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中國時報》:年輕人不是冷感 是反感

邱師儀

每四年一次的世界盃,剛好都和縣市長選舉強碰,四年前大家對於剛崛起的柯文哲感到新奇,四年後的今天,選民大概也都把柯P看成老練的政治人物之一,那也就代表大家又回到寧願看世界盃也不願意看政論節目的常態,更不用說沒人在乎蘇貞昌怎樣打侯友宜的文大宿舍案了,也少有人關心黃偉哲是不是林飛帆口中的那顆西瓜。

絕大部分20~34歲的年輕人,低薪悶了多年,終於可以在世界盃年,管他老闆、管他期末考,熬夜的熬夜、下注的下注,這種年輕世代集體小確幸已經不小了,是一種大確幸,所反映的已經不是政治冷感,而是政治反感。

民進黨“執政”這2年,很多暗潮洶湧是他們缺乏能力發覺的,因為他們和過去國民黨的衰敗過程一樣,帶頭的幾個都在老化。民進黨的政治菁英,從北到南,從姚文智、蘇貞昌、林佳龍、黃偉哲到陳其邁,似乎還在跟從“太陽花世代”幕僚的眼光在看網絡政治,殊不知才短短兩年,“政治的足球”已經從“7年級”(80後)踢給“8年級生”(90後)。小英從2016年“大選”時即鎖定“天然獨”,從迴避“九二共識”到年金改革,幾乎都在針對這個世代進行灌溉。

殊不知這是個“黑天鵝”肆虐的年代,早從英國脫歐、特朗普當選,再到今年世界盃連韓國都可以2:0完勝德國,很多局勢的發展,政治人物已經跑不贏網絡上各種言論的競速,而且當他們回過神時,往往都已經演變成超級颶風。小英的算盤不但沒討好到年輕人,年輕世代討厭民進黨的比例還越來越高,這種情緒尤其聚焦在小英身上。今年5月民進黨自己做的民調,20到29歲不滿意小英者達49.9%,高於滿意度37%。種種跡象顯示民進黨的政黨形象大幅崩壞,尤其與小英綁在一塊的時候。

此外,隨著PTT(論壇)使用者老化,年輕鄉民(網民)轉而在DCARD(社交網站)與IG(社交貼圖網站)上活躍,社群媒介的轉換恰恰與“中研院”社會所發現“年輕人統獨意向轉變”的現象相呼應。儘管2011~2017年20到34歲“臺獨”有年輕化的趨勢,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兩年支持“臺獨”的年輕人比例下降了將近10個百分點。儘管這不必然意謂年輕人支持統一,但是過去“全民”最大共識的中間立場與維持現狀再次擄獲主流年輕人的心。隨著大陸崛起,很多臺灣年輕人也不再以民進黨的眼光打量與鄙視大陸。

臺灣經濟持續疲軟,大陸經濟崛起後,在人文方面逐漸精緻化與網絡主流世代的替換,共同成為民進黨再也無法像過去一樣吸引大量年輕人的主因。2018年“大選”中值得特別近距離觀察的是,高雄與臺南這兩場市長選舉,最符合年輕人可以投賭爛票的對象包括:“虧雞福來爹”(crazy Friday)的臺南林義豐,與誠實說出“高雄又老又窮”的韓國瑜。這兩者在不同程度上都是去政黨化的,可惜各家有線電視都已被不同顏色的政黨所盤踞,自然看不到這些人在南部正在鬆動民進黨票倉的土壤,這些候選人不一定這次就能選上,但卻能讓民進黨大量失血,並且預告2020年的政黨輪替。(作者為臺灣東海大學政治系副教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