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选官制度的科举还能维护国家统一?

科举制,作为中国封建时期的主要选官制度,千百年来对中国历史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其优势与先进性一直为史学家肯定,但同时也带来各种弊端,特别以明清时期“八股取士”为最,一直以来被认为束缚了中国人的思想,为后人所诟病。

但总体而言科举制度对中国的影响始终是利大于弊,各种利弊对比历史教材有详细说明,而现在我们要讨论的便是科举制度千百年来对维护国家统一的作用。

以隋唐时期为分界,中国的官制大致可分为两个发展时期,先秦至南北朝的中国为士族(贵族)政治时期,而隋唐之后的中国则逐步转入官僚政治时期,科举制的实施便是这两个时期的划分界限,而除中国以外的世界主要国家,例如西欧列国和日本等,则至资产阶级革命/改革前依然以贵族政治为主,这便是科举制所体现出来的先进性之一,它使中国领先世界近千年实行官僚政治。

说起科举制度如何维护中国的统一,则是因为该制度为下层民众参加政权组织提供了道路,从而打破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地位。

在士族政治时期,世家大族作为一个国家的政治支柱,具有两个特性,第一:占有大量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第二:几乎垄断国家的官员任选。由于士族占有生产资料和垄断政治资源,便形成了后期拥有大量财富和私人武装的门阀集团,从而造成国家的割据与分裂。

而科举制度的选官标准则摒弃了门第门槛,以政治才华为任选标准,在配以其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后,打破了士族对政治资源的垄断,直接造成豪强大族的经济生产和政权脱钩,使得豪强大族无法垄断政治而拥兵自重。

作为选官制度的科举还能维护国家统一?

奴隶社会的贵族政治

在生产力低下的原始社会,个体无法在外独自生存,因而要依附部落群体,在群体中每个人都从事生产活动,因而每个人在部落中都显得非常重要,故此在最初的原始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掌握先进生产工具的个体渐渐提高了生产效率故而累积和占有了财富,从而成为了生产资料的占有者,因而社会上出现了阶级分化。而这些占有生产资料的人便在阶级社会中上升为统治阶层,这些统治阶层便在历史的发展中慢慢的变为了后来的贵族阶级,他们通过暴力手段维护自己的统治,同时通过发动战争去掠夺更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这便是最初的奴隶主贵族。

周灭商之后,周天子大量分封列候以拱卫京畿。在层层分封下,中国的贵族政治进入一个新时期,整个国家由上至下形成以: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大夫→庶民→奴隶为等级秩序的政治制度,并且以礼制、宗法为辅,形成“世卿世禄”的局面,从而维护贵族的累世统治,限制了阶级流动。

这种封邦建国的体制与中世纪时期的西欧封建庄园制度类似,天子封诸侯叫分封,诸侯封卿士叫做食邑,它的实质都是奴隶主占有土地和人民,因此在中央权力弱化的时候及易形成封建割据。

这个矛盾终于在公元前6世纪被激化,导致中国进入历史上第一段大分裂时期-----春秋战国。

士族政治的发展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转折时期,作为社会转型期,它的特征便是社会矛盾复杂多样。除了连年战争外,各诸侯国的内政与经济基础也受到根本性冲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瓦解,不少奴隶主和个体开始开拓荒田和侵占土地,从而转变为地主。地主阶层在政治上的崛起势必与奴隶主阶层发生尖锐矛盾,当两个生产力的代表阶层发生矛盾时也就意味这个国家一定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果不其然,在春秋末期和战国初期,各国开始在内政上进行改革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如著名的商鞅变法),这些改革的最重大影响就是迫使奴隶主阶层退出历史舞台,而地主阶层则登上了政治舞台。而有些变法不成功的国家的奴隶主阶层,也在长期与地主的斗争中消耗殆尽和退出政治舞台,如“田氏代齐”和“三家分晋”。

春秋战国使中国从奴隶社会过渡为封建社会,而地主阶级的贵族政治也就此拉开序幕。

在介绍地主阶层的士族政治发展过程之前,大家需要了解一个基本的规律:在土地私有制下,随着封建经济的不断发展,一定会出现土地兼并现象,而土地兼并为历朝历代最为头疼的问题,直到清朝灭亡都没有一个朝代能解决这个问题。

秦汉时,中国废除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汉代为郡国并行制),基本遏制了周代诸侯割据的隐患。

但是随着土地兼并的不断发展,豪强地主不断崛起,土地被大量侵占,导致农民破产,流民四起,而破产的农民为了继续生存只能依附于豪强地主变成依附农,使得阶级依附关系加强。

而豪强地主则逐渐演变为拥有食客、奴婢、依附农、部曲数以千计的潜在割据势力,致使朝代后期政令不通的局面。

在选官制度上,汉武帝时首开察举制,但随着察举制在后期的不断发展,其中重评议的弊端不断显现,选官皆重视名望之人的评议,导致东汉后期官员的选任常被世家大族垄断。

豪强地主有土地,有用于防卫的坞壁,有部曲,又有了政治资源,在东汉末期已经完全发展成一方割据势力了。

作为选官制度的科举还能维护国家统一?

