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不立她为后,我宁可不要皇位,满朝大臣都感动得不行

导语: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中,要论白手起家的帝王恐怕只有朱元璋和刘邦二人,一个是从乞丐到率兵击破起义军称帝,一个则是从亭长到打败西楚霸王项羽,成为毛主席口中那个“封建时期最厉害的帝王”。但历史上还有一个帝王,成就虽比不上他们,可悲惨的童年经历也绝对不比他们逊色一筹。

皇帝:不立她为后,我宁可不要皇位,满朝大臣都感动得不行

这个皇帝就是汉宣帝刘询,原名刘病已,虽然身为汉武帝的曾孙,他却并没有享受到养尊处优的皇族待遇,因为巫蛊之祸一出生就沦为阶下囚,整个童年都在牢狱中度过。5岁那年遭赦,被寄养在祖母家,随后接汉武帝遗诏被养育于掖庭。公元前74年,汉废帝刘贺被废,18岁的刘病已被霍光等大臣迎入宫中,封为阳武侯,后登基即位。

也许是因为从小在民间长大,刘询能够切身体会到民间疾苦,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重贤任才,创造了一片经济繁荣、社会和谐、政治清明的光景,史称“孝宣之治”,成为被后世所铭记的著名明君。与其他贤君不同的是,即使身居皇位,他却依然用情专一,对糟糠之妻不抛弃不放弃。

众所周知,皇帝即位后除了实行新政,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事情就是册立皇后。作为霍光来说,自己是当年最主要的辅政大臣,若不是他也没有刘询的今天,所以他第一个上奏推荐自己的女儿霍成君。即便众臣对此都毫无异议,殊不知汉宣帝心中已早有人选,于是他借一道圣旨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心声:令天下之人替他寻一把故剑。

皇帝:不立她为后,我宁可不要皇位,满朝大臣都感动得不行

虽道破却不说破,其实他要寻的是一位故人,而这个故人就是他的糟糠之妻许平君,史书称之为“故剑情深”。当年两人成婚后,日子虽然清贫,到却过得有滋有味,许平君还为他生了一个儿子,也就是后来的汉元帝刘奭(shì)。虽然刘询深知许平君身平凡,若提出册立她为后必然会遭到众臣反对,但他实在是不舍得抛弃这个曾与自己同甘共苦的女人。

而群臣听了这道圣旨后,瞬间就参透了其中含义,不由得被感动落泪,唯有霍光无动于衷,但刘询顾不上所有人的意见,随后就把许平君接进宫来封为婕妤。霍光对此事一直怀恨在心,许平君刚入宫三年不到,就被他暗中派人毒死,他的女儿霍成君理所当然的成为皇后。

皇帝:不立她为后,我宁可不要皇位,满朝大臣都感动得不行

汉宣帝对爱妻之亡耿耿于怀,也查明了背后的毒手是霍光,待霍光病逝,霍家正企图造反时,刘询将其一族满门抄斩、并废掉了霍成君的皇后之位,也算是报了杀妻之仇。刘询驾崩后,他与许平君的儿子刘奭继位,而他也如愿与爱妻一同葬在杜陵,这一次他们终于不会再分离了,而他们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也成为一段佳话流传至今。

文/子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