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平以萬變應萬變,陳忠和以不變應萬變,兩位功勳教頭,誰更勝一籌?


郎平與陳忠和是中國女排史上戰績輝煌的兩位神奇教練,他們有很多共同點:都是五連冠時代的親歷者,郎平是球員,陳忠和是陪打教練,好比今天的朱婷和李童;都率領中國女排從低谷邁向了巔峰,功勳卓著;也都在奧運會上上演了大逆轉,驚心動魄中創造了蕩氣迴腸的冠軍傳奇……所以兩位神奇教練孰高孰低,也是球迷們熱衷討論的焦點話題之一。雖然兩位教練曾在北京奧運週期內有過直接對話,最終陳忠和領軍中國女排以2:3惜敗美國女排。

其實從技術層面上來說,兩位教練各有特色,實力難分伯仲。在陳忠和的巔峰時代,他將女排傳統戰術打法發揚到了極致,以“七仙女”為首的隊員精通快變,一傳防守的環節找不到任何缺陷和瑕疵。球員們雖然單拎出來,個人實力都並不佔優,但捏合成一個團隊之後則是固若金湯。發球環節,楊昊、張萍、王麗娜都是世界頂尖高手;一傳防守,周蘇紅、張娜、劉亞男、以及陳靜在國際排壇都名列前茅;雖然攻攔環節稍弱,但整體快變天下無敵。

相比於陳忠和隊伍,郎平是兩邊拉開,中間加壓的戰略意圖,副攻的進攻佔比稍低,二四號位的強攻更加突出,發球帶動攔防的意圖明顯,隊伍對一傳依賴性稍小,更多的是強調攻手的突破能力和整體攔防體系的結合。陳忠和將快變戰術打造到了極致,而郎平兩邊拉開前後結合的立體進攻也做到了完美,所以兩支隊伍都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陳忠和在雅典週期取得了世錦賽第四,世界盃和奧運會冠軍;而郎平在里約週期取得了世錦賽亞軍,世界盃。


陳忠和時代以一套班子打天下,以“七仙女”為主的固定黃金陣容,是更重體系而輕隊員自身特點,所有隊員都按照體系中來對位,不適合體系的就淘汰。這個思路對球員要求極高,造成了主力球員以身體扛天下,替補球員很難出頭,而其他風格體系的球員就更難出頭了。而且太重主力,輕替補,這讓國內球員無法百花齊放,比如白雲、楊爽、陸倩等不同風格的球員都生不逢時,而王可可、管菁菁等球員也過早萌生退意,對聯賽是一個巨大打擊。

郎平的執教思路與陳忠和完全不同。郎平講究有首發無主力,人人都有肉吃。能力出眾者可以打奧運會和世界盃,分享出戰大賽而取得的榮譽;而能力稍弱者也可以分得一杯羹,像殷娜、王茜等球員也能參加亞洲盃和亞運會,李靜也可以獲得亞洲MVP,鄭益昕、劉丹等身體條件不佔優的球員也可以為國爭光;郎平的思路對於排球聯賽是一種巨大的刺激,讓球員們更加積極,讓每個隊員都有了擁抱偶像的機會,這是非常積極且有利於推動排球運動前進

陳忠和是傳統亞洲打法的衛道者,不輕變,以不變應萬變;而郎平則緊隨或引領潮流,推動著排球運動的革新和發展,以萬變應萬變。這是他倆不同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