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裡周瑞家的送宮花,爲什麼最後才送給林黛玉?

少讀紅樓


周瑞家的送宮花,看起來是《紅樓夢》裡的一件小事,卻上了回目:“送宮花賈璉戲熙鳳”。再結合前後文來看,這又是一件連接前後,甚至埋伏下後文的重要轉折,作者寫的這件事,所想要表達的信息量是很大的,屏山以為作者至少傳遞給讀者以下信息:

一、通過周瑞家送宮花的行走路線,作者交待了賈府主要人物居住方位佈局和座標參照。如下:


二、通過送宮花,讖伏人物性格命運。

比如迎春探春在下圍棋,對照迎春善弈喜靜的性格,惜春和小尼姑智能兒在玩耍,又說才說要剃了頭做姑子去,可巧又送花來,讖伏惜春出家,青燈古佛為伴的結局。


然後是鳳姐,作者寫的隱晦,周瑞家的送花來,恰是賈璉鳳姐大白天的在行周公之禮,也是作者透露給讀者此時的璉鳳二人正是濃情密意的階段,反照二人後來爭權奪利、漸行漸遠甚至反目成仇。

三、將黛玉放在最後送,是通過周瑞家的行事,來觀照王夫人的態度。

周瑞家兩口子是王夫人陪房,在賈府奴才裡屬於有頭有臉的體面人,一個專管一年兩季地租,一個負責太太奶奶出門的事,都是有權力有油水的差使,陪嫁,即是主子的私有財產,而且她的女兒已經不是賈府的奴才了,嫁給了古董商人冷子興,從這一點,既交待了這兩口子的體面,也說明了王夫人在賈府的地位。

薛姨媽分配宮花的順序是:三春――黛玉――鳳姐,客尊主家,自然三春位前,鳳姐是自家姑娘,放在最後又多得,符合常情,這就叫客居的知禮,也是大家規矩。周瑞家的更改了這個順序,變成了三春――鳳姐――黛玉。屏山不認為周瑞家的是故意藐視慢待黛玉,她就是順路或者說這樣送節約路程,是客觀事實,但有一點,自我感覺良好、在賈府混得如魚得水的周瑞家的,實在沒有到重視這位表小姐而願意為她多走幾步路的程度。在她潛意識裡,黛玉就是個客居賈府的林家小姐,都算不得他們的正經主子,我有兩個佐證,一個是當初黛玉入府當天在榮禧堂王夫人對待黛玉的態度,輾轉在東廊三間小正房才見到王夫人,還沒說兩句話,就開始囑咐黛玉今後要遠著寶玉,當時引黛玉的婆子丫鬟們裡面,這位周瑞家的很可能就在,即使不在,王夫人對待黛玉的態度她也是清楚的,八七版電視劇《紅樓夢》就是安排她迎接引見黛玉的。另一個佐證是寶釵來了,人人都說黛玉不及,深得下人之心,這個“人人”、“下人”裡就以周瑞家的這種人為代表,作者寫周瑞家的慣會“

顯弄自已的體面”、“仗著是王夫人的陪房,原有些體面,心性乖滑,專管各處獻勤討好”。所以,周瑞家的日常都是跟著王夫人行事的,潛移默化的受王夫人影響,稍一個疏忽,被黛玉懟了一頓,表面上一聲不敢吭,心裡未免不嫌黛玉刻薄。

周瑞家的忽略了黛玉在賈母這裡待遇是和寶玉一樣的受寵,簡慢了表小姐。只是黛玉的這個喜怒形於色也得罪了周瑞家的。我們可以想象,王夫人等人很快就可知曉黛玉的“不知好歹”,賈府的眾奴才們也都會認為林姑娘小性、刻薄。周瑞家的對著劉姥姥尚還背地裡埋怨自家姑娘大權在握的鳳姐待下人“太嚴些個”,更何況對林姑娘,更沒得忌諱了。

黛玉的不滿真的是刻薄多事嗎?絕對不是,這是黛玉在維護尊嚴,敲打那些見風使舵、爬高踩低的下人,規矩、禮儀在這樣的家族中是原則問題,如果是賈府的人送禮物,還應該黛玉先挑才是,就如同黛玉入府吃飯排座次,黛玉坐賈母左手等一位,然後才是三春按序歸坐,分配大觀園房舍,也是黛玉先挑是一個道理,因為送禮的是薛家,客尊主家,當然先尊三春,方不為失禮。所以黛玉當然可以挑理。


屏山語紅樓

今天我們分析一個紅樓熱點:周瑞家的送宮花一回中隱藏的深意。一直以來,不少研究者乃至紅迷,都對周瑞家的送宮花一回有不少的分析和爭論,大致都是圍繞著周瑞家的送宮花是順路還是別有深意這個問題展開的。

