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義:聊聊李密和楊玄感高度相似的命運

離皇位只有一步的李密為何沒能走到最後?

其實,李密很像自己前任主子楊玄感,同樣死磕洛陽不放,不同的是以前李密是謀士,現在是主公而已。

隋唐演義:聊聊李密和楊玄感高度相似的命運

李密

大業九年(613年),好大喜功的隋煬帝征討高句麗,派楊素之子楊玄感在黎陽監理軍需運輸。這時天下動亂,楊玄感籌劃起兵,暗中派人到長安迎接李密,讓他主持謀劃工作。李密到了以後,向楊玄感獻上、中、下三策:上策是襲據涿郡,扼臨榆關(今山海關),使隋軍無法獲得支援和返回中原,使其潰散關外;中策是攻佔長安,佔據關中和隋煬帝對抗,並藉助關隴集團勢力,重現北周北齊對峙之局;下策是攻打洛陽,號令天下,擁立隋朝新君,挾天子以令諸侯。

楊玄感聽了三策後說:“您說的下策,才是上策。現在朝臣們的家屬,都在洛陽,如果不攻取它,怎能影響世人?並且經過城鎮卻不攻打,用什麼顯示威力?”李密的謀略沒有獲得楊玄感的重視,反而向東都洛陽猛攻。

結果楊玄感雖然前期造反,一大堆人跟隨,但是死磕洛陽錯過了最好的西進機會,隋煬帝立馬結束北征,全力鎮壓叛亂,楊玄感就去圍攻弘農宮,圍了三天沒能攻克,才帶上隊伍向西走。到達閿鄉縣,被追兵趕上,沒過多久楊玄感就戰死,李密則得以逃脫。

隋唐演義:聊聊李密和楊玄感高度相似的命運

隋末局勢

楊玄感失敗後,李密才開啟自己的造反生涯。不過他的命運也好像被詛咒一樣,最後落得了和楊玄感一樣的命運。

一、投奔瓦崗軍,初露鋒芒

大業十二年(616年),翟讓在東郡(今河南滑縣東)發動農民起義,因以韋城瓦崗寨(滑縣南)為根據地,故稱瓦崗軍。李密投奔於翟讓軍中,有人知道李密是楊玄感的逃亡部將,私下慫恿翟讓殺害他,翟讓就把李密關押在軍營之外。

李密通過自己的智慧,說服翟讓放過自己並加入瓦崗軍。李密接著幹自己謀士的老本行,向翟讓獻計,奪取滎陽等縣城鎮,設計包圍張須陀,當場將他斬首。翟讓對李密很欣賞,從此以後讓李密單獨統率一支隊伍。李密自己做一軍之主後,開始貫徹自己的想法,他的隊伍軍容整齊嚴肅,凡是發出命令,即使是在夏天,士卒們都像是身裹霜雪一樣冷峻地執行。他本人衣食節儉樸素,得到的金銀財寶都分發給部下,因此人人都替他賣力。

隋唐演義:聊聊李密和楊玄感高度相似的命運

起義軍開倉賑民

二、開倉賑民,收穫民心

大業十三年(617年)春天,李密和翟讓帶領七千名精兵從陽城向北出發,跨過方山,從羅口襲擊興洛倉,攻克了。打開倉庫聽憑百姓拿走糧食,連老人婦女也揹著孩童趕來,路上絡繹不絕,多達幾十萬人。

李密這種做法,越來越獲得軍民的擁戴,連翟讓都很敬佩他,

翟讓於是推舉李密當首領,稱作魏公。這年二月,在鞏縣城南郊外設立祭壇,祭天登位,年號稱作永平元年,下發的文書落款為行軍元帥魏公府。

李密做了瓦崗軍主帥後,四方起義軍感其仁義,紛紛來投,李密已經逐漸控制河南大部,勢力範圍不斷靠近洛陽城。

三、放棄西進長安,全力圍攻洛陽

此時的李密的形式又回到了楊玄感當年造反的局面,不同的是現在李密是主公,隋煬帝卻跑到江都去了。柴孝和勸說李密道:“關中以高山為屏障,以黃河為天塹,項羽離開這裡就滅亡了,劉邦在這裡建都就成功了。照我的想法,讓裴仁基鎮守回洛倉,翟讓鎮守洛口倉,您親自挑選一支精銳隊伍,向西突襲長安,百姓誰不到郊外來迎接,定會不用打仗就到手了。攻克西京之後,等根基牢固兵馬強壯,才回頭徑直攻打東西崤山和函谷關,攻克東都洛陽,傳遞文書發令調遣,天下可以平定。只是如今英雄豪傑爭先恐後地起兵,實在擔心別人搶在我們前頭,一旦錯失機會,後悔哪裡來得及!”李密說:“您這個方略,我也想過很久了,實在是個上策。但是楊廣還在,追隨他的軍隊還很多,我的隊伍,都是山東人,既然知道還沒有攻克洛陽,哪裡願意跟著我向西進關?各位部將都出身於綠林好漢,把他們留下會各自稱王稱霸。如果這樣,就全完了!”

於是李密又開始走當年楊玄感的老路子,先後收復河南周邊義軍,不停的死磕洛陽。可惜有王世充統領的東都守備軍團,瓦崗軍前後一直沒有收穫。不久還因為沒有處理好軍隊內部情況,殺死自己的恩人翟讓,瓦崗軍開始人心動搖。

隋唐演義:聊聊李密和楊玄感高度相似的命運

四、被人當槍使後,卸磨殺驢

李密正在直逼洛陽時,宇文化及在江都用練巾勒死隋煬帝,立秦王楊浩為傀儡皇帝,自率十萬大軍北上,洛陽方面設計讓其和北歸的宇文化及自相殘殺。李密為避免兩面作戰,腹背受敵,接受了冊封,七月出兵東討宇文化及。李密通過巨大的犧牲消滅宇文化及後,王世充卻控制了洛陽朝廷,王世充趁李密戰後疲憊之機發動進攻,率精兵兩萬、戰騎兩千,威逼偃師,在通濟渠南岸安營紮寨,在洛水上架設浮橋,準備決戰。

打敗宇文化及後,此時的李密驕傲自滿,不再體恤將士,府庫中沒有什麼積蓄,甚至打了勝仗李密都不把戰利品分給將士們,使得瓦崗軍將領離心離德。賈閏甫、徐世勣等人數度相勸,遭到李密的疏遠;李密反而對貪財的邴元真言聽計從。

唐武德元年(618年),王世充乘勢襲擊瓦崗軍,敗瓦崗軍數員驍將。李密得知後命王伯當據守金墉城,邴元真守洛口倉城,親率精兵到偃師迎戰。裴仁基建議李密偷襲東都,但李密不聽。王世充強渡洛河,雙方大戰於邙山腳下,王世充大破李密。李密失敗後,也和楊玄感一樣,居然都西奔長安,隨後也被李世民所殺。

隋唐演義:聊聊李密和楊玄感高度相似的命運

奇哉怪哉!李密的命運居然和楊玄感如此相似,都是關隴集團後裔,都拒絕西進長安,都死磕洛陽不放,最後西進卻丟掉性命。

這就是李密的傳奇生涯,真是讓人唏噓不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