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张垣」怀来县第一次解放(下)

「烽火张垣」怀来县第一次解放(下)

烽 火 张 垣

张家口地处太行山、燕山和阴山山脉交汇处,是华北平原与蒙古高原交界之地,是连接蒙古高原地区与中原的唯一要塞,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张家口这座城市重要的经济、军事、文化地位。翻开张家口这座城市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战争史,一处处声名远扬的昔日战场,一座座阅尽沧桑的要塞故垒,一段段气若长虹的长城古垣,诉说着从上古民族融合到解放战争最后决战期间50多场著名的战事,承载着历代前贤、爱国将领、仁人志士的丰功伟绩。不忘记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张垣方志按公元纪年梳理了曾在张家口地区发生的重要战事以及相关内容,以飨读者。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在张家口这块兵家必争之地发生了许多重要战役和事件。今天张垣方志向大家推送怀来县第一次解放,欢迎您在文章后与我们互动留言。

「烽火张垣」怀来县第一次解放(下)

怀来县第一次解放

9月15日,平北军分区政治委员段苏权带领军分区直属机关、特务连,携带4门大炮及弹药,从张家口火速赶来增援。17日拂晓,开炮攻城,刹时,城上一座座碉堡被炸毁削平,至18日下午,城上挑出白旗,请求谈判投降事宜。分区首长识破此举是宋万里、范子信探听我军虚实缓兵之计。于是决定不给喘息之机,乘胜而进,全方位进攻。此时,十团从西线赶至,于19日夜3时半,各团、营、连进入阵地,再次发起强攻。10余门火炮—齐向城头工事轰击,多次攀登皆未成功。下午,詹大南司令员率四十团也从西线赶来,夜幕降临后,又发起第三次强攻。20余门火炮和轻重机枪、步枪一齐朝城头轰击,十团四连直奔城北偏左的豁口,在炮火的掩护下,终于登梯上了城头,占领了阵地,并向西门冲击,打开西门,大部队立即冲入城内。这时顽敌已溃不成军,在打开南门逃命时,被新四团和四十团一部阻截,敌骑兵随即向东突围,被预先构筑的“绊马索”阻拦,残敌一部顺城根溜到城北跑掉,一部被堵回城内。这时,攻城各部队已全部进入城内,消灭了所有顽敌。至晚9时许,战斗胜利结束。此次战斗毙伤、生俘伪军400余名,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和其他军用物资。被四大队抓进城内的八宝山矿工也从鼓楼地下室解救出来。

9月20日,由钟辉琨副司令员率先行部队,跟踪追击逃跑残敌,向怀来进发。驻在怀来县城的守敌闻讯沙城、新保安相继失守,没等平北八路军先行部队赶来发起进攻,便弃城向东逃跑。从怀来逃跑的残敌200余人,在八路军快速追击下,走投无路,在延庆缴械投降。

9月21日7时,部队及地方干部顺利进入怀来城,抓获伪县长张让三等人。至此,怀来县全境解放。

「烽火张垣」怀来县第一次解放(下)

怀来县第一次解放

人物简介:刘全仁,1909年12月出生于河南省巩县黄治村,1938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曾担任涞水县青救会武装部部长,中共平北昌(平)延(庆)联合县五区、七区区委书记,中共龙(关)延(庆)怀(来)联合县组织部长,中共宣(化)怀(来)联合县县委书记,中共怀来县县委书记,中共察东地委和冀察地委组织部部长。

1992年8月4日病故,终年83岁。

「烽火张垣」怀来县第一次解放(下)

怀来县第一次解放

人物简介:范子信,原名范怀义,1891年生,怀来县安营堡村人。

早年在外当兵十五年,曾充当沽源警备队队员六年。“七·七”事变后任日军5330特务 队顾问。1945年日军投降,范子信勾结宣化警察队、特务队死守沙城。后又逃往新保安死守二十余日,被八路军攻破,潜逃到北平、南口等地。1946年9月随国民党军队返回怀来,组成还乡团,自任团长,兼充宣、怀、涿三县“剿匪”总司令,四处活动,大肆进行反攻倒算,杀害革命干部及无辜群众,抓兵,抢粮,烧毁民房,无恶不作。

10月间进驻沙城后,立即成立“党、政、军联合办事处临时审判庭”,亲自审问、拷打、杀害区干部任廷华、李玉妙、周长春,新保安妇女干部张玉凤、曹玉娥,沙城村干部丁占元、刘光、池满贵、陈小志、刘廷义,女英雄杨老太太等人于沙城东门外。

1947年范子信令部下包围安营堡,抓捕村长范荣庭、武委会主任范荣彩、贫农团长田进尤、范正元等四人,枪杀于沙城。并将无辜群众范德元、范德喜、范荣庭的母亲杀害于窑子头村沙河。范子信还亲自带队包围南山堡,抓捕区干部魏玉章,严刑逼供。抓捕窑子头村干部吴增太、吴增华并将二人杀害于北大泉。

范子信先后杀害区、村干部70余人,倒算沙城、马圈子、南园等村群众粮食270多石。1948年范子信畏罪潜逃,1951年3月被抓获。5月份,在沙城镇召开万人大会公审范子 信,后被就地正法。(未完)

(文章摘选自《张家口军事志》《张家口市志》《张家口地方史》《中共怀来县地方史》资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