魏晋时期的坞壁模型

东汉末期,宦官外戚专权,导致朝政腐败,中央权力削弱,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不断,在这些社会大背景下中国进入了历史上第二次大分裂时期,在此后将近四百年的时间里,虽出现过西晋的短暂统一,但其余大部分时间中国皆处于割据混战之中,这部分时期分别经历了:东汉末年军阀混战、三国鼎立、十六国时期、南北朝时期四个阶段。

自春秋战国之后,这是中国史上割据时间最长的一段历史时期,究其原因与春秋战国相类似------社会矛盾复杂多样。在这些时期中有四种主要矛盾贯穿其中:各国中央政权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豪强大族之间的矛盾、地主阶级与依附农民之间的矛盾和民族矛盾。

作为选官制度的科举还能维护国家统一?

淝水之战

作为选官制度的科举还能维护国家统一?

淝水之战

其中造成短时间内无法完成统一的原因,我个人认为应该是民族矛盾和中央政权与割据势力的矛盾两个矛盾的作用。

民族矛盾不是本文的讨论重点,我们来详细谈谈后者。

后者主要集中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它在社会上的具体反映便是每个国家的君主长时间陷入与拥有地方势力的权臣的斗争之中。

可能大家无法理解当时的豪强地主势力有多大,自从“九品中正制”实行之后,“累世公卿”的现象再次出现在中国境内,官僚系统常年为士族大家垄断(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当时的豪强地主已经实际成为了拥有土地、人口和政治资源的封建割据领主。

从祖逖北伐便可看出,祖逖出身于范阳祖氏,他看到江山沦落,十分气愤,后来向司马睿建议并请求北伐,当时司马睿忙于建立政权,财政也比较困难,于是就任命他为豫州刺史,让他自己招募军队并自制兵器北伐。

后来祖逖便率领部曲(私人武装)渡江北上,在河南一带收坞主赵固、上官巳、郭默等人,势力迅速壮大。

从这可以看出,作为世家大族的祖逖,在司马睿仅给予布匹三千和粮食千人分的前提下,依然可以组建起一支能够北上讨伐北部政权的私人军队,其割据潜力不可谓不大。

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他所收的三个坞主皆是有地方军事实力的豪强大族。(后世武侠小说中常说的城主、坞主等角色灵感来源应该就是这个时期的士族)

在豪强大族拥有如此强大的割据势力的历史背景下,各封建政权此消彼长,谁也奈何不了谁,到南北朝时期,虽然南北两部都出现了局部统一,但二朝在内政上任然受制于士族政治,士族间争权夺利的闹剧频发,地方行政上多有政令不通的情形。

直到南北朝后期,长期的政权争夺和割据战争导致门阀大族势力消失殆尽后,皇权才开始逐步加强,社会上的阶层流动限制才稍有松懈。

公元589年,杨坚南下灭陈,终于实现了全国统一,隋朝建立。

科举制对国家统一的维护作用

隋朝在历史上首创科举制,打破了历史上政治长期由贵族垄断的局面。

由于该制度采取分科取士的方式录取,所以叫做科举。士子应举,原则上允许‘投牒自进’,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这是科举区别于前面各朝选官制度的主要特征。

科举制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使得部分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上层社会,加大了社会的阶层流动性。

虽然此后土地兼并现象一直存在甚至日渐严重,但由于门第不在是选官的唯一考量,因此科举制的应用可以说是使部分世家大族失去了政治资源,断绝了他们通过自身影响力束缚政治的道路,起码士族无法通过累世公卿达到官位世袭,从而渐渐失去政治资源。

在通过其他的中央集权措施的加强,士族的私人武装也逐渐解除。此后,世家大族虽然依旧拥有一定社会影响力,但总体来说再也不能作为割据势力威胁到国家统一了。

隋唐科举制的实施使门第不高的庶族地主通过考试参加到政权中来,摧垮了士族制度的政治基础“九品中正制”;后来均田制与租庸调制的实行也使得部分农民获得土地和生产资料,同时也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其中禁止无限占田的措施也起到了抑制土地兼并和保护自耕农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士族制度的经济基础。唐朝末期,政权内部争权夺利,农民战争不断爆发,最终将在历史上存续了七百多年的士族政治彻底摧毁。

中国进入以科举选举官吏的官僚政治时期。

宋朝亡于外族入侵,元朝亡于农民起义,明朝亡于农民战争与外族入侵,而清朝则被革命推翻。从历史的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自从中国实行科举之后,除唐朝因任用节度使掌握一地军政大权而导致封建割据亡国外,中国再没出现过因大规模封建割据而亡国的事例了。

1905年,清政府下诏废除科举。至此,这个在中国历史上存续了一千五百多年的选官制度被终结了。

新中国成立后,为重新建立一套完整的公务人员选拔制度,于1989年推行公务员考试制度,并于后世不断发展、完善、成熟。

直至今日,才学依旧是我国公民进入公务员系统的重要考量标准,而公务员考试也依旧是我国公民参政的主要途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