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减出”服务保障发展的高效能

落实“三减”精神,强抓工作落实、主动服务全市转型发展,市国土资源局———

莱芜:减出”服务保障发展的高效能

“咱们莱芜国土局的服务真是没得说,不仅主动跟我们对接,及时帮助我们落实了项目建设土地问题,保证了项目的建设进度,对他们的服务非常满意,也感谢他们的付出。”这是济莱高铁建设项目负责人对市国土资源局的评价。

“过去发现问题后先请示报告,再开会研究。现在发现问题,立即到现场办公解决问题,实现了工作高效推进。”在济莱高铁雪野隧道建设现场,市国土资源局副调研员陈沛涛介绍。

济莱高铁建设既是一项基础性工程,也是广大人民群众长久以来的呼声和愿望。为确保该项目及时开工建设、建成通车、投入运营,把好事办好,该局认真落实“三减”要求,大力弘扬“马上办,抓落实”的工作精神,主动作为,创新机制,以保障为先导,以服务为根本,主动靠上服务,该局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带队先后8次深入项目建设一线现场办公,专题研究解决济莱预审中的建设用地规模指标、基本农田占用、补划以及安置还建区等具体问题。在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刚报国土部审查的紧要关头,第一时间赴省汇报,努力争取,昼夜赶工,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成果修改,在国家限定的截止日期前一次性通过审核,顺利保障了项目用地。

类似济莱高铁这样快速落地建设的项目,在我市还有不少。而这背后,是市国土资源局落实“三减”精神,强抓工作落实、主动服务全市转型发展,全力保障重大项目落地,深度挖掘土地资源最大效益的责任担当。“项目建设是我市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抓手,迟不得、等不得,拖一天,项目的效益就会少发挥一天。必须以不折不扣、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以创新服务、打破常规的工作举措,保障和服务好项目落地。”该局局长张辉对落实市委“三减”精神,服务保障全市重点项目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认识,这也是该局全体干部职工的共识。

市国土资源局认真落实《关于减文减会减活动 转作风干实事抓落实的规定》精神,紧密结合实际出台了贯彻意见,严格控制公文数量和公文篇幅,部署重点工作的文稿一般控制在3000字以内,部署专项工作或具体任务的文稿控制在2000字以内。党组会、局长办公会等会议议题材料控制在1500字以内。严格实行会议培训计划管理制度,对内容相近、参加人员基本相同的会议(培训)应套开或接续召开。

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该局坚持把“三减”要求贯穿于工作中。针对保障发展、保护资源两难的实际,将工作战线前移,拉近与管理服务对象的距离,在机关推行“领导在一线指挥,干部在一线干事,措施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经验在一线总结,作风在一线转变”的“一线工作法”,引导党员干部下基层、进农村,帮助群众排忧解难,推进了国土资源工作由“管理型机关”向“服务型机关”转变。将“一线工作法”落实情况纳入干部评先选优、年度工作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提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该局还严格落实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等制度。采取了“前置服务”“容缺受理”“保姆式服务”等方式,优先予以保障。

5月份以来,该局主要负责人和分管领导先后10余次深入精准扶贫土地整治、矿山治理、高铁项目建设现场以及山东能源重型装备制造集团等一批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重点企业,与企业和群众面对面交流,了解了企业经营情况和企业当前存在的困难、问题,逐一为分析了每个重点项目用地保障的重点、难点,提出了具体举措,有的放矢、化解企业用地难题,为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服务和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