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場協定》主要包含哪些內容?爲什麼讓日本失去了20年的發展?

財經娛樂八卦

2017年日本GDP總量是48721億美元,和1994年相比幾乎沒有增長,考慮到物價因素,也就是每年實際增長約1%,這和簽訂《廣場協議》之前,平均每年高達8%左右的增速相比,簡直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什麼是《廣場協議》?

1985年9月,美國、日本、聯邦德國、英國和法國的財長和央行行長在美國紐約廣場飯店舉行會議,達成一攬子協議,包括抑制通貨膨脹、擴大內需、減少貿易干預,聯合干預外匯市場,使美元對主要貨幣有秩序地下調,這就是《廣場協議》。

“廣場協議”對日本最大的影響就是使得日元大幅升值。1985年9月,日元匯率在1美元兌250日元上下波動,在“廣場協議”生效後不到3個月的時間裡,快速升值到1美元兌200日元附近,升幅20%。

從日元對美元名義匯率看,1985年2月至1988年11月,升值111%;1990年4月至1995年4月,升值89%;1998年8月至1999年12月,升值41%。

《廣場協議》不用對日本經濟負責

現代經濟學家認為,廣場協議只是壓垮日本經濟的導火索,不是根本原因,“廣場協議”只是加速了日元升值進程,而不是升值的肇始者。

1985年之前,日元已具備了升值基礎,“廣場協議”僅是加速了這一進程,強化了市場對美元貶值和日元升值的預期,推動日元匯率在短期內出現過度調整。

日本政府自己背鍋

日本經濟崩潰的根本原因在於日本經濟存在巨大金融的安全隱患,主要問題出現在日本太過於寬鬆的金融市場。

日元的升值增強了人們對日本經濟的信心,導致了日元計價的資產升值,大量熱錢將因追逐高額利潤而流入日本,而投入到股票市場是熱錢得到最快回籠、獲得最高回報的場所,從而造成日本股市的上漲。

1989年至1990年,面對房地產泡沫與愈演愈烈的投機之風,日本政府收縮銀根,採取一系列緊縮性宏觀政策,控制不穩定的經濟膨脹,最終卻導致經濟泡沫的破滅與崩潰。

泡沫經濟的崩潰,使日本多年經濟發展過程中積累的問題和矛盾被集中釋放出來,對日本經濟造成巨大沖擊。

據經濟學家估計,日本泡沫經濟帶來的直接損失超過6萬億美元,日本為泡沫經濟付出了慘重代價。

2018年再度連任的普京能否挽救俄羅斯經濟?幾百萬印度女犯人為何與男子關在一起?關注“金十數據”,我們給您提供更專業的解答!

金十數據

1985年9月22日,美國、英國、法國、日本以及西德的財政部長和央行行長,在美國紐約的廣場飯店簽署的協議,史稱“廣場協議”。廣場協議的簽署,主要是為了改善當時美國國際收支不平衡的狀況。

先來了解一下廣場協議簽署的背景。上世紀70年代末,第二次石油危機爆發,美國能源價格大幅上升,美國消費物價指數隨之攀升,引發了美國國內比較嚴重的通貨膨脹。

彼時上任的美聯儲主席沃爾克為了抑制通脹,採取緊縮的貨幣政策,連續三次提高基準利率。高利率導致海外資產流入美國,美元匯率飆升。

受緊縮政策的影響,加之西歐和日本經濟崛起,向美國出口了大量商品,導致美國的出口形勢急劇惡化。於是在1985年9月22日,美、英、法、日和西德在廣場飯店簽署了這份協議,以引導美元貶值來加強美國產品對外競爭力,降低貿易赤字。

廣場協議中,各國都根據自身的情況做出了各自不同的經濟政策調整承諾,歸納起來有三點:五國聯合干預市場,使美元對其它主要貨幣有秩序的貶值;對經常項目的收支不平衡進行政策干預;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在這份協議中,五個國家的財長和央行行長一致同意聯合干預外匯市場,調整外匯匯率,主要內容是日元及馬克對美元的匯率應大幅升值。

廣場協議實施以後,日元匯率一路上揚。短短三個月左右的時間,美元兌日元就從協議簽署前的1比250下滑到1比200,一年之後已經下降到1比150的水平,到1987年達到1比120,美元貶值超過50%。為了防止美元繼續快速貶值,1987年,上述五國又和加拿大、意大利在巴黎簽署了盧浮宮協議,但這並沒有遏制日元升值的勢頭。

由於擔心日元升值提高日本產品的成本和價格,日本政府制定了提升內需的經濟增長政策,並放鬆國內的金融管制。從1985年開始,日本央行連續5次下調利率,從5%降至1987年2月以後的2.5%。,不僅是當時日本歷史最低,也是當時世界主要國家最低。

