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合肥四姐妹」不如「宋家三姐妹」有名?

蔣獻凱

說起宋家三姐妹大家都知道,說的就是宋靄齡,宋慶齡,宋美齡。

宋靄齡是出生在1889年,宋家三姐妹裡面的大姐,和孔祥熙結婚,宋慶齡出生在1893年,是宋家三姐妹裡面的二姐,和孫中山結婚,最小的是宋美齡,出生在1897年,和蔣介石結婚。

合肥四姐妹說的是大姐張元和、二姐張允和、三姐張兆和、小妹張充和,這四位姐妹。

合肥張家在歷史上也是名門望族,這四位姐妹都嫁給了當時文化界的大佬。

他們的丈夫分別是顧傳玠、沈從文、周有光、傅漢思,合肥四姐妹在當時也很有名氣。

合肥四姐妹相對於宋家三姐妹來說就沒有特別大的名氣了,宋家三姐妹的名氣遠遠高於合肥四姐妹。

雖說合肥四姐妹的優秀,但他們的主要貢獻是在文化上的,而宋家三姐妹在政治上的壯舉是一般人難以企及的。

而且,歷來政治人物的影響力,都是要高於文化人物的。

所以就有了為什麼合肥四姐妹不如宋家三姐妹那麼有名。

其實兩家姐妹無論是出身背景,所處領域,嫁給的夫家都是不同的。

宋家三姐妹從小經受的西方式的教育,學歷非常高,宋美齡在從美國回來就成為了萬眾矚目的大小姐,宋美齡,宋慶齡在抗日時期為國家做出了很多的貢獻,嫁給的夫君都是首屈一指的大人物。

合肥四姐妹祖上是清朝時的大員,也是很有背景,屬於名門望族。

她們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知名度不如宋氏三姐妹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文化人物的影響力通常無法跟政治人物比擬。


這不是歷史

“合肥四姐妹”是指民國教育家張武齡的四個女兒,因為本身這四位都是知識女性,所嫁丈夫都是文化藝術屆的翹楚,最初生活在合肥,於是就有了這個稱呼。

相對於更著名的“宋氏三姐妹”而言,後者是民國政治圈的頂級人物,在社會影響力及地位上,是前者無法相比的。


張武齡有四女六子,四個女兒是元和、允和、兆和、充和,六個兒子是宗和、寅和、定和、宇和、寰和、寧和。

其中四個女兒:

大女兒張元和,1907出生,2003去世。嫁崑曲大師顧傳玠。


二女兒張允和,1909年出生,2002年去世。嫁語言學家周有光。

三女兒張兆和,1910年出生,2003年去世,嫁大作家沈從文。


四女兒張充和,1914出年,2015去世,享年102歲,被媒體稱為“民國最後的才女”。 丈夫是德裔美國漢學家傅漢思。

四姐妹都是才女,丈夫都是業界大咖,又都長壽,已經非常難得了!


幾葦渡

合肥四姐妹指的就是張家四姐妹。

他們生於一九零七年至一九一四年之間,至今都還健在。通過她們的共同回憶,老中國社會的風情和人事都得以重現。十九世紀六十年代,中國因為太平天國起義而陷入漫長的、破壞性極強的內戰,四姐妹的曾祖父幫助清朝軍隊鎮壓太平軍立下大功,並因此為她們這個大家族帶來了榮譽、財富和顯赫的社會地位。

她們四個共同經歷的這個世紀中,社會習俗和個人預期變化巨大,內外戰爭頻仍,但在無常的人生之後,有些事情仍然存留下來。

張元和

四姐妹中的大姐,性格老成持重。丈夫顧傳玠是個崑曲演員,他在當紅的兩年裡曾風靡整個上海,無數觀眾為他瘋狂。然而在事業正值高峰之時,他卻突然退出舞臺,徹底改行。 元和在上海讀大學時,常常看顧傳玠的舞臺演出,她和她的朋友們是他的戲迷。在那個年代,一位名門閨秀和一個戲子之間即使是退出舞臺的戲子發生感情是不可理喻之事,因為那時候戲子的社會地位相當低下。所以1939年4月元和與顧傳玠的婚事曾令當時社會大為震驚,上海小報以“張元和下嫁顧傳玠”為題大事渲染。 想必是元和對崑曲和舞臺的熱愛促使她下決心嫁給這個男人。但除了崑劇,顧傳玠和元和沒有什麼共同點,不過一旦結合,他們的命運就被牢牢地連在了一起。

離開舞臺後,顧傳玠嘗試的事情沒有一件成功,他先後嘗試過股票、菸草採買、調查田地開墾等事;他還賣過中藥,開過毛線製品店。儘管元和婚後的日子遠遜從前,但她對顧傳玠的感情始終沒有改變。她從來不在背後說丈夫的壞話,人們甚至不知道他有什麼壞習慣。 元和不太顯露強烈的情感,除了丈夫和兒子,她對別人也沒有特別深厚的感情。抗戰八年,元和是姐妹中唯一留在淪陷區的。即便在別人大多瀕臨崩潰的情況下,她仍然能保持優雅的儀態。 但元和的婚姻中顯然有很多不為人知的困擾,她的遺憾也全與丈夫有關。1966年,顧傳玠因患肝病早逝。 丈夫去世後,元和有一次在票友演出中上場出演《長生殿.埋玉》中的唐明皇,戲的結尾是楊玉環下葬,她的身體用錦被包裹,被草草安葬在淺墳中。元和嘆道:“我埋的不是楊玉環,而是顧傳玠這塊玉啊!”

