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我不是藥神》編劇韓家女:其實這個電影,挺主旋律

最近,電影《我不是藥神》被刷屏了,一連串的數據著實驕人。

专访|《我不是药神》编剧韩家女:其实这个电影,挺主旋律

7月4日凌晨,《我不是藥神》官方宣佈點映票房已破億;7月5日上映當天,根據貓眼專業版,《我不是藥神》僅用了12小時38分鐘,綜合票房就達到了2億元。

专访|《我不是药神》编剧韩家女:其实这个电影,挺主旋律

而影片的口碑更是爆棚。豆瓣評價9分,貓眼評分9.7,淘票票評分9.5,幾乎是目前已知公映的國產片最高分。

专访|《我不是药神》编剧韩家女:其实这个电影,挺主旋律

《我不是藥神》取材於真實故事,人物刻畫描摹細緻、有的放矢,“眾生相”營造頗見功力,演員演技、影片配樂、剪輯、鏡頭全部“在線”,不愧是近年來現實主義題材的國產片佳作。

专访|《我不是药神》编剧韩家女:其实这个电影,挺主旋律

那麼,這個大家交口稱讚的影片究竟是如何產生的?這樣感人至深又發人深省的故事,又是怎樣被改編成讓人看了“笑中帶淚”的影片的?

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中國電影報道》獨家專訪了《我不是藥神》的編劇韓家女。

专访|《我不是药神》编剧韩家女:其实这个电影,挺主旋律

黑色上衣、條紋短褲、厚底鞋,胸口的精緻別針和耳環相映成輝,整個人是明豔的歐美範,氣質卻沉靜如水墨。

莫名讓人想到一句張愛玲的話,“他一個人坐在沙發上,房裡有金粉金沙深埋的寧靜,外面風雨琳琅,滿山遍野都是今天”。

旁邊工作人員介紹,這位是韓家女編劇。

她抬眼,一臉真誠又略帶羞澀的笑:你好你好。

那,我們開始吧?

“蒐集程勇相關資料的時候,我哭了好幾次”

《我不是藥神》是我研究生畢業後的作品,這個劇本不是我寫的第一部,但是是被採用並改編成電影的第一部(笑)。

我記得是2015年2月份,春節剛過的時候,有一天中午我打開電視,看到央視有一個節目好像是《今日說法》,我記得那期標題叫《救命的“假”藥》。

专访|《我不是药神》编剧韩家女:其实这个电影,挺主旋律

看這個節目的時候,我確實非常感動。然後我就覺得這個人物從他生病到最後被無罪釋放,十幾年的經歷正好就差不多是一個電影的內容,量很足,不如自己寫個劇本出來。

當時我剛畢業沒多久,也沒有其他事幹,所以真的沒有多想,就寫了。

寫劇本的時候其實比較平靜,但當時看這期節目、包括搜這個人相關資料的時候,哭了好幾次。我覺得他確實沒有賺錢,好像乍一看不太符合邏輯,所以這個故事才獨特才感人。

专访|《我不是药神》编剧韩家女:其实这个电影,挺主旋律

後來初稿2015年完成了,給了甯浩導演。他對我來說是導師般的人物,他一看,覺得可以操作,故事、人物本身都是很有魅力的,就決定拍成電影。

2016年壞猴子青年導演計劃發佈會上,《我不是藥神》這個項目正式啟動,他找了我的研究生同學文牧野來做導演。可能別人接到這個題材會覺得有點棘手,但甯浩導演沒有,我覺得他也是非常有勇氣。

专访|《我不是药神》编剧韩家女:其实这个电影,挺主旋律

其實,我都沒有料到這個劇本能被寧導賞識、被拍出來,因為當時確實就是想練練手而已,畢竟今後也要吃這碗飯。

“題材已經夠沉重,再以沉重的手法體現,可能有些觀眾就會受不了”

其實在我的劇本初稿裡,男主角程勇,就是徐崢老師演的那個角色自己是有白血病的。但後來文牧野導演覺得,如果主角也是一個病人的話,那麼有些動作的場面可能就完成不了,性格也不會這麼強,自我表達的情緒也不會這麼多,就進行了改動。

专访|《我不是药神》编剧韩家女:其实这个电影,挺主旋律

第一稿其實沒有那麼多黑色幽默的元素在裡面。但後來,監製和導演他們就覺得這個題材已經非常沉重了。如果再以一個沉重的手法進行體現的話,可能有些觀眾就會受不了,所以添加了一些黑色幽默的部分。

专访|《我不是药神》编剧韩家女:其实这个电影,挺主旋律

其實我覺得主人公“程勇”這個角色並不能說隨著劇情展開而成長了,“成長”這個詞並不是非常準確,因為人其實都有雙重性格的,好的佔一半,壞的佔一半,程勇也是。

他可能前半部分就是一個上海的“小癟三”那種形象,但心裡其實一直是有善良的一面的,不過是在他幫人的過程中,外界的刺激逐漸把他這份善良激發出來了。

“不要太急於宣洩自我,要多關心和關懷別人”