讀過原文,我們知道,周瑞家的送宮花的順序是,先是迎探惜三春,每人兩支,這就是去掉了六支,接著給了王熙鳳四支,最後兩支才送給了黛玉,因此惹得黛玉發火。不少人根據賈府路線的研究得出,周瑞家的只是按照遠近的最佳順序送花,並沒有看不起黛玉的意思,是黛玉太敏感了。不少人甚至周瑞家的叫屈。

有紅迷接受這樣的觀點,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我們不妨從原文中去找答案。

原文第七回,送走了劉姥姥,周瑞家的去回覆王夫人,結果王夫人在薛姨媽那兒,因此引出了薛姨媽麻煩周瑞家的送宮花一事。

原文:薛姨媽道:“這是宮裡頭的新鮮樣法,拿紗堆的花兒十二支。昨兒我想起來,白放著可惜了兒的,何不給他們姊妹們戴去。昨兒要送去,偏又忘了。你今兒來的巧,就帶了去罷。你家的三位姑娘,每人一對,剩下的六枝,送林姑娘兩枝,那四枝給了鳳哥罷。”

仔細品讀這段文字,關於送宮花,薛姨媽心裡是有順序的,先是三春,接著是黛玉,最後剩下的才是王熙鳳。看似隨意說出來的,但其實卻隱藏著薛姨媽的為人處事之道。

三春為賈府最尊貴的女兒,對薛姨媽這樣客居賈府的人來說,送禮自然先是主家為先,所以先送三春,並無不妥,這是薛姨媽眼中心中之禮,緊接著卻是黛玉,因為對薛姨媽來說,黛玉雖然也是寄居賈府,但一則她是賈母最疼愛的外孫女,二則一樣也是最尊貴的女兒家,理應為先。

薛姨媽把鳳姐放在最後,同樣有兩層意思,一則鳳姐為出嫁的女兒,其尊貴程度自然不及三春、黛玉她們,這一點在原文中隨處可見,未出嫁的女兒是最尊貴的,逢年過節她們可以跟賈母坐在一起享樂,但鳳姐、李紈等人因是出嫁的女兒,是媳婦,自然得伺候。另外一層,鳳姐為薛姨媽的內侄女,對薛姨媽來說,屬於自家人,送禮自家人自然要靠後,沒有先送給自己一家人再送客人的道理。

所以我們看,薛姨媽讓周瑞家的送宮花,其實是明確交代了順序的,但周瑞家的偏偏自專,沒有按照這個順序走,而是按照地理位置上的遠近,為了方便自己,改變了薛姨媽給出的順序,先是送了三春,再是鳳姐,把最後兩支給了黛玉。卻沒想到在黛玉那裡吃了一頓刻薄。

原文:周瑞家的進來笑道:“林姑娘,姨太太著我送花兒與姑娘戴。”寶玉聽說,便先問:“什麼花兒?拿來給我。”一面早伸手接過來了。……黛玉只就寶玉手中看了一看,便問道:“還是單送我一人的,還是別的姑娘們都有呢?”周瑞家的道:“各位都有了,這兩枝是姑娘的了。”黛玉冷笑道:“我就知道,別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給我。”周瑞家的聽了,一聲兒不言語。

就這一段話,很多人說黛玉尖酸刻薄,替周瑞家的叫冤,說她並無輕視黛玉之意,不過只是順路遠近送了來。黛玉的“刻薄”有沒有道理呢?當然有道理。

前面我們已經說了,即便周瑞家的的確只是順路,沒有輕視黛玉之意,但她為了自己方便,無形中已經錯了禮節。別忘了,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陪房,是正兒八經的賈府奴僕,對她來說,三春和王熙鳳都是自家人,而黛玉則是客了,哪有送禮先送自家人的?

試想:如果周瑞家的心中時刻都有這個禮,把宮花先送了黛玉,或者退一步來說,送了三春之後,緊接著送黛玉,也許黛玉根本就不會發火。但周瑞家的圖省事,結果是失了禮節,黛玉怎麼能不發火?如果是我們,你住在自己的外祖母家,家裡新得了一樣玩意兒,結果大家都分完了,最後剩下的才給你,你作何感想呢?

我想,心理正常的人都會覺得自己被輕視了吧,所以目下無塵的黛玉直接指出了周瑞家的失禮之處,再細思,周瑞家的“失禮”中有沒有“勢利”的成分呢?我想是有的,她改變了薛姨媽給出的順序,把王熙鳳和黛玉的順序調換了,是否是在向王熙鳳賣好呢?

另外,黛玉為什麼說“我就知道”呢?也就是說,這樣的事情發生了不止一次,我們可以想像,此前和此後的時間裡,但凡賈府之人來送東西,黛玉心內早已有了結果,即她是最後一個得到這樣東西的人。不管怎麼說,她都是賈府的最尊貴的客人,為什麼屢屢被賈府之人如此無禮地對待呢?