“玠”的意思就是“玉”,對於元和來說,顧傳玠是一塊美玉,元和嫁他緣於戲臺,最後又葬他於戲臺之上。[2]

張允和

張家二姐。雖然身為女性,卻有著坦率倔強嫉惡如仇的英雄情懷。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允和就不喜歡看戲裡的愛情故事,她喜歡那些性格鮮明勇敢激烈的英雄,而這些英雄裡她最喜歡的是關公。 允和從小“瘦骨嶙峋”,但她依靠自己的大膽彌補了體格方面的缺陷。從小學習崑曲,使她“在幾百人面前演出,我不怯場,出了錯,也不害怕。”允和擅長在公開場合演講,在樂益女中,允和又迷上了幾何概念和數學推理。她的“手急、眼快”,精力充沛和辯才都有了用武之地。她還在學校接觸到哲學、生物、當代政治和體育活動,學習幫助她走出陰霾,最終獲得了歷史系的學士學位。

但是沒過多久,允和就決定退休。儘管對教歷史和編歷史教材頗有興趣,但她太直率,太容易打抱不平,也太過固執,不肯放棄自己的原則,因此她最終選擇了做一名家庭婦女。 從1956年到1964年,允和一直擔任北京崑曲研習社的聯絡組長,這個研習所得到了文化部的支持。她和崑曲傳習所的張傳芳一同整理編寫出了六齣戲的身段譜,為研習社聯絡大小事務、安排演出,卻從沒領過單位的錢,她的工作完全是自願的,而且和別人一樣勤奮。在經歷了坎坷的歲月和人生風暴之後,允和的情感和身體竟然都沒有留下什麼創傷,一直活到九十多歲,這實在是個奇蹟。[3]

張兆和

四姐妹中的三妹,因為嫁給了著名小說家沈從文,在四姐妹中最出名。但兆和卻對名聲在外似乎很不習慣,常常顯得沉默寡言。 兆和年滿19歲後,吸引了眾多男性的眼光,他們都對她滿懷仰慕之情。對此,不止是兆和自己十分意外,就是她的姐姐們也覺得不可思議。因為在家裡,從未有人注意到她的姿容丰采。她的皮膚黑黑的,頭髮剪得很短,像個男孩子,身材壯壯胖胖,樣子粗粗的,一點都不秀氣。 在兆和的記憶中,自己早年的長相和姐妹們所描繪的差不多。她喜歡在傍晚和爸爸一起出去散步,和姊妹們一起讀經書,每天“大字寫兩張,小字抄一張”。看門的老頭從自己的碗裡分給她一些糙米飯,她也吃得津津有味。沒有人嬌寵她,也沒有人會為她心痛流淚。母親很愛她,但是母親太忙,沒有太多時間管她,她會讓兆和呆在自己房間裡,在盆裡放一串糖葫蘆給兆和,讓她自個兒玩。兇巴巴的家庭教師於先生拿著木尺打她的手心時,她不哭,姐姐允和欺負她的時候,她也不埋怨。她不在意獨自解決問題,情願保持沉默。 即使在調皮搗蛋的時候,兆和也喜歡單獨行動,悄悄策劃。在家裡,她是有名的“小搗蛋”。她用自己的小凳子把一個泥娃娃砸得粉碎,又赤手空拳地將一個布娃娃撕成碎布。最後,父母給她買來一個橡皮娃娃,心想這一次她總破壞不了了,結果兆和研究了一會兒,然後從針線盒裡找了把剪刀,只一刀就乾淨利落地剪掉了娃娃的頭。

所有這些加起來,造成了兆和有些古怪的性情。兆和內心頑固、喜歡沉思。看起來她很執拗,但是也有慷慨寬容的一面。作為一個年輕的女孩,她希望在學校能表現優秀,幹出一番事業。她自覺在家裡無足輕重,是個可有可無的人,但她也不覺得自己受了虧待,從未心懷不滿。 上世紀二十年代末期,沈從文引起了中國文壇的極大關注,他的文學創作飽受讚譽。1930年的某日,沈從文認識兆和沒多久,就忍不住向她傾吐了自己的心聲。當時兆和是中國公學的大二學生,她的答覆是自己正專注學業,不需要什麼男朋友。 連續三年,沈從文不斷寫信給兆和,他們先是同處於一個城市,他從城市的另一端寫給她,然後他到了北京,從那裡寫給她,隨後發信地點又變成了青島這個“海濱城市”。 1931年6月,沈從文在寫給兆和的信中說:“我求你,以後凡是我要向你說什麼時,你都能當我是一個比較愚蠢還並不討厭的人,讓我有機會說出一些有奴性的卑屈的話。你莫想,每一次我說到‘我愛你’時你就覺得受窘,你也不用說‘我偏不愛你’作為抗拒別人對你的傾心。我看你同月亮一樣。……是的,我感謝我的幸運,但仍常常為憂愁扼著,常常有苦惱。”當他幾乎把所有的話都快說完時,兆和來到了這個海濱城市,然後他們結婚了。

有好些年,兆和都誤解了丈夫輟筆的原因,她以為沈從文“在創作上已信心不大”。她覺得是批評家的批評嚇得他不敢出聲。 其實,沈從文並非完全停止寫作。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他寫了很多研究古代漆器、絲綢圖案、唐宋銅鏡和明朝織錦的書。他還發表文章,談論建築、裝飾藝術和民間藝術,並完成了一部多卷本的中國服飾史。當他定準自己的位置,找到恰當的題材,同時不受到別的拘束時,他就還是跟以往一樣寫作。但在1949年之後,他只有一個寫信的對象,那就是兆和。他們選擇了不同的道路,以不同的方式工作,但他還是可以向她傾訴一切,不論她是否能夠了解,或是否同情。 他們的數次分居,有時也是出於自願,這並不會太多地影響到他們的婚姻或帶給他們過多痛苦。一起吃頓飯、寫封信,有的時候會比分享同一空間更讓他們親密。張兆和與沈從文各自生活在自己的獨立世界中。他們或許會用同樣的詞語來形容他們的需要,但事實上他們需要的東西卻是完全不同的。 1995年,在沈從文過世後七年,兆和整理出版了他們的通信。在《後記》中,她寫道:“六十多年過去了,面對書桌上這幾組文字,我不知道是在夢中還是在翻閱別人的故事。從文同我相處,這一生,究竟是幸福還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不完全理解他。後來逐漸有了些理解,但是,真正懂得他的為人,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壓,是在整理編選他遺稿的現在……”[4]

張充和

四姐妹中最小的一個,因學識淵博而頗有名望。她與德裔美國漢學家傅漢思結婚後,於1949年1月移居美國康涅狄格州的北港口。人們會因藝術、書法及中國戲曲史方面的問題來向她請益;遇到需考釋或校正的各類問題,從書畫的題跋閱讀到版本鑑定,從解釋一首古詩中的典故,到辨識十八世紀某件奏摺上君王的手跡,大家也都會請她解答。老輩學者們如果經過新英格蘭地區,一定會到她的居所稍作停留。充和才思敏捷,學養深厚,且將嚴謹和靈活集於一身,她談吐中的機鋒和雙關語,常能給人很大的樂趣。