實體經濟受到的巨大沖擊,被匯率變化產生的賬面數字掩蓋著,而日元升值直接帶來的收益,使金融投機成為最簡單有效的獲利模式。過度擴張的貨幣政策,造成了大量過剩資金,通過各種渠道流入火熱的股票市場和房地產市場,進一步刺激了股市和樓市的高漲。

泡沫的破滅來得迅速而毫無預兆。1989年,日本政府已經意識到經濟泡沫,但為時已晚,當年5月,日本開始轉入金融緊縮,到1990年8月共五次上調利率。

金融政策由松到緊的急劇轉向,成了刺破日本經濟泡沫的直接導火索。

1990年1月12日,是日本股市有史以來最黑暗的一天。貨幣政策的轉向首先刺破了股市的泡沫。當天日本股市暴跌70%。以此為轉折點,日本股市陷入了長達20年的熊市。

伴隨著股市下跌而來的,是幾乎所有銀行、企業和證券公司都出現鉅額虧損。公司破產導致其擁有的大量不動產湧入市場,頓時房地產市場出現供過於求,房價出現下跌的趨勢。與此同時,隨著日元套利空間日益縮小,國際資本開始撤逃。

1991年,日本不動產市場開始垮塌,巨大的地產泡沫自東京開始破裂,迅速蔓延至日本全境。土地和房屋根本賣不出去,陸續竣工的樓房沒有住戶,空置的房屋到處都是,房地產價格一瀉千里。

此後20年裡,日本再也不復廣場協議之前的發展速度,因此被稱為“失落的二十年”。

實際上,廣場協議是否是導致日本“失落的二十年”的元兇,尚未有定論。也有人認為,廣場協議造成的影響並不大,同樣簽署廣場協議的西德英法等國,經濟就沒有被搞垮。

但至少可以確定的是,廣場協議,拉開了日本經濟衰敗的序幕。


每日經濟新聞

1985年,日本取代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日本製造的產品充斥全球。日本資本瘋狂擴張的腳步,令美國人驚呼“日本將和平佔領美國!”

1985年9月22日,美國、日本、聯邦德國、法國以及英國的財政部長和中央銀行行長(簡稱G5)在紐約廣場飯店舉行會議,達成五國政府聯合干預外匯市場,誘導美元對主要貨幣的匯率有秩序地貶值,以解決美國鉅額貿易赤字問題的協議。因協議在廣場飯店簽署,故該協議又被稱為“廣場協議”。

“廣場協議”簽訂後,上述五國開始聯合干預外匯市場,在國際外匯市場大量拋售美元,繼而形成市場投資者的拋售狂潮,導致美元持續大幅度貶值。1985年9月,美元兌日元在1美元兌250日元上下波動,協議簽訂後不到3個月的時間裡,美元迅速下跌到1美元兌200日元左右,跌幅20%。在不到三年的時間裡,美元對日元貶值了50%,也就是說,日元對美元升值了一倍。

因為日元升值,日本國內工業在國際市場競爭力急劇下降,並且大量的海外資金進入日本套利,日本資金紛紛進入股市房市等行業,最終房價愛虛高、股價虛高,最終噢乖在1990年日本股市、房市泡沫破裂,讓日本本土經濟受到重創。

但在日元升值期間,日本本土已經完成工業化進程。這時候日本企業紛紛向外擴張,包括購買大量的鐵礦石資源、美國的金融資產、投資發展中國家等。這時候的國家資源,對於升值的日元來說,實在太便宜的。大量的國際投資,讓日本擁有豐厚的國際資產,以鐵礦為例,力拓和必和必拓幾大主要礦山都有日本人的投資,持股比例從5%-50%不等。而在中小鐵礦開發商上亦有佈局。在澳大利亞24個主要鐵礦中,日本企業重點投資8家、參股16家,以2008/2009年財年為例,日本三井物產、伊藤忠、三菱、住友金屬和新日鐵等控制的澳大利亞出口的權益鐵礦石達4000-5000萬噸。

中國鋼鐵廠時不時虧損,但日本卻在鐵礦石不斷漲價中,獲得了超額回報。

2012年當年日本海外法人總計18599家,工作人員499萬人,日本全產業海外銷售額達到183.2萬億日元。日本財務省公佈的2011年底海外資產負債餘額顯示,日本企業、政府和個人持有海外淨資產253.01萬億日元(3.16萬億美元),同比增長0.6%,時隔兩年再次實現增長。日本連續21年保持全球最大債權國位置。

