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所人才工作之路|物理所九十周年所慶專刊

物理所人才工作之路|物理所九十周年所庆专刊

物理所人才工作之路|物理所九十周年所庆专刊

2017 年 6 月,中科院物理所青年科學家團隊首次觀測到“三重簡併費米子”,引起國際物理學界關注。這是繼“拓撲絕緣體”、“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外爾費米子”之後,中科院物理所科研團隊在拓撲物態研究領域取得的又一次重要突破,《自然》雜誌在線發表了這項重大研究成果。

▼ 1. 漫長路奮進傳承不忘使命

物理所人才工作之路|物理所九十周年所庆专刊

1936 年北平研究院的前輩們(前排左起:盛耕雨、嚴濟慈、李書華、饒毓泰、朱廣才、吳學藺;後排左起:錢臨照、魯若愚、陸學善、鍾盛標)

建所之初,中研院物理所聘任了一大批優秀的物理學人才。在90年發展的風雨路上,物理所幾經顛沛,數番整合,在數代物理所人的共同努力下,建設和夯實了人才隊伍。

1979 年後,物理所明確提出了“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通過營造文化環境和完善制度為實施人才戰略提供保障。先後成立了高級人才招聘委員會、人才工作小組、國際合作工作小組、海外博士後招聘委員會等組織機構,在所務會、所黨委的領導下,推進各層次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同時各類人才都需經過入所答辯,遵守程序嚴謹,標準嚴格,嚴進寬出的原則。

1994 年,中國科學院啟動“百人計劃”招聘優秀青年科技人才,給予入選者 200 萬元的啟動經費,為當時國內最高支持強度。物理所從該年引進第一個中科院“百人計劃”至今,已累計有 80 餘人入選,他們成為了物理所重要的科研骨幹力量。1997 年成立的“百人計劃”終期考核小組,由 13 位專家組成,對入選者執行期內的工作進行檢查和評估。2001 年,物理所建立了較為完整的人才引進體系,由中科院引進國外傑出人才計劃、物理所引進傑出人才計劃和一般人才引進計劃三個層次構成。2002 年制定的《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人才引進工作實施細則》,規範了“百人計劃”招聘崗位設置、人才引進條件和引進程序等事項。

2005年,物理所首次嘗試在美國物理學會年會舉辦專場“國際人才招聘會”,積極吸引海外優秀人才。物理所一直非常重視人才引進工作,所長及所領導班子親自帶隊,利用國際會議的現場進行人才招聘和宣傳工作。每年 3 月的美國物理學年會,是物理學領域的年度最大盛會,聚集了全球物理學研究者近萬人。自 2008 年起,物理所每年都在該年會上舉辦招待會和專場人才招聘會,為海外人才回國工作提供便捷途徑。

2006 年,根據物理所人才結構佈局,設立了所級層面的“引進國外傑出人才”計劃,即“物理所百人計劃”,以充實青年科技人才隊伍。以院所兩級“百人計劃”,引進各類擁有國外工作背景的人才,實現了人才層次多元化發展。同年制定的《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創新三期引進國外傑出人才計劃實施辦法》,對院級和所級“百人計劃”等人才引進細則進行了規範和完善,明確了啟動支持經費及津貼標準。

2010 年,物理所與時俱進,適時提高了院所兩級“百人計劃”的科研啟動經費和住房補貼標準,以增強人才引進的競爭優勢。2015 年,中國科學院深入實施“人才培養引進系統工程”新聞發佈會在北京召開,開始啟動“率先行動百人計劃”等系列人才計劃。藉此契機,物理所制定了更有力度的海外人才引進政策,並出臺《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引進人才管理辦法》。其中的引進人才主要包括“百人計劃” I 類、“百人計劃” II 類和關鍵技術人才三種,並明確了招聘條件、待遇與經費支持、招聘程序。每年春秋季兩次招聘,由專門的人才委員會負責評審。新政策明文規定,入選者獲得的國家級和院級人才項目中的支持可疊加,與所內提供的各種待遇條件不衝突。

2008 年,中共中央組織部設立“千人計劃”。以國家“千人計劃”長、短期項目和“青年千人計劃”為依託,物理所從科研佈局需求出發,著力吸引海外高層次人才加盟,並通過他們的輻射及示範作用,凝聚和培養更多具有全球顯示度的優秀科學家。同年,物理所入選中共中央組織部首批“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

2009 年,物理所制定《海外博士後計劃管理辦法》,實施“國際青年學者”計劃,以期世界範圍內相關領域優秀青年科學家前來開展中長期研究。該計劃旨在吸引近 5 年內獲得博士學位併為國外在職的青年人才作為博士後到物理所工作 1 - 3 年,以壯大流動的科研隊伍。這個面向全球的科研崗位,定位為高端博士後,主要針對取得博士學位的外籍人員,是物理所人才項目的國際化標誌之一。該崗位的設立是對所級“百人計劃”的補充,是物理所人才戰略的另一有力支撐。

物理所在引進選拔各方面優秀人才的同時,特別注意制度和環境建設,積極為青年人才的快速成長創造條件。

2005 年,物理所設立“科技新人獎”,選拔優秀青年科技新星。該獎項每年評選兩次,由實驗室推薦、青年學術小組討論評議決定優秀人選,以表彰青年人才的學術成果,培養他們的榮譽感,激勵青年人才健康成長。