考北大前一年的九月,充和就到了北平,參加姐姐兆和的婚禮,之後她決定留在北平,家人和朋友都勸她參加第二年夏天的大學入學考試,她自己也覺得不妨一試。充和並沒有花太多時間來準備入學考試。考試內容包括四個領域——國文,歷史,數學和英語,其中的前兩門,從她六歲開始,合肥的家庭老師們就已經為她打好了基礎。她在父親的學校中學了一年英語,然後在上海中學裡又學了一年,她覺得這門語言並不難掌握。她就是搞不掂數學。十六歲以前,她從來沒接觸過數學,突然之間,她就要面對證明題和代數方程式。她看不出學數學意義何在,也不明白該從何入手。那一年,有數千名學生從全國各地來到北平,爭奪全國最好的五所學校那幾百個錄取名額。考試的當天,家人為充和準備了圓規和曲尺。“我沒用,”她說,“因為我簡直連題目都看不懂。”她的數學考了個無可爭議的零分,但她的國文卻得了個滿分,結果考試委員會破格錄取了她。除了充和之外,北大中文系當年只錄取了一個女生。

充和在北大這所名校就讀的收穫,並不如想象中的大,雖然這裡不乏名師:胡適和錢穆教思想史,馮友蘭教哲學,聞一多教古代文學,劉文典教六朝和唐宋詩。但充和說自己學習成績不夠理想。當時很多學生參加了激進的政治活動,無法靜心向學,而充和寧願將時間花在學習戲曲上。清華大學就在北大旁邊,有位專業崑曲老師每週一次在那裡開設非正式的崑曲課,充和與在清華讀書的弟弟宗和定期去上課。抗戰期間,充和與兆和一家住在西南的小鎮呈貢,小鎮上住著好幾位文藝界的傑出人物,但是來訪客人更喜歡在充和、兆和的住處逗留。充和會吹笛子,所以彈琵琶、彈古箏的人都喜歡上她那兒去。詩人和書法家們也喜歡聚在充和的房間裡,他們喜歡這裡的氛圍,也喜歡充和的筆、墨和硯臺。充和說,即使手頭再緊,有些東西她還是很講究:“我不愛金銀珠寶,可是筆、硯都得是最好的。”

充和的追求者中,還有一個不修邊幅的方先生,是研究甲骨文和金文的專家。方先生也給充和寫信,不過用的全是甲骨文,學問大如充和者也沒法明白:“他一寫就是好幾張信紙,我相信一定寫得很有文采,可是我看不懂。”充和喜歡保持單身女性的身份,自由自在,不必在意社會對已婚女性的期待。1940年間,重慶政府又給了她一份工作,這次是為教育部新建立的禮樂館服務,幫助政府重新訂正禮樂。充和的職責是從五世紀的《樂志》中挑選出適合公共大典使用的樂章來,請作曲家配曲。這份工作很對充和的胃口,她過去就很難忍受各種典禮,現在可以對它們加以改良了。充和花了幾個月的時間,編選出二十四篇適合的樂章,用最好的書法精心謄寫了兩份。教育部批准了充和編選的篇目後,充和與同事們立即舉辦活動,徵求當代作曲家來為這篇章譜曲。這一部分的工作又花了兩年時間才完成。

充和在這段時間結交的人中,有兩個名人:章士釗和沈尹默。文人之間的這種結交固然源於雙方共同擁有的文學氣質,不過除此之外,他們還有更多的相似之處。他們在學識上水平相當,少有分心旁騖之舉。當他們苦學有成之後,就連娛樂也成為文人雅趣。學者兼書法家沈尹默後來成為了充和的老師。充和第一次來訪時,沈尹默讓她寫了幾個字,然後他給出了“明人學晉人書”的評語。到今天,充和還不知道這句話到底是褒是貶。在沈尹默與充和相識相交的過程中,他寫了很多詩給充和,充和也將自己的許多詩給他看,聽取他對這些詩作該如何修訂的建議。一開始,沈尹默客氣地稱呼充和“充和女史”,後來又改口稱她“充和女弟”。在他的影響下,充和將小時候養成的習慣擴而大之:早上早起,臨帖練字至少三個小時,如果有時間還要練更長時間。直到八十八歲,她依然保持這一習慣。她運筆寫字的手臂和少女的一樣強壯。

充和在重慶期間,寫出了她最好的詩詞作品。其中有兩首是以桃花魚為題材的。在充和心目中,桃花魚有多重意義:它是“凌空”的隱喻,由於它出現在桃花盛開的時候,所以它也隱喻著春天;此外,桃花魚也暗喻著戰爭期間,許多犧牲在重慶沙洲上的跳傘者。充和喜歡的其他藝術形式也和“懸”有關。書法家寫字時手腕要輕懸在書桌上方,掌虛指實,運筆自如:可以快而不急,也可以慢而不滯。掌握了運筆的緩急輕重,捕捉到“鸞舞”之姿和“龍騰”之態以後,書法家方可以到達“懸”的境界——“心忘於筆,手忘於書”。但是戰爭讓她憂心忡忡:她目睹了外甥女的死亡,看到了朋友、手足的苦難。美學要轉換成現實並非易事,有時,一點小事也會讓她心情不寧。有一次,章士釗贈她一首詩,將她比作東漢末年的才女蔡文姬。詩中有兩句讓她很不開心:“文姬流落於誰事,十八胡笳只自憐。”前輩學者的詩中有惋惜她流落他鄉的意思,卻冒犯了充和的感情。她說,文姬是被擄掠到北方,不得不在異鄉過著異族的生活,她自己卻是因為戰爭才離開家鄉,而且即使在最壞的情況下,她也能自食其力,儘自己的所能生活。她的憂傷源於認識到自己離開了過去那個熟悉的世界,而且再也回不去了。

