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解體後,士兵們是怎麼被分配國籍的?

歷史假專家

蘇聯作為曾經的超級大國,其軍隊實力和軍事力量,在當時可是屈指可數,強大到連美國都要對其有所惦記,生怕蘇聯打到自己的勢力範圍之內。可是隨著蘇聯的經濟情況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惡化,政府機關也不斷腐敗,再加上戈爾巴喬夫的神改革,使得蘇聯這座建築的地基更加的不牢固。而最終,蘇聯這座龐大的建築,還是禁不起壓力,倒塌了。

因為前蘇聯在軍事上擁有著非常強大的實力,所以前蘇聯解體時,該如何分配軍隊和武器裝備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而這個問題也成為了當時各國關注焦點。

武器裝備方面。

在解體後,武器裝備有90%左右的都屬於俄羅斯,剩下的大部分裝備分別分給了烏克蘭和白俄羅斯,而那剩餘的少的可憐的裝備分給了其他的加盟國。不過分配給剩餘加盟國的武器也少的可憐,在波羅的海三國退出了蘇聯後決心投奔北約,而俄羅斯政府聽到了這些消息後稱:“這三個國家加在一起的軍力也就一個機步師那麼多。”由此可想而知,當時是怎麼分配武器的。

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給了俄羅斯,黑海艦隊也給了俄羅斯,北海艦隊和太平洋艦隊那就更不用說了,也是俄羅斯的,反正海軍艦隊基本上都是俄羅斯的。

空軍則是按照就地原則,不過由於烏克蘭和白俄羅斯養不起那麼高昂的軍事裝備,所以紛紛把這些還給了俄羅斯。

軍隊人員方面。

最開始,軍隊是基本按照屬地原則,兼顧國籍原則來實施劃分的。最開始是說駐紮在哪兒,軍隊就是哪兒的,不過這一做法遭到了很多士兵的反對;後來又說士兵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來決定駐紮在哪個國家。當時的蘇聯軍隊大部分都是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因此,兩國分到的士兵是最多的。

不過早在蘇聯解體前,俄羅斯就已經開始部署接管蘇聯軍隊了,當時蘇軍基本上是俄羅斯人開工資,而且俄羅斯人在蘇軍軍團佔大多數;所以真正劃分到烏克蘭的士兵其實並不多,至於別的國家,更是少得可憐。

不過有些軍隊卻成為了威脅駐在國的存在,比如格魯吉亞和南奧梯塞實際上是由俄羅斯的軍隊“保護”著的。

核武器的分配。

這個嘛……其實一開始也是按照屬地劃分,當時蘇聯80%的核武器都部署在俄羅斯境內,剩下的則部署在烏克蘭和哈薩克斯坦境內,所以部署在烏克蘭和哈薩克斯坦的核武器自然就給了烏克蘭和哈薩克斯坦。他們分別繼承了一千多枚。

不過由於這玩意兒保養實在是太耗錢了,你當時烏克蘭和哈薩克斯坦的經濟實力根本維護不了,根本養不起,於是就把這些核武器銷燬了。


二戰吐槽君

蘇聯屬於加盟式的共和國性質,並非是真正獨立的實體國,(有一點像分封制一樣,最後分來分去弄成了韓趙魏楚燕齊,但又不太一樣,因為人家原本就是一個整體,蘇聯還不是實打實的一個國家)真的是好日子過的舒坦了,就要出來作一作,勃列日涅夫上臺後培植自己的親信,大搞個人崇拜,有一項世界吉尼斯紀錄――世界上擁有勳章最多的人,形成了貪汙腐敗的特權階層,蘇聯的經濟,軍事停滯不前,給蘇聯和社會風氣造成了很壞的影響。



經濟上,由於冷戰時期遺留下的優先發展重工業的傳統,導致蘇聯經濟水平不斷下降,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滑,引發了社會動盪。而戈爾巴喬夫這個時候卻實行了多元化和多黨制,削弱了蘇共的領導地位,反對派趁機崛起,第一個宣佈脫離蘇聯的是立宛陶,隨後起了一連串的連鎖反應,其它成員紛紛效仿。

蘇聯解體後,烏克蘭,白俄羅斯等盟國瓜分了很多軍事裝備,而俄羅斯則繼承了前蘇聯的百分之九十五(也有說是百分之七十五)的兵力,前蘇聯的綜合實力還是很強的,所以它的財產,軍備等倍受世界關注,那麼士兵們在蘇聯解體後該如何分配呢?