再來細思黛玉,黛玉寄居在外祖母家,屬於客人,為何敢對外祖母家的僕人發火呢?按照我們一般人的處理方式,也許就隱忍了,這也不失為一種禮節,給大家都留有餘地,畢竟周瑞家的身後站著的是王夫人,若周瑞家的將此事向王夫人一說,王夫人會怎麼評價自己的外甥女呢?

要知道,此時的黛玉尚不是孤兒,他的父親林如海還健在,且是堂堂的巡鹽御史,是正兒八經靠自己科舉得來的功名,林家之盛不亞於賈府,不然賈母應該也不會將自己的最疼愛的女兒嫁給林府,所以這就好理解了,黛玉去外祖母家,自己帶了丫鬟婆子,以林家的家資,自己女兒去岳母家,林如海一定不會委屈女兒,錢財自然少不了的。

也就是說,此時的黛玉,並不能說是完全的寄人籬下,她花的錢多半都是自己帶來的,她住在賈府是外祖母念女兒去世,外孫女無人照料,派人來接的,不是黛玉主動要去的,父親尚在,自己早晚還是會回去的吧,這應該是當時黛玉發火的主要原因,因為我不是你家的人,我也不靠你家的月例銀子過活,我憑什麼要看你的臉色,受你的輕視呢?

所以,周瑞家的送宮花,並不是很多人得出的只是順路沒有輕視黛玉這麼簡單,首先周瑞家的就錯在了禮節上,其實不管她是否順路,她擅自調整了薛姨媽給出的黛玉和王熙鳳的順序,從後文的諸多表現對看,她都逃不掉討好王熙鳳的嫌疑。所以,黛玉發火並非刻薄,而是周瑞家的失禮並勢利在先。

現在我們細思黛玉葬花吟唱出的“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可知,她進賈府不久,這種處處被人輕視,被人忽略的寄居生活就已經開始了。


少讀紅樓

《紅樓夢》第七回薛姨媽讓周瑞家的,將宮裡做的新鮮樣兒的宮花送給各位姑娘,有這麼一句話:“你家的三位姑娘,每人兩枝,剩下六枝,送林姑娘兩枝,那四枝給了鳳哥罷。”


對於處事有禮有面的薛姨媽,這樣的安排無疑是十分妥帖的。但是周瑞家的在執行過程中卻私自改變了順序,白白枉費了薛姨媽的苦心。下面有書君就和大家分析一下,周瑞家的為什麼自作主張,最後才把花給黛玉?



有書君看到網友的一些評論,很多人傾向於三位姑娘和鳳姐住得比較近,這樣規劃路線比較省時省力,對此有書君有不同意見,看法如下:


一、瑞家的善於討好有勢力的人。


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陪房丫鬟,來自於“東海缺少白玉床,龍王來請金陵王”的王家。從鳳姐的隻言片語可以瞭解,王家應該比賈家更有勢力,府裡的丫鬟的見識,絕對不會比賈府少。而且,從這種強勢府裡出來的丫鬟耳濡目染,自然更加看得明白府裡的各種關係。


黛玉雖為賈母外孫女,但她是寄養在賈府裡,無權無勢又沒有父兄姐妹照拂。在賈府只有虛名的黛玉,自然不會排進周瑞家的討好榜的名單中。


另外,在劉姥姥初進大觀園時,周瑞家的種種表現,足以看出她巧舌如簧、很會來事、“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這樣一個“人精兒”一樣的人物,很懂得厚此薄彼。


那您要問有書君了,如果照你這樣說,周瑞家的應該第一個給鳳姐啊?這就是玄妙所在了!


周瑞家的是誰?王夫人的陪嫁丫鬟,本是王家人。她很明白,送禮物要先給主人家,這是最起碼的禮節,所以薛姨媽送的宮花勢必要先給賈府的姑娘們。這種事情,別說是周瑞家的這種從大戶人家出來的奴婢,就連小門小戶家的丫鬟也不會弄錯滴!



