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平以万变应万变,陈忠和以不变应万变,两位功勋教头,谁更胜一筹?


郎平与陈忠和是中国女排史上战绩辉煌的两位神奇教练,他们有很多共同点:都是五连冠时代的亲历者,郎平是球员,陈忠和是陪打教练,好比今天的朱婷和李童;都率领中国女排从低谷迈向了巅峰,功勋卓著;也都在奥运会上上演了大逆转,惊心动魄中创造了荡气回肠的冠军传奇……所以两位神奇教练孰高孰低,也是球迷们热衷讨论的焦点话题之一。虽然两位教练曾在北京奥运周期内有过直接对话,最终陈忠和领军中国女排以2:3惜败美国女排。

其实从技术层面上来说,两位教练各有特色,实力难分伯仲。在陈忠和的巅峰时代,他将女排传统战术打法发扬到了极致,以“七仙女”为首的队员精通快变,一传防守的环节找不到任何缺陷和瑕疵。球员们虽然单拎出来,个人实力都并不占优,但捏合成一个团队之后则是固若金汤。发球环节,杨昊、张萍、王丽娜都是世界顶尖高手;一传防守,周苏红、张娜、刘亚男、以及陈静在国际排坛都名列前茅;虽然攻拦环节稍弱,但整体快变天下无敌。

相比于陈忠和队伍,郎平是两边拉开,中间加压的战略意图,副攻的进攻占比稍低,二四号位的强攻更加突出,发球带动拦防的意图明显,队伍对一传依赖性稍小,更多的是强调攻手的突破能力和整体拦防体系的结合。陈忠和将快变战术打造到了极致,而郎平两边拉开前后结合的立体进攻也做到了完美,所以两支队伍都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陈忠和在雅典周期取得了世锦赛第四,世界杯和奥运会冠军;而郎平在里约周期取得了世锦赛亚军,世界杯。


陈忠和时代以一套班子打天下,以“七仙女”为主的固定黄金阵容,是更重体系而轻队员自身特点,所有队员都按照体系中来对位,不适合体系的就淘汰。这个思路对球员要求极高,造成了主力球员以身体扛天下,替补球员很难出头,而其他风格体系的球员就更难出头了。而且太重主力,轻替补,这让国内球员无法百花齐放,比如白云、杨爽、陆倩等不同风格的球员都生不逢时,而王可可、管菁菁等球员也过早萌生退意,对联赛是一个巨大打击。

郎平的执教思路与陈忠和完全不同。郎平讲究有首发无主力,人人都有肉吃。能力出众者可以打奥运会和世界杯,分享出战大赛而取得的荣誉;而能力稍弱者也可以分得一杯羹,像殷娜、王茜等球员也能参加亚洲杯和亚运会,李静也可以获得亚洲MVP,郑益昕、刘丹等身体条件不占优的球员也可以为国争光;郎平的思路对于排球联赛是一种巨大的刺激,让球员们更加积极,让每个队员都有了拥抱偶像的机会,这是非常积极且有利于推动排球运动前进

陈忠和是传统亚洲打法的卫道者,不轻变,以不变应万变;而郎平则紧随或引领潮流,推动着排球运动的革新和发展,以万变应万变。这是他俩不同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