第一,按照服役區域。

經過協商,士兵是在哪裡服役,就分配給誰,理論上說起來容易,實施起來很麻煩,比如和戀人不同國家,和家人不同國家,被分配到異國他鄉,各種麻煩意外不斷,所以在那段混亂的時間裡,蘇聯丟了很多軍備,士兵不知所蹤,航空母艦丟失,軍艦也不知道去了哪,直到現在還是個謎。

第二,按照個人意願。

對於士兵不願意效忠所在服役區的,可以脫離軍隊,而那些既不願意效忠所在國,又不想脫離軍隊的,則是直接被俄羅斯接收。

(青年時期的戈爾巴喬夫)
解體後的蘇聯,一度裁撤軍隊,因為經濟停滯不前,實在是拿不出錢來養,更別提去研製新的武器裝備,那個時候很多軍官下了班還得自己打工賺零花,要不就是倒賣裝備,而俄羅斯希望不要只恢復和重建蘇聯時期的輝煌,而是從舊體制中走出來,所以俄羅斯換一次國防部長就得進行一次軍事改革,兵種合併,軍區合併。

如果對蘇聯解體這方面比較感興趣,推薦一部《戰爭之王》給大家。


軍事一點通

蘇聯武裝力量當時分為三大塊,蘇軍,內衛部隊和邊防軍。


蘇聯解體的時候各個獨立的加盟共和國分配部隊時候有三個大的原則:建制部隊屬地接收,人員自願效忠,戰略部隊統歸俄羅斯。但是有幾件事明確的出現了例外。


首先對於內衛部隊和邊防軍的接收,基本上就是按照屬地原則進行的,除了少數部隊因為主要為俄羅斯人,因此不願意歸屬當地最後還是整建制的撤回俄羅斯,或者簽署留駐協議幫助所在國維持原有秩序。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塔吉克斯坦獨立後沒有幾個月就爆發了內戰,根本顧不上管理邊防,一直都是原蘇聯邊防軍歸屬了俄羅斯的部隊在繼續管理,這一現象持續10餘年。


其次是蘇軍部隊,基本上解決方式跟上面類似,不過出現了不少部隊願意效忠新獨立加盟共和國的人員很少,結果扔下裝備一鬨而散,或者盜賣能賣掉的裝備然後跑回自己家鄉。至於整個建制都不願意效忠當地共和國的,那麼就採取了人走裝備留下的政策。


這個過程真正進行相對順利的還是三個斯拉夫族共和國之間的部隊調整,因為民族差異實在是太小,所以國家認同不構成任何障礙,加之他們的發達程度在蘇聯範圍內是最好的,因此多數軍官因為家屬在身邊基本上都願意繼續在部隊服役,士兵中的波動也不大。於是我們就可以看見,例如俄軍的副總參謀長哈爾琴科上將,其實他是一個烏克蘭族軍人但是繼續在俄軍裡服役,而當年駐紮烏克蘭的大量部隊沒費多大力氣就願意效忠烏克蘭。


不過波羅的海三國因為在蘇聯解體之前就早早的鬧起了獨立,跟蘇軍和內衛部隊還有邊防軍不斷髮生衝突,所以蘇聯政府承認他們獨立的時候,境內的蘇軍和其他部隊早早一走了之,連人帶裝備什麼都不剩下。只有少數本地籍的官兵留下,倒是還有不少本地籍的官兵因為傾向於還沒徹底散架的蘇共跟著蘇軍一起撤走的例子。


當時糾紛最大的問題出現在黑海艦隊和遠程戰略航空兵部隊,當時的黑海艦隊中大部分官兵是俄羅斯族,烏克蘭族也有一定勢力但是畢竟少數。當烏克蘭決定獨立建軍的時候,努力的開始拉攏烏克蘭族官兵甚至包括雖然俄羅斯族但是家鄉在烏克蘭境內的官兵,於是出現了許多艦艇和岸勤設施部隊一夜之間就開始易幟的現象。不過因為艦隊多數官兵還是俄羅斯人他們堅決拒絕效忠烏克蘭,但是艦隊駐地和基地卻主要都在烏克蘭,所以最後俄烏之間達成了協議,俄羅斯分得艦隊的大約三分之二不到,烏克蘭分到了三分之一左右,剩下一點零頭分給了摩爾多瓦和格魯吉亞這兩個黑海沿岸共和國,不過俄羅斯的黑海艦隊繼續留駐已經成了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半島上的塞瓦斯托波爾基地。