1947年,充和在北京大學教授書法和崑曲,當時她借住在姐姐兆和家中。那年9月,通過姐夫沈從文她與傅漢思相識,次年結婚。傅漢思出身於德國的猶太人知識分子家庭,戰時成為流亡者。1935年他的家庭離開德國,當時他十八歲。他們在英國待了一陣子,然後在美國加州定居。漢思獲得了西班牙文學的學位,同時也精通德、法、英、意大利文學。他到中國來,是為著尋求一番奇遇,也是來挑戰一種更難的語言。到中國後幾個月,他就認識了沈從文,他常常與沈從文大談中國的藝術和建築,那時他的中文已經說得比較流利了。從中國回到美國後,漢思就攻讀中國文學,後來應聘耶魯大學,教授中國詩詞。充和在耶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中國書法多年。[5]

一位文化曲人獨特的世紀回憶, 穿越抗戰與內戰的烽火,浸潤她六十年來海外移居的生涯,記錄眾多曲人以曲會友的盛事,薈萃他們丹青墨韻的精華, 這就是曲壇名家、書苑才女張充和珍藏至今的紀念冊《曲人鴻爪》(三大集):第一集存藏抗戰前後吳梅、杜岑、路朝鑾、龔聖俞、陶光、羅常培、楊蔭瀏、唐蘭等作品;第二集存藏1949年至1966年間,身在美國的李方桂、胡適、呂振原、王季遷、項馨吾及身在臺灣的蔣復璁、鄭騫、焦承允、汪經昌、夏煥新、毓子山等作品;第三集存藏1966年以後姚莘農、林燾、趙榮琛、余英時、吳曉鈴、徐朔方、胡忌、洪惟助、王令聞等作品。今依據近百歲高齡的張充和本人口述,孫康宜筆錄曲人本事,鉤沉演藝傳承,再現當年沙龍諸多令人神往的情景,並對《曲人鴻爪》各家題詞和畫幅做出畫龍點睛的詮釋和導讀。此外,附錄張家舊影、張充和事略年表及其題字存目。全書文字書畫,相得益彰,冀能留住張充和曲人生涯中那些不可磨滅的良辰美景,賞心樂事,以及許許多多的誰家庭院。


相對於經常出現在中國政壇的宋家四姐妹,合肥四姐妹顯得就普通很多。

但是,這四個人在文化傳承上的貢獻卻是不可磨滅的


十項全能斜槓青年

在很多時候,人們都是隻聽說過宋家三姐妹而沒有聽說過合肥四姐妹,這並不是說明人們孤陋寡聞,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國歷史源遠流長、人物繁盛之極,在這個時候人們只會銘記在歷史中著真正有著巨大影響力的人物,而對於一些沒有太大的影響力的人,人們就會選擇自主性的忽略。


宋家三姐妹就是擁有著巨大影響力被歷史銘記的人,而合肥四姐妹則在很多時候被掩埋在了歷史的塵埃中,只有少數人知曉。

宋家三姐妹的父親宋耀如和他的老朋友孫中山

說起宋家三姐妹,我們還得從他們的父親宋耀如說起,宋耀如早年在美國加入過基督教,最後在回到國內傳教的時候在上海發展起了商業,並最終成為了上海有著不小影響力的大商人 。


宋耀如雖然是在美國成長起來的,但他卻有著很強烈的民族愛國精神,他在美國看到了很多人對華人欺辱有加,在內心的忿怒下他在內心埋下了很強烈的愛國種子。

宋耀如覺得華人之所以在國外經受這種待遇,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自己的祖國不夠強大,所以他後來在看到孫中山奔走世界各地,籌備起義善款時刻準備推翻清朝時,他感到了深深的感動。

宋耀如只留下了一部分運作自己商業的錢,然後就將自己許多的資金資助給了孫中山參與革命,並在往後的很長一段歲月中成為了孫中山最重要的資助人之一,是孫中山很重要的老朋友。

武昌起義後,孫中山的革命獲得了成功,雖然當時北方還有著強大無比的北洋軍閥,南方有著林立眾多的大小勢力不受孫中山的掌控,但對於孫中山來說,他的努力卻已經得到了回報。

因為他夢寐以求推翻的帝制、封建王朝在這一刻徹底崩塌了,所以在這個歷史的關頭,孫中山的名聲強盛到了鼎沸,超過了在當時中國擁有最強大實力的袁世凱,成為了中國名義上的第一人。

經過抉擇後,宋慶齡和孫中山之間的婚姻

在孫中山成功之後,為了更徹底地支持孫中山,宋耀如將自己的兩個女兒宋靄齡和宋慶齡送到了孫中山身旁,以秘書的身份幫孫中山打理起了政務。

雖然當時孫中山已經有四五十歲多歲的年齡,但是他身上極富魅力的成功人士氣質卻深深吸引住了宋慶齡和宋靄齡,將當時僅有20來歲的兩個姐妹徹底的迷住了。

最後在兩姐妹做出抉擇之後,最終年齡最大的宋靄玲選擇了退出,將孫中山讓給了自己的妹妹宋慶齡,最終,孫中山和宋慶齡走到了一起。

對於孫中山和宋慶齡的愛情,她們的父親宋耀如是不同意的,雖然宋耀如對孫中山有著很大的敬重,但卻並不意味著他要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一個跟自己年齡差不多的男人,所以他對這門親事表示了非常堅定的反對。

但是宋耀如的反對並沒有阻止宋慶齡對自己愛情的嚮往,她和孫中山在1915年來到了日本,二人沒有經過宋耀如的同意,就彼此結合在了一起,最終是宋耀如不得不接受了這門親事。
而宋靄齡則在當時嫁給了號稱山西首富和孔子嫡系後人的孔祥熙,一個嫁給了名權,一個嫁給了錢,在二姐妹出嫁後給整個宋家帶來了非常巨大的名聲和常人難以企及的地位,也將宋家推到了歷史的風口浪尖中。


身份背景異於常人的宋美齡和蔣介石

宋耀如的兒子、女兒們都是在美國經受過西式教育的,有著很高的學歷,他最小的女兒宋美齡在從美國歸學回來後因為特殊的身份成為了備受矚目的千金大小姐。

在早前,宋美齡曾經和張學良在上海有過一段短暫的接觸,二人在這個時候培養出了良好的友情,他們的友情最後止步在了愛情面前,因為張學良早已經娶妻,所以他們是幾乎沒有可能的,所以最後宋美齡才有了和蔣介石接觸的機會。

