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殺嫂子之前,先扯亂她的衣服,爲何反映出了武松的明智?

水滸傳是我國古代的經典著作之一。而其中以武松、潘金蓮、武大郎這三個角色是我們每個人都知曉的。其中武松殺死自己的嫂子,為自己的大哥報仇是非常重要的情節。武松為了替哥哥復仇將潘金蓮殺掉,但是在殺死之前,武松卻做了一個看似多餘的行為。那就是他先將潘金蓮胸前的衣服扯亂。

武松殺嫂子之前,先扯亂她的衣服,為何反映出了武松的明智?

而他為什麼要做這個舉動呢?有人猜測因為武松是個粗人的原因,因為哥哥被殺後非常的氣怒。因此想用這種方式來侮辱潘金蓮。也有人說潘金蓮在武松的心理就像牲畜一般,所以想用這種方式來侮辱他。最離奇的是,有人說其實是武松看上了潘金蓮,因此由愛生恨,作出了這種變態之舉。

武松殺嫂子之前,先扯亂她的衣服,為何反映出了武松的明智?

然而以上言論都經不起推敲,武松雖然看似粗獷,但當時他在官府也是做到了官位的,所以他其實是一個非常理智的人。為什麼這樣講呢?因為當初武松在得到人證物證的時候,他並不是立刻去殺死潘金蓮的,而是第一時間去了官府。武松因為有做官的經歷,所以他對法律是很瞭解的。

武松殺嫂子之前,先扯亂她的衣服,為何反映出了武松的明智?

當初宋朝的法律記載的非常清楚,只犯通姦罪男的要判刑一年半,而女的如果有老公需要判刑兩年。如果發生姦情的二人,一起殺死了女方的老公,則這二人都要判為死罪。而如果是自己的親人被害死,這種情況是不可以自行報仇的,如果發生也會被判為死罪。所以武松的做法是對的。

但事與願違,去告狀沒有被通過,官府說他提供的證據不足。所以在無奈之下,武松才選擇了私自報仇,在沒有經過官府的批准下就去了。但也是在準備非常充足的情況下去做的,他回去後找來周圍的鄰居並且準備好紙墨,讓鄰居做好筆記。然後他就強迫潘金蓮和王婆把之前做過的事一一說出來,而有了這份證據之後武松才開始動手。

武松殺嫂子之前,先扯亂她的衣服,為何反映出了武松的明智?

下面我們回到本文的正題,武松殺死自己嫂子的時候為什麼要多加了一個撕扯嫂子衣服的行為呢?因為宋朝的法律有一點非常特別。宋朝時期,如果一個人謀殺他人或者故意傷害他人性命,那麼他是要以命相抵的。但如果是發生過打鬥,那麼就不用判為死刑,只屬於過失殺人。所以武松在殺自己嫂子的時候,就安排好了其他人將現場情形記錄下來,目的就是為了得到這個打鬥的證據。

武松殺嫂子之前,先扯亂她的衣服,為何反映出了武松的明智?

朝廷是怎麼判定的呢?武松回家祭拜自己的哥哥,但嫂子卻橫加阻攔,所以發生了爭鬥,並且潘金蓮還把靈床打翻了,因此武松才與嫂子發生了肢體接觸並失手殺死。而西門慶作為此事的主犯之一,此時竟然還要過來保護潘金蓮,所以武松才與他發生打鬥,並且也是失手將他殺死了,而武松在連殺兩個人的情況下也只是得了個流放的處罰。

武松殺嫂子之前,先扯亂她的衣服,為何反映出了武松的明智?

我們從以上種種行為能夠看得出,武松已經將宋朝的法律瞭然於胸,並且通過合理的安排才為哥哥報仇的,而牽線搭橋的王婆武松沒什麼沒有殺她呢?

武松殺嫂子之前,先扯亂她的衣服,為何反映出了武松的明智?

原因在於武松當初是把王婆作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人證的。另外武松也知道,自己即使不去殺她,按照宋朝的法律,王婆的做法也會得到非常嚴重的處罰,果不其然王婆最後被官府實行了凌遲處死,結果比潘金蓮死的還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