同樣,當時蘇聯空軍的心尖子部隊之一,裝備圖160轟炸機遠程戰略航空兵團因為也部署在烏克蘭,結果第一時間就被烏克蘭著力拉攏。俄烏之間於是糾紛大起,這種糾紛鬧得該部隊都出現了分裂。不過因為這個部隊具有強大的戰略核打擊能力,美國也不能坐視他們自己胡鬧,跑來出面調和。往下的故事就好像狐狸給兩隻熊崽子分餅一樣。俄羅斯只弄到了幾架俄族機組成員自己開回來的飛機,留在烏克蘭的除了個把架被用來抵償俄羅斯的天然氣債務之外,還有一架送進了博物館,其餘的都在美國的“勸說”下被挖掘機拆毀了……


這麼一圈折騰下來,最後俄羅斯在紙面上算是繼承了原先蘇聯的80%軍人和70%左右的裝備,可是指揮體系部隊保障機制都被打得稀爛,加上俄羅斯整個國家都一團亂糟糟的,所以根本就沒有什麼戰鬥力,連一個小小的車臣都無可奈何。幾年過後,大批的武器裝備要麼被盜賣的成了廢品,要麼乾脆直接扔進了廢品堆慢慢生鏽去了,只是俄羅斯在賣家底過日子時候,偶然會想起來去拖出幾件刷刷油漆賣到第三世界國家換幾兩銀子。

對了,當時部署在烏克蘭、白俄羅斯和哈薩克的幾百枚核彈和導彈倒是被一股腦的送回了俄羅斯,道理很簡單,他們留著美國都不肯答應啊……


千里巖

1991年12月蘇聯正式解體前夕,俄羅斯與各成員國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先成立了一個獨立國家聯合體的組織,簡稱“獨聯體”。這個組織在蘇聯解體時充當過渡的角色,各國在明斯克舉行了多次的軍事歸屬問題會議,除了烏克蘭、阿塞拜疆、摩爾多瓦這三個國家要建立自己的軍隊外,其它成員國同意以俄羅斯為首的統一軍隊力量。

蘇聯解體的前夕,軍隊基本掌握在葉利欽手裡,國防部長格拉喬夫上將更在半年前開始調派軍隊作準備。

所以蘇聯解體後,獨聯體繼承了蘇聯權益進行解體分配,獨聯體仍以俄羅斯作為老大哥,所以還是俄羅斯說的算。在蘇聯解體之前,有陸軍200萬人、海軍50萬人、空這50萬人,防空軍70萬、火箭軍30萬、還有在各加盟國駐軍、海外軍事基地和軍隊後勤人員,總兵力超過500萬人,解體前俄羅斯當局就已經調整軍隊駐地和建制問題,將有價值的部隊調往俄羅斯境內,或者更換成俄羅斯軍官等。

1991年12月23日,戈爾巴喬夫在克里姆林宮,將軍隊最高指揮權和核發射按鈕等一批珍貴材料交給了葉利欽。

等到解體軍事分配時,已經掌握大頭的俄羅斯採取了軍隊就地所屬國家的原則,意思是軍隊在哪裡駐軍就屬於哪個國家,因為烏克蘭是蘇聯時期的坦克基地和黑海艦隊基地,所以除了烏克蘭分到些陸軍裝備和部隊,黑海艦隊20%份額外,剩下的基本效忠於俄羅斯。

