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灭亡的真正原因,是步兵打不过骑兵,更与这个千古罪人有关

公元11世纪到13世纪,堪称是野蛮文明征服进步文明的时期。北方游牧民族自铁木真开始,迎来了大一统的时期,其可怕的战争实力才真正地宣泄出来。

蒙古骑兵席卷亚欧大陆,体格强壮的欧洲人在他们面前,仿佛是朽木不堪一击,被打的落花流水。阿拉伯的哈里发也被蒙古人关在满是金银财宝的屋子里,活活地饿死。

两宋灭亡的真正原因,是步兵打不过骑兵,更与这个千古罪人有关

在西进作战的同时,蒙古人也在南进作战。用22年灭掉了西夏,用23年灭掉了金国。他们以为只用10年,就可以灭掉南宋,统一中国,却没想到整整用了50年。

在蒙古人的眼里,汉人比不上欧洲人的强壮,可甘愿用孱弱的身躯去抵抗骑兵的冲撞。公元1279年,陆秀夫背着年幼的皇帝赵昺跳入了冰冷的大海中。南宋虽然灭亡,但是魂还在,忽必烈在文天祥的身上找到了答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肉体可以被征服,但是信念和道义会永存。

两宋灭亡的真正原因,是步兵打不过骑兵,更与这个千古罪人有关

说到这里,总结一下,欧洲、阿拉伯、西夏、金国、南宋灭亡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蒙古帝国的骑兵。蒙古的军事制度虽然简单,但骑兵的机动性这一最大的优点,却被发挥到了极致。可怕的是,蒙古骑兵人手一把强弓,射程可达300米,双方军队打个照面,蒙古骑兵一波弓箭下来,便射死好多人。而南宋能坚持这么久,在于有着坚固的城池,避免了骑兵的正面交锋。

如果宋朝能够拒敌于长城之外,结果可能就不会这么糟糕。

两宋灭亡的真正原因,是步兵打不过骑兵,更与这个千古罪人有关

唐朝末年,藩镇割据,天下大乱,中原大地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混乱,称为“五代十国”。石敬瑭本为唐朝河东节度使,却恬不知耻投降了契丹,认了一个比自己年纪还小的干爹皇帝,并以割让“幽云十六州”为条件。石敬瑭的这一行为使中原民族与北方游牧在以后的战争中,处于无险可守的境地,说石敬瑭是千古罪人也不为过。

幽云十六州战略意义很重要,包含今天山西北部雁门关外的朔州、大同,以及河北的张家口,北京、天津一带。辽国占据了这一地区,骑兵可以长驱直入中原地区,以步兵为主的北宋将在华北平原上直接面对骑兵的冲击。

两宋灭亡的真正原因,是步兵打不过骑兵,更与这个千古罪人有关

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进过长达40年的征伐,都没有收回幽云十六州。以至于辽国骑兵直入中原地区,宋朝在占据优势的条件下,却不得不签署屈辱的协议,达成“澶渊之盟”。虽然为北宋带来了一百多年的和平,却也让金国和蒙古乘势崛起。

三百年后,明朝大将徐达、常遇春围攻大都,元顺帝弃城逃跑,明军不费一兵一卒收回了幽云十六州。正是由于幽云十六州的重要,才有大明276年的辉煌历史,才有着明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说法,才有大清对山海关的无可奈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