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相同的配方,不一樣的味道

歷史不能假設,更無法複製。同樣的場景發生在不同的人,結果大不同。資治通鑑中有關此類的場景很多,比如皇帝對於宦官和大臣的控制,那是千差萬別的,有的駕馭得很好,有的處處被動,淪為傀儡,甚至丟掉性命。甲午戰爭和朝鮮戰爭隔了50多年,按國力與裝備等客觀條件對比,清政府似乎更佔據優勢,但恥辱地敗給了日本軍;在各方均不佔優勢的情況下,中國人民志願軍的有效組織打垮了全副武裝的美軍。決定成敗的因素主要在人,是英雄改進了歷史。

同樣的計策被不同的人運用,效果也大相徑庭。董卓死後,漢獻帝被李傕(jué)、郭汜(sì)挾持,這倆貨比董卓更甚,惹得天下大亂。194年涼州馬騰、韓遂趁機聯合謀取長安,李傕派樊稠、郭汜以及侄子李利出戰,把馬騰、韓遂打得退回了涼州。當時馬騰、韓遂被追至陳倉(今陝西寶雞市),韓遂被逼得實在沒有辦法了,跟樊稠說了這麼一段話:“本所爭者非私怨,王家事耳。與足下州里人,欲相與善語而別。”意思就是咱倆都是涼州老鄉,都是為公家辦事,也沒啥仇恨,咱哥倆好好聊聊。倆人不帶衛兵,騎馬單獨聊了好久。言者無心,傍觀者有意。正好李傕的侄子李利與樊稠之前有些矛盾,回到長安就向李傕高了一狀:“韓、樊交馬語,不知所道,意愛甚密。”李傕得知後沒多久就把樊稠殺了,這個反間計很漂亮。

想必你已經猜到我要講什麼了,17年後曹操用同樣的計策離間了韓遂與馬超,只不過這次中計的人變成了韓遂,這件事發生在211年的渭南之戰。在向南攻打孫權失敗後,曹操揮師西進,想要平定關中、涼州和巴蜀地區。關中軍閥有十幾個,韓遂、馬超(馬騰的兒子)是其中的核心,曹操一面重兵緊逼潼關(韓、馬營地),一面派徐晃、朱靈在蒲阪津(潼關北面黃河渡口)向西渡過黃河,併成功在渭南紮營並與韓遂、馬超對峙。

冬季來臨糧草緊缺,韓遂、馬超請和。曹操假裝答應,順手使了一個反間計。“韓遂請與相見,操與遂有舊,於是交馬語移時,不及軍事,但說京都舊故,拊手歡笑”,曹操還很愛表演地逗了逗慕名上前觀看他的關中將士,戲份很足。“既罷,超等問遂,「公何言﹖」遂曰:「無所言也。」超等疑之。他日,操又與遂書,多所點竄,如遂改定者;超等愈疑遂。”至此曹操成功離間了韓遂與馬超。趁對方二將不和之際,曹操實施決戰,關中聯軍大敗,韓遂、馬超又被打回老家,自此再也無所作為。

兩次反間計情節何其相似。相同的配方,不一樣的味道,只因用方子的人不同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