1975年蘇軍海軍軍官劫持“無畏”號戰艦,呼籲改變國家路線,此事件被視為蘇聯解體一大徵兆。

不過,因為蘇聯軍隊龐大歷史複雜,在解體分配時也有多種情況:一,官兵自願效忠原則,只要該國願意接收,可自願選擇效忠;二,部隊官兵籍貫原則,根據部隊官兵籍貫可選擇部隊歸屬,比如白俄羅斯人回白俄羅斯、烏克蘭人回烏克蘭;三,核武,解體時戈爾巴喬夫把擁有2.7萬個核彈的核武控制系統交給了俄羅斯當局的葉利欽,俄羅斯繼承了絕大部分核武,雖然烏克蘭、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部署有核武,但幾年後因技術不行資金缺乏無法掌握手中的核武,全拱手送還給了俄羅斯。

圖為維克多·布特,他是前蘇聯空軍軍官,後成為世界軍火大亨,好萊塢電影《戰爭之王》就是根據他改編的。

據統計,解體後的俄羅斯各國綜合國力急劇下降,根本沒能力養著龐大的軍隊,所以俄羅斯最後接收的部隊差不多200萬,剩下的少量被獨立國接收,大量的其實被就地放棄了,長期沒有薪水和物質供應的部隊開始地下軍火走私,冷戰結束後,俄羅斯境內有上百萬支槍流入市場,更有很多前蘇聯軍官成為軍火大亨,武器走私、軍火倒賣非常猖獗。


圖文繪歷史

1991年12月龐大的紅色帝國——蘇聯解體了。這也導致了整個蘇聯國防轟然倒塌。本身蘇聯就是由15個獨立的國家聯合到一起的。分家也沒有什麼的,只是龐大的蘇聯遺留下很多寶貴的遺產和龐大的軍事問題,讓這些國家留下了一些隱患。


戈爾巴喬夫1991年12月23日,把蘇聯核鑰匙交給了葉利欽,就代表蘇聯的軍隊的徹底破產。俄羅斯繼承了2.7萬枚核彈頭的絕大多數。還有一些分佈在烏克蘭和哈薩克斯坦。後來在俄羅斯的威逼利誘之下,逐漸都劃歸俄羅斯之手。

可是對於像軍事裝備而言相對容易,其在各個加盟共和國國土之上的就歸加盟共和國所有。由於烏克蘭是當時蘇聯時期的艦船工業基地,和蘇聯的黑海艦隊基地,與俄羅斯協商後只獲得了黑海艦隊裝備的20%。俄羅斯租借其克里米亞的塞瓦斯托波爾軍港作為黑海艦隊的基地。

可是蘇聯時期200萬的陸軍,50萬的海軍,50萬的空軍,70萬防空軍,30萬的火箭軍軍人的歸屬問題。俄羅斯作為老大還是俄羅斯說了算,提出的方案是保留當地建制,留在獨立國家。


由於服役士兵多來自於不同的地區共和國,這就帶來了一定的麻煩。不能俄羅斯士兵在烏克蘭國家服役。那麼多國協商,其採取官兵自願原則,只要服役國願意接收,可選擇願意效忠該國。可是這樣還是完成了很大的混亂狀態,士兵並不願意留在該國。

於是又提出根據官兵籍貫可以選擇回到籍貫國部隊服役。不想退役又不想待著別國的,俄羅斯可以全部接收。這樣就相對容易的解決了問題。這對俄羅斯來說是實力相對增強了,其他加盟共和國則是大量軍人銳減。



像愛沙尼亞,立陶宛,拉脫維亞三國加入北約時,俄羅斯並沒有表現出過於的擔心。其原因就是在整體軍事接管方面俄羅斯已經做的非常徹底。留給這三個國家也沒有什麼像樣的軍事力量了。


但是蘇聯的解體,即使俄羅斯繼承了其大部分的衣缽,但是整體實力俄羅斯依然保持著下降的趨勢,無法挽救。由於經濟的不景氣,和俄羅斯的葉利欽施行經濟的“休克療法”,讓俄羅斯軍隊難以為繼。同時也出現了軍人連最起碼的工資都無法發放,導致了很多軍官私賣武器,官兵流失。


淡然小司

蘇聯解體後士兵們是怎麼被分配國籍的?根據石頭君所查到的一些國外資料顯示,當時有兩種分配方式,一種是根據士兵原籍地,另一種是根據士兵的駐守地,士兵們自己似乎在當時有選擇權。