二、因為周瑞家的深知王夫人不喜歡黛玉。


王夫人不喜歡黛玉,從王夫人對待晴雯的態度上就可以看得出來。原文中有這麼一段:“上次我們跟了老太太進園逛去,有一個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人都有這麼個習慣,當不喜歡一個人時,在形容TA的特點時,都會找自己不太喜歡的人去形容。


王夫人不喜歡黛玉,從她另一句話中也可以看出端倪。原文:“王夫人嘆道:“你這幾個妹妹也甚可憐了,也不用遠比,只說如今你林妹妹的母親,未出閣時,是何等的嬌生慣養,是何等的金尊玉貴,那才像個千金小姐的體統。”


從王夫人的這段話可以聽出兩個信息:其一,王夫人很嫉妒黛玉的母親賈敏。其二,王夫人很有可能,因為賈敏的原因,曾經受到過委屈。


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陪房,從小照顧王夫人,自然對王夫人的喜好相當瞭解,所以她會因王夫人的喜好,而“怠慢”王夫人不喜歡的人,比如黛玉。


周瑞家的,一個賈府裡的奴婢,都可以如此看輕黛玉,難怪黛玉的《葬花吟》中有這樣的詩句:“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這是她寄人籬下心境的最扎心的表達。



有書君不禁感嘆:如果賈府未被抄家,寶玉娶寶釵後黛玉未死,那她該如何在賈府自處啊!



有書共讀

薛姨媽拿了十二支宮花給周瑞家的,讓她給鳳姐送去四支,餘下的給迎春、探春、惜春、黛玉各送兩支。周瑞家的一路走來,最後送到了黛玉處:

誰知此時黛玉不在自己房中,卻在寶玉房中大家解九連環頑呢。周瑞家的進來笑道:“林姑娘,姨太太著我送花兒與姑娘帶。”寶玉聽說,便先問:“什麼花兒?拿來給我。”一面早伸手接過來了。開匣看時,原來是宮制堆紗新巧的假花兒。黛玉只就寶玉手中看了一看,便問道:“還是單送我一人的,還是別的姑娘們都有呢?”周瑞家的道:“各位都有了,這兩枝是姑娘的了。”黛玉冷笑道:“我就知道,別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給我。”周瑞家的聽了,一聲兒不言語“”

1.“該”或“不該”,本來就是一番理性的計較。感性者才看爽與不爽,理性者只看有益無益。

2.這番言辭,對黛玉無益。不論周瑞家的對黛玉的看法如何,把她排在最後是有心還是無意,她的這種反應,只會令周瑞家的,更有可能成為一個討厭她的人。換句話說,黛玉可能讓自己多了一個敵人。

3.這番言辭,對周瑞家的無益。且不說這事她辦得有沒有道理,周全不周全——即便她有所疏漏,甚至就是故意冷落黛玉——那也是事之常態、人之常情。你嗆她一句,除了讓她感覺不痛快,不會令她的處事風格和態度,有任何正面的改觀。

4.這番言辭,對寶玉、薛姨媽等相關者無益。寶玉不得不出面打圓場,薛姨媽若是知道了,也難說會不會內心糾結:都是我沒囑咐清楚送的順序,才惹出了這場風波。黛玉說得輕巧,旁人聽著卻一點也不輕巧。

但也有人說,黛玉懟周瑞家的,懟得漂亮——因為她寫過“風刀霜劍嚴相逼”,所以此時她在賈府,很有可能就已經處在了“風刀霜劍”之下,而周瑞家的,就是那些欺壓她的“風霜”之一。

好吧,我們姑且按照這個思路往下想,周瑞家的就是討厭黛玉,就是處處與黛玉為難——難道這樣,就應該拿一件微末小事,來給她臉色,來質疑她的用意和動機嗎?

顯然不應該。一個人討厭你,不論是什麼原因——嫌你地位低下(雖然黛玉地位並不低)也好,厭惡你的家人父母也好,覺得你和她的主子不是一國的也好,單純不爽你也好——你去懟她,嗆她,她就會喜歡你嗎?就會站到你這一國嗎?

不會啊,她只會更加討厭你。即便你的一張利嘴,讓她不敢在你面前造次,那背後呢?她就不會更加見縫插針地打壓?暗虧就比明虧好吃嗎?

這種情況下,一個理性人會知道,只有兩種路子:要麼學寶釵,不管好人壞人,一律懷柔政策,伸手不打笑臉人,指不定能讓對方轉惡為喜;要麼學探春,小委屈憋著,慢慢修煉撕逼技術,一旦觸及底線就放大招狂撕,撕得漂亮,撕得贏,撕得滿世界都知道,滿世界都支持你。

但是,黛玉是個理性人嗎?不是。黛玉是什麼?黛玉是“真”。“真”不是“美”,“真”在某個角度來說,也可以是“醜”,是“傷”。

所以,這個時期的黛玉,不會想什麼“該”與“不該”,她想的只有“我想”和“我不想”。

換句話說就是,“爽”和“不爽”。

從這個角度來看,“晴為黛影”真是準確。不,更準確地說是“黛為晴影”——晴雯對“我爽”這件事的堅持,遠遠勝過黛玉。

不說黛玉,我們來說說周瑞家的。周瑞家的,是什麼?是這個百味雜陳,善惡叵測的人世。

會爭榮誇耀,會狗仗人勢,會作表面文章,也會顧念舊情。會對熟人冷面冷心,也會為陌生人感慨同情。見過你的先輩們,知道他們當日的得意,也知道他們後來的凋零——但並不掛在心上。她迎接你來到賈府,來到這個故事裡,也有極大可能,會看著你離開——同樣,也並不掛在心上。

