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故事助記憶:山上針葉小金果,提神健胃找「榧子」

相傳,巍巍黃崗山腳下有一個秀麗的小山村叫廟灣,住著幾十戶人家,那裡風景優美,“門前潺潺長流水,屋後萋萋茶樹青,林中百鳥爭鳴曲,山間糜鹿可同遊。”在廟灣村那清清的小河邊住著兩位老人,老倆口早迎霞荷鋤下地,傍晚收工回家時偶爾發現路邊草叢中躺著一個老人,只見老人瘦骨嶙峋,面容憔悴,衣著破爛,腳上還有一個不知起於何時的爛瘡疤,像是害了重病。老倆口心地善良,便把老人攙回家,泡上一碗熱氣騰騰的薑湯,夜晚熱情招呼留宿。次日早晨,只見老人氣色轉好,要求辭行,老倆口挽留不住,送至門口,只見那老人從袋子中掏出兩顆黃橙橙的果子來對老倆口說:“感謝你倆熱情招待,我沒有別的東西送你,這兩顆果子你可拿去種於屋後,來年長大了會結果子給你們配茶吃,吃了可提神健胃,益壽延年。”說罷化作一陣清風而去,老倆口始知此乃神仙下凡,便下地長拜,來春將兩顆種子種於屋後,不久便長出兩棵茁壯的榧子樹來了。

中藥故事助記憶:山上針葉小金果,提神健胃找“榧子”

如今的廟灣村周圍山上長滿了榧子樹,廟灣的山民像是得了祖宗的遺訓,個個心地善良,熱情好客,當你到他家時他們會泡上香醇的正山小種紅茶,捧出金黃髮亮香噴噴的香榧,當你迫不及待地想往嘴裡送時,他們說,請別忙,請仔細瞧,每個香榧上都有兩個小黑點,那便是老人的眼睛,它彷彿在提示人們:“心地善良,厚德載物,樂意助人”便是做人的準則,好人一定會得到好報。

中藥故事助記憶:山上針葉小金果,提神健胃找“榧子”

醫學指導——中國國際生命醫學工程院門診中醫特需專家廖佐芹教授

性味歸經:甘,平。歸肺、胃、大腸經。廖佐芹教授說,本品甘香質潤,性平不偏,入肺、胃、大腸經。既殺蟲消積,又潤腸燥而通便,還潤肺燥而止咳。治蟲積腹痛常用,治腸燥便秘與肺燥咳嗽可投。功效:殺蟲,消積,潤腸通便,潤肺止咳。

中藥故事助記憶:山上針葉小金果,提神健胃找“榧子”

主治病證

(1)蟲積腹痛。

(2)腸燥便秘。

(3)肺燥咳嗽。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g,連殼生用,打碎入煎;嚼服,每次15g;炒熟去殼。廖佐芹教授提醒,本品甘潤滑腸,故不宜過量,肺熱痰咳者忌服。

中藥故事助記憶:山上針葉小金果,提神健胃找“榧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