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6个月,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的5个方法

从2岁-3岁,这生命的第三年,爸爸妈妈会看到孩子的思维能力大幅提升。

比如:

孩子开始能够欣赏幽默和笑话;

能解决一比较复杂的问题;

渐渐懂得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可能和别人的想法和感受不一样;

甚至看到妈妈情绪不好的时候,孩子还能想象此刻妈妈的心情,可能会拥抱、安慰妈妈。

24-36个月,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的5个方法

爸爸妈妈可以在日常的游戏中,帮助孩子提升思维能力,让这充满着“任性和叛逆”的一年,也充满大量的欢笑声。

一、花很多时间玩假装游戏

假装游戏,是思维能力发展的一大飞跃。

当孩子玩假装游戏的时候,意味着孩子已经不需要看到真正的实物,而是可以理解“符号”了,比如,一个木头块可以当做汽车,一个圆球可以当成苹果,同样,一个词代表一个对象或者一个想法。

理解“符号”,对于数学、逻辑、写作、科学等技能的发展都非常重要。

爸爸妈妈可以:

1、让孩子成为假装游戏的“导演”。

让孩子成为“导演”,有助于孩子发展自己的想法。因为孩子在“编写”自己的故事中,建立了逻辑联系,也增强了孩子的思维能力。

比如“小狗因为下雨,而必须回到自己的房子里”,那爸爸妈妈就可以试着问问孩子:“小狗淋雨了,是什么感觉啊?”“小狗刚淋雨,现在要做点什么呢?”“小狗为什么要这样做啊?”

2、 提供给孩子一些道具

装扮的服装、玩具餐具、儿童用的清洁工具,积木、玩具食品,或者是一些真实的家用物品,比如大纸箱、毯子、枕头等等。

24-36个月,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的5个方法

二、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当孩子接近3岁的时候,他们开始明白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

比如,我们也会经常跟宝宝这样说:“宝宝需要多多吃饭,才能长高”

孩子也开始运用他们日益增长的语言技能来询问他们在世界上所看到、听到、体验到的一切。

这就是2、3岁孩子一开口就是问“为什么”的原因。

24-36个月,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的5个方法

爸爸妈妈可以:

1、不马上回答孩子的问题。

先问问他:你觉得是怎么回事呢?让孩子的小脑筋先转动起来。

先仔细听孩子的回答,承认孩子的想法,然后,我们再提供我们的答案。

比如,孩子说:“因为天黑了所以人们才可以睡觉”。

我们当然知道孩子的说法并不准确,但也有合理的地方,于是我们可以这样回应:“是的,天黑的时候更容易入睡”。

2、在日常游戏和日常生活中提出许多问题。

除了回答孩子的问题,我们主动问孩子一些问题,也有利于提升孩子的思维能力,比如:

“你觉得为什么树叶会掉下来啊?”;

“要是妈妈允许你做任何事,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啊?”

24-36个月,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的5个方法

三、找出事物的作用,以及不同事物之间的一致性

2、3岁的孩子,已经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只是对一个东西好奇的摸摸、啃啃,探索一下就完了,而是会尝试使用这些物品。

比如,拿到一个鞋盒,孩子会把它当做“车库”,拿到一个大纸箱,孩子会把它当成自己的“别墅”,孩子会以更复杂,更有创造性的方法来探索世界。

爸爸妈妈经常会看到孩子:

1、学会“寻宝”,从沙堆里找出隐藏的玩具;

2、用面团、橡皮创造出各种形象;

3、用积木搭出更精密的构造;

4、自己编故事;

5、把事物分开、堆叠、排序;

6、喜欢研究能动的玩具零件,比如玩具车的轮子、能开关的车门。

爸爸妈妈可以:

1、观察孩子此刻最感兴趣的丢东西,问问孩子相应的问题。

比如“你说我们这样挖沙子,一会儿会发现什么?”

“刚才下那么大的雨,现在地上的雨都到哪里去了?”

2、为孩子提供创造性的探索机会

比如经常带孩子去户外活动,玩沙子、玩水,让孩子有“分开”、“组合”、“研究”一些物品的机会。

孩子通过研究这些熟悉或者不太熟悉的物品,慢慢弄清楚食物是如何运作的,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对以后的学习生活很有帮助。

24-36个月,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的5个方法

四、关注孩子自己总结了哪些规律,并和当下的想法联系起来

孩子已经会把自己记忆中过去的经验,用来处理当下的问题。

比如,看到乌云,孩子也许就知道要下雨了。这对孩子理解世界是如何运转的很有好处,我们也应该帮助孩子尽可能多的发现这样的规律。

什么时候是孩子最有可能总结出规律的瞬间呢?

1、当孩子看到有趣的事情,放声大笑的时候;

2、妈妈说“不行”,孩子去问奶奶的时候;

3、孩子说“因为”“所以”的时候,比如“张阿姨今天来不了,因为堵车了”。

24-36个月,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的5个方法

爸爸妈妈可以:

1、帮助孩子把“过去”和“现在”建立联系,让孩生活中的逻辑联系清晰起来。

比如:因为刚才下雨了,所以现在我们要拿一把雨伞出门。

因为昨天听说萱萱生病了,所以今天她也许不会去幼儿园。

2、帮助孩子注意日常工作中的规律

比如:你听到“滴滴滴”的声音了吗?那就是洗衣机告诉我们衣服洗好了;看到“绿灯”亮了, 电饭锅里的饭就煮好了。

五、排序和分类

大一点儿的孩子,已经可以根据物体的特征来进行分类了。

比如这一推都是塑料小鱼,那一堆都是塑料小猫。

孩子也开始了解更复杂的时间、空间、规模、数量的概念。

爸爸妈妈可以:

1、把日常生活变成排序和分类的游戏

比如,要洗衣服之前,请孩子来帮忙把有颜色的衣服和白色的衣服分开吧。

24-36个月,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的5个方法

2、帮助孩子把握时间感

用我之前推荐过好几次的“鸡蛋计时器”,帮助孩子把“时间概念"时间经验”结合在一起,真正体验一下5分钟、10分钟到底有多长。

这会让孩子对“多久之后会发生什么”更有控制感。

等孩子熟悉之后,下次再跟孩子说:“再玩5分钟我们就回家”,就会比之前有效一些了。

24-36个月,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的5个方法

虽然提起2、3岁的孩子,都会觉得这是“最可怕”的年龄。

但事实上,这也是孩子的思维技能飞跃发展的年龄,也是孩子最“有趣”的时候。

孩子开始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并发展出许多自己的想法。只是,现在孩子所掌握的技能,还不足以很好地实施自己的想法,自然会导致愤怒、困惑、挫折感,难免情绪崩溃、发脾气。

这些帮助孩子发展思维的方式,同时也帮助孩子拓展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让孩子感觉自己很有能力、除了哭还很有其它的办法,孩子也坏脾气也会渐渐好起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