周瑞家的,是一個暗箱。哪怕作者給她的筆墨已不少,但我們真的不知道,她的心裡,對黛玉到底有什麼想法。她送的那兩支宮花,除了完成任務之外,還有沒有她自己的一番深意。

她的“善”與“惡”,是薛定諤的“善”與“惡”。

而黛玉說:“別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給我。”

黛玉說,你給了我,別人挑剩下的。這倒也罷了,更可怕的是,她心裡想的是:

“只有”別人挑剩下的,你“才會”給我。

黛玉的可怕,不在她的嘴,而在她的思維方式。她太容易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位置上,那麼別人呢?別人只好扮演“加害者”。


刺蝟戈多戈

《紅樓夢》第七回周瑞家的送宮花這一情節集中體現了曹公的生花妙筆,脂批曰“總是得空便入,可知一支筆作千百支用”。知微見著,小小的一件事端蘊含著無窮妙處。可是,歷來的讀者都糾結於送宮花的順序,為什麼最後送給林黛玉呢?指責周瑞家的見人下菜碟,狗眼看人低,認為她是瞧不起黛玉才有意為之。其實我覺得周瑞家的完全是因為順路,我無意為周瑞家的洗白,首先在送宮花這段時候,正是黛玉很受賈母寵愛的時候,林如海也還在世,那時候黛玉的級別待遇要高於三春,曹老這樣寫就是要描寫黛玉的寄人籬下的心情,由此引發的多疑和自憐自艾。



其次,從宮花來說,本身沒有優劣之分,薛姨媽說“這是宮裡頭的新鮮樣法,拿紗堆的花兒十二支”。堆紗是一種製作工藝,就是將薄絹等絲織品折迭縫製成花朵的樣子。這十二支宮制堆紗新巧的假花,應該是一樣規格、形狀的,沒有優劣好壞之分。當然,以上是從作品創作手法和寫作技巧上來分析的,體現了送宮花一事在《紅樓夢》總體結構中的意義。從文本故事的發展來看,從世事人情的角度來考慮,指責周瑞家的也不是全無道理,但還是有些過於主觀了。



林黛玉是寄人籬下的孤女,她不像薛寶釵、史湘雲一樣屬於客居的身份,經濟上可以完全獨立。這也是林黛玉內心深處的傷痛,時時觸及著她的敏感和自尊。林黛玉曾經和寶釵傾訴衷腸:“況我又不是他們這裡正經主子,原是無依無靠投奔了來的,他們已經多嫌著我了。如今我還不知進退,何苦叫他們咒我?……我是一無所有,吃穿用度,一草一紙,皆是和他們家的姑娘一樣,那起小人豈有不多嫌的。”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正是林黛玉真實處境的描述!並不是說賈母喜歡林黛玉,其它的人就一樣會喜歡林黛玉,會真心待黛玉好。雖然,賈府人視她和賈府迎探惜姊妹完全一樣,無論是日常行走坐臥還是生日宴慶等場合,林黛玉都和她們是一樣的待遇;但是那些客氣和笑臉之後又有多少是真情真意,有多少是虛情假意?



林黛玉畢竟不是賈府的女孩,除了賈母的憐愛,她還有什麼可以獲得其他人重視的資本呢?即使在王夫人、薛姨媽的內心深處,又何嘗不是將林黛玉和三春姊妹相區別呢?更別提周瑞家的這些下人了!從紫鵑為林黛玉的深深憂慮之中,從王熙鳳和平兒討論嫡庶之中,我們也為林黛玉而深深憂慮。一個沒有至親的孤女,是多麼的單薄,將來的幸福是多麼渺茫!那些早已參悟世事人情的大人一打眼,就看穿了、看透了林黛玉的無可依傍的未來。

具體到送宮花的事情:周瑞家的為人處事圓滑乖覺,很難說她日常趨炎附勢的行為沒有在林黛玉的心裡留下了不那麼正面的印象;很難說周瑞家的骨子裡沒有對林黛玉的輕視甚至厭惡。當林黛玉冷笑道:“我就知道,別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給我”的時候,周瑞家的聽了,一聲兒不言語。這或許是被林黛玉說中內心陰暗之處的緘默。單單從送宮花一事來說,周瑞家的或許沒有想那麼多,林黛玉也沒有故意針對周瑞家的,她們的表現都只是她們日常思想、性格的具體體現而已。雖然她們之間沒有故意的針對和敵對,但是她們內心的真實的思想活動早已經從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中不自覺地流露出來了,也不唯獨送宮花這一件事。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甄嬛傳、宮鬥片並不會每天都在日常生活中上演;現實生活中的一些事,於情於理是那樣的自然而平淡,但樁樁件件的背後都是權與利的角逐與制衡。林黛玉是一個身份尷尬的主子,這一些些微小的差異,對於過於聰明敏感的林黛玉來說,可以清晰而深刻地感知並感受到其中的寒意,她無能為力,只有用鋒芒畢露的口角來維護自己的尊嚴。


