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的酷夏里,古人可没有空调与冷饮,那他们是怎么过夏天的呢?

最近一波又一波的酷暑折腾了不少人,许多人的生活模式就是:整天待在空调屋里,喝冷饮吃西瓜,只有上厕所时会出来走走。那么,没有空调和WiFi的古代,人们怎么度过这炎炎夏日?

炎热的酷夏里,古人可没有空调与冷饮,那他们是怎么过夏天的呢?

首先就是扇子,我想这东西大概很早就有了,因为好做。原始时期也可以随便折一片大叶子当做扇子。扇子的发明朝代已经不能考证了,因为实在是太简单了呀。我们常常看到电视剧里,威严的皇帝坐在龙椅上,身后两名宫女交叉着大大的蒲扇。到了后来,扇子的形状有了改观,比如团扇。并且用丝帛蒙上,还可以在上面作画。这种扇子很是文艺,适合女子使用。而且很多闺怨诗中总会提到这样的团扇,女子们用它扑流萤等,妙趣横生。

炎热的酷夏里,古人可没有空调与冷饮,那他们是怎么过夏天的呢?

然后便是凉屋。这种屋子一般由竹子建成,比较透气。依山傍水而成,山上凉爽,水边也很清凉。同时还有一种特制的帘子,可以把凉气留在室内。还有人研制了一种方法,用水车带动轮扇转动,这样就少了人力限制,毕竟水力是无穷无尽的,节能又便捷,为屋内的人带来源源不断的凉气。明朝之后,这种凉屋迅速发展,不仅含有更多精巧的小机关可以带来凉气,还可以容纳更多的人,格局更大,有许多人记载。还有人在房屋旁边挖井纳凉,井水冰凉,放在那里也可以带来凉气。还有很多人直接用井水洗澡,想想都知道肯定冰爽。

炎热的酷夏里,古人可没有空调与冷饮,那他们是怎么过夏天的呢?

现在的人撸串就着冷饮,但其实古代,甚至远在商朝,就已经有冷饮了。想来也不复杂,做好的饮品放在容器内,然后放入井水中,就可以让它变凉了啊。这是普通吃法,而在一些大家,他们有专门储存冰的地窖,冬日里存冰,夏日里拿出来做冷饮,这种吃法当然不是平民百姓可以享受得到的。看红楼梦里妙玉的雪水茶,以及宝钗的冷香丸,都和这地窖存冰有关。当时的民间饮品主要有酸梅汤,绿豆汤,米酒之类。

炎热的酷夏里,古人可没有空调与冷饮,那他们是怎么过夏天的呢?

元朝有冰酪,和现在的冰淇淋差不多,让当时的马可波罗大开眼界。冰是纳凉的好物,记得一些电视剧里,妃子怕热,于是在宫中放上大盆的冰块,再用风轮徐徐吹着凉气,肯定也十分舒爽。在古代,炎热的夏天路边也有人卖冰,销量很好。

炎热的酷夏里,古人可没有空调与冷饮,那他们是怎么过夏天的呢?

有的房间里,会在屋檐上,柱子边都嵌上管道,夏季通水,水在屋子周围流动,就很好地带走了热量,同时隐隐会有水声,给人清凉之感。这种房子构思十分精巧,需要大工匠来建造,当然也不是一般人可以享受的。

炎热的酷夏里,古人可没有空调与冷饮,那他们是怎么过夏天的呢?

我们知道,瓷器是我国古代的特产。瓷器总是被做成花瓶等等容器,其实古代也有瓷质的枕头,枕上去冰冰凉凉的。世家大族也有白玉枕头可以用,这些玉一般都被做成很精巧的形状,不知各位有没有见过孩儿枕?枕头的形状像是一个孩童在睡觉,身体的轮廓都做的十分细致,凹下去的地方就是枕着头部的地方。

炎热的酷夏里,古人可没有空调与冷饮,那他们是怎么过夏天的呢?

皇帝们有行宫,有避暑山庄,因此解暑是不用愁的。如今酷暑难当,大家都减少了出门的次数,安心宅在家,但笔者还是要提醒一句,老在家不好,空调病越来越常见了,大家纳凉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身体呀。

炎热的酷夏里,古人可没有空调与冷饮,那他们是怎么过夏天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