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驥伏櫪:30高齡的「飛豹」未來路在哪裡

老驥伏櫪:30高齡的“飛豹”未來路在哪裡

"飛豹"是我國上世紀自行研製生產的的超聲速殲擊轟炸機,"飛豹"系列戰機,如今已經是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戰役戰術打擊的主要力量。

"飛豹"家族主要有空軍型殲轟7A和海軍型殲轟7基本型兩種。而且,目前海軍航空兵使用的殲轟7改裝了JL-10AG型多用途多普勒雷達,並升級了火控設備,從而使其可以發射"鷹擊"83K空對艦導彈,具備在海上戰場實現遠距離突防的能力。

近年來,我國周邊海域並不太平,特別是我國南海海域可謂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而在這背後都有一個熟悉大國的身影。特備是前段時間,B-52轟炸機連續多次進犯我南海海域,做出挑釁姿態。這也導致了我國近年來海軍航空兵的海上任務比例大幅提高,並且也不斷加強殲轟7的對海攻擊訓練強大,並在各種實戰化訓練和演習過程中,空軍逐漸認識到了殲轟7A在面對現階段以及未來戰爭要求時的不足。並且進一步對研製單位提出了意見和要求。

根據這些意見要求,研製單位對機型做了進一步的升級加強,升級後的機型被命名為殲轟7AII。由照片我們可以看到,此次升級對氣動外形的改變並不明顯,此次升級的主要工作在於"內功"的升級,特別是它的火控系統的升級,新的火控系統使得飛機可以使用更多的制導武器彈藥,其自動化程度和人機工效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提升了戰鬥力,也使得飛行員的操作大大簡化了。更值得一提的是,新版的殲轟7AⅡ進一步完善了機載導航系統,加裝了我國自主研製的電子吊艙,具備了在複雜電磁環境下的突防能力。

老驥伏櫪:30高齡的“飛豹”未來路在哪裡

殲轟7AⅡ交付部隊後,獲得了官兵們的一致好評。但是,不久以後我國通過引入仿製,研製出了殲16多用途戰鬥機,並迅速成功服役。依託殲-11的機體設計,殲-16無論是在載荷,還是在航程等指標上,比"飛豹"更勝一籌,使其能夠攜帶更多的彈藥和燃油,同時還能保持足夠機動性,再配合相控陣雷達等航電系統,使得殲-16能夠有效執行奪取對空對地攻擊等任務。

由於在設計之初"飛豹"是根據對地對海攻擊任務而設計的,其機動性能有限,因此在制空作戰中"飛豹"難以為殲16提供太多幫助,但在執行對地攻擊任務時,能夠和體系充分通聯的殲轟7A(特別是較新的AⅡ型),作為防區外武器發射平臺,卻能夠和殲16形成有效搭配。從技術上說,如果數據鏈通聯暢通,由殲16使用功率巨大的相控陣雷達搜索確認並定位目標,再由"飛豹"根據目標座標負責對應武器參數的裝訂和發射,這種對地面固定目標的"A察B打"體系是可以實現的。

這樣一來,殲16只需攜帶少量對地彈藥用於突防攻擊特定目標,留出掛點攜帶更多自衛武器,同時指揮作為"炸彈卡車"的"飛豹"高效完成防區外打擊任務。這種搭配,有利於發揮殲16的綜合性能特別是制空作戰能力,降低為攻擊機群護航的其他戰鬥機的壓力,讓"飛豹"的優勢得到充分發揮,進而實現對現有戰術飛機機隊的利用最大化。

在體系作戰層面,"飛豹"和殲-16可以雙劍合璧,獨步武林。但是從空軍採購的角度看,殲-16無論是對地作戰能力,還是對空作戰能力較之"飛豹"都技高一籌,襯托出"飛豹"系列的先天不足。所以近年來鮮有更多部隊換裝"飛豹"的消息,而"飛豹"在未來戰爭中的實際定位如何以及後續命運如何,也是讓廣大軍事愛好者撲朔迷離。

長期以來,"飛豹"所要擔負的作戰任務相對單調,其所擔負的防空職責大量減少,主要任務就是攜帶空對艦導彈實施海面突防攻擊,對驅逐艦等大型水面目標發起飽和打擊。從攻擊的角度來講,相較於飛機等發射平臺,導彈的性能是影響攻擊效果的決定性因素。目前殲轟7A所使用的空艦導彈,主要是"鷹擊"83K和"鷹擊"91這兩個系列。83K是空射型的亞音速空對艦導彈,其功能定位是輕小型遠距通用反艦導彈,也是我國第三代反艦導彈之一,但是不得不說,此型號導彈由於是亞音速的,所以其突防能力較弱。91型是我國研製的新型超音速反輻射/反艦導彈,是在俄羅斯KH-31P型導彈的基礎上仿製改進而來的,因其超音速的性能,具備強大的突防能力,因此也被稱為專為宙斯盾系統"量身定製"的剋星,但是其射程較近、戰鬥部偏小,對大型水面目標的殺傷力不足,因此在使用時需要多機協同實施飽和攻擊。

"飛豹"採用上單翼佈局,便於在翼下外掛大型武器,其機翼內側掛點原設計就能通過複合掛架外掛6枚250千克航空炸彈,也不比1枚"鷹擊"12輕。但掛載炸彈時,由於其重心幾乎就在掛架的正下方(包括掛載"鷹擊"83K和"鷹擊"91時,也儘可能使導彈重心不遠離掛架),掛載也好投放也好,這都屬於飛機設計時就考慮到的正常情況,因此飛機並不需要做出什麼調整。