根據原籍地原則分配

在蘇聯時代實行的是義務兵役制,每名蘇聯男性都要在18-27歲之間都要去服兩年陸軍兵役或是3年海軍兵役。而且蘇聯解體前通行的制度是將服役的士兵安排在距其原籍地非常遙遠的地區服役,比如來自烏克蘭的士兵很有可能被派往遠東、中亞或者莫斯科附近服役,而來自遠東地區的士兵則通常會在烏克蘭或者歐亞交界地區服役,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增進不同民族之間的瞭解,促進民族融合。

蘇聯解體後,其軍隊大致上按士兵原籍地被1分15

而在蘇聯解體之後,當時通行的原則是根據士兵的原籍地對士兵進行劃分。比如來自烏克蘭但是駐守在俄羅斯或者中亞國家的士兵,會被允許返回烏克蘭,但仍然需要按照自己服役的剩餘時間,在烏克蘭服完兵役。而對於來自俄羅斯或者中亞國家但駐守在烏克蘭或者其它國家的士兵也是一樣,通常這些士兵都會被允許返回俄羅斯或中亞國家,完成兵役之後退役。

曾經的蘇軍

根據士兵駐守地原則分配

現在的俄軍

但根據士兵原籍地原則分配這個原則並不是絕對的,因為在蘇聯解體之後,有些士兵因為各種原因不願意返回自己的原籍地。因此當時原蘇聯各國基本也都允許士兵們自行選擇留存駐守地繼續服兵役。這種情況在俄羅斯最為常見,特別是在蘇軍中已經晉升為軍官的那些人,相當一部分都選擇繼續在俄軍中服役,而不是返回原籍國,因此直到現在,俄軍中還有許多來自原蘇聯各加盟國的軍官在服役。

哈薩克斯坦軍隊

蘇軍武器裝備的分配

而除了士兵之外,所有原蘇軍的裝備與彈藥則全部按照蘇聯解體時的部署歸所在國所有,但核武器除外。蘇聯解體時,其核武庫分別分佈於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和哈薩克斯坦境內。但顯然俄羅斯和國際社會都不可能接受白烏哈三國成為有核國家,因此在蘇聯解體之後不久,相關國家立即就分佈在白烏哈三國境內的核武器如何處置展開了談判,最後的結果是中、美、俄、英、法五個核大國公開承諾不對白烏哈三國使用核武器,換取三國放棄自己境內的所有核武器。後來這些核武器都根據協議被移交給了俄羅斯。


桃花石雜談

蘇聯本事就不是一個獨立的實體國,而是類似於“歐盟”這種加盟式的共和國性質,蘇聯解體以後,烏克蘭,白俄等國家分了許多武器裝備,比如瓦良格號,以前的蘇聯士兵也面臨著不同的出路,其中大部分都選擇了呆在俄羅斯,那麼他們到底是被如何分配國籍的呢?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唄。

當時加盟蘇聯的各國家協商後決定,士兵在哪裡服役就分給誰,這句話聽起來很容易做起來其實很難,因為很多士兵都留戀故土,誰沒事願意和家人分別跑到別的國家領土上替別人戌邊,所以當時因為這個方案產生了很大的混亂,蘇聯許多裝備也在這段時間丟棄了。



後來各國見到這樣不行,又採取了第二種方法“士兵不願意呆在別國的可以選擇退役,如果不願意退役也不願意呆在別國的,就被俄羅斯接收”。這個政策頒佈很大程度上緩解了第一個方案的不足,也讓俄羅斯的軍事實力進一步增強。


舉一個例子說明一下當時格魯吉亞北部的南奧塞梯由俄羅斯的軍隊控制著,如此遠的地方都俄羅斯士兵接管,可見當時俄羅斯軍力之盛。後來波羅的海三國想加入北約的時候,俄羅斯表示毫不畏懼,其中俄羅斯軍隊裡就戲言“頂多給北約增加一個摩步連”,這也可見當時俄羅斯接管的徹底。


