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民航亟待大數據賦能

人臉識別、一證通關。近日,在蘇南碩放國際機場乘飛機的旅客,只需要攜帶身份證“刷臉”就可以直接過安檢登機,這也是國內首家實現全流程無紙化登機的機場。

為推動現代化“智慧機場”建設,過去兩年,蘇南碩放機場藉助生物識別及大數據應用等新技術手段,打通了民航旅客服務中值機、安檢、登機等環節,完成了旅客智慧航顯、“刷臉”安檢和登機等完整的服務流程,在國內首次實現了新一代旅客智慧出行。

要想實現智慧機場,就要以大數據存儲和分析作為支撐。6月29日,在由北京千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中關村智通智能交通產業聯盟承辦的第二屆交通大數據論壇上,如何合法合規地將民航數據融入交通大數據研究及應用,是中國民航科學技術研究院航空安全研究所副所長舒平最為關心的問題。

待挖掘的民航大數據

在當今民航業,數據是基礎性的資源,也是重要的生產力。同時,民航也是交通領域中數據最為豐富的行業。

據舒平介紹,民航數據種類包括人員信息(飛行、機務、空管等專業人員信息,旅客信息,貨主信息)、航空器信息(註冊登記信息,初始適航性,維修記錄、保留故障情況等持續適航性)、運行環境信息(機場、天氣、導航系統)、管理類信息(法律規章標準及航權、航線、航班)。

“民航是交通領域裡最早擁有數據的行業,在一開始賣機票的那個時代,我們的計算機就都是聯網的,所有旅客的數據完全存在。由於民航管理非常嚴格,所以我們所有專業人員的數據,每一個註冊航空器的各種各樣的數據,各個機場以及有關機場的空管、管理類的信息,都是非常完善和完備的。”舒平說。

比如在中國民用航空局官方網站上,很容易就會知曉中國目前持有飛行駕照的飛行員數量,並能查找到持有私照以及持有商照的飛行員分別有多少個。有了這些數據系統,對國家培養飛行員以及鼓勵民眾學習飛行就會起到很好的助推作用。

另外,民航還有一些關於經濟運行、市場分析、市場規劃以及相關環境保護方面的數據應用。舒平表示,根據國內外經濟社會發展數據和發展特徵,比對全球民航發展特點,分析各項民航發展指標,研判我國民航發展新趨勢、新特點,對全行業以及區域民航發展進行監測、預測、預警,提供景氣指數,可全面反映我國民航經濟運行態勢。

民航數據的應用,還可實現對民航各主體汙染物和溫室氣體排放的統計、監測、分析、報告等功能,實現碳核算、碳認證。輔助民航局完成民航碳市場管理工作,包括排放報告收集、碳排放核查、配額分配等重要工作,為企業節能減排、政策制定提供諮詢和服務。

智慧民航的大數據應用

過去,機場建設規劃中只做土建部分,而現在,信息技術在機場建設中被擺在突出的位置。“目前,國內很多機場在生產管理、業務流程的整合等信息化方面都具備了各自的優勢,未來將朝著更加統一、更加整體的智慧化機場方向發展。”徐濤說。

“從遊客有購票意願開始,機場可能就會通過你過去的旅行行為,為你推薦相應的產品,包括行程和酒店的選擇等。出行前,又提供天氣預報、地面交通情況、登機口等信息服務推送。此後,座位的選擇、餐食等一系列服務都變得非常個性化和精準。”徐濤說,基於數據的運算分析,智慧機場只提供遊客需要的服務,避免了信息轟炸帶來的困擾。

徐濤認為,大數據運用得足夠全面的話,能更加高效地對飛機、機組等資源進行配置。而在航空安全方面,隨著對數據的收集、整合能力得到更大的提升,能隨時對飛機進行定位跟蹤,提前採取相應的措施,保障飛機的飛行安全。

“民航這個行業相對於地面來說,整個研究能力、研究水平與其增長速度實際上是不相匹配的。但是民航有一項卻是做得最好的,那就是民航安全,這一項我們做到了世界第一的水平。”舒平說。

“到上個月為止,我們把全國約3396架運輸飛機每天飛行的數據全部留存。這些數據是飛機上每時每刻所有傳感器所採集的數據。”舒平說,“我們通過這些數據能夠看到每天每架飛機發生的所有疑似存在的不安全事件,並可以把這些事件對應到每一個機組,通過這套系統我們已經完全杜絕了中國民航運輸航空飛機員的違法行為。”

“此外,大數據應用還能支持飛機的節能減排。”徐濤說,飛機是一種排放量比較大的交通工具,對節能減排有較高的要求,“每一架飛機都有一個黑匣子,它記錄了飛機發動機的實時參數。如果這些參數能夠實時下載下來,便可以隨時隨地監管這架飛機的健康狀況,瞭解它的某些性能是否出現了下降、燃油效率是否出現了問題等。”

舒平表示,智慧民航與智慧交通系統旨在提供“一鍵式”多功能服務,從而極大簡化了原本繁瑣的流程手續,節約了時間成本和人力成本的同時降低了運營管理成本,併為服務於公眾的精細化服務提供了良好的信息服務決策支持。

解決數據交換難題

民航的精準監管、精確決策、精細管理、精心服務,都需要大數據給予支持。但是,如何在保證數據安全的前提下實現大數據分析?如何解決數據所有權改變的現實問題?都是當前民航業亟待解決的難題。

“可複製”作為數據的特性成為影響數據交易的主要因素,伴隨“交易”的發生,數據的所有權在悄無聲息地發生著改變。

“民航在行業內部要想真正地交換數據都是很難的事情,更不要說把數據貢獻給外面。”舒平說,“要是改變數據所有權,在民航這一行業肯定是完成不了的。所以我們希望能有一個不做數據的物理遷移的計算方法或處理手段,解決民航行業數據的貢獻和應用的問題。”

“各個航空公司手裡都有大量的運行數據,如果有一個很好的模式,能夠讓這些數據變成航空公司的數據資產的話,我相信能夠開發出一個很大的市場。”舒平說。

舒平覺得,虛擬互聯可能是一個有效的解決手段。即各個數據源只虛擬互聯並形成數據模型,數據本身所有權不變,數據所有者不失去控制權,數據“交易”的結果是在虛擬數據共享總線基礎上的聯合分析結果。

“這樣的話,就可以做到把各行各業的數據資產化,不喪失對數據的控制權,還能夠讓數據增值、變現,然後反饋給航空公司。如果這些都做到了,我相信平臺方、數據方和平臺的創造者,都會有相關的收益。”舒平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