老驥伏櫪:30高齡的“飛豹”未來路在哪裡

但"鷹擊"12是沒法這樣"照方抓藥"的,因為它尺寸比其他外掛物大很多,為了避免影響飛機內側襟翼的正常偏轉,導彈就不得不向前伸出一些。可別小看這"一些",這意味著導彈的重心與掛點之間就有一段距離了,所產生的額外力矩會通過掛架傳遞到機翼結構上,而這顯然不是飛機原始結構設計時考慮到的內容。

再考慮重心和氣動的變化,對"飛豹"來說,哪怕是2枚"鷹擊"12的掛載與投放,也需要對飛機進行深入改進,才能保證飛行品質不下降(比如說,如果掛彈後的"飛豹"只能當客機飛,這就是飛行品質嚴重下降),確保飛行安全。而對於改型飛機來說,為了保證改進工作效費比,一般又不會修改氣動外形。所以為了滿足掛載"鷹擊"12的要求,首先需要在結構上做加強,而且需要更加精準靈敏的數字電傳飛控介入。

說到在飛機改進中加強結構、並改良數字電傳飛控,最近的例子就是蘇-35為克服蘇-27系列飛機的"跨聲速過載陷阱"問題而做出的改進。在蘇一35的改進中,結構和飛控改進是在同一個頂層規劃下同步開展的,這樣做能充分利用兩種改進途徑的優勢互補:有了能控制飛行中過載不超限的飛控,結構重量就有減輕的餘地;而適當加強的結構,也能給飛控"兜底",保證飛行的安全冗餘度。

相對高機動指標要求的蘇-35,"飛豹"改進的主要目的,應當是為了改善掛載"鷹擊"12這類大型外掛物時的飛行品質,並不會強求在提升機動性上做文章,所以在飛行性能方面,更多可能兼顧提升的,主要還是低空飛行操縱的安全^生,因此其改進相對來說也要簡單不少。通過這樣的改進,加上類似殲轟7AⅡ的"內功"升級,從性能上說,這種"飛豹"的深入改進型還是能夠滿足海軍航空兵的換裝要求的。但由於老"飛豹"的換裝總量並不是很大,加上還有轟6等平臺可作為"鷹擊"12的載機,在海軍航空兵朝著艦載化發展的時候,擴充岸基戰鬥機部隊編制的必要性也不足;如果這種改進只能通過量產新機的方式進行,只考慮國內市場的話,恐怕連重開生產線的必要數量都達不到。

老驥伏櫪:30高齡的“飛豹”未來路在哪裡

遙想30年前,"飛豹"以模型的形式在英國範堡羅航展上首次公開,就是以B-7(轟7)這樣一個出口型號的名義。後來,"飛豹"更是以FBC-1(FBC意為中國戰鬥轟炸機)這個多次在航展上亮相的外貿型號而聞名國內外,甚至很多軍迷是先知道FBC-1,後知道殲轟7的。雖然該機至今還沒有外貿訂單,但更多是由於政治、資金等原因而未能成功,不能說明"飛豹"在外貿市場上就毫無吸引力。

為了便於說明問題,筆者以伊朗為例闡述"飛豹"改進型的可能前景。伊朗空軍目前的裝備結構老舊,戰鬥機部隊以少量的F-14、米格-29這些早期三代戰鬥機,以及相對較多的F-4、F-5這樣的二代機為主。和技術上的落後相比,飛機機齡偏大加上長期遭受封鎖而缺乏備件,由此引發的安全隱患則是伊朗空軍更加擔憂的問題,急需引入新機解決。

然而近幾年來,儘管伊朗與俄羅斯正洽談引進一批蘇-30戰機的消息不絕於耳,但到現在為止,伊朗也沒得到哪怕1架蘇-30。僅用制裁尚未完全解除並不能解釋這一情況——伊朗核協議剛剛達成不久,之前因制裁而未交付的S-300地空導彈很快就從俄羅斯運到,還被伊朗軍隊急三火四地拉到閱兵場上展示了,所以伊朗如果決定要引進蘇-30,情況顯然不該是現在這個樣子。

刨去其他因素,即使是"減配"的蘇-30,無論是採購成本還是平時維護運行成本,這種雙發重型多用途戰鬥機都不是伊朗目前的預算所能承受得起的,所以就算最後伊朗決心採購,數量也不會太多。而一旦伊朗與沙特、乃至美國爆發戰爭,這些價格不菲的蘇-30在面對質量上至少不輸,數量和體系上還完全壓制的對手時,又難以奪取制空權。所以在這樣的綜合效費比面前,伊朗對採購蘇-30至今舉棋不定,也是必然的。

但如果伊朗採購一批價格必然比蘇-30低廉的"飛豹",首先該機平時的運行成本和伊朗現有的F-4"鬼怪"這類二代機相當,以其航電系統的多功能特性,和平時期執行空中巡邏警

老驥伏櫪:30高齡的“飛豹”未來路在哪裡

戒任務也完全勝任。而在面對小規模衝突時,該機憑藉大載彈量、長航時、以及完善的電子設備,能夠在空襲中發揮相當於蘇-24、甚至蘇-34的作用。即使爆發大戰,憑藉先進的超

老驥伏櫪:30高齡的“飛豹”未來路在哪裡

聲速空艦導彈和合理的戰術應用,在狹窄的霍爾木茲海峽,"飛豹"也能給對手致命一擊。

當然,軍貿從來不是簡單的各種合理性疊加,以上分析也只是筆者的一人之見。回望三十年前,在那個航空工業、乃至整個軍工行業都為經費所困的年代,"飛豹"能夠逃過下馬的厄運,完成研製定型、裝備部隊的流程,並改型發展至今,已屬不易。儘管已到"而立之年",但它仍舊有著克敵制勝、決勝疆場的潛力,如果"飛豹"能再創一段外貿佳話,它的故事真就是再傳奇也沒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