當時蔣介石經過北伐之後擁有了很強盛的名聲,不過他在當時卻還不是中國第一人,僅是在國民黨內部他就有著汪精衛和胡漢民這樣的政敵跟他互相牽制,在國民黨之外還有著各路的軍閥離心離德,他繼續向上的步伐因此受到了鉗制。
所以蔣介石就將目標打到了宋美齡身上,宋美齡背後有著整個宋家,宋家因為宋慶齡的身份擁有了常人無法想象的政治潛力 ,宋子文當時也是汪精衛國民政府的財政大員,宋家在這個時候實際上是匯聚著錢權大勢的。

不僅如此宋家還和美國有著很深入的聯繫,所以宋美齡自然就成為了蔣介石最好的政治婚姻對象。

宋美齡和蔣介石的婚姻給蔣介石帶來的好處

在最開始的時候,宋美齡是沒有同意蔣介石的,因為當時蔣介石有著三任妻子,而宋美齡一家都是非常堅定的基督教徒,在他們的教義中是不能接受婚姻中有第三者的。

最後蔣介石跟自己的三任妻子離婚了,也將自己的信仰從佛教轉移為了基督教,在他的誠心下,宋美齡才接受了蔣介石的求婚,在1927年,二人結為了夫妻,雖然在最開始的時候只是政治婚姻,當二人在婚後卻相堅相守、相敬如賓多年,成為了令人羨慕的模範夫妻。

蔣介石也在宋家的幫助影響下,漸漸掌控住了國民黨內的大權,地位一度超過了汪精衛和胡漢民,成為了國民黨內部真正的大佬。

可以說,宋家三姐妹所嫁之人個個非局中之物,都是那個年代有著超強影響力的大人物,僅是孫中山和蔣介石這二人的身份就足以讓宋家三姐妹徹底地被歷史銘記住。


更何況在抗日戰爭中,宋慶齡和宋美齡也利用自己的身份為國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呢?

抗日戰爭中的宋慶齡和宋美齡

宋慶齡抗日戰爭時在國內四處奔走,利用自己巨大的影響力籌備起了抗日善款,用自己的影響力修建了很多為抗日將士傷員救助的醫院、籌備到了數量龐大的抗日生活物資,並在最後終生投入了教育事業中。

宋慶齡可以說的上是一名對國家有著真正貢獻的巾幗英雄,是值得被我們所敬重的時代女性。

而宋美齡在抗日戰爭中同樣沒有落下腳步,她憑藉著自己蔣介石夫人的政治身份,又通過自己曾經在美國受過教育的背景以及令人欽佩的外交能力,在美國展開了規模宏大的演講活動,吸引到了20多萬人觀看她的演講,在美國牽制了許多美國人的心,並在美國引起了一股“宋美齡熱”。

最後在宋美齡的努力下,美國人資助給國民黨的武器翻了許多翻,如果沒有宋美齡的努力,中國是獲得不了那麼多抗日武器物資的,從這方面來說,宋美齡也和她的姐姐宋慶齡一樣是值得我們敬重的巾幗英雄。

合肥張家四姐妹的身份背景以及她們的夫婿

而合肥四姐妹又是什麼人物呢?她們分別是:張充和、張兆和、張允和、張元和。

如果從最開始的家世背景來看的話,她們的父親張武齡是比宋耀如還要富裕無數倍的大財閥,他的祖上是清朝時期地方的大員,是李鴻章手下的要員,他在為官期間為張家留下了豐厚的遺產,也將張家打造成了真正的名門望族,而張家的四姐妹在這種家世背景下同樣受到了非常良好的教育。


跟宋家三姐妹相反,合肥四姐妹都嫁給了在當時文化界有著鼎著聲名的文化大佬,張家的四名女婿分別是:顧傳玠、沈從文、周有光、傅漢思。

這四位女婿在民國都是很出名的文化鉅子,其中在現代最為我們所知的就是大作家沈從文了,在很多時候,文化終究只是一個小圈子裡面的事情,真正能掌控歷史的還是軍事政治,合肥四姐妹雖然都很優秀,但因為所嫁人家的不同,也導致了她們被宋家三姐妹狠狠摔在了名聲後頭。

也因為地位的不足,而使她們缺少了如宋美齡、宋慶齡這樣為國家做貢獻的壯舉,這也是一個合肥四姐妹名聲不如宋家三姐妹的原因。

所以合肥四姐妹之所以在名氣上不如宋家三姐妹,原因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她們的老公沒有宋家三姐妹的老公出名、有權勢。還有一個原因是無法忽略的,那就是當時受過良好教育的宋氏姐妹個個都是有著真正能力的人物,宋慶齡和宋美齡我們就不說了,宋靄齡在嫁人後也幫孔祥熙將產業打理得井井有條起來,而她們的三位兄弟雖然有依靠她們關係的原故,但卻也是很有能力的風雲人物,所以在教育上的差距也將她們和合肥四姐妹拉開了很遠的距離。


孤客生

“合肥四姐妹”指的是張元和、張允和、張兆和、張充和,四姐妹分別嫁給了著名崑曲演員顧傳玠、語言學家周有光、文學家沈從文和美籍德裔漢學家傅漢思。


張家四姐妹出身名門望族,祖籍合肥,她們的曾祖父張樹聲,在19世紀60年代因協助清政府平定太平天國和捻軍之亂,立下戰功,被清廷授予“卓勇巴圖魯”稱號,歷任廣西巡撫、江蘇巡撫、安徽巡撫、兩廣總督,最後官至直隸總督,雖然以軍功發家,張樹聲卻有意引導下一代棄武從文,步入宦途。



四姐妹的父親張武齡,接受“五四”新思潮,崇尚自由平等,是蘇州有名的教育家,母親陸英出身蘇州名門,他們婚後育有四女六子,四個女兒,元和、允和、兆和、充和,名字之中都帶有兩條腿的“兒”字,父親希望她們獨立自主,找到自己的道路,而六個兒子,宗和、寅和、定和、宇和、寰和、寧和,名字中都有帶有一個寶蓋頭,則是希望他們成家立業。