物理所人才工作之路|物理所九十周年所庆专刊

“青年學術論壇”,是物理所青年科技人員重要的交流平臺

2000 年,物理所為吸引國內外頂尖科技人才,充分利用海外人才資源,促進全球性合作,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為宗旨,建立了國際量子結構中心,定位為學科交叉、面向國際化、高水平深層次的科研合作平臺,核心成員由海內外低維物理和納米科學及相關領域研究的青年科學家組成。該中心國內成員全部為“百人計劃”“長江學者”“求是”基金獲得者及“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海外成員在國際上均處於相關領域的學術領導地位且絕大多數都是“海外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際量子結構中心“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發展模式獲得了學術界的廣泛認可,日本國立材料研究所、香港大學等國內外研究機構此後均以類似形式嘗試開展國際合作。

物理所人才工作之路|物理所九十周年所庆专刊

2000年王恩哥創辦了國際量子結構中心。這是創始成員合影,從左至右,前排:厄爾· 沃德 · 普拉默、白春禮;後排:萬立駿、高鴻鈞、邱子強、薛其坤、陳東敏、王恩哥、牛謙、張振宇、侯建國、王琛

▼ 2. 新徵程潛心科研堅持創新

物理所人才工作之路|物理所九十周年所庆专刊

物理所3位“所級百人”喝咖啡碰撞出“三重簡併費米子”火花

(左起:翁紅明、錢天、石友國)

“英雄不問出處”,不拘一格凝聚人才。堅持不問出身、公平競爭,以開放包容的學術氛圍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對於基礎研究而言,科學家自身的興趣和好奇心是推動科研創新的原動力,激發興趣和保持好奇心的關鍵是寬鬆、公平、開放的學術環境。基礎研究既要埋頭苦幹,也需切磋交流,靈感在其中一觸即發。“窮理、有容、唯才、同德”的文化理念,為物理所營造出開放包容的學術氛圍。新建物理所大樓時,大家一致認為,展板可以少一些,但黑板一定要隨處有,方便研究人員隨時隨手將靈感記錄下來。物理所科學咖啡館在圈內享有盛譽,不僅有美味的咖啡,還有各路“科學大咖”在這裡產生思想的“火花碰撞”。物理所沒有山頭、沒有學閥,提倡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無論學術泰斗,還是新進學者,在科學問題面前暢所欲言,幾代科研人員各抒己見,公開辯論的場景隨處可見。物理所還建立了完整的學術交流體系,設有“公共技術講座”“崔琦講座”“中關村凝聚態論壇”“凝聚態物理前沿講座”“科學之家學術漫談”以及“明理時空”等系列活動,充分發揮學術交流在人才培養上的重要作用。

物理所堅持引進海外人才和自主培養人才齊頭並進,無論是引進的“千人計劃”“百人計劃”專家,還是國內培養的青年學者,都一視同仁,為人才發揮作用創造同等條件。物理所明文規定,引進的“青年千人”和科學院“百人計劃”入選者享受同等待遇。只有通過物理所人才引進評審委員會,才能被推薦參加“千人計劃”和“百人計劃”評審。但只要通過物理所評審,入職即可獲得充足啟動經費,擁有獨立開展科研的基本條件和科研資源。

將人才從行政事務中“解放”出來,以高效精準的管理服務體系保障科研人員潛心科研。物理所 200 多名科研人員各有所長,身手不凡。據統計,全球 144 名物理學科高被引率科學家中,物理所有近 6%,佔全國近 50%。為眾多高層次人才做好服務保障,是物理所管理體制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科研人員是一線,行政人員是二線,二線為一線服務”的宗旨,形成以科研為重心、以人才為中心的管理服務體系,讓人才從繁瑣的行政事務中“解放”出來。

對很多領域來說,設備早一天到位,研究就可以早一天啟動,率先搶佔科研製高點。物理所後勤部門研究形成了高效的辦理流程,幫助科學家在最短的時間內辦妥所有審批手續,儘早將設備購置到位。對海歸人才而言,落戶辦理各種證件相對繁雜,物理所管理部門精心製作了政策說明書和流程圖,耐心做好各項解釋,協調屬地政府職能部門提速辦理,節約科研人才的時間和精力。在物理所,能不開的會就不開,對研究人員能不打電話就絕不“騷擾”,機關人員能填的報表就儘量不讓科研人員操心。正是這樣務實、貼心的管理服務機制,使得科學家們不必為項目申請、經費報銷、儀器設備採購、證件辦理等事務所擾,投入科研的總時長以及連續科研時間均為同行最高,為科研產出提供了有力的時間及效率保證。

在新時代和歷史機遇下,物理所將繼續傳承“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的理念,始終把培養造就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放在物理所發展戰略的關鍵位置,深入領會並貫徹十九大報告中關於人才的精神,“實行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以識才的慧眼、愛才的誠意、用才的膽識、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讓各類人才的創造活力競相迸發、聰明才智充分湧流。”

物理所人事處 供稿

物理所人才工作之路|物理所九十周年所庆专刊

『所慶專刊』系列文章:

本文選自《物理》2018年第5期

十大熱門文章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