齊開顏

《紅樓夢》的魅力,作者的狡猾,從周瑞家的送花一事就可以體現出來。

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陪房,劉姥姥第一次進榮國府就是走的周瑞家的路子,先去拜見的她。可以說她在榮國府算是有頭有臉的奴才。抄檢大觀園的時候有她,是她親自搜出了司棋的贓物,又親自把司棋送出去。她是賈寶玉口中的“魚眼睛”的代表!

周瑞家的去向王夫人彙報劉姥姥的事情。薛姨媽就拿出花開讓周瑞家的送給姊妹們戴。

薛姨媽交代得很清楚 :

你家的三位姑娘,每人一對,剩下的六枝,送林姑娘兩枝,那四枝給了鳳哥罷。

剩下六枝,兩枝給林黛玉,四枝給王熙鳳。

周瑞家的拿到花以後送給了三位姑娘,然後給了王熙鳳,最後才給林黛玉。

所以惹惱了林黛玉!

書中寫道:

黛玉只就寶玉手中看了一看,便問道:“還是單送我一人的,還是別的姑娘們都有呢?”周瑞家的道:“各位都有了,這兩枝是姑娘的了。”黛玉冷笑道:“我就知道,別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給我。”

周瑞家的聽了,一聲兒不言語。

有人對林黛玉說這樣的話頗有微詞,認為她小心眼。因為書中寫得很清楚,周瑞家的是“順路”送花的——如今周瑞家的故順路先往這裡來。

也就是說周瑞家的並沒有按照薛姨媽的安排順序送花,而是按照自己的方便路徑來了。

自己怎麼方便怎麼來!根本就沒把送花當回事! 更沒把林黛玉當回事!

要知道周瑞家的可不是一般愚蠢的女人,她單管跟著太太們出門的事,可謂見多識廣,世故圓滑,八面玲瓏!就算黛玉住的最近,她也會最後送給黛玉!

書中曾經寫過尤氏的丫鬟和榮國府的婆子吵架,很能說明這些奴才的勢力!

”小丫頭聽了道:“噯喲,噯喲,這可反了!怎麼你們不傳去!你哄那新來的,怎麼哄起我來了!素日你們不傳誰傳去!這會子打聽了梯己信兒,或是賞了那位管家奶奶的東西,你們爭著狗顛兒似的傳去,不知誰是誰呢。璉二奶奶要傳,你們可也這麼回!”

這兩個婆子一則吃了酒,二則被這丫頭揭挑著弊病,便羞激怒了,因回口道:“扯你的臊!我們的事,傳不傳不與你相干。你不用揭挑我們。你想想你那老子娘,在那邊管家爺們跟前比我們還更會溜呢!什麼‘清水下雜麵你吃我也見’的事。

所以說周瑞家的把挑剩的花給林黛玉絕對不是無心之舉,而是有意為之!

況且從林黛玉的話來看,這送東西最後給她不是一次兩次了!


凡眼看紅樓

黛玉怨懟周瑞家的最後一個送她宮花,實在不是黛玉小心眼,而是周瑞家的實在錯了,按薛姨媽的吩咐,不該最後送,按人情來往,也不該最後送,偏偏就最後送了,這裡沒有深意,我是不信的。

曹雪芹寫紅樓夢披閱十載,增刪五次,每一個情節單看似乎沒什麼了不起,結合前後會你會驚奇發現大有深意,絕不會有信手拈來的閒筆。周瑞家的送宮花也是如此。

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陪房,也是王夫人的心腹,為人圓滑,善察人意,慣會巴結逢迎。從她在府外有自已的房子,出入有小丫頭跟著,暗地裡買地這些事可以看出她在府中也有相當實力。從她把劉姥姥成功引薦給王熙鳳可知她是個得臉的奴才,這些,不是有心計的人是做不到這一地步的,這樣一個在別的主子處處討好的人精為何會貪圖省事而做錯事呢?自然是對王夫的脈摸得比較準,揣度王夫人的心意而故意的了。

