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義中瓦崗陣營的四猛四絕都有誰,他們有多厲害?

瓦崗四猛 :

第一猛今世孟賁羅士信

他是王君可的侄子,過繼給秦瓊當義子,放牛娃出身,力大無窮,曾與李元霸於四明山大戰一百回合不分勝負,為人憨傻可愛,但極重情義,後死在新文禮的妹妹新月娥設置的陷阱之內。兵器:金剛鐵陀槍,重250斤、飛石袋,座騎:無,但過山如履平地。有人說他比李元霸厲害真的嗎?其實羅士信論力氣比李元霸小,李元霸的一對擂鼓望津錘800斤,羅世信就是能拿起來也不定能舞開,再說李元霸和羅世信曾經2次對錘,每次雖然李元霸感覺比較吃力,但是兩個人對錘3下,每次都是羅世信第三下就頂不住了,槍就飛了,可李元霸頂多是感覺手臂痠麻,可見羅世信的力氣仍然不如李元霸。

羅士信也沒有學習好的功夫只會蠻力,或許他拜師學藝後跟李元霸打勝負真還不好說呢。

隋唐演義中瓦崗陣營的四猛四絕都有誰,他們有多厲害?

第二猛大錘公子秦用

他是秦瓊的義子,力大威猛,曾大破銅旗陣。胯下赤炭火龍駒,掌中八稜紫金降魔杵。師從邊山九陽觀主賀昆學得一身武藝。秦用在瓦關口飛錘打死突厥大都督紅海,十七歲被羅藝封為瓦關口守軍大將。眾反王攻入揚州,奸相宇文化及捧出玉璽,秦用代秦瓊上前接璽,不想被暗藏在盒子內的毒箭射中面門身死。據《說唐》和《興唐傳》,隋唐有“十六傑”和“四猛八大錘”之說,秦用號稱為“銅錘將”,與第一金錘將李元霸(擂鼓甕金錘) 、第二銀錘將裴元慶(八稜梅花亮銀錘) 、第四鐵錘將梁師泰(鑌鐵軋油錘)合稱為“四猛八大錘”。

隋唐演義中瓦崗陣營的四猛四絕都有誰,他們有多厲害?

第三猛小霸王翟讓

瓦崗軍的開創人士之一,後讓王位於程咬金。兵器:丈八蛇矛,座騎:踢雪烏騅馬

翟讓是瓦崗寨的創始人,當時賈家樓46友結義,去攻城取得金堤。後因為金堤不好,去取瓦崗。讓程咬金當的大王。後來因為程咬金沒有謀略,找李密去當頭領,因為李密有謀略,才能使瓦崗寨發揚光大。之後因為李密殺了翟讓,導致瓦崗寨人心不穩,才造成了失敗。說到底,翟讓是被自己人火併的,與《水滸傳》中的王倫相似。從某種角度上來說,翟讓的死是咎由自取。既然一山不容二虎,他又有不少於李密的忠實部下,完全可以奪回原本就屬於自己的權力,或者徹底放下權力,嚴格約束部下,讓他們服從李密的領導。他既不想放下手中的權力,又約束不了部下與李密公開叫板對抗,更不想與李密為敵,分裂瓦崗軍,那他的結果只能是個悲劇。他的死很窩囊,或許他真的很滿足於現狀,不想從李密手中奪回大權,可是他的存在,以及他那幫不甘心服從李密領導的一幫子蠢蠢欲動的老兄弟的存在,對李密而言是不定時炸彈,必須提前拆除,否則貽患無窮。所以,翟讓壓根不相信李密會殺他,十分高興地赴宴了,可他還是死了,很窩囊的死了,可悲可嘆。

隋唐演義中瓦崗陣營的四猛四絕都有誰,他們有多厲害?

第四猛大刀王宣

字君可,西魏軍的主力戰將之一。兵器:象鼻紫金刀,座騎:艾葉青龍獸。原本是綠林豪傑,擔任綠林中北路總瓢把子之職。因為生得面如重棗,美髯垂胸,掌中一口青龍刀,胯下一匹棗紅馬,有最愛穿鸚哥綠的戰袍,彷彿關雲長重生一般模樣,所以江湖人送綽號:綠袍帥,

美髯公,大刀王君可,其武藝在五路瓢把子中排行第一。

瓦崗四絕

第一位神槍姜松

字永年,槍法精妙,於四明山解了李元霸、羅士信兩人的“生死扣”,還曾破了羅成的“羅家槍”,但為人低調,不喜鋒芒。兵器:“子母槍”長短不一各兩杆,座騎:照夜獅子白。人稱隋唐演義裡的第一絕。跨下馬掌中槍,是天下無敵的英雄。此人從來沒有漏過真功夫。初次登場手下留情,讓少保羅成嚐到敗績;大破一字長蛇陣時不穿盔甲和楊林交手,當時秦瓊要求手下留情,那真是,想怎麼扎,就怎麼扎,說扎多淺,就能多淺,扎得楊林一身小眼。功夫練到如此收放自如,世間恐無幾人。

隋唐演義中瓦崗陣營的四猛四絕都有誰,他們有多厲害?

第二位勇三郎王勇

字伯當,瓦崗寨的頭號射手,與謝科謝映登是好朋友,後忠於李密,兩人一道被亂箭射死。兵器:方天畫戟、李廣弓,座騎:賽龍五斑駁,絕招:百步穿揚。李世民心慕當年的瓦崗五虎將——羅成秦叔寶單雄信、王伯當、程咬金,手中已有秦叔寶、羅成和程咬金,單雄信由於和李家有殺兄之仇,不共戴天,在李世民看來,勸降王伯當還有些希望。在斷密澗圍住李密和王伯當,為招降對手,李世民不惜下跪,以顯示其愛才之心,而王伯當誓死追隨李密,表一將不侍二主之心意,最後和李密一起被唐軍射死於斷密澗。 對於王伯當的不降,人們眾說紛芸。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隋唐演義中瓦崗陣營的四猛四絕都有誰,他們有多厲害?

第三位賽白猿侯春

字君集,瓦崗寨的輕功高手,與“地裡飛星”尚智尚懷忠是好朋友。兵器:魚腸劍,座騎:無。首先,因為猴和猿相類似,這是依照他的姓名來更替的。其次,侯君集的輕功功夫一流,在隋唐演義裡邊獨樹一幟,號稱十絕之一。在白天的時候也能像猿猴一樣靈活,做事情而不備發現,小,就是輕巧靈活的代名詞。所以綜合來說以上就是侯君集,小白猿稱號的由來。

隋唐演義中瓦崗陣營的四猛四絕都有誰,他們有多厲害?

第四位福將程咬金

程咬金《隋唐演義》中赫赫有名的人物,其絕技就是夢中學會的三板斧,外號“混世魔王”,人如其名,乾的混事數不勝數,以販賣私鹽起家,和秦瓊是姑表兄弟,曾為瓦崗寨大魔國國王,後投降李唐,憑小聰明和運氣也立了不少大功。一生運氣極好,活到一百多歲,歷經高祖、太宗、高宗武則天中宗、睿宗六朝,可以說是隋唐英雄中第一福將。

史書和演義把程咬金寫成兩種人,但官職大體相同。程雖出身貧寒又不識字,但頭腦靈活很會交友,更善於接交權貴。在伴君結夥方面勝過秦瓊,智謀運用不壓於魏徵。福將是對他最大的形容。是個牛人!瓦崗軍勢力如日中天之時,李密組織了8000精兵,號為“內軍”,由四員猛將率領,程咬金是其中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