四姐妹之中,張元和是長女,才貌出眾,有大夏大學“校花”的稱號,追求者眾多,然而她痴迷崑曲,後來與著名的“傳”字輩崑曲演員顧傳玠喜結連理。


這場名門閨秀和戲子的婚事轟動了當時社會,上海小報更是以“張元和下嫁顧傳玠”為題大肆渲染,然而兩人婚後琴瑟相合,相伴一生。



二姐張允和,性格剛毅,且有俠義風範。大姐張元和學業面臨中斷時,她挺身而出,幫助姐姐度過了難關。張允和一生飽經憂患,抗戰期間,她拖家帶口地“十次大搬家、二十次小搬家”,經歷了女兒病逝,兒子中彈的悲痛。

49年後,又慘遭磨難,然而她性格堅強,雖然歷經磨難,卻能泰然處之,不得不讓人佩服。


三姐張兆和,與沈從文的愛情故事為人所熟知,她是沈從文筆下的“黑鳳”、“三三”。沈從文寫的“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數的雲,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這個人便是張兆和。



四妹張充和,精通書法和崑曲,董橋說她的小楷“漂亮得可下酒”,卞之琳對她痴迷一生,後來她嫁給了美籍德裔的漢學家傅漢思,又任教於哈佛、耶魯等大學,傳授書法和崑曲,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做出了貢獻。

她為沈從文寫的誄文“不折不從,亦慈亦讓;星斗其文,赤子其人”也廣為人知。


2015年6月18日,張充和在美國去世,享年102歲,被譽為民國閨秀“最後的才女”。

反觀“宋家三姐妹”,大姐宋靄齡,嫁給了號稱山西首富和孔子嫡系後人的孔祥熙,二姐宋慶齡嫁給了國父孫中山,三妹宋美齡嫁給了權勢顯赫的蔣介石,這三人在當時的軍政界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影響力甚廣,宋家三姐妹活躍於當時的政壇上,對中國政治歷史的走向有著深遠的影響。

歷來政治人物的影響力要大於文壇人物影響力,兩者的影響力和知名度也就立判高下了。


煮酒君談史

歡迎大家發表意見我們相互交流!!


木as

她們出自名門望族,曾祖父張樹聲是晚清重臣、淮軍大將,歷任兩廣總督和代理直隸總督,聲名顯赫。父親張武齡是民國教育家,育有十個子女——元和、允和、兆和、充和、宗和、寅和、定和、宇和、寰和、寧和。在蘇州園林中生長的大家閨秀經歷著從傳統到現代的歷史蛻變,詩情畫意的生活與錯綜複雜的命運不亞於宋氏三姐妹。

“女兒經,女兒經要女兒聽。每日黎明清早起,休要睡到日頭紅。舊手帕,包鬏髻,急忙去掃堂前地,休叫地下起灰塵,潔淨閨門父母喜。光梳頭,淨洗面,早到閨房做針線。張家長,李家短,人家是非我不管……”大姐元和這一生不知有多少是深受這《女兒經》的影響。在弟弟妹妹眼中,元和典雅秀美,是祖母的寵兒,也是典型的大家閨秀。姐妹們湊在一處搭臺演戲,她也總是出演小姐的角色,不似二姐允和演了一輩子丫鬟,可她心量寬闊,倒也不以為意,反倒常常自嘲是個“丫頭坯子”。雖也與姐妹們一處在壽寧弄的花園中聽杏子落地,學王羲之“臨池洗硯”,搶著吃荷包大的杏子,但元和向來規規矩矩,進了大學也因品貌出眾被封為“大夏皇后”。她傾心崑曲,演了一輩子主角,後來情繫崑曲名家顧傳玠。這樁婚事轟動上海,出身名門的大家閨秀嫁給崑曲演員成為當時小報炒作的新聞。但二人一直琴瑟相合,相伴一生。

  二姐允和是個急性子,且有俠義風範:元和學業面臨中斷之時,是她挺身而出,讓姐姐度過了危急時刻;婚前周有光曾寫信給她,說“我很窮,怕不能給你幸福”,允和回信,只有一個意思——“幸福是要靠自己去創造的”;抗戰時期,她一個弱女子,拖家帶口地“十次大搬家、二十次小搬家”,經歷了女兒病逝、兒子中彈,九死一生;“三反五反”中,她成了“老虎”被迫下崗;“文革”中面臨不速之客的攪擾,她泰然處之。允和柔順外表下那份與生俱來的剛毅與堅強,令人肅然起敬。

  四姊妹均秀外慧中,三姐兆和因為作家沈從文的追求而名聲在外;四妹充和,工詩詞,擅書法,成為大家,在哈佛、耶魯執教,講授崑曲和書法。近百年間,四姐妹足跡遍及合肥、上海、蘇州、北京、臺灣以及美國,歷經軍閥混戰、抗日戰爭、革命時期,歷史的蒼茫和沉重並沒有在她們的傳奇人生中留下過多的印記,更多的卻是歷經世事之後的那份豁達和淡然。

四姊妹蕙質蘭心與父親張武齡的教育息息相關,正如允和在《張家舊事》中所言:“父親從小給了我們儘可能好的、全面的教育,一定是希望我們不同於那個時代一般的被禁錮在家裡的女子,希望我們能邁開健康有力的雙腿,走向社會。”

  父親作為名門之後,坐擁萬頃良田,卻並無紈絝子弟的派頭。相反,卻嗜書如命,不管新舊書籍,抑或當下報紙,都盡力蒐羅,廣泛閱讀,並和章太炎、湯國梨時有往來。他經常拜師訪友,到中央研究院訪問時,曾專門拜會蔡元培。“爸爸買了許多留聲機:有用鑽針的、有用鋼針的,有大喇叭的,有手提的。還買了許多唱片:從洋人大笑到梅蘭芳、譚富英的京劇,還有崑曲和各類戲曲、歌曲等,我們經常聽自己喜歡的唱片。爸爸還買了拍攝電影的電影機和放映機,都是法國百代公司製造的。”(張寰和:《回憶爸爸二三事》)新書籍和新事物,讓父親不斷地接觸到新思想,後來更傾其家產創辦樂益女中,興辦教育以自強。在對自己子女的教育上,他更是盡心盡力。為了避免子女沾染陳舊積習,他舉家前往上海,後又定居蘇州。父親對四個女兒尤其鍾愛,既延請崑曲名伶為她們拍曲授藝,接受古典文化的薰陶;同時又讓孩子們自由翻看書籍,接觸新思想,以教育傳家。十個孩子也均學有所成,四姊妹才華橫溢,幾個兒子也多是出自北大、清華的學者、藝術家,可謂不負厚望。