王夫人一向是不喜林黛玉。林黛玉初來賈府,才七八歲年紀,在拜見王夫人時王夫人便故意幾次把黛玉讓到賈政平素所坐的主位,若不是黛玉聰明應變,貼著王夫人坐了,必定要落一個不懂禮節的口實。日後賈寶玉又待黛玉分外體貼,王夫人看在眼裡,內心未必沒有想法。賈瑞家的是王夫人的身邊人,對王夫人的心理自然摸得門清,她最後送花給黛玉,自然也是代王夫人表明一個態度:我家夫人是不喜歡你的。就如賈母不喜金玉良緣,便向薛姨媽又是要寶琴的八字什麼的,借表明自己喜歡的是薛寶琴來打壓薛寶釵一樣。

有人說周瑞家的只是圖省事,是順路,其實不然,當時三春住在榮國府東面的三間小正房。林黛玉和賈母住在西面。王熙鳳的住處在北面。無論怎樣走都不存在順路問題,而周瑞家的從鳳姐處出來後,曹雪芹寫了這樣一句“周瑞家的這才往賈母這邊來。”話更能說明周瑞家的送宮花的順序實在是有輕看黛玉的嫌疑的。

周瑞家的不聽薛姨媽吩咐的順序,還有巴結討好王熙鳳的意思。賈母雖說是最高長官,但年老無力,對榮國府的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王夫人是二把手,但王熙鳳是她內侄女,她也放心的很,因此王熙鳳就成了榮國府的實際執行官,大事小情,無不出自她的心胸,周瑞家的自是以她為重。至於黛玉,一個寄居外家的小小孤女,任她鬧騰又能到哪一步去?

黛玉聰明的緊,七八歲時便知禮節,對王夫人及其身邊人的行事作風怎會不知,難怪她接過宮花,看了一看,冷笑著說了一句話:“我就知道,別人不剩下的也不給我。”表明自己自已的態度:你主子的態度我是知道的,伯我可不是泥捏的人兒,若是惹急了我,我也是會反抗的。

周瑞家的送宮花,看似平常,仔細分析,內宅裡的勾心鬥角,卻也是波瀾迭起的,算得上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吧。讀紅樓夢,確是一千個讀者一干個看法,我這也算是一家之言吧,姑妄寫之,姑妄看之吧


萍風竹雨123

周瑞家的為什麼最後給黛玉送宮花?我想要先弄清黛玉、三春、鳳姐的居室位置。當然,我不會畫三維效果圖,只能用文字表述。

王夫人忙攜黛玉從後房門由後廊往西, 出了角門,是一條南北寬夾道。南邊是倒座三間小小抱廈廳,北邊立著一個粉油大影壁,後有一半大門,小小一所房室。王夫人笑指向黛玉道:“這是你鳳姐姐的屋子,回來你好往這裡來找他來,少什麼東西,你只管和他說就是了。”這院門上也有四五個才總角的小廝,都垂手侍立。王夫人遂攜黛玉穿過一個東西穿堂,便是賈母的後院了。

黛玉初進賈府,拜見賈政不遇,去跟賈母用飯。從王夫人住處到賈母住處,路過鳳姐住處。可見鳳姐的住處,在賈母和王夫人之間。

便轉東角門出至東院,往梨香院來。
西南有一角門,通一夾道,出了夾道,便是王夫人正房的東院了。

兩次介紹,王夫人居所與梨香院相鄰。元春省親,買來十二個小戲子,安排到梨香院,薛家搬到其他院落。而送宮花的時候,還沒有元春省親的消息,薛姨媽一家還在梨香院居住。所以送宮花的起點,就是梨香院。

一時周瑞家的攜花至王夫人正房後頭來。原來近日賈母說,孫女們太多了,一處擠著倒不便,只留寶玉、黛玉二人在這邊解悶,卻將迎、探、惜三人移到王夫人這邊房後三間小抱廈內居住,令李紈陪伴照管。

三春住在王夫人這邊。

這篇引文較多,只是為了說明幾個人住處的空間關係:薛姨媽住的梨香院和王夫人房間相鄰,三春跟著王夫人住,幾乎是隔壁;從王夫人房間去賈母那裡,路過鳳姐的房間;黛玉跟著賈母住。這樣一來,從梨香院出來,先近後遠,一路而來,順序自然是三春、鳳姐、黛玉,絲毫談不到輕視怠慢。


也許有人會說,黛玉是賈母的心尖尖,繞路也應該先給她送。說這話的才是刻薄小性兒。幾枝花飾而已,又不是什麼要緊東西,費得上這樣遠兜近繞、費盡心機嗎?恐怕只有黛玉這樣多心的人,才會先遠後近故意繞路吧?不對,黛玉有多心的一面,也有率性的一面,寶玉生日她不是不假思索地脫口說出“他倒有心給你們一瓶油,卻怕誤掛著打盜竊官司”,傷了彩雲嗎?如果讓她送宮花,她只會生氣:“把我當下人使喚,難道我是奴才丫頭嗎?”

