錯,宗祠文化自然就會弱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