日本投降後的1946年,張家十姐弟曾在上海大聚會,但自此張家人就天南地北,生離死別。1949年之後,四姊妹中只有允和和兆和留在了大陸。寰和曾在文章中記述:“我只記得爸爸在九如巷園中教我吟過一首舊詩:‘梁園日暮亂飛鴉,極目蕭條三兩家。庭樹不知人去盡,春來猶發舊時花。’依然是舊時亭臺樓閣,依然是雪白的花朵,可是舊時的主人們已離散各處。這情景和爸爸教我吟的那首詩的意境完全相同。”

北京時間6月18日凌晨一時左右,“民國才女”、美國耶魯大學教授張充和在美國康涅狄格州去世,享年101歲。昨日一早,張充和生前好友、耶魯大學教授孫康宜通過電子郵件向國內的學生透露了這一消息。

  張充和1914年生於上海,祖籍合肥,為淮軍主將張樹聲的曾孫女,蘇州教育家張武齡的四女。1949年,張充和隨丈夫、德裔美籍漢學家傅漢思赴美,50多年來在哈佛、耶魯等20多所大學執教,傳授書法和崑曲。“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她一生低調,為人謙和,淡泊名利,被譽為“民國才女”。

  在近代中國,聲名僅次於“宋氏三姐妹”的,就是張元和、張允和、張兆和、張充和這蘭心蕙質、才華橫溢的“合肥四姐妹”。大姐元和喜愛文學,與崑曲名家顧傳玠結為連理;二姐允和與語言學家周有光結為伉儷;三姐兆和與作家沈從文結合。2003年,張充和的三姐、二姐、丈夫傅漢思和大姐相繼去世。而今張充和逝世,“合肥四姐妹”成為絕響。

  海外多年仍知“潛規則”

  楊早與張充和先生有接觸並非因《合肥四姊妹》,反倒是因為他主編的《話題》系列圖書。

  2005年,受邀翻譯《合肥四姊妹》時,楊早對張充和的印象比較零碎,如“最後的閨秀”、“崑曲海外遺珠”之類。“這本書的起源是金安平與張充和的交往,充和的篇幅卻是四姊妹裡最少的。或許她的一生,傳奇性不那麼強,夫婿也不那麼有名?”楊早猜測。

  直到看過張充和為沈從文去世寫的輓聯“星斗其文”,楊早真正喜歡上了充和先生的字。

  據《天涯晚笛》作者蘇煒透露,他在美國訪問張充和時,見到這位在海外生活了六十多年的老人竟然能談郭德綱、“潛規則”、“男色消費”,十分驚歎,其實這是因為張充和會通過看《話題》,關心故土變化。“我們給充和先生寄了每一期《話題》,沒想到她真的認真看過。”楊早對此有些吃驚。

  “民國才女”最愛雞肉漢堡

  楊早的朋友黃永有個90後外甥女,2011年曾去充和先生家中小住,楊早邀她寫一篇張充和印象記,於是有了《這就是張充和》。

  最讓這個署名“李歸漁”的姑娘驚訝的是,高齡的張充和居然喜歡吃油油的麥當勞,特別是雞肉漢堡,“朋友買菜帶來了,張充和還是拿起她的雞肉漢堡說,我本來就不吃飯的”。

  晚年亦難躲清靜

  “李歸漁”在文章中回憶,自己離開張充和家那天,98歲的老太太親自給她煮滷雞蛋,“我問她幾點鐘起的,她說她三點就醒了,看書看到五六點起來的”。

  在並不太懂中國傳統文化的李歸漁眼裡,張充和的字就是“正點,非常的正點”,“她都這麼大年齡了每天臨字帖還要寫二百遍,每寫一遍她就寫上數字。所以她能寫這麼好!聰明人且得這樣,不聰明的人又得怎麼辦呢?!”

  張充和一直想在美國安靜地生活,不過在“李歸漁”筆下,老人的晚年也沒能做到不受打擾。

  “今天外婆還跟我說有一個人之前來她這裡,把沈從文以前寫的信翻出來拍了照片拿去發表了。沈從文的孫女很不高興。說很多人來這裡都是為了挖寶貝的。唉,唉,唉。”

  “她家的字畫,她的兒女也不太懂,於是她早早的都該賣的賣,該送的送,要在生前處理掉。”

  楊早感嘆:“這真是無奈啊。一個人的熱鬧與冷淡,原不是自己可以作得主。充和先生在海外躲了多年的清靜,也總有被包圍被探索的晚年。”

  相傳卞之琳《斷章》為她而作

  張充和是著名淮軍將領張樹聲的曾孫女,蘇州教育家張武齡的四女。三歲前就學會了背唐詩,七八歲開始學做對子,學寫詩。

  1934年她在北京參加北京大學入學考試。沒有學過數學,“簡直連題目都看不懂”,考了個零分,國文卻得了個滿分。考試委員會破格錄取了她。不過,1936年因為得了肺結核,張充和被迫從北大退學。

  在學者兼書法家沈尹默的影響下,張充和每天臨帖練字至少3個小時,直到88歲依然保持這一習慣。她運筆寫字的手臂甚至仍然和少女的一樣強壯。

  張充和教人寫書法和唱崑曲,90多歲才停止,在美國桃李成群。比爾·蓋茨的繼母也是她的學生。

  1988年姐夫沈從文去世,張充和從美國發來悼文:“不折不從,亦慈亦讓;星斗其文,赤子其人。”後來它們被銘刻到了湘西沈從文的墓碑上。這大概是張充和在國內最廣為人知的作品。

  崑曲這一愛好伴她終身。抗戰年代,張大千給她畫過一幅仕女圖,只有一個纖細的背影,身著崑曲戲裝。她曾憑一出《遊園驚夢》,驚豔重慶。直到90歲許,她仍偶爾與同好們舉行崑曲雅集。

  張充和追求者眾多,其中有詩人卞之琳。相傳卞詩《斷章》就是為她而作。

  1947年,張充和認識了在北京大學教希臘文,精通德、法、英、意文學的美國漢學家傅漢思。1948年11月,兩人結婚。1949年,張充和隨傅漢思赴美,隨後在哈佛、耶魯等20多所大學執教。