截止2014年,日本海外法人19887家,製造業為9201家。海外企業在境外營業額272.156103兆億日元。

2016年日本人均GDP(國內生產總值)仍高達40000美元,在全球國家排行中,排在第18位,日本國民平均所得仍位居世界最高水平行列。

這只是日本國內生產總值,如果加上海外資產,日本富的不可思議。數據顯示,到2015年日本的海外資產已經接近10萬億美元,已經達到了國內GDP的兩倍,更是超過中國GDP的80%。

而如果用GNP(國民生產總值)衡量一國經濟更為真實,有關統計表明,日本的GNP遠遠大於GDP,可能高出60%。也就是如果用GNP來計算日本,那麼日本的富裕程度將讓人難以置信。

不要宣揚所謂的日本經濟“低迷”,“日本失去的20年”,這是無畏者的無知之言。


波士財經

1985年9月22日,G5(美、日、德、法、英)簽署《廣場協議》,主要內容在於:五國一致同意聯合干預外匯市場,允許美元對主要貨幣有序貶值,緩解美國的鉅額貿易逆差。

而在此協議基礎上,美國對日本連續施壓,導致日元兌美元大幅單邊大幅升值。國際市場上患上了“日元升值綜合症”,對日本經濟打擊很大。

但是,筆者認為,日本經濟出現了失去的20年,《廣場協議》帶來日本升值只是其中的一個問題,還有很多因素值得深思。原因如下:

一是美國的貿易制裁。早在廣場協議前,美國對日本已經在傳統貿易問題上下手了,先手對日本發起多個“301調查”,打擊範圍從傳統農業、木材,到半導體、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領域。讓日本倍感壓力。不得不調整相關國內的經濟和產業政策,以緩解美國的施壓。

三是美國對日本經濟的干預。1989年後,美國逼迫日本簽署 “日美構造協議”,指導日本符合美國利益的經濟改革。例如,開放金融市場,擴大日本國內公共投資計劃、調整公司持有股權比例等,甚至直接為自民黨支招進行經濟結構改革,要求日本行政管理和企業行動要以市場原理進行。

上述幾個方式,直接導致日本經濟競爭力下滑,出口導向型的經濟模式受阻。日本出現是失去的10年甚至是20年。美國再次鞏固霸權,笑傲全球。

以史為鑑,日本教訓值得我們學習!


經韜

大奇兄出山了!

日本曾自稱自己是美國海外第51州。確實,日本盡其享受到美國國內國民零關稅待遇,終於日本經濟開始迅猛騰飛。當然日本在軍事上無所作為,但在經濟上已形成世界巨無霸,他們手握著現金流,開始對全球海外擴張,並佈局進行收購。由其在美國境內大肆收購美國企業,同時購買大量美國標誌性地產,包括好萊塢。當時,日本政客曾叫囂:把美國全部給我買下來,在經濟上我們要成為統治者,來佔領美國!

確實美國,只能乾瞪眼地看著日本日元橫衝直撞,並肆無忌憚地蠶食美國經濟!因此,美國政府發怒了,並提出解決美日貿易逆差,同時取消美國國內零關稅待遇,逼迫日元升值。作為代價,美國同意日元成為國際結算貨幣,以增加匯率的靈活性。同時承諾加強以日美所主導亞洲投資開發銀行的工作,這就是1985年9月所簽定的廣島協議!

是的日元如火箭般地升值並走強,始得日本國內民眾開始大量囤積日元,並在國內房地產和股票市場進行大量投機,併產生巨大泡沫,此時日本經濟呈現虛假繁榮。

作為日本金融開放市場,美國華爾街金融大亨們虎視眈眈地窺視著,他們看到了日本經濟出現問題。並開始全面做空日本,他們動用鉅額資金,以通過匯率方式來購買日本股票,然後進行大肆做空股票,通過反向操作。受其影響在沽空期指,然後打壓匯率,並三劍齊發,從中坐收漁利。終於日本經濟倒下了,而受到重創,可至今還未恢復!


