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口,肝病在手——良藥爲何變成「毒藥」?

前陣子某品牌藥酒的新聞非常火,網上充斥著各種各樣關於藥酒藥物成分“毒性”的討論。實際上,良藥變“毒藥”的真實病例確實時有發生,卻常被大眾忽視。

  •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感染性疾病科(簡稱感染科)作為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廣東省重點專科,是華南地區診治病毒性肝炎的知名品牌學科,廣東省寄生蟲病防治重要基地,也是常見、突發與新發傳染病診治的重要學科。總床位數230張,年出院病人5000人次,門診年診治病人超過18萬人次。

張女士是林醫生主管的病人,中年女性,企業董事長。還記得從走入病房開始,她身上的名牌就惹人矚目。可惜她臉色著實難看,黃得發亮,這也是她住進肝病病區的原因。

在就診中,張女士透露了起病的經過:原來意氣風發的女強人也有煩惱——隨著年紀漸長,白髮愈加顯眼,生意夥伴都笑話她。她決心調理,於是向閨蜜討教,覓得一古方——何首烏泡水。

連續喝3個月之後,她開始發現身體不對勁,不但胃口變差,上腹飽脹,一週一下子就瘦了5斤,而且小便顏色竟然變得像普洱茶般血紅。

每日一口,肝病在手——良藥為何變成“毒藥”?

藥物性肝損傷的前世今生

很多人聽說過酒傷肝,但藥傷肝其實絕不少見。

藥物性肝損傷這個詞,最早用來描述西藥的副作用。西方學者在研發藥物的道路上走過不少彎路,終於明白了中國人常年掛在口邊的古訓:是藥三分毒。

藥物引起肝損傷無非兩個原因:成分本身有毒性,或者肝臟對這個成分特別敏感。前者往往可以預測,後者卻因人的體質而異。

為了判斷一個藥對肝、腎有多危險,上世紀70年代開始,嚴格的藥物臨床試驗成為歐美藥廠推出新藥的門檻。經過三期試驗的層層追蹤,一款得以上市的藥物,呈現在你面前的是說明書上長長的副作用列表。

別以為這西藥特別“毒”,這就跟保險理賠條款一樣,寫得越詳細,用藥依據就越充分。哪怕你不得不使用存在明確肝毒性證據的西藥,只要你的醫生熟知這藥的性質,及時發現並且停藥,就可以將風險降到最低。

中藥並非原罪,沒用對才是

說回咱中藥吧,近年國內的調查顯示,不正確、不規範使用中藥導致的肝損傷佔所有藥物傷肝案例的四分之一。

為什麼出現這種趨勢?林醫生認為至少有幾個原因:

一、成分不明確

在藥物配伍中,3種西藥並一塊用就叫“複方”了,然而“24味”“67味”配方在中藥裡卻比比皆是。

這幾十種藥,從西醫的角度看,有效成分都很難說清,假如其中某種帶有毒性,需要另一種中藥來“解”,一旦解毒的量沒給夠,那毒性就出來了。

二、製作不規範

良藥還是毒藥,有時僅一線之差,那根“線”就是炮製工藝。

比如《本草綱目》對何首烏入藥流程的描述“竹刀颳去粗皮,米泔浸一宿,切片……將何首烏曬乾,再以豆蒸之,如此九蒸九曬”,才生產出補腎黑髮的制首烏。

你能保證買到的中藥是規範製作、真材實料嗎?

感染科的醫生們甚至見識過“土郎中”以土三七冒充田七入藥。兩者外形相似,但土三七可以在數週之內讓一個正常人出現肝硬化。沒有中藥知識的人,真的被賣了都不知道!

每日一口,肝病在手——良藥為何變成“毒藥”?

三、缺乏辨證論治

“橘生淮南為橘,生淮北則為枳”,一個方劑用在北方體質燥熱的人身上是治病,用在南方體質虛寒的人可能就致命了。

請給我服藥的勇氣

說那麼多,似乎吃藥是件很複雜的事,莫非要上個培訓班才敢服下去?倒也不至於,有幾點建議留給讀者們:

一、留下用藥記錄

二、遵守醫囑用藥

藥品包裝和說明書,花10分鐘讀一讀,百利無一害。正規的說明書裡對副作用和過量用藥的後果有詳細描述。如果服用肝損傷風險高的藥物,一定要聽從醫生吩咐,定期抽血複查肝功能。

每日一口,肝病在手——良藥為何變成“毒藥”?

三、正規渠道就醫

四、小心特殊人群

兒童、孕婦、老人、慢性肝病、長期酗酒者,肝臟都好不到哪裡去。健康青年能承受的藥,用在他們身上,哪怕只服一次,都可能產生“多米諾效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