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屡毁屡建埋没已久的北京功德寺(图)

题记:北京功德寺,位于颐和园西侧青龙桥以西,始建于元朝天历二年(1329年),称“大承天护圣寺”。元代,朝廷曾经“发卫卒三千助大承天护圣寺工役”,并将大量籍没的资产、田地赐给该寺作为永业,布达实哩皇后也资助该寺五万两银。寺内建有行宫,元代的皇帝去西郊游猎多驻跸于此,并供奉有元文宗皇帝及太皇太后的御容。

美丽中国:屡毁屡建埋没已久的北京功德寺(图)

元代时寺前有三座古台,相传是帝王赏花钓鱼、游乐更衣的地方。寺内立有穹碑两通,一为宣宗章皇帝御制寺文,另一通上是内容不详的蒙古文字。  寺后建有一座高大的毗卢阁,凭栏俯瞰,全寺风光尽收眼底。元至正初年(1341年),寺毁于火灾,当时的元朝内忧外患,国库空虚,功德寺一直没有重建。

美丽中国:屡毁屡建埋没已久的北京功德寺(图)

美丽中国:屡毁屡建埋没已久的北京功德寺(图)

明朝宣德二年(1427年),大承天护圣寺得以重修,更名为“功德寺”,仍建有行宫,明朝宣德帝、嘉靖帝均曾在此驻跸。嘉靖年间以后,朝廷腐败,国家混乱。据《长安客话》记载,嘉靖年间,世宗朱厚璁一次前往景泰陵谒陵。有官员认为金山口的道路太过狭窄,于是拓宽了数十尺以迎接圣驾。精通风水的人发现了倪端,功德寺所在的位置是白虎口,虎口张,将不利于寺。果不其然,当日朱厚璁驻跸寺中,饭后绕行于廊庑之间。当他看到寺内的金刚面目狰狞,心悸而怒,以殿宇超越规制为由治罪于寺僧,功德寺就此败落荒废。

美丽中国:屡毁屡建埋没已久的北京功德寺(图)

美丽中国:屡毁屡建埋没已久的北京功德寺(图)

清朝乾隆皇帝下旨再次重建功德寺。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功德寺奉敕重修。重修后的山门为砖石结构,左右各建随墙门一道。大门上方正中为乾隆御题石额“敕重建古刹功德寺”,两侧各有一个石券窗。门外东、西立有一对石兽。正殿为一座重檐庑殿顶大殿,前檐悬挂乾隆御题匾额“大圣因殿”。殿内匾额为“智珠心印”,配以楹联“般若慈源,远通华海汇;菩提觉路,妙转法轮圆”,皆为乾隆御笔。殿前有碑亭,碑阳刻有“御制重修功德寺碑记”,碑阴为御制“功德寺拈香作”五言诗一首。殿后有亭,内设七级木雕浮屠,每级都供有佛像,最下层为铜佛。功德寺在清朝是北京九座满族藏传佛教寺庙之一,并由理藩院管理,乾隆皇帝赴清漪园时曾多次到功德寺拈香祈福。

美丽中国:屡毁屡建埋没已久的北京功德寺(图)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绘制的功德寺彩图

到了清末民初时,功德寺逐渐败落。中华民国时期已经完全损毁,原址已经改为学校。建国后,在原址上成立了玉泉山中学,从此功德寺就只剩下地名和一只石兽。2010年前后这里改建为“海淀区学校后勤管理中心”,门牌号为海淀区青龙桥功德寺1号。

美丽中国:屡毁屡建埋没已久的北京功德寺(图)

美丽中国:屡毁屡建埋没已久的北京功德寺(图)

美丽中国:屡毁屡建埋没已久的北京功德寺(图)

美丽中国:屡毁屡建埋没已久的北京功德寺(图)

2008年,海淀区教委在原遗址上施工时,挖出了功德寺山门前的另一只石兽,还有功德寺山门门额、山门拱券石和乾隆题诗的御制碑等。几年前,海淀区教委在此施工时挖出了山门门额、山门拱券石和乾隆题诗的御制碑等。从出土的乾隆御笔门额“敕重建古刹功德寺”可知功德寺当时是重建的;从出土的石碑题诗落款可知当时乾隆来该寺拈香拜佛。如今五环路上,一座立交桥被命名为功德寺桥。

美丽中国:屡毁屡建埋没已久的北京功德寺(图)

美丽中国:屡毁屡建埋没已久的北京功德寺(图)

美丽中国:屡毁屡建埋没已久的北京功德寺(图)

美丽中国:屡毁屡建埋没已久的北京功德寺(图)

美丽中国:屡毁屡建埋没已久的北京功德寺(图)

美丽中国:屡毁屡建埋没已久的北京功德寺(图)

美丽中国:屡毁屡建埋没已久的北京功德寺(图)

美丽中国:屡毁屡建埋没已久的北京功德寺(图)

美丽中国:屡毁屡建埋没已久的北京功德寺(图)

明代《帝京景物略》中记载的功德寺:

山好下影于湖,静相好也。湖好上光于水田,旷相好也。道西堤,行湖光中,至青龙桥,湖则穷已。行左右水田,至玉泉山,山则出已。际湖山而刹者,功德寺。寺,今一搭间地也,存者门耳。瓦垄燕麦,屋脊鹳巢,声假假,余悲生恐,在当年昏定晓报钟时也。门外二三古木,各三四十围,根半肘土外。暍荫者,坐差差,如几,如凳,如养和,滑其上肤及骨,虫鼠穴其下,亦滑,垤壤峦如,不知几十国蚁。古干支日,老叶鼓风,两侧偃柏,不成盖阴,亦助其响。傍地余水田,僧无寺,业农事。每日西睨,山东阴,肩锸者,锸挂畚者,仰笠者,野歌而归。蛙语部传,田水浩浩。僧归破屋数楹,供一木球,施以丹垩,寺初兴时募使者也。李西涯记云:寺故金护圣寺,寺七殿,殿九楹,楹以金地,彩其上。宣德中,板庵禅师重建也。师能役木球,大如斗,轮转行驰,登下委折,如目胫具,逢人跃跃,如首稽叩。师曰入某侯门,则入,募金若干。曰入某戚里,则入,募金若干。宣宗召入,命为木球使者,赐金钱,遂建巨刹,曰功德寺,时临幸焉。成化中,僧戒静,以南都报恩寺,文皇曾瘗其副塔,疏请舟载置此寺,台省劾之,不果。然犹建一阁,重檐叠角,虚堂曲房,为累朝驻跸地。世宗幸景陵,经过此,怒金刚狰狞,命撤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