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甘油究竟是“救命药”还是“送命药”?

硝酸甘油究竟是“救命药”还是“送命药”?

那么,为什么“救命药”会变成“送命药”

一.对硝酸甘油的使用存在误区,认为犯病服药就能舒缓;

关于硝酸甘油服用不当险些送命的病例有很多,其中有这么一例:家住汉口的刘老汉几年前患上高血压,也随身带着硝酸甘油,偶尔早上锻炼时觉得心里不舒服,含一片,3~5分钟就舒坦多了,刘老汉便把它当做“救命药”。

硝酸甘油究竟是“救命药”还是“送命药”?

那为什么好好地“救命药”差点成了“送命药”呢?其实是因为硝酸甘油有降血压的作用,刘老汉当时头昏可能就是由于血压较平时低了一点的症状表现,加上含服硝酸甘油后造成了血压的进一步降低,从而导致了晕倒。

硝酸甘油确实是缓解心绞痛的急救药,它是通过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氧区耗氧量,进而缓解心绞痛的症状。但是,要明确知道,它在扩张冠状动脉的同时也能扩张身体里其他血管,进而导致血压下降。

所以如果不是心绞痛发作(心绞痛的临床表现:1.胸痛常为压迫、发闷或紧缩感;2.主要在胸骨体上段或中段之后,有时会波及心前区,有手掌大小;3.疼痛出现后经常逐步加重,然后在3~5分钟内逐渐消失;4.心绞痛发作时常见心率增快、血压升高,表情焦虑或出冷汗。),含服硝酸甘油是不能“救命”的,不要盲目认为犯病就可以服用硝酸甘油

硝酸甘油究竟是“救命药”还是“送命药”?

二.过于依赖硝酸甘油药效,认为服药越多效果越好。

有这么一个病例:山东的杨大妈由于患冠心病不久,在初次发生心绞痛时,就想“量变引发质变”多服药来制止心绞痛,所以,她就一次性服用了1.5mg的硝酸甘油,结果适得其反,心绞痛加剧。

那么,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情况?正常心绞痛发作时,可舌下含服0.3~0.6mg,1~2分钟起效,药物有效时间可维持20~30分钟。杨大妈相当于服用了近3倍的药量,从医药专业角度来说,过度服用硝酸甘油,会导致血压过度降低,引发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心肌收缩率加强,增加心肌耗氧量,进而诱发或加剧心绞痛发作,这也是杨大妈心绞痛加重的原因。

硝酸甘油究竟是“救命药”还是“送命药”?

另外,由于有些患者对硝酸甘油高度敏感,在服用常规剂量就会出现头晕脑胀等身体不适症状。

因此医生建议,初次含服硝酸甘油应该从小剂量(0.25~0.5mg)开始,切忌为了追求药效,盲目追加服药量。

最后,硝酸甘油既是“救命药”也是“送命药”切忌过量更忌滥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