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临终前说出刘备一个秘密,曹操将信将疑,最终误了大事!

吕布临终前说出刘备一个秘密,曹操将信将疑,最终误了大事!

俗话说,"时势造英雄"。在三国那样一个纷乱的时代,出现了许许多多个性鲜明的英雄人物和永载史册的历史事件。比如,孙刘联合大破强敌曹操的赤壁之战,神机妙算、舌战群儒的诸葛亮,过五关斩六将却最后在麦城兵败身死的关羽等。

吕布临终前说出刘备一个秘密,曹操将信将疑,最终误了大事!

今天我们要讲到的,则是三国时期的著名猛将吕布。吕布勇猛过人,天生神力,箭术精湛,人称飞将军。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他留给后世的印象却并不怎么好。当然,这里边也有一些误解。吕布是丁原认的干儿子,因为受到李儒的蛊惑,再加上董卓又送了他一匹武将梦寐以求的赤兔马,所以背叛了丁原,将其杀害,并投入了董卓的门下。对于这种行为,世人颇为不耻,认为吕布无情无义,卖主求荣。这种看法当然有他的道理,但在三国那样一个"良禽择木而栖"的乱世,吕布的做法也无可厚非。

吕布临终前说出刘备一个秘密,曹操将信将疑,最终误了大事!

投奔董卓的吕布,开始的时候对董卓是忠心的。他负责保护董卓的安全,并多次挫败了暗杀董卓的图谋。当然,吕布后来又中了司徒王允利用貂蝉所策划的美人计,参与刺杀了董卓。这就更让人觉得此人不忠不义。不过我们应该看到,真正让吕布下决心刺杀董卓的,并不是那个虚构的美人貂蝉,而是王允向他阐明的国家大义。董卓作为一个作乱汉室的人,被杀也并不冤枉。所以,简单地把吕布说成是见利忘义、见色忘义,也有点片面。像吕布这样的豪杰,想必心中一定也存有匡扶天下、为国除害的理想,只不过作为一名武将,可能没有足够的智慧和心计罢了。

吕布临终前说出刘备一个秘密,曹操将信将疑,最终误了大事!

在公元196年,袁术起兵攻打刘备,这对吕布也造成了威胁。于是,吕布以调停人的身份,上演了一出"辕门射戟"的好戏:他将袁术大将纪灵和刘备叫到自己军营中,并有言在先:如果我吕某人用弓箭一箭射中百步之外的戟,你们双方都要退兵。纪灵虽然不愿意退兵,但他觉得吕布也不可能一箭射中,所以就答应了,没想到箭术惊人的吕布竟然真的一箭射中了。战场上占据优势的纪灵为了不得罪吕布,也只好退兵了。这样说下来,吕布可以说是救了刘备一次。

吕布临终前说出刘备一个秘密,曹操将信将疑,最终误了大事!

后来,势力强大的曹操大举讨伐吕布,吕布熟睡之际被部下出卖,绑至曹操面前。吕布见大势已去,表示愿效忠曹操,帮助曹操得天下。曹操正犹豫之际,吕布向刘备求救,表示希望他能看在辕门射戟退袁术的旧恩上帮自己一把,没想到刘备却向曹操说了这么一句要命的话:曹公不记得丁原和董卓的下场了吗?暗指吕布侍奉谁就会杀了谁。曹操大惊,顿时不再犹豫,命人将吕布推出斩首。吕布见刘备如此忘恩负义,便破口大骂道:"是儿最叵信者"。这道破了刘备的一个秘密,就是刘备是一个有狼子野心且最无信义之人。可惜曹操当时听了并没有当回事,只是将信将疑;即便后来"煮酒论英雄",也没有杀掉刘备。

吕布临终前说出刘备一个秘密,曹操将信将疑,最终误了大事!

如果当时曹操相信了吕布的判断而除掉刘备,那将来的天下大势都有可能改写,曹操可能也就没有后来的赤壁大败了。英明如曹孟德者,也一样犯大错误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