《我不是藥神》關注的是普通人的生活,就是中等和底層階級的。因為我覺得電影不應該只關注王侯將相、公侯小姐,應該多關注普通人,可能這也是它成功的比較重要的因素吧。

在寫這個劇本的時候,我受到了索德伯格導演、茱莉亞·羅伯茨主演的電影《永不妥協》的影響。

专访|《我不是药神》编剧韩家女:其实这个电影,挺主旋律

羅伯茨有點像女版的“程勇”,一開始整個人的狀態也是亂七八糟,也是一個經濟上沒錢了的人,初衷也是為了解決自己生活上的困境,結果在這個過程中不知不覺成為了一個平民英雄。

我受這個電影影響比較深,它的拍攝手法我也很喜歡,很質樸。

當然,可能有人會聯想到《達拉斯買傢俱樂部》,因為兩部都是真人真事改編,主人公倆人都是英雄,也都跟疾病絕症相關。

专访|《我不是药神》编剧韩家女:其实这个电影,挺主旋律

但實際上兩個電影的年代其實不一樣,而且《達拉斯買傢俱樂部》這個主人公原型已經去世了,而陸勇先生現在日子過得還是很美好的,他挺幸福的,自己也非常能幹。

其實《我不是藥神》整個故事,我們都覺得是一個向上向善的,正能量的故事。並不是只有描寫民族英雄,愛國情懷的影片才是主旋律。這部影片勸人向善,善待別人,關懷別人,也是一種主旋律。

专访|《我不是药神》编剧韩家女:其实这个电影,挺主旋律

它裡面沒有美化任何一個人,也沒有醜化任何一個人,更沒有批評任何一個人, 敘事的角度和視角都很客觀。

我在寫作時並沒有帶什麼情緒,除了同情之外,並沒有太激烈的情緒。

我覺得一方面跟我自身性格有關,比較陽光吧,另外就是我不希望陷入一種怨婦式的抱怨當中,也不希望過度美化、醜化或者臉譜化任何一個人。

专访|《我不是药神》编剧韩家女:其实这个电影,挺主旋律

我認為文藝創作者在初出道的時候,不要太急於宣洩自我,要多關心和關懷別人。

目前好像有些年輕導演或者編劇,在創作過程中容易急於表現自我,甚至在主人公身上投射自己的影子。這樣的話,一個作品就容易太自我,肯定會丟失一部分觀眾。

我們劇組裡,其實導演、攝影老師等,他們在執導和拍攝時一點炫耀的成分都沒有,非常樸實,平鋪直敘。我覺得如果你一會兒倒敘、一會時空跳,普通觀眾要產生共情也是挺難的,因為他情緒也是跟著跳來跳去的。

专访|《我不是药神》编剧韩家女:其实这个电影,挺主旋律

我覺得大家還是以一種儘量客觀的關懷的目光來創作現實主義題材的作品吧,最重要的是以情動人。要感動別人,先把自己感動,再把別人感動。

“我希望大家不要對電影圈從業人員太苛刻,多互相理解”

我們這個劇組真的是非常強。導演是80後,攝影老師也是80後,是一個以80後為主的團隊。

专访|《我不是药神》编剧韩家女:其实这个电影,挺主旋律

而且大家並沒有像有些長輩想象的那樣不切實際,其實都非常有社會責任感,動機其實都是為了讓這個社會變得更好。不管最後能不能達到,我覺得起碼動機是這樣的。至少從《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中,希望大家可以看到新一代的電影創作者們的橫空出世。

文牧野導演非常強,我對他非常崇拜。之前是同學,在學校見過幾次,點點頭,就覺得這個導演好嚴肅啊。但是通過這個項目合作以後,跟他接觸了熟了後,發現他其實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人,就覺得還挺開心的,交到這麼一個好朋友。

专访|《我不是药神》编剧韩家女:其实这个电影,挺主旋律

甯浩導演和徐崢老師也是非常敬業,非常有經驗的人,他們讓劇本和電影變得更加好。徐崢老師幾乎是電影開拍到最後,一直都在片場,全程都在參與,我很佩服他。

我其實覺得整個創作過程中最滿意的在於,當初運氣比較好,能選中這個題材。如果當天中午我沒有打開電視,沒看那個節目,也許就錯過了。

大家也不要對電影圈的從業人員太苛刻了。我覺得要互相理解,事情就會好辦很多。

专访|《我不是药神》编剧韩家女:其实这个电影,挺主旋律

既要多理解創作者,畢竟創作者的黃金期是很短的,一個電影製作出來確實需要花費大量精力,時間週期很長,如果反響不好或者不能上映,一耗三四年也挺可怕的;也要理解演員們,因為演員其實一年相當於普通人三五年,所以他們對題材挑選比較著急或者不太慎重,也是可以理解的。

我希望大家能多關注現實題材的作品,但是其實現在現實主義題材的電影挺多的。而且如果從投資角度來說,也不是現實主義就意味著賠錢。我覺得普通觀眾對於這個題材的熱情度還是很高的,做得好的話可以做到口碑和票房雙豐收。

現在其實主旋律作品比如《紅海行動》起來了,現實主義題材也起來了。中國電影肯定是越來越好的,雖然中間有波折,但我覺得前景會非常輝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