周瑞家的不是黛玉,沒有九曲迴腸和七竅玲瓏心,她只是王家的陪房、王夫人和王熙鳳的心腹。從這個角度來看,她當然是跟王夫人名義上的女兒探春最親近,其次是王夫人的內侄女王熙鳳。而迎春惜春和探春住在一起,當然沾光。周瑞家的送花順序,一點也沒有問題。


順便說一句,北京的大觀園景區我沒去過,從網絡圖片來看,這個院子牌匾上寫的是“梨香苑”,與小說中“梨香院”不符。這個字的改動有何意義?而且既然是仿古建築,就應該力求神似,牌匾書寫順序居然是從左往右,這又是怎麼回事?


老卻英雄似等閒199


送宮花的事兒不大,這件事情本來是可以挑理的,但也完全可以糊塗一點不是挑理呀!

如果換了鳳姐平兒、或者三春最後一個得了宮花🌹都只會客客氣氣的收下,而不會像黛玉一樣去挑理吧?個人覺得這件事情的起因,還是黛玉在寶玉屋裡使“小性兒”的成份更多些。寶玉的態度積極搶著去看薛姨媽送來的宮花🌹,黛玉心中就立即有了小小的不爽起來。

如果這時黛玉是在自己屋裡,態度恐怕就是看都懶得看讓紫鵑接下來完事。

黛玉總的心態是薛寶釵新近來賈府在府內上下人等中口碑要比她好,寶玉也敞有一些“見了姐姐、忘了妹妹”的嫌疑,黛玉的心裡早就憋著些不爽了。尤其見到寶玉好奇在意搶著先看了薛家送來的宮花🌹,黛玉心裡就更加小小不爽。


周瑞家的無大錯,只是順路過來揀個懶罷了。

話說回來滿賈府裡的人中,恐怕也只有寶玉會得了什麼好東西都第一個想到要先到黛玉哪裡去獻寶吧!寶玉得了金麒麟心裡想著要給湘雲,表面上也要先裝一裝樣子說送給黛玉,黛玉說不要就正中寶玉下懷了。

周瑞家的怎麼可能對黛玉,像寶玉對黛玉一樣的如此上心呢?難道非要周瑞家的第一個衝到地理位置最遠的黛玉住處送宮花,然後再沿路返回的時候到鳳姐處、三春處,這樣也太不合常理了吧?

個人觀點:送宮花🌹事小,黛玉難道真的缺花兒戴嗎?黛玉在賈府裡吃穿用樣樣不少,只會在三春之上、不會在三春之下。黛玉可不是喜兒,喜兒的爹爹買不起花兒給喜兒,買根紅頭繩喜兒都夠開心一年的了。

黛玉不過是一慣性對寶玉使“小性兒”吃飛醋,讓周瑞家的這次送宮花🌹給碰上了無故躺槍罷了!


阿丹151014015

書中所寫的原因是:順路。

事情真的有這麼簡單嗎?

我覺得就是這麼簡單。但是在這個簡單的原因下面,我們可以從風俗和人性方面來探討一下。

中國的習俗就是待客之道要周全,不能讓客人覺得自己被嫌棄。

林黛玉在賈府屬於客人。

周瑞家的作為王夫人的陪房,應該知道禮數,就算路再遠,也應該先讓黛玉挑選,再給自家人挑選。



所以,她光想著順路了,說明在她心裡,黛玉就是一個讓人嫌棄的主兒,在賈府這麼多年,一直受到賈母的寵愛,把自家小姐都比下去了,可能因此就不怎麼喜歡黛玉。

所以她在心裡以順路為藉口,不顧禮數週全,讓客人黛玉得了別人挑剩下的兩隻。

人性方面。早期的黛玉確實恃寵而驕,比較以自我為中心,不怎麼愛理人,不像寶釵那樣對所有人都客客氣氣的,所以周瑞家的不喜歡黛玉也正常。

人就是這樣啊,尊重是互相的,就算身為奴才,也是有尊嚴的。

更何況,周瑞家的也算有頭有臉的人了,而黛玉見她拿了剩下的兩隻過來,對她很不客氣,直接懟她:“我就說麼!別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給我呀。”把她懟得啞口無言。



如果再給周瑞家的一次機會,估計她還是不會第一個給黛玉選,但也不會給黛玉最後一個選了。

若是給黛玉第一個選,她實在忍不下這口氣,若是給黛玉最後一個選,就算黛玉不說,她的丫鬟都會憤憤不平,閒話中說出來,然後傳到賈母口中,周瑞家的可能會被主子階層看作不懂禮數之人,她就不能仗著賈府的勢在外面過得體體面面了。

書中說,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真是在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