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老作家周立波的鄰居,有幾句肺腑之言勸勸剛被釋放的周立波

老一輩文藝家們,既會因為創作不受約束而興奮不已,但也更清楚,人立言立行須有深厚的知識文化底子當基礎,名是喜歡自己創作的大家給的,在大家面前絕不能端架子。

而現如今的周立波們,成名過快、過容易,而且名氣衝到了頂,似乎也沒有回過頭來補補文化底子的想法,所以他們往往會狀況頻出。

時逢周立波在美國被釋放,郎郎先生有幾句肺腑之言要對他說……

作為老作家周立波的鄰居,有幾句肺腑之言勸勸剛被釋放的周立波

郎郎先生在說事

因為曾與作家周立波做鄰居

所以小周立波出道就引起了我的注意

前些日子,那個在美國被釋放的周立波,其實他一出道就引起了我的注意。

說來有點兒意思,因為我們家跟真正的老作家周立波很熟。1956年,我們都住在香山,是鄰居。

當時正執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讓文藝家徹底解放出來,想寫什麼就寫什麼,想畫什麼就畫什麼。而且撤掉了“美協”、“作協”,文藝家們自己找出路,靠稿費和潤筆養活自己,你寫的好、畫的好就生存,寫不好、畫不好,人民不買你的賬,你沒飯吃了,就得改行。

我父親聽到這個消息特別興奮,因為他一直不想當官兒。所以,他就給在北戴河療養的張光宇(編者注:張光宇先生,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版《大鬧天宮》主創,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教授、現代中國裝飾藝術的奠基者之一)寫了一封信。

前些日子,這封信在嘉德拍了個高價,為什麼?因為說的是要害問題!

我父親在信裡說:你趕緊回來,咱們想要的那個好日子到了。咱們兩個過去在上海夢想要辦的“萬象雜誌”,終於可以辦起來了,咱們得把它辦成現代的。現在我手上的雜誌稿啊,差不多都齊了!

那時父親剛從巴黎回來,專門為“萬象雜誌”寫了《巴黎印象》,當時的國內雜誌是不可能有類似內容的。所以,他在信裡說:咱們這期肯定在中國賣火了,幾萬本都攔不住!咱們就靠這本雜誌,變成真正的自由藝術家。

於是,為了能更安靜的創作,我們家就搬到了香山。住下後發現,周立波也抱著同樣的想法,也搬到了香山,結果我們就成了鄰居。

作為老作家周立波的鄰居,有幾句肺腑之言勸勸剛被釋放的周立波

作家周立波

聰明別被聰明誤

出名是好事,但端架子就不對了

小周立波剛出道的時候,我就說過,他這名字用的有意思,而且他很聰明。

第一個聰明在於,他肯定知道前面有《暴風驟雨》的作家周立波,藉著名字相同,先給自己打出一個知名度的底子。

第二個聰明在於,他剛出道時是用上海話說上海清口,也就是上海的單口相聲,而且經常模仿領導人講話,這在當時是一般藝人不敢碰的領域,靠這個,他在上海小劇場和網上突然火起來了。

火起來後,他上了電視臺,當然就不能做模仿節目了。不過,他已經把自己的知名度推到了一個很高的位置。

我當時經常能在朋友的口中和網上的視頻裡看到出了名的小周立波,他給人的總體感覺就是心中沒有偶像。

沒偶像當然有好處,沒大家、光環壓著你,你一下就能衝到頂了。

可中國過去也有句話——少年得志乃大不幸也。就是因為少年得志,容易聰明反被聰明誤,拿的起來,卻放不下。出名的時間越早,其實越不能把架子骨兒往上端。

再看看小周立波,出了名的他已經覺得自己一個人可以打天下了,所以先是跟搭檔鬧掰了,咱們不說事情的來龍去脈,單說起因,要麼是利益分配的問題,要麼就是知名度分配的問題。後來他又跟導演王小帥發生了衝突,起因是知識的積累和對藝術的看法的問題。

作為老作家周立波的鄰居,有幾句肺腑之言勸勸剛被釋放的周立波

小周立波

成也自己,敗也自己

補了文化的底子,才有正確的選擇

我感覺,越是因為知識跟別人起了衝突,就越要好好學習知識。

咱就拿現在一夜成名的網紅來說,如果是聰明人,就趕緊趁機把缺的文化知識底子補起來。雖然現在的表演都是碎片化的,但你就用碎片化的知識去應付,肯定不行,如果你打下了厚實的文化基礎,無論形式如何碎片,你的表演都會得心應手。

小周立波就是缺了補文化知識的功課,所以才會到了紐約出現涉毒持槍的事兒。

如果他有足夠的知識,知道不是“你想怎麼玩都行”,而是“到什麼山唱什麼歌,是什麼人玩什麼鳥”,充分學習了當地的法律和規矩,那麼在紐約就不會出現這種事。

儘管最終,美國律師幫他走了美國法律的漏洞,把這個事平了,僥倖得到了很不錯的結果。但如果我是小周立波的話,回來後一定會更聰明點兒。

如果他變聰明瞭,將這次挫折變成自己的多一層厚重,多一層歷練的話,他可以做出更好的、更深的節目來,這當然是我們期待的。

但,如果他回來以後,仍不重視打底子,只借助支持他的粉絲和反對他的粉絲,讓自己的知名度更上一層樓的話,我們這些冷眼旁觀的人就會問:你打算幹什麼?你要打算幹得好,有大把機會,可你要想把自己弄栽了,也是大把機會,關鍵就看你自己的選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