  2003年,傅漢思去世,之後張充和一直待在耶魯大學的一棟房子裡安靜生活。

  她很早開始寫作,但隨寫隨丟,從未主動出版過任何著作。她常用清水在紙上寫字教學生,他們試圖遊說她用墨寫在宣紙上以圖保存,一向溫和的老人居然生了氣。

  卞之琳一片痴心,私下將她發在報刊上的作品都收集起來,拿去香港付印。在耶魯任教時,一名洋學生自費給她印了本詩集《桃花魚》,收入詩作十幾首。她百歲時,廣西師大出版社推出了一套張充和作品系列,分別是《天涯晚笛》、《曲人鴻爪》和《古色今香》,收錄的都是無意中留下的零光片羽。


蠔尾

說實話,第一反應真的不知道“合肥四姐妹”是什麼人,但一提到“宋家三姐妹”,自然而然就知道指的是:宋慶齡、宋美齡,宋靄齡。從小耳濡目染的就是宋家三姐妹的故事。學歷史也學到宋美齡,宋慶齡。但“合肥四姐妹”是何許人也?大家只會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其實合肥張家是近代史上的名門貴族,四姐妹分別是張元和、張允和、張兆和、張充和,她們分別嫁給了嫁給了著名崑曲演員顧傳玠、語言學家周有光、文學家沈從文和德裔美籍漢學家傅漢思。三妹張兆和與沈從文的愛情故事可謂是浪漫至極!

張家的故事展示了二十世紀中國私人生活的真實面目和傳統仕宦家庭的起落沉浮,也見證了古老中國在過去百年間的歷史和命運。

但他們家族仍然比不過民國時期的赫赫有名的宋家。

作為官僚大財閥家族,也作為民國時期四大家族之一,宋家有三朵金花:宋靄(ǎi)齡、宋慶齡、宋美齡。他們是20世紀中國最顯耀的姐妹組合。宋慶齡與孫中山受萬世敬仰,為第一國母。宋美齡嫁給蔣介石為第一夫人,財權一身;宋藹齡聯姻孔祥熙,成為金融界最有錢的女人之一。她們對20世紀的中國擁有不可思議的影響力,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國的歷史進程,也因而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

所以不僅從兩個家庭的背景來看,更重要的是,張家四姐妹嫁的多數為文人墨客而宋家三姐妹歸宿卻是與政治上有巨大聯繫的政客。因此,政治對一個時代的影響大大超過文化對社會的影響,再者宋家的實力也是超過張家的。


青梅煮史

這個問題就是兩大姐妹團的PK題,而合肥四姐妹團沒PK過宋氏三姐妹,史論縱橫看來,兩個姐妹團的出身背景和他們後來的婚姻是主要的原因,合肥四姐妹是走文學路線,宋氏三姐妹走的是政治路線。

合肥四姐妹大家閨秀,聰明有才氣

合肥四姐妹,從大到小依次為張元和,張允和,張兆和,張充和。父親是張武齡,官宦人家,爺爺是李鴻章的左膀右臂,家裡地非常多,多到已經不能用畝來衡量,是實實在在的大地主啊!張武齡注重教育,辦學校,從小培養4個女兒,個個出息,相貌出眾,出類拔萃,葉聖陶曾經感慨地說:“九如巷張家四個才女,誰娶了她們都會幸福一輩子。”

因為父親張武齡思想開明,幸運的四姐妹自己的婚姻也是自己選擇的,大姐張充和嫁給了崑曲名伶顧傳玠,老二張允和嫁給語言學家周有光,老三張兆和嫁給了文學家沈從文,老四嫁給的是個德裔美國人,漢學家傅漢思。

宋氏三姐妹命運不同,改變歷史

宋藹齡,宋慶齡,宋美齡,我們熟知宋氏三姐妹,宋氏姐妹團的家庭背景與張氏姐妹團截然不同,父親是宋嘉樹,原名韓耀如,年輕時和妻子一起努力,打拼出自己的天地,後跟隨孫中山一起革命,並且全力支持孫中山的革命事業。而三姐妹也在父親的印象下,無意中也與革命聯繫著。

三姐妹的婚姻選擇不同,命運也有所不同,書寫者中國的歷史。大姐宋藹齡選擇財富,嫁給孔祥熙;宋慶齡選擇愛國,嫁給孫中山,成為國母;小妹宋美齡選擇權利,嫁給蔣介石。

宋氏三姐妹在中國20世紀時期,有著不可思議的影響力,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中國的歷史進程,也因此成為世界的關注焦點。


史論縱橫

合肥張家是近代史上的名門貴族,四姐妹分別嫁給了著名崑曲演員顧傳玠、語言學家周有光、文學家沈從文和德裔美籍漢學家傅漢思。

四姐妹中的三妹張兆和,因為嫁給了著名小說家沈從文,在四姐妹中最出名。但兆和卻對名聲在外似乎很不習慣,常常顯得沉默寡言。



充和是四姐妹中最小的一個,因學識淵博而頗有名望。她與德裔美國漢學家傅漢思結婚後,於1949年1月移居美國康涅狄格州的北港口。

元和是四姐妹中的老大,比弟妹都成熟些,所以性格也更老成持重。元和的故事,是一個職業崑曲藝人妻子的故事。她的丈夫顧傳玠,是個崑曲演員。

老二允和雖然身為女性,卻有著坦率倔強嫉惡如仇的英雄情懷。

宋靄(ǎi)齡、宋慶齡、宋美齡是中國著名的“宋氏三姐妹”,是20世紀中國最顯耀的姐妹組合。宋慶齡成為國母,愛國愛民,萬民景仰;宋美齡嫁給蔣介石,權勢顯赫,呼風喚雨;宋藹齡聯姻孔祥熙,善於積財,富甲天下。她們對20世紀的中國擁有不可思議的影響力,在一定[1]程度上影響了中國的歷史進程,也因而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



而合肥四姐妹之所以沒有宋家三姐妹出名,無非是圈子的問題,宋家三姐妹嫁給了政治圈的人,而當時的時代政治總能推動歷史的進程,當你成為影響歷史的人物,你的知名度當然更高。而合肥四姐妹嫁給了文化圈子的名人,文化圈總是比較低調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