一樹梅花一放翁

2015莫斯科遊行隊伍

蘇聯的兵員來自義務兵制度,每年的1到5月期間年輕男性公民都需要給該地區的軍事委員會報告服兵役的情況,通過火車集中運輸到兵役地點。所以蘇聯的軍隊都分散在各地。

蘇聯政委 1942.7.12

不過蘇聯解體前軍隊政變失敗,蘇聯解體後各個加盟共和國都想著獨立,其組成的獨立國家聯合體本想著組成一支完整的軍隊,但是失敗了。這些加盟共和國境內的武裝力量有著不同的選擇,比如烏克蘭境內以及其他分離的共和國境內的武裝力量,宣誓給新成立的共和國政府,而有些國家彼此間共享了一些軍事遺產,比如來自俄羅斯的士兵回到俄羅斯服役,哈薩克斯坦的軍隊則回到哈薩克斯坦服役。所以很多設施和軍隊仍然留在駐地,比如拜科努爾發射基地和海軍測試中心伊塞克在吉,以及克里米亞的黑海艦隊。

蘇聯士兵在阿富汗 1988

除了人員的去留之外,裝備的去留也不同,大部分裝備其實處於閒置狀態。而這些蘇聯遺產一部分隨著人員的走動而遷移,而留下的大量庫存一部分流入了黑市,比如一些用不完的輕武器;一部分戰略級武器比如洲際導彈發射井,核潛艇和巡洋艦這些小國用不起,大國都想要的武器;一部分礙於和西方達成的條約拆的拆毀的毀;一部分被蘇聯的主體部分俄羅斯以各種形式再次使用,比如買回戰略轟炸機,開回庫茲涅佐夫等等。

13年5月9日勝利日閱兵

總的來說俄羅斯還是繼承了蘇聯大部分的遺產,雖然期間經過了部分人員和裝備的流失,其他獨聯體國家就不好說了,尤其是烏克蘭拆了轟炸機核彈不說,還把各種武器裝備拉出去賣,敗家幾十年直到現在還在折騰。


軍情解析

大家好,我是老惡魔。

蘇聯屬於加盟式的共和國性質,並非是真正獨立的實體國,(有一點像分封制一樣,最後分來分去弄成了韓趙魏楚燕齊,但又不太一樣,因為人家原本就是一個整體,蘇聯還不是實打實的一個國家)真的是好日子過的舒坦了,就要出來作一作,勃列日涅夫上臺後培植自己的親信,大搞個人崇拜,有一項世界吉尼斯紀錄――世界上擁有勳章最多的人,形成了貪汙腐敗的特權階層,蘇聯的經濟,軍事停滯不前,給蘇聯和社會風氣造成了很壞的影響。

經濟上,由於冷戰時期遺留下的優先發展重工業的傳統,導致蘇聯經濟水平不斷下降,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滑,引發了社會動盪。而戈爾巴喬夫這個時候卻實行了多元化和多黨制,削弱了蘇共的領導地位,反對派趁機崛起,第一個宣佈脫離蘇聯的是立宛陶,隨後起了一連串的連鎖反應,其它成員紛紛效仿。

蘇聯解體後,烏克蘭,白俄羅斯等盟國瓜分了很多軍事裝備,而俄羅斯則繼承了前蘇聯的百分之九十五(也有說是百分之七十五)的兵力,前蘇聯的綜合實力還是很強的,所以它的財產,軍備等倍受世界關注,那麼士兵們在蘇聯解體後該如何分配呢?

第一,按照服役區域。

經過協商,士兵是在哪裡服役,就分配給誰,理論上說起來容易,實施起來很麻煩,比如和戀人不同國家,和家人不同國家,被分配到異國他鄉,各種麻煩意外不斷,所以在那段混亂的時間裡,蘇聯丟了很多軍備,士兵不知所蹤,航空母艦丟失,軍艦也不知道去了哪,直到現在還是個謎。

第二,按照個人意願。

對於士兵不願意效忠所在服役區的,可以脫離軍隊,而那些既不願意效忠所在國,又不想脫離軍隊的,則是直接被俄羅斯接收。

解體後的蘇聯,一度裁撤軍隊,因為經濟停滯不前,實在是拿不出錢來養,更別提去研製新的武器裝備,那個時候很多軍官下了班還得自己打工賺零花,要不就是倒賣裝備,而俄羅斯希望不要只恢復和重建蘇聯時期的輝煌,而是從舊體制中走出來,所以俄羅斯換一次國防部長就得進行一次軍事改革,兵種合併,軍區合併。


He老惡魔

當然是按戶口了,哪來哪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