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贗品認定爲「稀世珍品」,造成銀行巨大損失

一件贗品認定為“稀世珍品”,造成銀行巨大損失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一分銅幣

實事求是地說,紅軍軍用糧票及其他蘇區紅色文物確實在製作工藝上比較簡單,這與那時候的戰爭環境有很大的關係。任何一種東西都有一個歷史過程,我們看待一件東西,不能拋開它當時的歷史背景,這就是歷史唯物主義。

一件贗品認定為“稀世珍品”,造成銀行巨大損失

食糧部三聯儲谷證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由於蘇區印刷工人的文化水平不高,加上條件艱苦,印刷機械落後,印製出來的東西比較簡單粗糙是很自然的,可以理解的。這種簡單粗糙給仿造牟利的人提供了機會,這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但是,紅軍軍用糧票有其自身的特別之處,限制了仿造牟利人的做假行為。換一句話說,紅軍軍用糧票雖然簡單粗糙,但仿造牟利的人也不是那麼容易製作的。從目前收藏品交易市場上發現最新、仿製最好的贗品看,都有一些站不住腳的地方。收藏愛好者只要認真仔細觀察和分析,都可以找到破綻。

一件贗品認定為“稀世珍品”,造成銀行巨大損失

再說,文物這東西,只要是值錢,哪種東西沒有人仿製牟利?古今中外,從有收藏者開始,仿造牟利人就出現了。仿造牟利人是以追求利潤為目標的,不管簡單還是複雜,利潤越高,仿製的人越多。2011年9月6日京華時報報道:商人謝根榮憑藉兩件“玉衣”取得銀行信任,獲得5000萬元貸款及4.5億元銀行承兌匯票。實際上,玉衣系偽造而成,偽造文物後,謝根榮出錢請原故宮博物院副院長等5位專家估價,而專家僅“隔著玻璃看了看”就給出24億元估價。牛福忠向法庭出具證言說,這兩件“玉衣”並不值多少錢,但謝根榮堅持要求他幫忙找專家做鑑定和評估。隨後,牛福忠找來了世界文物藝術品鑑定評估委員會主任王文祥、原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楊伯達、北京大學寶石鑑定中心主任楊富旭、中國寶玉石協會原秘書長李勁松、原中國收藏家協會會長史樹青(已去逝)5位專家。一件偽造的贗品就這樣搞定為“稀世珍品”。(作者洪榮昌是中國紅藏會副主任兼票證部部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