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托市價格下調,稻穀生產者補貼或出台!每畝金額暫且未定

鍾情三農發現,雖然2018稻穀託市收購價格全線下跌,但是大多數稻農依舊還是選擇種植水稻。

究其原因,筆者以為,一個跟傳統觀念有關,一個跟政策引導有關聯,在這兩大因素作用下,即便是本年度的稻穀託市價格不及幾年前,可我國的稻穀種植面積依舊處於一個較高的位置,總產量也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此外,稻穀種植者補貼或許不久後就將正式出臺,那麼這項補貼的具體標準又是多少呢?下面,筆者就為大家介紹一下。

託市價格下調,稻穀種植面積不減。

2018年託市價格下調,稻穀生產者補貼或出臺!每畝金額暫且未定

出現以上這種情況,其實大家想一想的話,也不難理解,那就是在人們腦海中根深蒂固的傳統耕作方式很難改變。

我國種植稻穀的歷史已經長達數千年,在很多稻農們眼中,種植了那麼久的稻穀,稻作文化已經深深融入到他們的血脈中,即便是稻穀市場價格降低了,可他們還是要吃飯,這是人體最基本的需要,他們還是要種地,這是當地幾千年來固定的模式。

特別在我國廣大的南方稻區,很多農民世世代代以種稻谷為生,尤其是湖南,江西這些地區,稻穀是他們唯一種植的主糧作物,不僅是人們謀生的一個方式,更是當地的主要食物來源,稻穀種植少了,他們會不習慣。

2018年託市價格下調,稻穀生產者補貼或出臺!每畝金額暫且未定

此外,一些地區的水稻田也不適合種植其他作物,以東北地區的旱改水稻田,前期投入成本很大,但又無法在當地種植其他糧食作物,哪怕是粳稻託市收購價格也大不如前,種水稻不再掙錢,為了儘可能收回前期成本,咬著牙也要繼續種稻谷。

稻穀生產者補貼或出臺,標準未定!

2018年託市價格下調,稻穀生產者補貼或出臺!每畝金額暫且未定

經常關注農業新聞的朋友都應該還記得,在今年的三月份,當時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在一次新聞發佈會上表示,今年的稻穀市場價格雖然降低了,但是有關部門正在制定政策,和東北地區的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一樣,考慮給予稻穀種植戶發放一筆新的補貼,以此來彌補稻穀市場價格下滑給稻農帶來的損失。

那麼,這個補貼如果出臺,標準會是多少呢?

筆者以為,以我國稻穀平均畝產920斤來看,託市價格每斤下調具體金額,再乘以這個平均畝產,得出的或許就是稻穀種植補貼的具體金額。

筆者通過對比2017年和2018年稻穀託市價格,發現今年的早秈稻、中晚秈稻和粳稻的託市價格分別較去年下降0.1元、0.1元和0.2元每斤。

這樣來看的話,可能每畝地也就補貼92—184元不等,主要跟稻穀品種有關。

不過目前還沒有哪個部門宣佈稻穀生產者補貼的具體細則,我們還是耐心等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