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明君多次背信棄義,爲什麼被評爲重情重義的典範?其實很簡單

在三國的歷史人物之中,曹操多數作為一個大反派或者梟雄出現,京劇中也將他畫為一個白臉奸臣,而劉備則不同了,既有三請諸葛亮的禮賢下士,又有劉關張桃園三結義的兄弟情加持,劉備的歷史形象可以說是偉岸高大。

這個明君多次背信棄義,為什麼被評為重情重義的典範?其實很簡單

三國

不過事實是否真的如此呢?從劉備所做的幾件事中可以窺探一二。

呂布和曹操在下邳決戰時,因為戰局對自己不利,便對部下大加斥責,被部下反叛將其捉住獻給了曹操。曹操問劉備,是殺了呂布還是留他一命。劉備對曹操說,您沒有看到丁建陽和董卓的下場嗎?曹操便因此殺了呂布。

這個明君多次背信棄義,為什麼被評為重情重義的典範?其實很簡單

​曹操呂布下邳決戰

而在這之前,呂布曾“轅門射戟”解了劉備的危難,並在被擒之後對劉備苦苦哀求,希望他能讓勸曹操留自己一命,劉備也點頭答應,轉頭卻賣了呂布,讓這個天下第一猛將,就此消失在歷史舞臺。呂布死前指著劉備大喊“是兒最叵信者”,控訴大耳朵的劉備最沒有信義。

不過論起沒有信義,呂布也好不到哪裡去,劉備所說的丁建陽和董卓的事便是如此。呂布曾認董卓為乾爹,在其手下很受提拔重視,最後卻聯合王允將董卓一舉殺掉,還美名為“大義滅親”,以此來看,呂布和劉備在這件事上也是半斤八兩。

這個明君多次背信棄義,為什麼被評為重情重義的典範?其實很簡單

劉備入蜀

後來張魯攻打劉璋,劉璋迎劉備入西川想要聯合禦敵。劉備和劉璋本就是堂兄弟,劉備入川后表面上對劉璋十分親厚,實際上卻毫無作為,每天在益州和部下吃吃喝喝,軍需糧草都要劉璋供給,這樣過了三個月,劉備打算攻打劉璋了。為了師出有名,他再次找劉璋索要士兵和大量的糧草,這一次劉璋很是生氣,只給了劉備一半糧草和兵馬。劉備抓住機會,以此為名奪取了西川,並在此建立的自己的政權,正式在三分天下的局面中佔有一席之地。

這個明君多次背信棄義,為什麼被評為重情重義的典範?其實很簡單

蜀漢開國皇帝劉備

雖說劉璋可謂愚蠢至極,將沃野千里拱手相讓,然後也不得不說劉備確實心狠手辣,對自己的堂兄弟也絲毫不留情面,堂而皇之的攻打了劉璋的地盤。這與劉備重義氣首信諾的名聲大相徑庭。

歷史至今,劉備一直被評價為“仁慈寬厚”的明君,重情義首信諾的典範,和曹操對比更是一個正派一個反派,然而通過呂布和劉璋的事情上可見,劉備也並非毫無套路,為了奪取江山建立政權,多次做出背信棄義之事。只能說為了霸業,即使是人人稱讚的道德楷模也有數不清的黑點,史上那個皇帝腳下不是累累屍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