大奇兄

國際上,把該協定稱之為廣場協議,而不是廣島協定。現代經濟學家認為,廣場協議只是壓垮日本經濟的導火索,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在於日本經濟存在巨大金融的安全隱患。

1980年代,在日美貿易方面,美國存在巨大的貿易逆差。美國認為,是日本刻意低估日元的匯率,導致在日美貿易中,美國喪失了競爭力。當然,美國對歐洲德國、法國、英國也是這樣認為的。於是在1985年,美國召集以上幾個國家,就會有問題,展開了談判。最後的成果就是簽訂了,逼迫上述國家貨幣升值的廣場協議。

從1985年開始,日元、馬克、法郎、英鎊幾種貨幣匯率都出現了對美元的大幅度升值。這些貨幣升值後,確實對國家的出口造成了極大的衝擊,經濟發展減速。但為什麼英國、法國、德國沒有出現日本類似日本的經濟停滯和持續的通貨緊縮呢?主要問題出現在日本太過於寬鬆的金融市場。

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日本流動性極其氾濫。當時日本央行,甚至推出了負利率。這導致大量的銀行熱錢,流向了股市、樓市和海外市場。股市指數日益創新高,樓市也存在著巨大的泡沫,日本企業在海外不斷的買買買。日本企業已經把美國的象徵哥倫比亞電影公司和洛克菲勒中心買下了。當時美國人驚呼,日本就將把整個美國全部買下!

經濟出現了巨大泡沫。日本政府為了抑制虛假繁榮,開始收緊銀根。這一下不得了。那些靠借錢擴張的企業和向銀行按揭炒房產的居民傻眼了,紛紛拋售資產。到1992年,日本股市樓市一片哀鴻遍野,實體經濟大傷元氣。從這個時候開始,日本經濟出現了長達20年的經濟停滯和困擾日本長久的通貨緊縮。

2017年日本GDP總量是48721億美元,和1994年相比幾乎沒有增長。就是考慮到物價因素,1994-2017年的23年間,日本GDP僅僅增長了不到30%,相當於每年實際增長約1%。這和1980年代之前,平均每年高達8%左右的增速相比,簡直是一夜之間進入了冰河世紀。


紅谷新視界

日本失去了二十年主要是因為天皇不行,作為一個國家最重要的精神領袖昭和天皇是一個經歷過二戰並且發動對中美戰爭的天皇,隨著其89年的去世整個日本雖然平成天皇和平繼位可是從日本經濟在89 90年的經濟崩盤就可以看出對其繼任者的不信任。

美國的經濟領袖老摩根去世後小摩根以為能夠繼承其父結果卻是沒能控制住股市下跌釀成大蕭條,最後還是羅斯福替代老摩根成為美國的救世主。

97年引發的下崗潮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鄧的去世。雖然日本昭和天皇經歷過二戰後的權利削弱但是餘威尚在,到了平成天皇就什麼也沒有了只剩下了象徵性的存在。


迷路的時間

看了下上面的答案,感覺都不沒說到點子上去。經濟是政治的延伸和表現。

經濟不好,根本還是政治出了問題。而日本這個國家就是個政治有大問題的國家。它到現在還是屬於被佔領的國家,它的政治還不是獨立自主的。就算沒有廣場協議,還會有東廠協議,西廠協議,內場協議,等等。

所以日本的最大問題是政治不能自己說了算,導致經濟問題,別人想讓你的經濟高開就高開,想讓你的經濟低走你就得低走,讓你往東你不敢向西。

這才是日本最大的問題,而不是現在說的經濟問題。


愛剪羊毛的大叔

廣場協定本身對日本的傷害並不大,其實就是要求日本提高匯率,減少對歐洲和美國的貿易順差,日本最後之所以出問題,是因為它後面的應對措施不對!日本在當時沒有及時得將要起來的泡沫擠掉,但這個應該歸咎於日本當時的官僚系統沒有經驗,因為之前在亞洲國家並沒有出現過類似的泡沫,即使有,規模也沒有這麼大,因為日本官僚的遲疑,導致的房地產以及其它資產泡沫越吹越大,最終威脅到日本國家經濟的安全。

這個邏輯實際上是比較簡單的,你按照約定要提高匯率,那麼日元資產相對於美元就一定升值,而國際上的投機資本就一定會大量的湧入日本,進一步推高資本價值,日本社會享受這種資產增值福利,過得非常舒服,但最後資產泡沫破裂,整個社會為此付出代價。日本企業依靠資產升值和寬鬆信貸,四處投資導致了不少壞賬,進入了暴發戶的狀態並因為這種狀態吃了一點虧,也就是如此。

當然,日本究竟損失多大也不好說,估計算總賬也沒賠多少,但是國家的士氣被打擊的很厲害,疊加老齡化,更讓日本社會雪上加霜!


帝國曆史觀察者

但二十年來日本依然政治穩定,人民富足,社會保障,基礎設施,科技發展,軍事發展,依然在世界前列,很多方面為中國所不及,所以有關失落二十年,可能只是相對之前的超高速發展而言沒那麼迅猛了,但並沒有真的停下前進的腳步。值得思考的是,如果我們也經歷一場這樣的泡沫破滅,社會能否繼續穩定,人民是否還能如日本一樣,生活水平不至於下降得太狠。


分享到:


相關文章: